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諜戰動作片可以這樣拍!諾蘭的《信條》再次讓人大開眼界

2020-09-11 大眼侃電影

諾蘭來了,影市火了。

8月26日起,克里斯多福·諾蘭三年磨一劍的新片《信條》率先在全球40多個國家及地區上映,成績亮眼,北美以外的海外票房在電影上映的兩周內就達到了1.26億美元,全球票房也達到了1.462億美元。

9月4日,《信條》如約和中國內地觀眾見面,刷新了諾蘭作品在中國的開畫票房紀錄,首周末票房突破2億人民幣。即便本周還有新的好萊塢大片進場和觀眾見面,但《信條》表現依舊亮眼。

毫無疑問,諾蘭新作是特殊時期後影市的一道硬菜。你也發現了,《信條》與我們以往看過的諜戰片有著明顯不同。

在以往的作品裡,諾蘭已經展現過高超的故事講述技巧和「玩弄」時空能力:《盜夢空間》的多重夢境、《星際穿越》的五維空間,有人稱諾蘭是「時空魔術師」。這次在《信條》中,諾蘭再拓銀幕時間玩法,以時間為武器,讓特工們逆轉時空去戰鬥並拯救世界。

說起來,這樣時空旅行類的電影我們也看過不少了,但諾蘭設定的「時空逆轉」確實是第一次見到。諾蘭讓《信條》在傳統的007式特工片的外殼下,藏了一個「正時間和逆時間同時存在」的世界。

高速公路追車大戰,男主目睹了一輛反向翻車的銀色轎車,而在逆行回來之後發現原來那個駕駛轎車的就是自己;在越南時女主Kat遙遠地看到了一個從遊艇上一躍而下的陌生女人而被喚起了反抗意識,到影片結尾逆行回去才發現當初她看到的女人就是未來的自己;「信條」這個詞,是主角一開始加入拯救世界的組織時,組織的人告訴他的,而這個組織又是未來的自己創立的。

影片中情節設定就像一個莫比烏斯環,所有的結果都是原因,所有的原因都是結果。一環緊扣一環,嚴絲合縫,強迫症患者妥妥被治癒。

更絕的是,影片中的情感表達也是如此。

最後一場大戰中,紅藍兩隊使用「時間鉗行運動」作戰,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尼爾更是穿梭於順時和逆時,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幫助男主完成任務,而男主在最終才發現逆行幫他擋子彈開鎖的人就是尼爾。

影片末尾男主目睹尼爾以身赴死,若干年後,男主會在未來遇見另一個尼爾,尼爾不認識他,卻會加入「信條」組織。而當未來的尼爾回到過去拯救世界,過去的男主還是會把他當作全新的夥伴重新開始。

「我的未來就是你的過去」,這是個多麼完美、又多麼殘酷的莫比烏斯環!

在最終謎底揭曉的瞬間,腦海中就會浮現很多影片之前給出的線索和細節,甚至瞬間有一種馬上重看一遍的衝動,重看之後更是發現原來那些看似bug之處其實都是鋪墊。

或許可以這麼說,有些大片看得爽,觀眾在大銀幕前腎上腺素飆升,但看完之後推演一遍,總能發現不少劇情漏洞。但是諾蘭的影片從來怕被影迷拿放大鏡研究,經得起推敲也不怕推敲就是諾蘭的魅力所在。

諜戰片裡當然也少不了動作戲。動作戲我們都在大銀幕上看過不少,藉助於威亞技術和綠幕一起展現的功夫,我們甚至都已經看到快膩味。但是像《信條》這樣「反著打」的動作戲,還真是獨此一家。

因為影片的設定,《信條》中的動作場面格外新奇,子彈回射到手槍裡彈孔消失,失事翻轉的汽車恢復正常,建築從碎片到完整……

在這部電影裡,諾蘭邀請觀眾以另一種方式看看這個世界,種種奇觀場面令人大開眼界。

相信大家了解到拍攝過程之後更是目瞪口呆:原來這樣銀幕奇觀的拍攝方式全為實拍。

眼下儘管綠幕風行,但諾蘭堅持認為,觀眾的眼睛能夠分辨出哪些是實拍哪些是特效,於是一切能夠實拍的場景,他都堅持實拍。

飾演男主角的約翰·大衛·華盛頓需要一套周密的計劃和大量的排練學習倒著演出動作戲,高速公路正反追車戲是封閉了當地一段高速三周、招募上千名群眾演員一起完成。

重頭戲機場爆炸更是下了血本:諾蘭買下了一架真實的波音747大型飛機,並在正常運行的機場中將其炸毀,最終正反兩次在大銀幕上呈現出來。

這樣的銀幕奇景,當然值得在大銀幕上去觀賞。

不僅如此,影片走過七個國家帶觀眾看遍旖旎風光,全片用IMAX攝影機拍攝,70毫米膠片捕捉纖毫畢現的細節——或許可以這麼說,《信條》是一部專門為大銀幕而生的作品。

有人這麼感嘆:也許是未來的諾蘭回到現在寫了這個劇本,所以《信條》才如此讓我們大開眼界。

無論如何,我們走進電影院,就是為了欣賞這樣有看點也值得回味的好電影,而不是看過就忘的無腦無邏輯綠幕片,對嗎?

相關焦點

  • 女明星的沐浴戲原來是這樣拍的,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但其實是這樣拍的,把衣服弄成一字肩,把肩膀露出來,再在浴桶放幾個加溼器,看起來煙霧繚繞,如果不知道背後真相,可能覺得真的在洗澡。看到這個照片,才發現原來是個透明玻璃浴桶,而且也有穿衣服下水,不過看起來真的好像西紅柿雞蛋湯。
  • 諾蘭新片來了!科幻+諜戰,再次挑戰智商極限
    從《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到《盜夢空間》,再到《敦刻爾克》,諾蘭的作品總能同時收穫高口碑和高票房。而影院復工後的這個夏天註定屬於諾蘭:除了《星際穿越》正在復映,諾蘭的另一部神片《盜夢空間》也將在上映十周年之際重返銀幕,而諾蘭的最新力作《信條》也強勢定檔9月4日和內地觀眾們見面。
  • 諾蘭談《信條》:如果不搞出點兒新意來,我是不會拍的
    簡單來說,我們對《盜夢空間》這類『偷盜類型』所做的顛覆,也就是如今我們將《信條》代入間諜類型的方式。」除了間諜片是諾蘭此前並未觸及過的類型外,這部作品的新意還落在對於「時間」的解讀上。時間,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可以感受,卻無法掌握;它既是具象的,又是抽象的。
  • 《TENET信條》:新鮮卻又熟悉無比的諾蘭作品
    眾所皆知諾蘭時常以扭曲時間挑戰觀眾的理解,而這次《信條》的主題更是時間本身,因此也有些諾蘭2000年作品《記憶拼圖在某種程度上,《信條》可以說是一部既新鮮卻又熟悉無比的作品,新鮮之處在於以&34;創造出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動作場景及敘事方式
  • 深度解讀《信條》:從始至終還是由終至始?諾蘭隱藏在片中的時間密碼
    在諾蘭新片《信條》進行媒體提前觀影后,不少看過第一遍的媒體人或電影KOL認為這部影片的複雜程度遠超諾蘭曾經的《記憶碎片》和《盜夢空間》,觀影門檻「高的驚人」。普通觀眾真的很難看懂嗎?或許以一個主動擁抱、更加平和的心態觀看《信條》,更容易在諾蘭設置的迷宮中找到出口。(觀看前,可以通過《對話主創:諾蘭如何用科幻重塑好萊塢諜戰大片?》了解到該片的幕後製作信息。)
  • 「個人意見」深度解讀《信條》:從始至終還是由終至始?諾蘭隱藏在...
    在諾蘭新片《信條》進行媒體提前觀影后,不少看過第一遍的媒體人或電影KOL認為這部影片的複雜程度遠超諾蘭曾經的《記憶碎片》和《盜夢空間》,觀影門檻「高的驚人」。普通觀眾真的很難看懂嗎?或許以一個主動擁抱、更加平和的心態觀看《信條》,更容易在諾蘭設置的迷宮中找到出口。(觀看前,可以通過《對話<信條>主創:諾蘭如何用科幻重塑好萊塢諜戰大片?》了解到該片的幕後製作信息。)
  • 「個人意見」深度解讀《信條》:從始至終還是由終至始?諾蘭隱藏在片中的時間密碼
    (觀看前,可以通過《對話主創:諾蘭如何用科幻重塑好萊塢諜戰大片?》了解到該片的幕後製作信息。)諾蘭曾表示,他在創作時「從埃舍爾的作品中獲得了很多視覺靈感。彭羅斯(Penrose)臺階,永恆樓梯以及類似的東西都是奇妙的圖案。我實際上確實引用了埃舍爾作為這個劇本的主要靈感。」如果用重要大場面對《信條》的故事進行分割,整部影片大概可以分為「歌劇院恐怖襲擊」、「機場飛機爆炸」、「街頭追車大戰」、「機場戰鬥」、「史塔克12決戰」五個部分,正好可以對應上「TENET」五個字母。
  • 諾蘭新片《信條》正在熱映,了呆驚都後完看人多很
    沒有一丟丟意外,諾蘭導演再次為影迷們奉獻了一次高水準的觀影之旅。,在《信條》中延續了自己一貫的風格。《信條》自上映以來,口碑一路攀升,眾多業內人士紛紛為這部諾蘭的新作給出了極高的評價。Total Film對《信條》中大量出現的打鬥戲份給予了超高的認同,「動作戲十分高燃、讓人大開眼界
  • 《信條》:諾蘭又一部燒腦大作,成就了概念,卻犧牲了情感
    「別試著去理解它,感受它」,「你必須以新的角度看待世界」除了是給片中主角的諫言外,同時也是諾蘭給觀眾的諫言,的確諾蘭每次拍新片,拍的都是種全新觀影體驗。觀影當下著實佩服諾蘭能把他對007的喜愛加以套用各種複雜的時空理論,編織出未來與過去不斷以鏡像方式並行的諜戰電影,當然我所謂的讚嘆是對本片中半段不斷衝擊常理認知的視覺奇觀,以及諾蘭巧奪天工的創作靈感,並不代表我對本片的喜愛也是如此。
  • 諾蘭《信條》真的玩很大
    在這次曝光的視頻中,首次揭秘了《信條》貫穿始終的基本概念, 「一個物體或者一個人的熵值是可以逆轉的」為基礎,完成了整個「時空逆轉」的精妙世界觀的設計。舉個「慄子」。就拿花絮中曝光的一次射擊小場景來說,影片中子彈不是射出去的,而是接回來的。
  • 看諾蘭的《信條》前,你需要了解這些細節
    作為最新登陸國內院線的諾蘭電影,《信條》依然保持著濃重的諾蘭風格,並引發了一系列現象級話題,但註定不會成為像《八佰》那樣,在不斷的爭議與討論中,成為投資方、主創和院線們最愛的票房爆款。與那些極端強調風格的作者電影創作者們比起來,以往的諾蘭,總能精準的把握觀眾的接受程度與電影的風格化呈現,但在《信條》中,這位善於通過電影造夢的大神,似乎表現得任性了些。
  • 燒腦大片《信條》,票房輕鬆破億,諾蘭「時空三部曲」悉數面世
    就在昨天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大片《信條》正式在中國各IMAX影院震撼公映,對於全球公認的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身為一位個性鮮明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所拍的影片似乎與「燒腦」二字一直脫不了干係。
  • 燒腦大片《信條》,票房輕鬆破億,諾蘭「時空三部曲」悉數面世
    就在昨天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大片《信條》正式在中國各IMAX影院震撼公映,對於全球公認的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身為一位個性鮮明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所拍的影片似乎與「燒腦」二字一直脫不了干係。
  • 諾蘭新作《信條》繞暈觀眾,可奧斯卡卻欠他一座小金人
    作為今年最受矚目的好萊塢巨製之一,美國科幻動作片《信條》果然不負影迷期待,全球票房遙遙領先,而內地上映僅4天,票房也已經突破2億人民幣,正在朝3億大關邁入。當然,目前《信條》從8.4分掉到了7.8分,會不會打破諾蘭的最低評分記錄,還未可知。不論《信條》是否成功,但我們必須承認,諾蘭是一位電影天才,一路成長,一路貢獻出無數經典佳作,這樣的傳奇人生旁人羨慕不來,更難以複製。
  • 諾蘭:一遍看懂《信條》算我輸
    《信條》的故事本身是一個簡單的特工諜戰類型片,但是諾蘭在將這個故事打造成科幻燒腦的大片之後,也在其中埋下了關於時間的看法。我們身處一個混亂的世界,我們能改變它嗎,還是我們已經改變了它?另一部可以提前預習的作品是日本電影《明日的我與昨日的你約會》,這是一部浪漫愛情片,但是片中的設定與《信條》中的某些設定頗為相似,或許會幫助你理解《信條》中的人物關係。
  • 諾蘭新作"信條"曝"逆時危機"版預告
    《信條》挑戰諜戰特工影片的極限逆時危機命懸一線 武器「信條」成為關鍵此次曝光的「逆時危機」版預告再揭《信條》神秘面紗。作為諾蘭挑戰間諜片極限的顛覆之作,影片不僅有逆轉時空的瞠目畫面,也有高燃激烈的動作戲,全面引爆感官盛宴。「諾蘭三連」引爆狂歡 實拍狂魔再掀期待隨著《信條》定檔9月4日,粉絲及影迷們也開啟了暑期觀影狂歡模式。
  • 用十部經典鋪路,諾蘭終於拍出了《信條》,可惜觀眾看不懂
    諾蘭諾蘭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而且這些年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諾蘭導演的電影上半場,精彩紛呈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的故事片《追隨》,這部作品受到關注之後,2000年諾蘭憑藉《記憶碎片》獲得第74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 值得二刷的一部電影,時空逆轉顛覆思維,淺淡諾蘭軟科幻信條
    《諾蘭信條》這部電影在中國沒有太強的知名度,所以對於大部分的中國觀眾來說,克里斯多福·諾蘭這位導演闊別銀幕時間要更久一些,而這一次諾蘭帶著《信條》回歸再次主打時空逆轉這種燒腦體驗,在電影上映前就在國內掀起了不小的波瀾,這幾年因為自媒體的發展,諾蘭的電影也在各位作者反覆解析下不斷的走向大眾,為諾蘭在中國積累了一批堅實的擁躉
  • 諾蘭的《信條》:用電影解構電影,用電影探索電影
    這不僅是破億票房的數字紀錄北美和全球票房受疫情影響,諾蘭長期以來以拍電影、創作形象、看電影為中心思想,這不僅是對信仰的堅定追求,也是在這個特殊的年份值得尊敬和勇敢的挑釁。《信條》是一部情節燃燒的諜戰膠片,但這只是他的表面。
  • 諾蘭《信條》顛覆感官炸裂登場!
    話說回來,《信條》畢竟是一部商業片,不是科教片,面對複雜的科學概念,觀眾只要集中注意力,還是可以做簡單理解的。再加上諾蘭快節奏的剪輯,能否「追趕」得上情節,成為了《信條》對觀眾最大的考驗。不太誇張地說,大部分普通觀眾很難一遍就看懂影片的全部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