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漢武帝還有洪武大帝,這三位中國大帝有哪些共同點?

2020-11-18 騰訊網

秦始皇、漢武帝、洪武大帝,這三位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帝,他們的共同點有以下二個方面:

第一,他們在位時,中原農耕王朝都在與北方強大遊牧民族的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完整,保護了北方百姓的生命安全。

秦始皇劇照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蒙恬將軍率30萬秦軍北擊匈奴,「卻匈奴七百餘裡」,硬生生從匈奴這隻老虎嘴裡,奪取了河套地區。擊敗外敵匈奴,使秦朝成為當時東亞地區的絕對霸主。

漢武帝時,多次派衛青、霍去病、公孫賀、趙破奴等將軍率數萬甚至數十萬的漢軍攻打匈奴,將匈奴打的損兵折將,一雪「白登之圍」後,漢朝「和親之恥」及「攻守易勢」。僅「」冠軍侯」霍去病十九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就將近十萬人,俘匈奴祭天金人,又在之後漠北之戰消滅匈奴左部主力七萬餘人。

多次擊敗匈奴,使得漢武帝時的中國成為東亞最強國家,在世界上也是和當時羅馬共和國並存的兩大強國。

漢武帝劇照

明太祖派徐達、常遇春兩員大將率25萬明軍北伐蒙元大都,成功「驅除韃虜」,將蒙古人從中原趕回了草原,結束了蒙古人對漢人持續數十年的壓迫統治。之後,明太祖對於敗退草原的蒙元殘餘勢力並未掉以輕心,接連派出能徵善戰之士,對其進行持續打擊,最終在「捕魚兒海之役」中15萬深入草原腹地的明軍將北元勢力一鍋端,北元損失7萬人。從此草原蒙古勢力逐漸走向分裂,對明朝的威脅大大減輕。明朝推翻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人建立的大元,又打垮其殘餘勢力北元,威震世界。

朱元璋

第二,他們都是在位時完成了中國的大一統。

秦始皇在位時消滅東方六國,北擊匈奴,南徵百越,完成了國家的統一。

漢武帝同樣是北擊匈奴,南徵南越,不僅完成國家統一,還消滅衛氏朝鮮,西徵大宛國,將漢朝勢力最東擴展到朝鮮半島,最西擴展到中亞費爾幹納盆地。

明太祖朱元璋消滅南方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等割據勢力,統一南方後,便大舉北伐,推翻蒙元,之後又消滅割據蜀地的明夏(明玉珍建立),不僅統一了宋朝時期的全部疆土,還收回了落入胡人手裡四百多年的燕雲十六州;通過沈兒峪之戰,打敗10萬王保保大軍,明軍乘勝西進河西走廊,控制了甘肅,之後明軍繼續西進深入青藏高原千餘裡,招撫了吐蕃各部;派出30萬大軍南徵雲南,消滅元朝鎮守此地的梁王10萬精兵;再通過強大武力逼迫駐紮東北吉林的元將納哈出及麾下二十萬部眾投降,繼而控制了東北,結束了自唐朝後,漢人建立的中原王朝勢力近500年未染指東北的歷史。

相關焦點

  • 漢武帝走了秦始皇的老路,為何漢朝沒有土崩瓦解?
    「天人三策」,提出了「獨尊儒術」、「大一統」等主張,得到了漢武帝的欣賞與採納,並逐步成為治國方略。這對於封建時期意識形態領域的控制,促進政治上的整齊劃一,中央集權得以鞏固有著深遠的意義。 而秦始皇嬴政滅掉六國,統一天下,開創帝制,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五百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局面,其功績大不大?大,非常之大,不過也僅限於地域上的統一。他在思想上採用「焚書坑儒,以愚黔首」等政策,焚遍天下書籍,如此廢棄先王之道,哪有不亡國的道理?
  • 中國歷史上共有422位皇帝,只有這幾位稱得上千古一帝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稱始皇帝以後,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在這漫長的2132時光裡,中國共出現了422位皇帝。這些皇帝有的雄才偉略、氣吞山河『有的中興之治、開疆拓土,當然更多的是守成之君,碌碌無為。那麼在這422位皇帝中,哪些能被稱為千古一帝呢?
  • 中國歷史上共有494位皇帝,僅有這4位,能夠稱得上千古一帝
    我國的封建帝制從秦始皇稱帝到清朝溥儀退位結束,總共經歷了2132年,先後出現了494位皇帝,但要從這些皇帝中選出能成為「大帝」的恐怕就這四位了。首先,中國的版圖在他手裡基本上成型,結束了春秋戰國長達近四百年的分裂,讓原本分裂的七個國家第一次統一起來,形成了歷史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且秦始皇在他執政時期,又建造了幾個如今都被人稱讚的大型工程,比如:萬裡長城,秦始皇陵兵馬俑等,在文化上推行車同軌、書同文,進一步促進了文化上的繁榮,因此說秦始皇為千古一帝一點都不為過。
  • 由歐盟統一趨勢,看拿破崙失敗根源,論秦始皇漢武帝之偉大!
    此文篇長,因為會出現三個偉大人物,分別是法國大帝拿破崙,中國大帝秦始皇於漢武帝! 而論述的觀點,則是,為何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大一統,而同樣面積的歐洲卻四分五裂!
  • 漢武帝、秦始皇、光緒皇帝都有一樣的遭遇,可最終的結果卻不同
    秦始皇、漢武帝、光緒皇帝這三人都有著同樣的遭遇,而他們不同的結局,更證明了慈禧太后的手段之高明。這三個皇帝都是後宮幹政的直接受害,秦始皇和漢武帝在扳倒他們的母后之後,他們的聲望達到了歷史的巔峰,他們在完全控制朝政後,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天下的歷史壯舉,漢武帝更是北逐匈奴,為漢民族開擴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光緒皇帝當年也是有著明治維新、富國強兵的宏願,可惜的是他沒有扳倒慈禧太后,最後自己落得個中毒而亡的結局。
  • 紀錄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合集
    紀錄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以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為切入點,以展現中華文明青春期最優秀的氣質為目的,將匯聚電視、電影、以及歷史文獻的各種亮點元素
  • 漢武帝劉徹:唯一可與秦始皇比肩的我國古代帝王
    這些年我刪除了無數個公眾號,卻把這幾個寶貝星標置頂了。來源:網絡2005年1月3日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檔首播的電視劇《漢武大帝》是豆瓣評分9.2分的神劇。同秦始皇相比,電視劇中的漢武帝給人的感覺要親切得多,很多人最喜歡的其實並不是漢武帝的豐功偉績,而是他的率性而為。
  • 中國歷史上曾湧現過400多位皇帝,堪稱千古一帝的,卻只有這4位!
    然而即便如此,依舊有無數人想要朝著權力的最高處出發。皇位的誘惑力是無窮的,哪怕只能坐上一日,也有可能千古留名,不會被湮沒在歲月的長河中。接下來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這400多位的皇帝中,有哪些皇帝能夠被稱之為千古一帝呢?以下這四位的呼聲最高,看看是否名副其實。首先,排名第一位的自然當屬開創了皇帝稱號的秦始皇了。
  • 每天推薦一部紀錄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 了解中國歷史 了解傳統文化
    《從秦始皇到漢武帝》紀錄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以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為切入點,以展現中華文明青春期最優秀的氣質為目的,
  • 從秦始皇到漢武帝
    (當然好的綜藝和電視劇目是值得我們去看的)2020年10月02日,我打開了騰訊視頻,選了一部紀錄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進行觀看,整個視頻共分為六集,每一集大約五十分鐘,講述了從秦始皇嬴政開創大一統到漢武帝劉徹定天下的過程,我對紀錄片的喜愛正是從這裡開始。
  • 山東省資訊|秦始皇尋找蓬萊仙山未果,漢武帝也未果,就自己建了一座
    \"《山海經海內北經》中記載的這句話使得「蓬萊」這個名字首次出現在世人的認知中。蓬萊、方丈和瀛洲據說是海上神仙居住的三座仙山。在三座仙山中,蓬萊最為著名。一位名叫徐福的鍊金術士拜訪了秦始皇,他說他可以找到蓬萊仙島,為秦始皇獲得仙丹。秦始皇喜出望外,派徐福帶著3000個男孩和女孩出海尋找藥物。眾所周知,秦始皇瘋狂崇拜神仙,渴望長生不老。因此,當時的鍊金術士普遍認為蓬萊仙山在渤海。
  • 這座山號稱「西來第一山」,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曾來這裡求仙問道
    秦王嬴政在橫掃六合、統一華夏之後,於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的秦王朝,結束了戰國五百多年封建諸侯割據的局面。在當上「始皇帝」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20年,他開始「巡隴西、北地(隴東一帶)」,部署邊防,並向北方各少數民族宣示皇威。
  • 史稱秦皇漢武,那漢武帝為何能與秦始皇並論?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文學家。後元二年,漢武帝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在漢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中,他在各個領域都有建樹,更被後人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甚至與秦始皇並成為秦皇漢武。
  • 紀錄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
    很多人認為秦帝國建立,中國從此順利走向了統一,民族融合的向心力自然形成。其實不然,統一的中國是秦始皇的首創,但是在經過近一百二十年之後,才在漢武帝的手中完成。 第1集 帝國肇始公元前221年,經過近五百年的動蕩與紛爭,最終的和平降臨到這片古老的土地之上。秦國做為戰爭的勝利者,成為整個天下唯一的主人。但秦始皇嬴政卻面對著更大的挑戰,這個史無前例的龐大國家該如何進行有效地統治?
  • 符堅,一個秦始皇、漢武帝、李世民、康熙才夠資格和他齊名的大帝
    我一心為陛下剷除奸暴不法之徒,現在才殺掉一個奸吏,還有千萬個奸吏擾亂社會治安;如果陛下您認為我不能消滅奸吏,安定社會治安,我甘願受懲罰;若說我太殘酷,恕在下實不敢接受。」 苻堅有些吃驚,當著我的面,樊世竟敢如此狂妄,這還有何體統?於是,當即下令就把他拉出去斬首。  樊世被殺後,在氐族蒙強中自然就引起了軒然大波。於是他們又紛紛到苻堅面前詆毀王猛。苻堅非常氣憤,除責罵外,還舉起鞭子把他們臭揍了一頓,這才平息了這場風波。 可好景不長,畢竟氐族顯貴還就沒把這事放在眼裡,畢竟自己是皇親國戚,還能把我怎麼的?
  • 毛主席評價漢武帝:雄才大略,但是有三個缺點
    這句詞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在歌頌秦始皇和漢武帝的功績,二是也寫出了一點遺憾,就是他們在文採上還略微差了一些。當然,毛主席在一首詞裡不可能對帝王將相的一生做詳盡的評價,只是抓住了最主要的問題,以藝術化的手法點出來。實際上,漢武帝劉徹在歷史上有很多功績,也有很多缺點和不足,這也是他晚年下「罪己詔」的原因。
  • 秦始皇沒能解決的問題,被漢武帝給解決了
    這三個都有自己的行政機構,可以獨立辦公,遇到重大事情時可以先共同商議,確定方案後,再去向皇帝申請批准。比如:漢武帝剛繼位的時候,任宰相的是田蚡,便將大權獨攬在自己的身上,大大小小的官員都聽令於他的命令,有時武帝本人還甚至說不上話。
  • 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獨尊儒術,後世對二人的評價為啥相差巨大
    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本質都是一樣的,即:統一思想、加強封建王朝中央集權的措施。我們先看看這兩個概念的大致情況。秦始皇選擇了當初讓秦國強大的法家思想,而漢武帝則選擇了溫和的儒家學術來作為自己的包裝。
  • 《從秦始皇到漢武帝》所感
    《從秦始皇到漢武帝》,以電影的筆觸記錄歷史的故事;站在時間長河之外,深思帝王冕旒之下的哀樂喜怒。
  • 他本是秦朝大將,自立為帝後活到103歲,熬死秦始皇到漢武帝9位皇帝
    他本是秦朝大將,自立為帝後活到103歲,熬死秦始皇到漢武帝9位皇帝 中山大學曾經發現一座東漢古墓,當時可以說極為轟動,而就在二十年前,在廣州還發現了一座遺址,那就是南越國宮署遺址,而這個遺址的發現,揭開了一個帝王神秘的面紗,他就是被主席稱作「南下幹部第一人」,開發嶺南的頭號人物:趙佗,有很多人不知道趙佗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