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影院將迎來久違的進口重磅大片——好萊塢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信條》將在9月4日正式登陸中國內地大銀幕。
日前,影片曝光了十分鐘的超長幕後花絮。在這次曝光的視頻中,首次揭秘了《信條》貫穿始終的基本概念, 「一個物體或者一個人的熵值是可以逆轉的」為基礎,完成了整個「時空逆轉」的精妙世界觀的設計。
舉個「慄子」。就拿花絮中曝光的一次射擊小場景來說,影片中子彈不是射出去的,而是接回來的。
結合之前預告片中放出來的反向撞車、逆向肉搏的鏡頭,一切都聯繫了起來。這種真正意義上的時空逆轉,帶不帶感?
給觀眾帶來巨大驚喜的同時,這種設計也給拍攝帶來了巨大的難度。也許你會說,一切交給特效妥妥的!但是,諾蘭可是一個以實拍聞名的大導演啊。
和諾蘭合作三次的攝影導演霍伊特·范·霍特瑪說,讀完劇本就被精妙的設計所折服,但很快就開始發愁:「這要怎麼拍?」
男主角約翰·大衛·華盛頓說,第一次劇本圍讀後,諾蘭就告訴他,這次出演會有些「難度」。他當時還不以為意。在幾個月拍攝之後,他如此回復諾蘭↓↓↓
「吐槽」歸「吐槽」,但約翰·大衛·華盛頓在拍攝時是實打實拼盡全力。
如他所說,沒有人打過逆向的拳頭,這怎麼真實地演出來?沒有人試過逆向墜樓,自己的肢體和動作應該怎麼配合表演?
他為此下足了功夫。利用自己之前職業橄欖球運動員的經驗,刻苦鑽研動作特點,並且進行日復一日的反覆訓練,就為了在鏡頭前的「反向」表演真實又充滿力量感。
不僅主演如此,參與到影片中的特效演員也把這視作一個有趣的經歷。畢竟就算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之前也從未拍過這樣一部什麼都需要「反著來」的電影,他們一起創作,設計動作細節。
熟悉諾蘭電影風格的朋友們也知道,大神是一個IMAX愛好者,因此《信條》也是採用IMAX膠片攝像機拍攝。
這不僅僅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對演員也是一種激勵:成本昂貴,要求演員拍攝時拿出最好的狀態,不浪費實景和膠片,給觀眾最好的觀影體驗。
諾蘭在花絮中也盛讚了所有演員的付出:「沒有這樣技術高超又能量滿滿的演員,用攝像機拍攝的想法根本沒有辦法實現。」
對於觀眾而言,影片還有一大看點就是輾轉七國的取景。
諾蘭說,影片講述了一場涉及到全人類的大危機,所以國際化元素必然很重要。而展現國際化元素最好的方式,就是「親自走一趟」。
諾蘭還「摳」細節到了極致,將各國最標誌性的元素融入電影中:夏天的義大利阿瑪爾菲海灘,雨季的印度……想看看挪威、英國、印度等的異國風情在諾蘭鏡頭中有著什麼樣的表現?一定不能錯過《信條》。
一直以來,業內都有著「諾蘭出品,必屬精品」的傳說。所以在影院復工後,院線也選擇了兩部諾蘭經典大作重映來喚醒觀眾的觀影熱情:8月初《星際穿越》重映、8月28日起《盜夢空間》重映,正讓我們重溫了諾蘭對「時空」這一概念的把控能力。
馬上要上映的《信條》則是再次玩轉時空,和前兩部作品正好構成「時空三部曲」,也讓這兩個月變成諾蘭粉絲的狂歡。目前,已經有朋友在悄悄策劃等待《信條》上映一次性到影院連刷三部,就當是一場專屬自己的「諾蘭電影節」。
目前,《信條》已經在海外上映。根據首批口碑來看,都證實了這是一部註定躋身年度佳片的作品。
《完全電影》影評人Jordan Farley毫不猶豫地給出了100分滿分,在他看來,《信條》是一部意義深遠的大銀幕作品,它完美地展現了影院體驗的獨特之處。簡單粗暴地翻譯一下就是,不去電影院看就虧了!
還有同樣給出了滿分的影評人說,這是諾蘭迄今為止最大膽的電影,它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觀影體驗,「完全為大銀幕而生」。
國內也有部分影評人已經率先看完了全片,他們不僅被《信條》所帶來的絕佳大銀幕觀影體驗所震撼,更感嘆諾蘭再次超越了類型片的極限,「諜戰+科幻居然能讓人如此耳目一新」。
在不少影評人看來,影片無論是設定、場景還是配樂,都讓人全身心投入其中,兩個半小時的觀影時間轉瞬即逝,簡而言之就是兩個字:炸裂。
還有人剛剛看完國內的提前場就馬上預定上映首日的零點場二刷,足見諾蘭新作的魅力之大了!
坦白說,大家的胃口已經被預告、花絮和影評完全吊起來了,迫不及待想去影院感受諾蘭大神帶來的震撼!目前《信條》預售已經全面開啟,趕緊去預定首日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