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刷新對諜戰片和科幻片的認知!諾蘭《信條》真的玩很大

2020-09-05 俗哥看電影

金秋九月,影院將迎來久違的進口重磅大片——好萊塢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信條》將在9月4日正式登陸中國內地大銀幕。

日前,影片曝光了十分鐘的超長幕後花絮。在這次曝光的視頻中,首次揭秘了《信條》貫穿始終的基本概念, 「一個物體或者一個人的熵值是可以逆轉的」為基礎,完成了整個「時空逆轉」的精妙世界觀的設計。

舉個「慄子」。就拿花絮中曝光的一次射擊小場景來說,影片中子彈不是射出去的,而是接回來的。

結合之前預告片中放出來的反向撞車、逆向肉搏的鏡頭,一切都聯繫了起來。這種真正意義上的時空逆轉,帶不帶感?

給觀眾帶來巨大驚喜的同時,這種設計也給拍攝帶來了巨大的難度。也許你會說,一切交給特效妥妥的!但是,諾蘭可是一個以實拍聞名的大導演啊。

和諾蘭合作三次的攝影導演霍伊特·范·霍特瑪說,讀完劇本就被精妙的設計所折服,但很快就開始發愁:「這要怎麼拍?」

男主角約翰·大衛·華盛頓說,第一次劇本圍讀後,諾蘭就告訴他,這次出演會有些「難度」。他當時還不以為意。在幾個月拍攝之後,他如此回復諾蘭↓↓↓

「吐槽」歸「吐槽」,但約翰·大衛·華盛頓在拍攝時是實打實拼盡全力。

如他所說,沒有人打過逆向的拳頭,這怎麼真實地演出來?沒有人試過逆向墜樓,自己的肢體和動作應該怎麼配合表演?

他為此下足了功夫。利用自己之前職業橄欖球運動員的經驗,刻苦鑽研動作特點,並且進行日復一日的反覆訓練,就為了在鏡頭前的「反向」表演真實又充滿力量感。

不僅主演如此,參與到影片中的特效演員也把這視作一個有趣的經歷。畢竟就算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之前也從未拍過這樣一部什麼都需要「反著來」的電影,他們一起創作,設計動作細節。

熟悉諾蘭電影風格的朋友們也知道,大神是一個IMAX愛好者,因此《信條》也是採用IMAX膠片攝像機拍攝。

這不僅僅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對演員也是一種激勵:成本昂貴,要求演員拍攝時拿出最好的狀態,不浪費實景和膠片,給觀眾最好的觀影體驗。

諾蘭在花絮中也盛讚了所有演員的付出:「沒有這樣技術高超又能量滿滿的演員,用攝像機拍攝的想法根本沒有辦法實現。」

對於觀眾而言,影片還有一大看點就是輾轉七國的取景。

諾蘭說,影片講述了一場涉及到全人類的大危機,所以國際化元素必然很重要。而展現國際化元素最好的方式,就是「親自走一趟」。

諾蘭還「摳」細節到了極致,將各國最標誌性的元素融入電影中:夏天的義大利阿瑪爾菲海灘,雨季的印度……想看看挪威、英國、印度等的異國風情在諾蘭鏡頭中有著什麼樣的表現?一定不能錯過《信條》。

一直以來,業內都有著「諾蘭出品,必屬精品」的傳說。所以在影院復工後,院線也選擇了兩部諾蘭經典大作重映來喚醒觀眾的觀影熱情:8月初《星際穿越》重映、8月28日起《盜夢空間》重映,正讓我們重溫了諾蘭對「時空」這一概念的把控能力。

馬上要上映的《信條》則是再次玩轉時空,和前兩部作品正好構成「時空三部曲」,也讓這兩個月變成諾蘭粉絲的狂歡。目前,已經有朋友在悄悄策劃等待《信條》上映一次性到影院連刷三部,就當是一場專屬自己的「諾蘭電影節」。

目前,《信條》已經在海外上映。根據首批口碑來看,都證實了這是一部註定躋身年度佳片的作品。

《完全電影》影評人Jordan Farley毫不猶豫地給出了100分滿分,在他看來,《信條》是一部意義深遠的大銀幕作品,它完美地展現了影院體驗的獨特之處。簡單粗暴地翻譯一下就是,不去電影院看就虧了!

還有同樣給出了滿分的影評人說,這是諾蘭迄今為止最大膽的電影,它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觀影體驗,「完全為大銀幕而生」。

國內也有部分影評人已經率先看完了全片,他們不僅被《信條》所帶來的絕佳大銀幕觀影體驗所震撼,更感嘆諾蘭再次超越了類型片的極限,「諜戰+科幻居然能讓人如此耳目一新」。

在不少影評人看來,影片無論是設定、場景還是配樂,都讓人全身心投入其中,兩個半小時的觀影時間轉瞬即逝,簡而言之就是兩個字:炸裂。

還有人剛剛看完國內的提前場就馬上預定上映首日的零點場二刷,足見諾蘭新作的魅力之大了!

坦白說,大家的胃口已經被預告、花絮和影評完全吊起來了,迫不及待想去影院感受諾蘭大神帶來的震撼!目前《信條》預售已經全面開啟,趕緊去預定首日場吧!

相關焦點

  • 信條:史上最燒腦諜戰片是對諾蘭的追捧,還是對智商的侮辱?
    信條:史上最燒腦諜戰片是徒有虛名還是實至名歸?附觀看方法大家對於諾蘭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記憶碎片》和《盜夢空間》,確實是大手筆。近期,《信條》上映後,也是延續了之前的好口碑,豆瓣評分也來到了8.3。但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這部被譽為了史上最燒腦的諜戰片,大家居然都說沒有看懂。到底是對諾蘭的追捧還是對自己智商的侮辱呢?
  • 看過《信條》了嗎?來看看無劇透版的《信條》解析吧
    這也是諾蘭電影的一大特色,燒腦。諾蘭的電影經常在一刷後無法弄懂影片的全部故事,往往需要小夥伴去電影院裡二刷三刷,才能摸清整部電影的全部面貌。不得不說,諾蘭老司機賺錢真的有一手。影片就是從約翰探索時間逆轉的秘密展開,而時間逆轉也是《信條》這部影片最重要的關鍵詞。其實在科幻片的外皮下,《信條》的內核也算是一部諜戰片。
  • 年度最燒腦諾蘭《信條》,挑戰你的腦迴路極限,一遍保證看不懂
    所以說《信條》是諾蘭在玩過低配版的民間「間諜」《追隨》和《記憶碎片》後,開始真正玩起了名副其實的諜戰片。諾蘭近期訪談時有說到,《信條》的靈感和創作衝動,來源於小時候看得入迷的各種諜戰片。其實不說我們也能從《追隨》和《記憶碎片》,或者《失眠症》和《盜夢空間》能看出,諾蘭眼中的角色,都處在一種任務性的迫切感和解謎衝動中,這樣的角色設定基本都是諜戰片角色的標配。
  • 全球影院都在等諾蘭新片救市,他十年前拍的科幻片卻至今無人超越
    光看故事梗概就充滿濃濃的「諾蘭味」。而且克里斯多福·諾蘭此次將採用IMAX和70mm膠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拍攝,再一次刷新了他在《敦刻爾克》時給影迷帶來的革命性觀看體驗。諾蘭酷愛IMAX 2D、膠片拍攝,並堅持不濫用CG,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實拍狂魔。影片中有一架波音747飛機橫穿一棟大樓,最終炸毀的片段。
  • 其實,諾蘭的《信條》,真的很容易看懂
    一周以來最火的電影,非《信條》莫屬。《信條》上映前,老文就知道了《信條》的燒腦程度賊高。和《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不是一個等量級的。所以,特地看了一堆博主的良心科普貼才敢去買電影票。《信條》上映後,在IMDb和豆瓣上,《信條》分別得分7.9和7.8。問題是,這在諾蘭的11部作品中,只排了個倒數第二。諾神這部籌備多年的大製作,為啥評分好像不太理想?會不會是因為太燒腦,影響了觀眾的共情意願?
  • 交易員怎麼看諾蘭和他的「信條」?
    作者:Joe / 傑克交易學院導師各位同學大家好,相信大家上周末都有被【信條】這部電影霸屏朋友圈,Joe老師也帶著師母第一時間就去朝聖了,看完之後也是反覆的咀嚼裡面的世界觀以及各種有趣的設定,諾蘭的電影總是有這種魔力,會吸引全世界的諾蘭迷爭相深入解讀。
  • 諾蘭的《信條》,燒腦科幻,值得一看
    今天看了《信條》這部電影,果然是諾蘭,鬼才,思維比較開放,電影給人以另一種觀影體驗。電影常見的類型有帶入情感的生活片,展現大場面的動作片、戰爭片,還有一些是架空幻想的武俠片、魔幻片、超級英雄片等。其實而許多科幻片都不是純粹的科幻片,不過是披著科幻外衣的動作片、魔幻片而已,真正對未來展開不可思議的想像的可謂少之又少。而諾蘭的幾部確實是給人超越想像的新體驗,《信條》就是這樣的一步片子,可謂真正意義的科幻片。
  • 諾蘭電影太燒腦,看不懂《信條》一點也不丟人,睡一覺就「懂」了
    我昨天看完了《信條》,直到今天整個人還是懵逼的。 從電影一開始,我就感覺自己的智商一直被諾蘭按在地上摩擦,直到結束。 《信條》這次拉低了諾蘭作品的整體口碑,現在IMDB評分,也跌到了7.9分。 能激發諾蘭不斷嘗試、挑戰自己的好作品,才是最大的問題。 科幻片拍過了,《星際穿越》豆瓣9.3。戰爭片拍過了,《敦刻爾克》豆瓣8.4。
  • 《信條》:諾蘭又一部燒腦大作,成就了概念,卻犧牲了情感
    《信條》作為諾蘭再度以腦洞大開的理論為突發奇想的作品,概念與視覺奇觀都讓人看得目瞪口呆,「時間」再度成為諾蘭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只不過這次諾蘭玩得更瘋、更緊扣該片命題,以往通過巧手剪輯所編織而成的非線性敘事魔法,這次直接升華到讓非線性敘事與正敘直接在同個畫面發生,畫面倒著轉與正敘的時間軸產生直接衝突,就是諾蘭此次非線性敘事的呈現。
  • 諾蘭難道真的江郎才盡了嗎?《信條》竟然好多都是周星馳「玩爛了的...
    借著《八佰》單槍匹馬打出來的好局面,諾蘭這次帶著最新力作《信條》再次登上了我們的大銀幕。憑藉《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這些佳作的好口碑,燒腦電影《信條》也是輕鬆斬獲了過億元的票房,開局良好。
  • 混沌的《信條》,無所謂的「諾蘭」
    ·提克威拍攝的《雲圖》引來一片惡評,不久後人們才發現他們玩時間和永恆的概念玩出了高級的宿命感。《星際穿越》火熱上映,《信條》更是吊足了人們的口味,沉默三年,諾蘭又玩出了什麼新花樣成為了影迷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 諾蘭《信條》定檔,拍出了科幻片,另一種可能
    一部是鞏俐,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另一部是諾蘭導演的《信條》。彼此不相上下,《花木蘭》的真正魅力,在於濃鬱的東方文化,而且花木蘭是迪士尼的第一個東方女孩。《信條》則成為了,諾蘭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
  • 《信條》,諾蘭徹底「玩」砸了
    但這次看完《信條》,在回家的路上我卻越想越氣!並不是在懷疑自己的智商,反倒是感到解脫,一種曾經自己「神化」過諾蘭的解脫,原來連諾蘭也有拍砸的時候。從這部信條中,我們似乎能夠發現,諾蘭似乎陷入了對「嵌套式」故事結構的某種執迷,以一種犧牲故事完整性和情節合理性的方式
  • 諾蘭三連映,壓臺的《信條》最燒腦
    看起來是很簡單的諜戰片梗概吧? 看這讓人一頭霧水的名詞你就知道,諾蘭這次玩得更大了。打破空間限制,導演和演員們能玩的就更多 看過了《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熟悉了諾蘭精巧的敘事風格和對時空理念的探索,相信觀眾很難不對《信條》報以最高的期待吧?
  • 《信條》:莫測高深,實則不接地氣,諾蘭大神這次徹底玩脫了
    現在全球最火的一部電影,無疑就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作——《信條》。說起來該片也是多災多難,受不可抗力影響,從定檔七月開始,電影就不斷跳票,一直拖到九月初才正式上映。應該說,諾蘭還是那個不滿足現狀、勇於走出舒適區的創作天才。因此,這部《信條》處處能夠看到導演急於探索新領域的野心。但是,如果步子邁得太大,就會出現觀眾追趕不上的情況,而供給雙方的不平衡,加速了粉絲和吃瓜群眾的二元分化。事實上,本片的劇情並不複雜,它更像是一部特工電影披上了科幻的外衣。
  • 信條,諾蘭導演的新作品前瞻
    諾蘭的電影都圍繞哲學社會學的概念、探索人類的道德、時間與記憶理念。使用後設小說的元素、時空變化、唯我論、非線性敘事、視覺語言和敘事元素也是諾蘭常用的手法。比起在室內工作諾蘭較喜歡外景拍攝,他常使用實際效果來拍攝,而不用電腦成像,俗稱實拍狂魔。
  • 奧斯卡影帝之子+新任蝙蝠俠,諾蘭《信條》選角大有來頭!
    這個夏末秋初對於諾蘭鐵桿粉絲而言,用一個「爽」字可以形容:諾蘭大神經典之作《星際穿越》8月2日重映,《盜夢空間》也將在8月28日重映,全新力作《信條》則是定檔9月4日在大銀幕上和觀眾見面。這個8月和9月,都是屬於諾蘭的!
  • 信條(TENET),諾蘭導演的新作品前瞻
    諾蘭的電影都圍繞哲學社會學的概念、探索人類的道德、時間與記憶理念。使用後設小說的元素、時空變化、唯我論、非線性敘事、視覺語言和敘事元素也是諾蘭常用的手法。比起在室內工作諾蘭較喜歡外景拍攝,他常使用實際效果來拍攝,而不用電腦成像,俗稱實拍狂魔。
  • 諾蘭的《信條》再次讓人大開眼界
    9月4日,《信條》如約和中國內地觀眾見面,刷新了諾蘭作品在中國的開畫票房紀錄,首周末票房突破2億人民幣。即便本周還有新的好萊塢大片進場和觀眾見面,但《信條》表現依舊亮眼。你也發現了,《信條》與我們以往看過的諜戰片有著明顯不同。
  • 《信條》口碑兩極,諾蘭這次無法「逆轉」?| 超級觀點
    這部電影也暴露了諾蘭電影當中的一個最大的弊端:他不太會做人物關係的塑造。他既然不會做人物關係的建立,也不會做人物關係的崩潰。《信條》裡似乎沒有哪個鏡頭能讓人有眼前一亮和心裡一震的感覺。3. 諾蘭的電影很符合現代人的心理特點,它是很內向的一個電影,但是這種內向它又不是完全拒絕交流的,它是害怕交流,又渴望交流的狀態。1.諾蘭的電影,我覺得就意思不大,沒有這種記憶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