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上上期的推送中,Harris簡要總結了索緒爾語言觀產生的歷史背景、索緒爾對語言特徵做出的重要區分以及他對歷史語言學持有的觀點,在本期中,Harris會繼續介紹索緒爾在其他方面作出的重大貢獻,他對整個二十世紀的語言學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從某種程度上看,他的語言觀是否存在局限性呢?話不多說,乾貨獻上!
其他貢獻與影響
一、索緒爾對共/歷時語言學的區分
索緒爾的另一個重大貢獻就是他區分了共時語言學(synchronic linguistics)和歷時語言學(diachronical linguistics),他認為語言有一種雙重性:一是歷史過程,二是某時的狀態。
歷時語言學:集中研究語言在較長歷史時期所經歷的變化,又稱演化語言學(evolutionary linguistics)。
共時語言學:就是研究一種語言或多種語言在歷史發展中的某一階段的情況,即語言狀態(language state),而不考慮這種狀態究竟如何演化而來的,又稱靜態語言學(static linguistics)。
01
共時語言學與歷史語言學的區別
共時語言學VS歷時語言學
共時語言學研究語言系統本身,歷時語言學研究與語言系統本身無關的現象,雖然這些現象影響過這一系統。歷時語言學家不是在研究語言,而是在研究影響或修改過語言的一系列事實。歷時語言學研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共時語言學比歷時語言學更為重要。
共時語言學定律VS歷史語言學定律
共時語言學定律具有普遍性,但沒有強制性。歷時語言學定律有一定的強制性,因為它假設有一種什麼巨大的力量強迫產生了一種結果,但是這種強制力量還沒有達到法律力量的程度,所以沒有足夠的普遍性。
02
索緒爾對於共/歷時語言學的觀點
1. 任何時期的語言使用者只要了解了當時的語言狀態就夠了,演化過程不能說明一個語言符號的現在價值。
2. 歷時語言現象並不企圖改變語言系統。任何變化或修改都只是影響孤立的成分,並不能影響整個系統。
3. 任何語言狀態的形成都是偶然的。
4. 共時語言現象之間的關係不同於歷時語言現象之間的關係。
二、索緒爾對於符號學的貢獻與影響
索緒爾是符號學的創始人。
索緒爾認為,人類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而且人類的其他活動也是符號系統,應該有一種科學來分析這些活動,找出支配它們的慣例體系。
人類活動是傳遞意義的,只要這些活動起著符號的作用,那就一定存在著一套慣例體系,否則就失去交際意義。
事實上,社會上使用的一切表達方式,原則上都以群體規範為基礎,換句話說,都已慣例為基礎。絕對任意的符號是最接近符號學理想的符號,作為一切表達系統中最複雜、最廣泛的系統,語言也最具有典型性,所以,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和慣例性使得語言學可以作為整個符號學的「總模型」,而非語言符號的任意性並不是那麼明顯。
局限性?:任意性與象似性之爭
索緒爾關於任意性的論述已成為名言警句,在他之後的布隆菲爾德的結構主義、韓禮德的系統功能語法、喬姆斯基的生成語法基本都接受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而忽視和否定了語言的象似性。薩丕爾更是在《語言論》中之處語言的任意性是一條普遍原則。
隨著認知科學的發展,人們開始認識到,儘管語言符號在基本範疇等級上存在一定的任意性,但在構成上位範疇或下屬範疇時,尤其是構成更大的語言單位(句法層面)時,都表現出明顯的規律性,是有理可據的。
一、象似性的存在
詞法角度
從詞法角度來看,象似性較強的是合成詞(如blackboard)和派生詞(如productivity)。
句法角度
小句內部語義的象似性、小句與小句之間語義結構的象似性。
二、一些學者對象似性的論述
01
皮爾斯
皮爾斯將符號分成:
象似符(icon):具有複製性質的符號,如腳印、照片等。
標誌符(index):可以作為課題標記的符號,如水銀柱升降與溫度高低之間的關係。
象徵符(symbol):能以直觀的方式表示比較抽象的內容的符號,如天平象徵公平。
02
海曼(Haiman)
海曼將象似性分為兩大類:
成分象似:語言成分與人類的經驗成分象似,即形式與意義相對應。
關係象似:語言結構內部不同成分之間的關係與人類經驗結構成分之間的關係相對應。(關係象似還可進一步分為:距離象似性、數量象似性、順序象似性、標記象似性、話題象似性和句式象似性等。)
03
(三)冀望(Givon)
冀望(1989)明確指出:「人類語言有一定程度的非任意性,即象似性。」他在論述語言符號象似性的時候提出了順序象似性,並認為在句法層面上有兩個次原則:線性順序語義原則、線性順序語用原則。(要點是比較重要的信息和不容易獲得或不容易預測的信息往往在線性序列中首先出現。)
04
韓禮德
韓禮德對語言符號任意性的總體看法是:語言是一個由音系、詞彙、語義三個層次構成的符號系統,音系與詞彙語法之間的關係是任意的,而語義和詞彙語法即意義與形式之間的關係是非任意的。
三、語言符號的根本屬性:任意性?or 象似性?
事實上,索緒爾對於任意性的論述並沒有那麼絕對,他所說的任意性是有絕對任意性和相對任意性之分的,相對任意性概念實際上就是指理據性或象似性。
索緒爾認為,「任意性要加上一個註解。說它是沒有理據,意思是對現實中跟它沒有任何自然聯繫的所指表示是任意的。」、「符號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有理據的。」
如果把象似性視為語言的根本屬性,那麼則無法解釋語言的創造性特徵。因為象似性的本體論基礎是語言形式和意義之間存在著映現關係或相似關係,這反映出語言只是被動地表現世界,這就忽視了語言的創造性。
索緒爾之所以把任意性作為語言符號的根本屬性或第一原則,是因為語言符號不但被動地承載世界的信息,而且還能主動地通過所指對能指的任意選擇去創造意義。因此,任意性才是語言符號的根本屬性,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參考文獻:
劉潤清. 西方語言學流派[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101-124.
■ 小結
索緒爾為現代語言學提出了總的方向,明確了語言的本質,規定了語言學的任務——把語言作為一個單位系統和關係系統來分析。索緒爾對於語言與言語、共時語言學與歷時語言學、連鎖關係與選擇關係的區分,無一不奠定了他在現代語言學中的重要地位。卡勒曾這樣評價索緒爾:「他的重要地位並不取決於任何具體理論體系,而是一種思想,正是這種思想,使我們把社會生活中的整個結構看作能夠賦予人類行為以意義的一種區分性範疇和規則的組織系統。」總而言之,索緒爾對於語言學乃至整個人類的貢獻和影響是跨越時代的,他是當之無愧的「現代語言學之父」!
在接下來的推送中Harris會逐一介紹索緒爾之後的語言學各大流派,同時不定期推送有趣的論文文獻精讀,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