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緒爾符號學的認識論基礎

2021-01-14 中國社會科學網
索緒爾符號學的認識論基礎 ——《普通語言學手稿》研究

2016年07月21日 09:10 來源:《社會科學研究》 作者:肖婭曼

字號

內容摘要:摘要:索緒爾結構主義符號學的根本特徵之一就是"能指-所指"的二元對立。然而,近年發現的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手稿》充分證明:索緒爾符號學的認識論基礎既非唯物反映論,亦非先驗理性論.索緒爾認為,能指與所指在語言符號之外或語言符號之前並不存在,它們是語言任意創造的,因而它們是同質的,都是"內在的精神"現象。關鍵詞:索緒爾符號學認識論基礎《普通語言學手稿》。

關鍵詞:語言符號;普通語言學手稿;索緒爾符號學;認識論基礎;客觀事物;反映論;先驗;區分;關鍵詞;表達

作者簡介:

    摘 要:索緒爾結構主義符號學的根本特徵之一就是"能指-所指"的二元對立。但人們往往將其理解為反映或表達的關係,即"所指"被理解為對客觀對象的反映、或對預先存在的概念的表達。然而,近年發現的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手稿》充分證明:索緒爾符號學的認識論基礎既非唯物反映論,亦非先驗理性論;他所說的"所指"既不是客觀事物的反映,也不是先於語言符號的概念的表達。為此,索緒爾嚴格區分了"內在現象"與"外在現象",其中,"外在現象"指客觀事物和先於語言符號的概念,而"內在現象"才是其"所指"。索緒爾認為,能指與所指在語言符號之外或語言符號之前並不存在,它們是語言任意創造的,因而它們是同質的,都是"內在的精神"現象。

   關鍵詞:索緒爾 符號學 認識論基礎 《普通語言學手稿》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胡博婧)

相關焦點

  • 索緒爾語言觀下|影響與局限?
    二、索緒爾對於符號學的貢獻與影響索緒爾是符號學的創始人。索緒爾認為,人類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而且人類的其他活動也是符號系統,應該有一種科學來分析這些活動,找出支配它們的慣例體系。人類活動是傳遞意義的,只要這些活動起著符號的作用,那就一定存在著一套慣例體系,否則就失去交際意義。
  •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符號學體系
    符號學產生於20世紀初,由索緒爾和皮爾斯提出。兩位大師各自獨立建立了截然不同的模式和系統。20世紀60年代,索緒爾的符號學體系藉由結構主義的繁榮而成為顯學,但在70—80年代後結構主義產生後,皮爾斯符號學逐步代替索緒爾模式成為當代符號學的基礎。
  • 皮爾斯的三範疇和三視角符號學
    我們首先普及一下符號學的基礎皮爾斯說,人的任何一個意識都是一個符號我們5感能夠接觸到的事物都是符號但是到底符號如何定義呢?索的主要是語言符號學,而皮的是一般符號學。首先,索緒爾的「能指」就是皮爾斯所說的「符號形體」,我們不妨稱之為「符形」。符形總是用以表徵某一事物的另一事物,是一些物質性的實體。即使象索緒爾所強調的心理因素的「音響形象」,也具有物理的性質。
  • 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研究語言學的必讀書
    在「緒論」中,索緒爾區分了「語言」和「言語」、「語言學」和「符號學」的不同。言語是複雜的,而語言則是一種符號系統:「在這系統裡,只有意義和音響形象的結合是主要的;在這系統裡,符合的兩個部分都是心理的。」(按校注,索緒爾屬於社會心理學派。)語言「只是言語活動的一個確定的部分,而且當然是一個主要的部分」。
  • 克裡斯蒂安·麥茨與電影符號學
    by  Christian Metz克裡斯蒂安·麥茨(Christian Metz)(1931-1993) ,法國電影理論家,電影符號學的理論代表之一,以開拓費迪南德索緒爾的符號學理論應用於電影而聞名。
  • 結合符號學,解釋外延和內涵的區別︱20北大滙豐深財真題解析07
    2020北大滙豐財經334簡答結合符號學,解釋外延和內涵的區別答題思路 本題屬於基礎知識。只需了解外延、內涵的意思,再進行對比即可。但隱藏的難點在於,符號學視域下,對外延和內涵,有些學者如巴特提出過自己的理解,而且影響深遠。
  • 羅蘭·巴特的符號學理論
    意識形態在媒介文本中的具體表現就是建構了符號文本的特定意義,或者說,防止了意義的無限擴散。巴特把滲透了意識形態的符號文本稱之為「神話」,而他自負的使命就是要揭示出意識形態在神話中的運作方式,並對此進行批判和解構。這樣的解構過程叫做「去神話」,其實就是陌生化。巴特的批判武器就是符號學分析方法。巴特說,「任何符號學都要以兩個術語——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係作為出發點」。
  • 網絡音樂產品創意的符號學分析,真是太精彩了
    筆者在文中所定義的網絡音樂產品,主要包括兩類:一是最原始的網絡(數字)音樂產品;二是在其基礎之上所產生的服務式的網絡音樂產品。最原始的網絡(數字)音樂產品是指傳統的以歌曲、樂曲、音樂圖片、音樂資訊等為主的數位音樂產品。
  • 【觀點】段煉:從皮爾斯符號學看中國山水畫(一)
    從皮爾斯符號學看中國山水畫(一)段煉 皮爾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1939-1914)基於實證觀察和推理建立了三元符號論的意指秩序,即「三符三項」的秩序:像似符(icon)、指示符(index)、
  • 符號學作為一種形式文化理論:四十年發展回顧
    符號學是形式論發展到今日的主要形態,符號學在中國繁榮,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中國有著豐富的符號思想遺產。自從現代形式論流派在20世紀70年代末傳入中國,中國學者迅速將這種理論與中國思想遺產結合,在40年中積累了豐富的成果,符號學的中國學派正在形成。中國符號學擺脫了索緒爾語言符號學的有機系統觀,轉而以皮爾斯原理為基礎,吸取巴赫金、洛特曼等人的成果,在中國符號思想基礎上,重新定義並改造了符號學。
  • 周琨 | 賈樟柯現實主義電影《站臺》 符號學分析
    , 也是符號學的一部分。《站臺》作為賈樟柯「故鄉三部曲」之一, 從符號學的應用上, 無疑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我們可以透過《站臺》來了解符號、符號學、電影符號學中錯綜複雜、緊密相連的關係以及其電影符號學語言。
  • 符號學視野下的新聞標籤化現象
    將新聞標籤化現象置於符號學的視野下進行觀照,從生理認知、傳播環節等角度解釋了標籤的產生,並結合新聞生產中頻出的標籤化現象,從符號學角度分析了新聞標籤的運作機制,即通過符號轉換實現新聞標籤的產生及傳播。分析發現新聞標籤常用於特定群體和現象,其背後隱藏著權力和意識形態,新聞真實在標籤符號的作用下逐漸瓦解,從「客體真實」轉向一種「符號真實」。
  • 7.1.2符號的任意性、線性
    」 (《普通語言學教程》(費爾迪南-德-索緒爾,商務印書館 2011年)P95頁),在他的理論中,與任意性相對的是可論證性,指符號的來源或形式具有某種可理解的原因,如典型的擬聲詞、感嘆詞有著自然的起源,它們具有一定的可論證性,這些詞所佔的比重太小,不會對語言整體性質產生實質性影響。
  • 符號的能指與所指——從電影符號學的角度看《破碎之花》
    我所要談到的,僅僅是狹義上的電影符號學——即電影第一符號學的某些觀點。
  • 影視評論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性別符號學解讀
    [1]與此同時,該片受到國際、國內影評界和學界的高度關注。美國著名的影評集成網站爛番茄網(rotten tomatoes)採集了該片的25份專家影評,其中「新鮮番茄」的評價佔24份,「新鮮度」高達96%。[2]而美國學界也對該片給予了較高關注。
  • 曹洵 | 網絡符號衝突:理論邏輯、符號實踐與話語功能
    網絡符號生產的這些特徵,使以宏觀政治為基礎的國家-社會關係視角、協商政治視角等難以進行充分的解釋,符號分析視角的重要性由此顯現。 任何一種研究體系或研究路徑都有其所倚賴的哲學基礎和邏輯前設(presuppositions),它從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方法論等層面框定了研究的基礎和底層架構,保證整個體系在邏輯上的自洽融通。
  • 11月混合研討盤點——符號背後的「絕對」視覺和貓頭美學
    那麼這⾥強調的「符號」究竟是什麼?從符號學的⻆度講,符號是⽤來表達意義的,沒有符號我們表達不了任何意義,反之,任何意義必須要⽤符號來表達,⽐如說,你⽣⽓了打了你男朋友⼀巴掌,⾼興了⼜抱了他⼀下,這些能代表你情緒的就是符號。
  • 大道本無體:符號的指代和象徵意義
    文字只是傳道的工具,是載體,是符號而已。但一切文化傳播常常要通過符號來傳遞。一、符號的意義:指代和象徵符號一般指代表事物的標記。著名的語言學家和思想家索緒爾在其代表作《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提出,符號學是 「研究社會生活中符號生命的科學」。
  • 法國符號學概要與實例分析
    從符號學觀點來洞察並闡釋藝術的形式創新與知識生產,是20世紀以來勃興的一種學術思潮和文化現象。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這個問題有待我們以全新視界加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