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分享 | 燒、燜、煨的製作關鍵是什麼?

2021-02-16 進廚師群

請點擊上面藍字  關注進廚師群

燒、燜、煨是最常用的烹調方法,各大菜系都有其代表菜,不過要掌握好這些技法,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幾個最常用的烹飪技法。

燒是把經過炸制、煎制、煸炒或水煮過的原料,放鍋裡加適量的湯汁和調味料,待用旺火燒開後,再用中小火燒透入味,最後用旺火收汁的烹調方法。

而「少著水,慢著火,火候一到它自美」是蘇東坡對燒制技法的精闢概述。

1、以水為主要的傳熱介質。

2、主料大多是經過油炸、煎、煸炒或蒸煮等初步熟處理後的半成品,當然有時也可直接使用未經熟處理的新鮮原料。

3、燒制的火候以中小火為主,而加熱的時間需根據原料的老嫩和大小有所不同。

4、燒菜最後所剩的湯汁一般為原料的四分之一,所以燒制後期需轉旺火收汁,至於成菜勾芡與否則要視具體情況而定。而像幹燒之類的技法,最後就應當收幹湯汁,使調味品的味道全部滲透入原料內部,成菜不留湯汁。

5、燒制菜餚一般飽滿光亮,入口軟糯,味道濃鬱。

紅燒

一般燒製成深紅、淺紅、醬紅、棗紅、金黃等暖色,調味品多選用上色調料,如海鮮醬油、老抽醬油等,其代表菜有紅燒肉、紅燒魚、紅燒排骨等。

白燒

燒制時一般要加入白色或無色調味品,成菜保持了原料的本色或奶白色湯汁,其代表菜有濃湯魚肚、雞汁鮮魷魚、白汁釀魚等。

幹燒

方法與紅燒類似,但幹燒技法不用水澱粉勾芡收汁,而是使用中火自然收汁,讓滋味滲入原料內部或粘附在原料表面,所以幹燒菜有見油不見汁或少汁的特點。

幹燒菜要求幹香酥嫩,色澤美觀,因入味時間比較長,所以味道醇厚鬱,另外成菜時還可撒上少許小香蔥、香菜等點綴物增香,其代表菜有幹燒魚、幹燒冬筍、幹燒鯧魚、幹燒牛脯等。

幹燒耗兒魚

鍋燒

嚴格說鍋燒都不能算現代意義上的燒制技法,它是古代對炸制技法的稱謂,就是現在的很多炸菜都還在叫鍋燒菜。鍋燒是先把原料經過初步熟處理入味以後,再掛糊,然後下入熱油鍋炸制而成。

鍋燒菜可帶上輔助調味料,但必須用去骨的原料,其中糊可用蛋黃糊、蛋清糊、全蛋糊、水粉糊、獅子糊、脆皮糊等。成菜色澤金黃,口感酥香,味道濃鬱,其代表菜有鍋燒肘子、鍋燒雞、鍋燒羊肉等。

扣燒

把主料經過初步熟處理後(多數採用水煮),再改刀成形,調味後整齊地擺放於扣碗裡,然後上籠蒸至軟糯,取出來翻扣入盛器內,最後把原汁調味勾芡或不勾芡,澆在蒸好的主料上,其代表菜有梅菜扣肉、扣肘子等。

香芋扣肉

釀燒

把原料改刀掏空後,釀入餡料,再進行初步熟處理,然後下鍋燒製成菜。原料內釀入餡料時,其接觸面要均勻地塗上一層乾麵粉或幹澱粉,以增加粘連度。其代表菜有釀燒刺參、煎釀豆腐、燒汁茄子等。

蒜燒

以蒜子為主要調配料燒製成菜。要求掌握好炸蒜子的火候,以色呈金黃且蒜香濃鬱為佳,其代表菜有蒜子燒肚條、蒜子燒魚等。

蔥燒

以蔥為主要調配料的燒制方法。蔥燒時多選用蔥白,既可把蔥煸炒成黃色,也可把蔥作為配料炒斷生(呈白色)。而蔥燒菜的色澤多為醬紅色,其代表菜有蔥燒蹄筋、蔥燒肥腸等。

蔥燒黃花魚

醬燒

方法與紅燒基本相同,只不過突出於醬品的使用,常用的醬品有黃豆醬、甜麵醬、腐乳醬、海鮮醬、排骨醬等。

製作時,炒醬的火候很重要,既要炒出香味,又不能欠火或過火,其代表菜有醬汁魚、柱侯醬燒鴨、腐乳燒肉等。

辣燒

以辣味調料(主要是辣椒醬或幹辣椒)為主要調味品的燒制方法,常用的有郫縣豆瓣醬、泡辣椒、蒜蓉辣醬、泰國辣醬、幹辣椒、辣椒粉等,其代表菜有辣子燒雞、香辣魚頭、泡椒雞柳等。

家常燒

家常是針對調味而言,有居家常用之意,其範圍比較寬泛,一般是在普通燒法中結合相應的調味品而取名。

家常燒通常使用以辣椒製成的調味品,如郫縣豆瓣、家常紅豆瓣、剁辣椒、泡辣椒、辣椒麵等,有的還要使用泡菜、水豆豉、姜豆豉(用姜和豆豉製成的醬料)、紅腐乳等家庭常用的調料。

傳統的家常味通常色澤紅亮油潤,鹹鮮醇濃且微辣,風味香濃而厚重,突出滋味之美,其代表菜有豆瓣活魚、家常海參、熊掌豆腐、大蒜鯰魚、家常肘子等。

家常燒的主料一般以質地細嫩、本味清鮮、易熟入味的魚鮮、雞鴨禽類、畜肉及其內臟和頭蹄為主,而輔料則多用豆腐、豆筋和各種蔬菜為多。主料的刀工一般以中等大小的塊和整隻原形為主,成型不宜太過碎小,並且多是帶骨入菜。

另外,主料一般需要經過水煮、油炸、汽蒸等初步熟處理,使原料易熟易爛,並去異增香。當然,也有不經熟處理而直接燒製成菜。

家常鯽魚

為了突出香濃風味,家常燒既可單使用某一種辣香味的調料,也可把多種辣香料混合使用;

既能以本味鹹鮮為家常味,也可以另加白糖、醬油、醋調製成鹹甜酸香的家常味,當然還有添加花椒表現麻香的家常味,以及在重用姜、蔥、蒜的基礎上,加入香菜、側耳根等特殊原料,突出另類濃香醇厚的家常味。

另外,把泡辣椒、泡子姜、泡青菜、泡蘿蔔等居家泡菜作為調味料使用,充份利用泡菜裡的乳酸調味,突出特殊的酸香滋味。

總之,從風味的角度上看,家常味變化無窮,可根據具體的調料靈活組合,只要各種味道配合協調,香濃可口就是美味。

家常泥鰍

燜是從燒演變而來,它是把經過初步熟處理的原料放入鍋中,加調味品和適量的湯汁,蓋緊鍋蓋後,用小火長時間加熱成熟的烹調方法。

燜法可使菜餚形態完整,不碎不爛,汁濃味厚,而原料多用韌性較強、質地細膩的動物性原料,如雞肉、豬肉、魚肉等。

另外,原料在燜制前需經過初步熟處理,方法應根據原料的性質和成菜要求而定,如燜雞須煸、燜魚須煎、燜肉須煮等。

荷包蛋燜日本豆腐

紅燜

一般是先把原料加工成形,再用熱油炸或用溫開水煮一下,使外皮緊縮變色,原料內部的水分排出,然後裝入陶器罐裡,加適量的清水和調料品,並加蓋密封,等到用旺火燒開後,改用中小火燜至酥爛入味為止。

紅燜除了用蔥、姜、紹酒和白糖外,還要多放醬油,成菜要保持原汁原味。如紅燜羊肉。

黃燜

又叫油燜。它是把加工成形的原料經油炸或煸炒成黃色,待排出水份後,放入陶瓷器皿裡,加調料和適量的湯汁,上小火燜制酥爛。如黃燜雞塊。

黃燜牛肉

主料大多需要經過初步熟處理,一般採用焯水、走油或走紅的熟處理方式,這樣可有效縮短正式烹調時間和減少浮沫,確保原料的上色,保證成菜效果。

燜一般要求一次性添足湯水和調好味,湯水太多,會影響收汁效果,而湯水太少,則容易造成原料尚未成熟酥爛,湯汁卻已經乾枯。

調味料也應該一次性加足,但不宜過多,特別是鹹味要控制好,要是口味稍淡,可在成菜後補充調味,但過了就很難補救。

常用的收汁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物理收汁,利用高溫蒸發減少水分,提高湯汁濃度,這主要靠控制火候來達到收汁效果。

另一種是化學收汁,這又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利用原料本身含有的膠原蛋白融入湯汁形成自來芡;

二是利用糖的化學性質達到收汁效果;

三是利用澱粉糊化勾芡收汁。燜類菜餚對湯汁和原料的比例要求很高,必須根據具體菜餚來確定湯料比例,以便選擇恰當的收汁方式。

煨是把經過炸、煎、煸、炒或水煮的原料放入陶瓷器皿內,加入蔥、姜、料酒等調味料和湯汁,用旺火燒開後,轉小火長時間加熱的烹調方法。

煨制菜的特點是湯汁濃稠,湯菜各半,口味醇厚,鮮香不膩。

煨與燜相似,同屬於長時加熱成菜的方法,但兩者又有所不同。

一是煨比燜的加熱時間更長,並且多用爐火的餘熱進行長時間烹製;

二是煨制菜餚的湯汁較寬,不勾芡。

另外,煨制菜餚時,湯汁要保持似沸非沸的狀態,以使湯汁清醇,原料形整不爛。

1、在燒、燜、煨帶皮原料時,都要先把表面的殘毛和汙物處理乾淨,並且根據成菜的具體需要使用相應的初步熟處理方法。

2、燒、燜、煨的原料入鍋後,湯汁和調味料都要一次加足,而加熱中途則不宜再添加入湯汁和調味料,以免影響口味。

3、燒、燜、煨的火候都是先用旺火燒開,再改用小火保持微開。

4、燒、燜、煨的菜餚需要勾芡時,若湯汁裡的油脂太多,可先把油脂撇出,待勾芡後再把油脂重新倒入鍋裡。

相關焦點

  • 燒、燜、煨的製作關鍵是什麼?
    製作時,炒醬的火候很重要,既要炒出香味,又不能欠火或過火,其代表菜有醬汁魚、柱侯醬燒鴨、腐乳燒肉等。辣燒以辣味調料(主要是辣椒醬或幹辣椒)為主要調味品的燒制方法,常用的有郫縣豆瓣醬、泡辣椒、蒜蓉辣醬、泰國辣醬、幹辣椒、辣椒粉等,其代表菜有辣子燒雞、香辣魚頭、泡椒雞柳等。
  • 燒、燜、煨的區別
    導讀 燒、燜、煨是最常用的烹調方法,各大菜系都有其代表菜,不過要掌握好這些技法,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幾個最常用的烹飪技法。
  • 這菜一燜一燒出鍋就吃,鮮嫩脆彈又多汁
    暖暖最近迷上了何大廚這道燜燒三黃雞,雞肉鮮嫩又多汁,吃著口感脆彈,每次這菜一上桌就會被掃光!最最最最關鍵的是,這道菜的製作也是非常簡單,只需15分鐘就能搞定,連暖暖身邊不會做菜的朋友都能很好地掌握。暖粉們,想知道究竟是什麼能有這樣的「奇效」?今天大家可得跟著何大廚學習下,掌握一個新技能!
  • 日本什麼牌子燜燒罐好,膳魔師繽紛果色燜燒罐質量怎麼樣體驗測評
    燜燒杯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杯身、上蓋、矽膠密封蓋。杯體是不鏽鋼的真空內膽,所有部件都毫無意味,真的可以放心使用!試用過程與體驗按照使用方法,先用沸騰的開水將杯身預熱了五分鐘左右,然後將開水倒掉,我將淘洗好的小米放進燜燒杯中,加入適量開水,擰緊蓋子,開始進行第一次小米粥的製作。
  • 燜燒罐用處大,食材放進去,幾小時後,熱粥直接吃,簡單省事
    燜燒罐用處大,食材放進去,幾小時後,熱粥直接吃,這個方法簡單又省事,人少最適用!經常有朋友問我,除了用電飯煲預約以外,還有什麼方法,能夠起床就有早餐粥可以吃。要說方法肯定是有的,還記得我前幾天分享的南瓜圓子甜湯食譜嗎?
  • 【技術分享】新版經典蔥燒海參(附自製蔥香料與秘制海參汁配方製法)
    介紹:傳統蔥燒海參的製作流程:發制海參---海參入豬油略炸去水分---炒糖色---調蔥油汁---放入海參煨制---
  • 用燜燒罐做甜品,不開火不通電,色香味俱全,便當族有口福了
    這不,我看到網上有人用燜燒罐做糯米圓子甜湯,配上一些水果,在公司裡當下午茶,看上去還挺誘人的。剛好我最近也每天用燜燒罐給娃爹帶午飯,他每天去單位上班,中午吃飯全靠燜燒罐,打開就是熱乎乎的,不用再加熱,很方便。
  • 青椒燜梅心肉丨湘西民俗美食研發基地作品
    4.大火燒湯汁變白變濃,下入青椒,加鹽,燜出辣味,加雞汁白胡椒調味,裝碗即可上桌。備註:食材用量僅供參考,視具體情況自行增減。●梅心肉,雪峰山裡的花瑤百歲菜,這一口你很難不愛梅心肉位於豬頸兩邊,因其稀少而珍貴,所以有「黃金六兩」之稱,此部位肉脂如雪花般均勻分布,肉質鮮嫩,因為許多家庭主婦都是選用梅花肉來煮湯食用,然而許多甚少下廚對於烹飪不怎麼了解的人往往就不清楚梅花肉是什麼肉
  • 美食推薦:功夫西冷羊柳、香菇燒鴨肉、辣燜豬耳製作方法
    製作: 1、把羊腰柳肉切成厚片,用木棰錘成薄片後,納盆加入鹽、料酒、麻辣醬、辣鮮露、辣椒籽粉和孜然粉,醃漬2小時後待用。 2、往平底鍋裡放少許色拉油燒熱,把羊肉片攤開來煎熟後,再放到墊有洋蔥塊的石鍋裡,待用。
  • 燜燒杯品牌推薦,泰福高燜燒杯便捷燜燒,營養隨行
    仔細觀察身邊不叫外賣也吃得講究的人,都在用燜燒杯,變著花樣給自己做湯羹、午餐、下午茶。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款顏值與實力並存,500ml大容量,保溫又保冷的日本泰福高泰迪珍藏燜燒杯。  作為一款無需用火用電的環保烹飪工具,泰福高燜燒杯具有煲、燉、燜、燒等多項烹飪功能。泰福高泰迪珍藏燜燒杯是利用不鏽鋼內膽和外殼之間的真空層,使得熱量保存在燜燒杯中,憑藉其強大的保溫功能,讓食物在近似於開水的溫度中慢慢燜熟。這種燜燒過程是純物理的原理,不僅完整保留了食物的原汁原味,能鎖住食物中的營養,更是將原本繁瑣的烹飪簡單化。
  • 燜燒罐美食,帶娃旅行必備佳品
    出門必備物件兒——燜燒罐又被翻了出來,這可是我的老朋友&好朋友!就靠它給小不點兒準備「稀」餐(湯粥)和應急餐飯呢。今兒我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曾經網上有個日本媽媽利用燜燒罐製作寶貝美食的帖子,詳細介紹了悶燒罐的使用,很實用。這是我學習後的使用心得,供大家參考。
  • 美食推薦:靈芝爆鴨脯、燒椒扇貝、香辣雞煲製作方法
    製作: 1、靈芝菇切成一指條,下入五成熱的色拉油中炸至金黃出香,用高湯煨至入味。 2、將鴨脯肉切成0.2釐米厚的片,加入家樂乾鍋醬、李錦記天成一味,擠入鮮檸檬汁,拌勻後醃製入味。
  • 用什麼材料燜牛腩好吃?
    燜牛腩的食材我建議就選取季節性的食材最好,現在是秋冬季,可以用山藥、土豆、芋頭、白蘿蔔來燜牛腩,因為山藥、土豆、芋頭、白蘿蔔本身沒有什麼味道,而且還可以主動吸取牛腩肉汁的味道
  • 收一包筍乾煨一鍋湯
    她做過筍乾燒肉,香菇筍乾燉排骨,筍乾燒鴨子,煨筍乾豬肉湯,筍乾扣肉,蒸筍乾火腿……有次她說:「每次回國必帶筍乾,留著慢慢吃。想家的時候,就把筍乾泡開了,煨湯,湯又鮮又濃,喝一口就想趴在桌上大哭一場。筍乾就是我的鄉愁。(其實還是因為好吃)」  小筍是年年都要進山拔的,今年拔筍的時候就說,不妨多拔一些,給大伙兒吃吃。
  • 【自己動手,DIY油燜大蝦】圖文詳細做法!
    一、準備工作準備材料:1、小龍蝦4斤2、香辣蝦底料一包。(後面有圖片)我買的是聚興源的香辣蝦底料,我看到過家樂福有賣的,牌子不一樣,我也買過味道區別不大,另外菜場賣乾貨的地方也有賣,在就是後湖的調料品批發市場有賣的。昨天去華南海鮮市場很少有賣的但是也有3、滷料10種。
  • 菜譜分享 - 柱候醬蘿蔔燜牛腩
    #BeMyGuest誰來做客#菜譜分享
  • 大廚分享~八道酒店菜品製作方法!
    製作關鍵:1.打丸子餡兒時注意體會手勁的感覺、肉餡的軟硬程度。上勁了的最佳狀態就是餡料發黏、粘手。還要觀察肉餡的纖維,其機理組織結構出現抱絲兒狀態,即為絲兒和絲兒呈現出交織感,這樣就可以了。製作關鍵:建議選用生根牛筋,即牛後腿的主筋,分量較大,且為純筋。不建議使用前腿筋,因體積偏小且帶肉,非純筋,不易剔除乾淨,如果連筋帶肉煮製後口感不佳。最好選用牛肋腩,介於牛條脊和牛腹腩之間,斜側部位。而腹腩肉偏韌、油多,口感不佳。
  • 一位臺灣麻麻的帶寶寶神器 - 燜燒罐
    人生怎麼可以沒有燜燒杯勒?!好話不多說,分享一個實例,且看臺灣麻麻帶著寶寶們來一場「將燜燒杯使用得出神入化」的名古屋親子之旅。▲ 出發前一天泡一點兒米直接用燜燒杯泡了一夜,過海關不能帶水所以出門前把水瀝乾,過了海關以後 上飛機之前在飲水機先加入熱水。
  • 花菜新做法,大叔教你燜燒花菜,香氣撲鼻,軟嫩鮮美,比乾鍋好吃
    但是大叔最喜歡的就是燜燒花菜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總是覺得飯店裡的乾鍋花菜比自己做的好吃,到底是為什麼呢?話不多說,今天大叔下廚房教你做燜燒花菜,希望你吃得開心~花菜/五花肉/蒜/油/生抽/醋1、首先把花菜切小塊,五花肉切薄片,蒜切碎後熱鍋下少量的油,放入五花肉和蒜爆香出油,有柱侯醬的在這時放一勺柱侯醬轉小火炒香,放入花菜翻炒,要先灑一點水;2、然後放入適量的生抽、少量的鹽、料酒。
  • 蒸煮燉煨燜?電壓鍋一步到「胃」
    智能開啟一鍵設置,安全方便又省時省力,蒸煮燉煨燜,樣樣在行,讓你不出家門就能享受滿漢全席。小編在這裡介紹幾款電壓力鍋。科技快報智電新聞九陽電壓力鍋Y-50C82科技快報智電新聞九陽電壓力鍋Y-50C82採用五層複合健康材質,環流加熱鎖住營養。大面板一目了然,13大菜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