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寄語:有能力端盤子也能做到副總

2021-01-11 全景網
來源: 發布時間: 2012年03月30日 15:40 作者:    「剛才順豐的快遞員在朋友的公司發飆了,『我一個月工資1萬5,會為了你這2000塊的禮品丟這個飯碗麼!』整個公司,一片寂靜。」這是曾經廣為流傳的一則微博。當時,微博世界為這件事很是「沸騰」了一陣——原來做個快遞員是如此有「錢」途。

    老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管你從事的是什麼行業,只要你成為行業翹楚,都會獲得豐厚的回報。

    近日,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召開了杭州市首席技師座談會,20位2011年度杭州市首席技師受到了表彰。

    這些首席技師中,從事的行業很廣泛,但所做的工作卻都是一些談不上「輝煌」的崗位——水文勘測工、服務員、茶藝師、美髮師、足部按摩師、鉗工、電焊工、汽車修理工……

    但是,憑藉著精湛的技藝和紮實的專業知識,他們都成為行業中的「老大」,並被評為杭州市首席技師。這些首席技師,都是在杭州市的相關行業、領域中影響較大、得到廣泛認可的優秀高技能人才,是本行業、領域的「形象大使」。

    典型案例:從服務員到副總 「端盤子」也能獲得成功

    「我最害怕接受採訪了」,面對記者,平時以「待人」為主要工作的樓外樓公司副總龔順英卻顯得有些羞澀。

    與很多成功人士一樣,龔順英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端盤子」。1980年10月,龔順英入職樓外樓的時候,也許並沒有想到,自己能從一個普普通通的餐廳服務員做到公司的副總。

    「人們總以為服務員就是端茶送水、點菜上菜,好像沒什麼技術含量」,龔順英說,「實際上,真正要做好這個工作,卻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

    如今,龔順英的工作重點中,有一項就是搞好員工培訓。「前兩天剛剛給公司的100多名服務員進行了職業培訓」,龔順英說。培訓的內容非常豐富,引座、點菜、上菜、席間服務、結帳、送客,每一道程序裡面都有很多的竅門和功夫。

    龔順英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則是重大宴會的接待工作。在她的職業生涯中,有許多與國家、省、市領導和海外來賓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像這樣的重大宴會,龔順英都會事先做足功夫,設計好接待方案、層層落實,力求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到完美。

    能最終做到公司的高管,龔順英憑的是實力。「光是餐巾摺疊,就學了200多種折法」,龔順英告訴記者。有了這樣精湛的業務基礎,龔順英很快就成為行業中的技術標兵。早在1992年,龔順英就獲得了「特一級宴會師」的稱號,當時浙江省僅有5人獲此殊榮。2004年,龔順英又被評為高級技師。需要指出的是,「高級技師」是高技能人才所能獲得的最高職稱。

    用心泡好每杯茶 有車又有房的茶藝師

    唐裝、布鞋、金絲眼鏡,沈黎明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儒雅。他的職業,是杭州湖畔居茶樓的一名茶藝師。

    「用心泡好每一杯茶是對我們這個行業的最基本要求。」沈黎明告訴記者,自己做了13年的茶藝師,一直把這句話當成座右銘。

    每天,沈黎明都會為客人提供最好的服務。例如泡龍井茶,他會用沸水將茶葉浸潤,目的是「出香(刺激出茶葉的清香)」,然後再用溫水衝泡,既避免茶葉漂浮在水面,又能讓茶水可以迅速入口。

    「做這一行,必須依靠大量的實踐,積累自己的經驗和手感」,沈黎明介紹說,「茶藝師這個職業雖然就業前景不錯,但是真正能堅持下來的人卻很少,這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茶藝師比較辛苦,而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學一些可以快速上手的東西。」

    當然,辛苦的堅持必然會有回報。每年4-10月份的品茶旺季,茶藝師的月收入能夠超過萬元。即便是淡季,月收入也在6千元以上。如今,沈黎明已經有車又有房。

    一吐為快:做個高級「藍領」挺好

    龔順英、沈黎明的實例充分說明,接受職業教育,可能是許多青年學生更好的出路。

    多年以來,在家長們的心中,只有上大學才能「雞窩裡飛出金鳳凰」,才算是「有出息」。當然,家長們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幾千年來的中國傳統文化,早已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

    事實上,通過職業教育掌握一技之長,才更適合許多成績並不優異的學生,尤其是農村學生和貧困學生。僅僅從就業率來看,現在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和技工學校,都是針對專業技術開展學習和實踐,大部分專業,學生還沒畢業就被企業「預訂」一空,就業率遠遠高於一般的大學。

    因此,也有不少專家建議制定專門的職業教育法,從法律上保證財政專項資金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充實職教師資力量,規範各類職教學校招生市場。同時,專家們也建議,一些普通高校享有的優惠政策,職業教育學校也應當享受,否則既有悖於公平原則,也不利於職業教育的發展。

     

相關焦點

  • 人生,從端盤子開始
    世上哪兒有什麼英雄 誰不是從無名小卒做起作者:徐俊霞在國外留過學的人幾乎都端過盤子,在國內生活,你端過盤子嗎?是讀書的時候勤工儉學?還是走上社會後為生活所迫?我讀大學的時候,做過街頭促銷、超市促銷、家教,唯獨缺少了端盤子。我自認做不了服務型太強的工作,酒店、商場的基層工作不適合我。
  • 端盤子
    一周一飯局是正常人,一天一飯局是大紅人,一天三飯局是交際花,一天N飯局是端盤子的。3好多天沒回家了,今天我媽喊我回家,說胳膊抻著了不能動了,讓我買藥回家,家裡還有五百多斤白菜需要搬進倉房,我和胖哥帶著妞妞開車火急火燎的到家了。
  • 楊超越一到《中餐廳》就端盤子,誰注意她幹活的手?沒幾個能做到
    最近很多綜藝節目正在熱播,各種類型的都有,除了正在熱播的以外,也有一些還在錄製當中,但是就已經讓網友們十分期待了。其中一檔《中餐廳》就未播先火了,首先是前幾季節目本身的播出效果就不錯,再加上這一季邀請了趙麗穎楊超越等人的加入,更是讓大家都激動起來了。
  • 鄧文迪, 這個端盤子都能堅持幾年的中國女人!
    在讀廣州醫學院的時候,她的同學們都在好好學醫,爭取將來當個醫生,端上鐵飯碗,她也考上了重本線的。但是,她的同學回憶說,她那時候就非常堅定地說自己不打算學醫了,只要學好英語。於是她出去給老外當導遊來練習英語。看到這裡,想起最近的馬雲的一件事。
  • 那年,我在溫州端盤子
    每當老鄉和家人問我在溫州做什麼工作時,我便難為情地說「端盤子」。難為情,不是因為端盤子丟人,而是工資待遇太低。打工為了什麼?說白了,不就是為了過上理想的生活嘛,而端盤子的工資與其他老鄉的收入相差甚遠,他們有的在皮鞋廠上班,一個月收入一千多元,是我工資的三倍。我想不自卑也難啊!
  • 端盤子練功!這位85歲老奶奶厲害了
    盤子能幹嘛?裝菜?盛飯?在85歲的舒建元奶奶手裡,盤子還是練功的傢伙。
  • 《橫衝直撞20歲》楊超越談出道前打工經歷,端盤子被欺負
    《橫衝直撞20歲》第二季第四期中,楊超越談出道前打工經歷,看楊超越說到端盤子,五個摞在一起的時候,想起了一段不美好的記憶。那是在大一還是大二的時候,某個周末突然腦抽,跑去婚慶酒店給人當臨時工,就是負責端盤子的那種。
  • 和「打工人」欒雲平學習副總職場生存之道
    通過十期節目,我們不僅收穫了歡樂,也對德雲社的各位演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今天我們著重從職場的角度分析一下德雲副總欒雲平的生存之道,畢竟這個問題本期在節目中也擁有了牌面。,分析一下「打工人」欒雲平的職場生存技能。
  • 何炅老師的情商有多高?從讓張婧怡端盤子就能看出來
    節目中黃磊和大家把準備好的包燒菜放到爐子上烤,烤熟之後再將菜往盤子裡放的時候,卻出了差錯。一開始彭昱暢直接把做好的包燒菜放進了盤子裡,但是輪到重頭菜雞腳筋的時候,黃磊讓端盤子的張婧儀把盤子往前湊湊,出於意外,張婧儀最終還是沒能接住雞腳筋,於是就撒了一地。
  • 設計師的職場能力模型與晉升述職
    本文總結了職場能力模型都需要具備什麼、以及互動設計師應具備的能力模型與職場晉升演講應包括的要點。這裡的溝通能力並不是指傳統意義上的「情緒或性格」 ,而是指是否以產品目標為導向,以服務用戶為原則,去協調和推進目標很好的達成,並沒有針對必須是哪種性格才會有好的溝通效果而談,在扁平化管理的網際網路公司,有能力的人往往不會因為溝通上的小摩擦而不被大家認可,當然有能力又有溝通技巧的人是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去努力追求的職場狀態,真正的大佬。
  • 《平凡的榮耀》揭露男主職場真相:從實習生到副總,誰更讓你心疼
    高思聰:能人職場第一步,是磨掉自己的銳氣。高思聰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自負。他本想加入能源組,卻被分配進科技組,組長不僅沒有交代給他任何有技術難度的工作,反而一直晾著他,好不容易給了他一些工作,卻都是數據錄入、裝訂等非常基礎的工作,而在高思聰眼裡,自己都不應該做這些。他主動將數據做了分析,主動寫報告,但都被上司無情地給當面撕碎了。
  • 男主職場劇:趙又廷「咆哮式」教育白敬亭,副總和實習生誰更難?
    高思聰:能人職場第一步,是磨掉自己的銳氣。高思聰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他的問題在於,過於自負。但幸運的是在她無助、脆弱的時候,總有一些光明的指引者。比如女強人餘總就教她:受到攻擊時,第一件要想的事,不是傷心、憤怒和委屈,而是要想對方,這麼做的目的。要是不想認輸,就不要讓他得逞。所以,無論有多委屈,她都默默忍受著。如果能熬過去馬總這一組的「折磨」,相信她會變得非常強大。那些打不死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強大。
  • 曾經,殺馬特在酒店端盤子,拿著2000元工資,最後,他們結婚了嗎
    殺馬特的工作,有的是在酒店端盤子,也就是負責傳菜。有的人覺得這樣的工作,並不好。但是,對於殺馬特而言,也還算可以的了。因為,即使是傳菜,端盤子,也是一種服務的工作,能夠讓別人開心。和最初的想法一樣,殺馬特變得更帥,也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去學習,讓大家一起變帥。
  • 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農村吃大席,端盤子的都是「娘子軍」
    圖文:紅豔最近在蘇北鄉村參加婚禮,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場:如今在吃大席現場,端盤子的女性越來越多,她們像男人一樣,端著託盤,在各桌之間往往返返。記得在往年,我們所看到的,基本都是上面的這個樣子,在吃大席的時候,當地大老執(也有叫大總理)會妥善安排一些中年男人,擔當端託盤的任務。事實上,端託盤不僅是個體力活,而且還要人靈光一些。時過境遷,如今隨著男人們陸續外出打工,尤其是中年男人,在村莊幾乎看不到幾個,因此,端託盤的任務,也因形勢的所迫,「轉嫁」到女人的身上。
  • 評論:「副市長端盤子找座」如何成為常態
    評論:「副市長端盤子找座」如何成為常態 他曾親眼見到一位副市長,端著盤子滿大廳找不到位子。  「副市長食堂找座位」不僅說明地方主要領導開始回到機關食堂吃「大鍋飯」了,也說明其他機關工作人員也向機關食堂「回流」。既表明在「八項規定」出臺之前公款吃喝浪費現象很嚴重,也表明「八項規定」實施之後,公款吃喝問題得到了極大改觀。  其實,「副市長端著盤子滿食堂找座位」是一種正常的官場形態。
  • 寧可在國外端盤子,也不願回北大任教的他,現狀如何?
    今天筆者介紹的這個人就是北京大學的數學天才,但在學成後,他寧願在美國當服務員,端盤子,也不願回國任教,這個人就是張益唐。抓住機會,一舉成功1978年,年僅23歲的張益唐抓住了這次機會,通過高考順利地進入了北京大學數學系,在北大的這幾年,他的數學天賦展現的淋漓盡致。
  • 《德雲鬥笑社》郭德綱選領導,欒雲平副總位置懸了?結果想不到
    《德雲鬥笑社》郭德綱選領導,欒雲平副總位置懸了?結果意想不到文/聽歌打娛《德雲鬥笑社》這期節目畫風變得格外養眼,德雲男團們西裝上身,開啟了職場的打拼之路。德雲COO的競爭相當有看頭,但是要拿到這COO的職位也是不容易,需要層層上升層層闖關!
  • 與鞏俐齊名的陳衝:寧願在美國端盤子也不願在中國當巨星
    但是曾經有一位女演員與鞏俐齊名,但是奈何名聲差,而被大眾唾棄。她就是陳衝!陳衝出生在一個名副其實的書香門第,父親陳星榮是曾任原上海醫科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母親張安中也是復旦大學的教授,她的外公爺爺都是最早的一批去留學回來的知識分子,姥姥史伊凡是最早一批留學英美的知識女性。當時高曉松還做過一期節目就是「陳衝的家世有多顯赫」。
  • 他是「中國第一童星」,卻落魄到餐廳「端盤子」?今44歲成這般
    成年後走紅,我們的三觀基本已經形成,有了一定的判斷能力,面對形形色色的人群能夠有分辨能力。而過早接觸到這個圈子的童星由於一直耳濡目染,十分容易被眼前的浮像所迷惑,長大後自身的相貌問題,再加上觀眾對自己的固有印象,星途想突破也是難上加難。娛樂圈中可以一路成功的童星也是少之甚少。
  • 端盤子也有技術,河南少年才16歲已憑藉服務入圍世界大賽國家隊
    但是在剛剛結束的中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上,有一位來自鄭州財經技師學院的選手徐東來,雖然才年僅16歲,卻有著精湛的服務,他通過一系列的表現使大家感受到了西餐服務的優雅與美,作為年紀最小的參賽者獲得餐廳服務項目優勝獎「全國技術能手」稱號,並且成功入圍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隊。近幾年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餐也逐漸走進了尋常人家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