《輝夜姬物語》米芾作畫,李白執導的藝術瑰寶

2020-10-12 葛修

記得去年八月份在東京的銀座街邊看到商店櫥窗裡有穿和服帶狐狸面具、動漫裡經常出現的人偶。東京車站附近的 Kite 商場的正中間是一個巨大的相撲臺;在六本木 Hills 的地面層遇到過有好幾百人的盆踴,人們當然也穿著和服唱歌跳舞。我當時就想,在我去過為數不多的國家裡,日本人是文化上最多元的。大部分我去過的國家都以「現代化」為藉口忽視、遺忘自己的文化,日本則始終在想辦法讓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

輝夜姬物語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東京一樣,傳統和摩登的完美結合。我的印象中,「傳統」總是和老土過時掛鈎,高畑勳先生的輝夜姬物語則是一部非常摩登的古老寓言。光看開頭的字幕頁就能感受到古典中的現代性。素雅的印花,傳統的紋樣以及色彩搭配,飽滿清瘦、介於襯線和非襯線之間的字體(襯線字體偏向「古典」審美,例如宋體;非襯線則更加「現代」,例如黑體)。這些元素本身都很「古典」,但是其簡約克制又給人一種「現代」的美。這種簡約克制從正片中的留白,水彩顏色中也能感受到。

這部片子講的是「人情味」。是從月亮來的公主的視角講述的 – 從她降生在人間,在山裡度過童年,在京城長大,從自然到都市,快樂到壓抑。高畑勳先生沒有吝嗇對人間的讚美,同時也諷刺了不少人間的醜陋之處。最有趣的矛盾是,「人情味」最濃,讓公主最念念不忘的地方恰好是離自然最近的鄉村;人情最寡淡、最壓抑天性的,反而是人建造的都市。月亮上的神仙說人世是汙濁的,公主雖然反對,但她拿來舉例的鳥、獸、蟲、草、樹、花無一不是自然的產物;公主口中「喜悅、悲傷都煥發出光彩的人」也不是京城的貴族,而是鄉下的孩童。人世確實如月亮仙人所說,是渾濁的;但人卻並非生來渾濁。只有不脫離自然、天性,人才能保留可貴的「人情味」(這讓我想起了天空之城)。

看的時候我不明白為什麼高畑勳先生要堅持全程收手繪,人物的動作略微有些生硬。但了解了導演的旨意後,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既然是歌頌人性的動畫電影,還有什麼比手繪的「不完美」更能體現人性呢?畢竟,人是不完美的,只有月亮上的神仙才完美無瑕。如果高畑勳先生用電腦繪畫,動作不光能流暢自然,經費、製作周期自然也會隨之減少,可是如此本片也就失去了其藝術特性。更何況,片中情緒激烈之處也有通過刻意的「作畫崩壞」來體現人物心情。這年頭我們缺的不是畫面精美的動畫大片,而是言之有物、餘音繞梁的用心之作。十年磨一劍,八年時間製作兩個小時的電影,實在是令人敬佩!

全片中我最喜歡的兩個片段,一是上面提到的月下逃跑,二是奔月。用簡單粗暴的話說,這兩個片段是完全展示了東方意境但又不失現代審美的藝術瑰寶。逃跑片段像是書法當中的狂草一樣奔放、情緒化,完全是唐詩一樣的鏡頭語言,讓人懷疑這段是不是米芾作畫,李白執導的。可是音樂又相當現代 – 甚至西式。至少,同樣的音樂放在《大偵探福爾摩斯裡》,我也完全不認為有任何違和之處。這說明了「東方」和「西方」、「傳統」和「現代」並不衝突;它們之間的差異,若運用得妥當,完全可以相得益彰。

奔月那段讓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公主衣袂翩翩,飄向月亮來的祥雲,實在是太優美了!這段最吸引我的是音樂。輝夜姬物語的原聲碟我在看電影之前就反覆聽過(高三期末聽的,循環了不下二十遍)。根據音樂,我大概想像到劇情會和親子、自然與傳統有關。沒想到的是,我腦海中的森林大遊行的配樂竟然是神仙下凡的曲子(那首桑巴風的)。如果只看畫面,神仙下凡的配樂我會想像成幽靜玄奧日本傳統音樂。可是為什麼高畑勳先生會選擇這麼歡脫的曲子呢?我的理解是,這種歡脫讓人聯想起公主童年在鄉下的淳樸生活,並暗示月亮仙人們和這種自然的生活狀態之間的關係。從月亮仙人的服裝看,他們明顯是佛一類的神仙。根據我對佛教極其有限的認識,佛陀倡導人們回歸自然,放下七情六慾。因此,除了人之間的「人情」之外,鄉村大概是地球上最接近月亮的地方了。

很多人說月亮仙人臉上的是死氣、麻木,但我認為他們的表情更像是自在、放下了雜念的純淨。月亮仙人口中人間的「汙穢」正是京城貴族以及贊岐造(公主爸爸)等人心中的私慾、雜念。若非公主受不了京城的腐敗,也不會尋求月球的幫助,更不會回到月球。說到底,善良是人性,欲望也是人性。這部片子肯定的是「人性」,否定的還是「人性」。

相關焦點

  • 日本動畫的兩種可能:為何《你的名字.》票房成功而《輝夜姬物語》大敗?
    如果說《你的名字》已經算是黃金製作陣容,那麼《輝夜姬物語》的製作陣容簡直可以稱得上鑽石級組合。製作人西村義明,02 年進入吉卜力工作室,先後參與《霍爾的移動城堡》、《輝夜姬物語》的製作,《輝夜姬物語》是他個人的動畫監製處女作,憑藉這部動畫,得到鈴木敏夫的信任,現在是「吉卜力工作室」御用製作人。
  • 今日推薦電影:輝夜姬物語
    只不過縱使綾羅加身、金銀環繞,卻再難見到輝夜姬那發自肺腑的笑容…  這便是千百年來廣為流傳、家喻戶曉的日本民間傳說《竹取物語》的故事。人們知道輝夜姬來自月亮,因犯了錯被貶到人間。而她究竟所犯何罪?已近耄耋之年的高畑勳將據此為我們講述一個不同以往的《輝夜姬物語》…◎幕後製作  在日本乃至世界動畫領域,吉卜力工作室的名號可謂家喻戶曉。
  • 輝夜姬物語和《源氏物語》
    《輝夜姬物語》是高畑勳先生的最後一部電影,也是他時隔14年以來的最新作品。作品不僅以極其昂貴的水彩畫的形式製作,而且片長長達137分鐘,但製片人徵詢高老關於縮減片長的意見時,他卻用一種很痛苦的表情說:「一分鐘都不可能刪啊...」第二遍再看《輝夜姬物語》時,電影中的故事之複雜,元素之冗雜,一般動畫片都難以企及。
  • 動畫大師高畑勳去世, 曾執導《螢火蟲之墓》《歲月的童話》《百變狸貓》《輝夜姬物語》
    而高畑勳導演的作品有《螢火蟲之墓》、《歲月的童話》、《百變狸貓》、《輝夜姬物語》等同樣膾炙人口,但不知為何都被當成了宮崎駿的作品。「懶」和「慢」兩個字,正是高畑勳藝術創作的最大秘訣。高畑勳多慢?他在要拍《輝夜姬物語》的時候,光是做出拍攝的決定,就花了18個月;寫故事,用了四年;等到電影拍成,十四年過去了。
  • 輝夜姬物語—高畑勳的謝幕
    輝夜姬物語《輝夜姬物語》最初完成的劇本時間長達210分鐘以上,之後則刪減至137分鐘,但仍成為在此之前吉卜力工作室創建以來發表的最長一部動畫。輝夜姬物語《輝夜姬物語》製作成本空前,創作前後歷時14年,原畫稿紙達50萬張,製作費50億日元。
  • 輝夜姬物語
    而站在《輝夜姬物語》背後的高畑勳,則是我更感興趣的一個人物。《輝夜姬物語》在2013年日本上映首周就獲得了票房冠軍,引起轟動,宮崎駿也第一時間前去觀看,但是他的觀感是非常複雜和富有意味的:「這種電影根本就不像樣子!」
  • 會彥推薦| 動畫電影《輝夜姬物語》
    動畫電影《輝夜姬物語》獲得2015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提名。非常慶幸看的第一部動畫電影是《輝夜姬物語》,讓我對動漫電影的偏執有了正確的打開方式,並因此而愛上了動畫電影。當然肯定不是全部,但吉卜力的作品都會看,因為高畑勳,因為宮崎駿。
  • 《輝夜姬物語》,萌得心都化了
    > 警告:澎湃新聞稿件,轉載請聯繫contact@thepaper.cn撰文:錢戀水《輝夜姬物語
  • 《輝夜姬物語》這部日本動畫,用神話的外殼裝了「世世代代」的故事
    水墨畫是源於我國的一種傳統繪畫藝術,如何將傳統藝術保留下去,老一輩的藝術家是做出過努力的,當年水墨畫和動畫的結合創造了《小蝌蚪找媽媽》,《高山流水》等水墨動畫,影響了一批藝術家投身動漫創作。所以,面對日本吉卜力工作室2013年上映的水墨動畫《輝夜姬物語》,我總能一遍一遍的沉浸在這個水墨世界,陷入一種平靜,舒緩的,東方哲學式感動之中,當然,水墨風只是點睛之筆,這部動畫的故事依舊優秀,它觸及到的核心主題就是,
  • 《輝夜姬物語》水墨絕唱
    (17年舊文)《輝夜姬物語》8.5①水墨絕唱。②故事講的無非是天仙思凡的故事,前一段童年的時光美到讓人掉眼淚,到輝夜姬進城後反而顯得無趣,雖然傳說物語之類的,總要有點類似招親、比試的橋段,但花了這麼多心思的大手筆製作,如此規規矩矩地講故事,還是讓人失望。
  • 《輝夜姬物語》在線完整版——人生究竟是怎樣的,或許只有親自體驗過才有答案.
    「輝夜姬的物語」是監督高畑勳繼1999年「我的鄰居山田君」後時隔14年再度擔綱執導的作品,耗時8年,製作經費高達50億日元(約3億多人民幣),是約2小時17分的超長大作。作品以日本人最為熟悉的「輝夜姬」為原型展開,刻畫人物的「內心」,以「竹取物語」為藍本向世人展現輝夜姬的故事中「被隱藏的真實」的一面。
  • 《輝夜姬物語》人間一遭,月色菩提
    看過太多西式的藝術,讚嘆不已,但唯有東方的簡筆勾勒與雅致的渲染能打通心靈與血脈。媚俗的現實摻雜人性情溫存。故事中的爸爸是一個時代縮影,你見過太對類似的人,花言巧語,在背後清算自己的利益,但這對於一個大半生命苦的農夫而言,無可厚非。故事中的媽媽是人性中「溫暖美好」的代表。她和輝夜姬是相似的,幾乎無欲無求,唯一的願望也許是「愛」和「真正的活著」,我相信世上是有這樣的老婦人,在某處。
  • 《輝夜姬物語》活著
    如果說《起風了》體現的是對人與戰爭的現實主義思考,那麼《輝夜姬物語》則實現了物哀美學與民間傳說的完美結合。《輝夜姬物語》也不出其外。自由與枷鎖,寧靜與聒噪,善與惡,來與去,自然的四時光景與人類的種種虛偽,輝夜姬短短的三年就像是我們人生在世的真實寫照。
  • 鳥蟲獣 草木花 《輝夜姬物語》
    編按:近日,在去年冬天上映的《輝夜姬物語》終於在網絡上有了高清版。其受關注度不言而喻。
  • 《輝夜姬物語》:動畫大師Takahata的作品登峰造極
    他們在人生道路上相互支持,在藝術高峰上相互支持。Takahata是一位典型的學者型導演。在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之前,他可以查閱大量書籍,以研究一種形象、一種行動和一種風格。他的動畫總是有最極端的藝術表現力。無論是鏡頭的手繪、音樂的選擇還是每一行的呈現,他總是以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其中,我的最喜歡動畫之一是2013中的《輝夜姬物語》,這也代表了高田在藝術上的最高成就。
  • 五色觀影 《輝夜姬物語》,高畑勳的三個問題
    ►「物語」,是一種由口頭說唱發展而來的日本文學體裁。而在日本的物語作品中,被認為是最早的一部,也是最家喻戶曉的一部,叫《竹取物語》。 2006年,日本動畫界的奠基人之一、吉卜力的元老級人物高畑勳導演暌違多年,再度執導動畫長片。他選擇的題材,就是這個故事。
  • 《輝夜姬物語》當我能夠理解時,悵然若失
    《輝夜姬物語》並不像是一個故事,而更像是一個寓言。寓言和故事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可以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去解讀去理解,我們也不必說服誰。前幾天剛寫了一篇日記,描述小時候印象深刻的連環畫,提到了《竹取物語》,因為無法理解,所以印象深刻。然後很湊巧的,就從豆瓣友鄰的電影條目中翻到了這個水墨畫一般的《輝夜姬物語》,二十多年以後,突然發現自己能夠理解時,覺得非常憂傷。
  • 【輝夜姬物語】:人生是一條單行線,你怎樣過一年,就怎樣過一生
    王五點要特別鄭重的為大家推薦今年看過的最好的電影,是一部2013年的日本動畫片——《輝夜姬物語》。看完這部電影,王五點整個人是懵的。不是因為看不懂,而是被震驚了。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美輪美奐又如此深刻的動畫片。
  • 影視鑑賞;《輝夜姬物語》非常精彩的上流社會人的一生!
    3 年提案,6年製作,終於等來了高畑勳的新作《輝夜姬物語》。這部作品取材於日本著名故事《竹取物語》,作品成書年代相當於中國的唐宋時期。原作內核原本是一個的「不畏權貴壓迫」的政治隱喻。那麼問題來了!這部(在中國人看)極具反封建意識的政治寓言,如何能讓對政治淡漠的日本觀眾感興趣呢?如果單純的去掉政治象徵,電影就會變成「一個女孩對所有相親對象都表示不約」的無聊故事。
  • 《輝夜姬物語》:不是你記憶中的嫦娥,但好看的程度沒兩樣
    由高畑勳執導的《輝夜姬物語》就是這樣一部日本版嫦娥的故事。高畑勳是《風之谷》、《天空之城》的製作人,執導過《螢火蟲之森》、《百變狸貓》等等經典作品,還是《魔女急便宅》的音樂製作。而這次《輝夜姬》的配樂是由久石讓、高畑勳共同製作,可以說是十分大手筆了。同時,《輝夜姬》在畫面創作方面有大膽的嘗試,採用水墨畫的形式將背景與角色合併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