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堅,一個秦始皇、漢武帝、李世民、康熙才夠資格和他齊名的大帝

2021-03-05 史官操刀

公元357年,苻生對一位侍女說:「苻法和苻堅兄弟不可信賴。明天我就把他們除掉。」侍女覺得符堅為人尚好,於是等苻生熟睡後,就秘密報告了苻堅。

 

苻堅於是召集親兵,分兩路衝進了苻生的王宮,把睡懵懵的苻生拉到另外一個房間當即殺掉了。苻生死後,苻堅在群臣的勸進下即位,降號天王,稱「大秦天王」,改年號永興,實行大赦。這皇帝當是當上了,可當時的國情可真是讓符堅無法直視。

常年戰爭的結果,社會混亂不堪,原本關中就是各民族雜居的地區,民族仇殺還此起彼伏。剛死的苻生又實施殘暴統治,已有水旱災害發生,這千裡秦川更是豪強橫行、老百姓苦不堪言。


苻堅有點慌了,畢竟自己第一次當皇帝,不知道怎麼搞。但他知道明政無大小,得人為本的道理,所以準備廣招賢才。自幼飽讀詩書的他,對漢人格外看重,自然他就想到了寒門出身的王猛。並拜王猛為中書侍郎。 

 

可當時的權貴豪強,都沒放在心上,一個漢人誰怕?我們和皇帝老子一個種族,這要真出了事,皇帝難不成不幫我們?

 

這不,京師的西北門戶始平縣就一直豪強橫行,百姓也是苦不堪言。苻堅於是派王猛出發了。

 

王猛也是猛,只見他一到地方,一下車就就把一個作惡多端的奸吏當眾打死了。是的,當眾打死!這雷厲風行的做法,所有人都沒想到。奸吏的狐朋狗黨一看,就懵了,這是什麼做法,漢人怎麼比我們還猛?隨即又細想了一下,於是一起聯名上告了,並勾結執法官。最終的結果是,王猛被逮捕,押送到了長安獄中。

 

這事沒多久就傳到苻堅那了,符堅一聽,喝水的茶杯瞬間掉到了地上:「什麼?這是真的?王猛他當場把一個官吏打死了?這麼...猛?不行,我得去看看」

 

一來到獄中,符堅就責問王猛道:「當官理政不是要把仁義道德放在首位,你怎能上任就殺人?」

 

王猛看了符堅一眼,從容的說道:「陛下,治理安定的國家要用禮,治理亂世要用法。我一心為陛下剷除奸暴不法之徒,現在才殺掉一個奸吏,還有千萬個奸吏擾亂社會治安;如果陛下您認為我不能消滅奸吏,安定社會治安,我甘願受懲罰;若說我太殘酷,恕在下實不敢接受。」

 

苻堅聽罷,甚覺有理,於是打心眼裡高興,認定王猛就是治理亂世的幹才。遂向在場的文武大臣說;「王猛可真是管仲、子產一類的人物啊!」眾臣一聽也是讚嘆不已,符堅更是當即赦免王猛,對他更加信任。


可元老就不服氣了,你王猛以一介寒士,還接連得到苻堅的重用提拔。姑臧侯樊世(隨苻堅入定關中的氐族豪帥)於是當眾侮辱王猛說:「我們與先帝共興大業,辛苦耕耘;你無汗馬之勞,憑什麼坐享其成?」

 

王猛冷笑著說:「耕耘?讓你去耕耘還算便宜了你,還想讓你當屠夫作廚子呢。」樊世勃然大怒說:「姓王的,走著瞧,若不把你的腦袋割下來掛在長安城門上,我就不活在世上。」

 

苻堅得知後說:「如果再放任樊世之流跋扈不殺,朝綱肯定無法整肅。是時候給個下馬威了」

 

果不其然,樊世又一次進宮,在朝廷和王猛又當場爭吵了起來。樊世破口大罵,並舉起拳頭就想打王猛,被左右拉住。苻堅有些吃驚,當著我的面,樊世竟敢如此狂妄,這還有何體統?於是,當即下令就把他拉出去斬首。 

 

樊世被殺後,在氐族蒙強中自然就引起了軒然大波。於是他們又紛紛到苻堅面前詆毀王猛。苻堅非常氣憤,除責罵外,還舉起鞭子把他們臭揍了一頓,這才平息了這場風波。

 

可好景不長,畢竟氐族顯貴還就沒把這事放在眼裡,畢竟自己是皇親國戚,還能把我怎麼的?特世強德(苻健皇后的弟弟)就是其中一個。他整天酗酒行兇,欺男霸女,胡作非為。

 

王猛也早有所聞,一天又見他在大街上胡鬧。王猛當即決定動手,再逮捕強德後,便斬首示眾,陳屍街頭。趁著這把火,王猛隨後又和御史中丞鄧羌通力合作,全面查處擾民亂政的權貴,接連誅殺了二十多個不法的貴戚豪強。

 

終於,京城內外開始老實守法。社會風氣也大為好轉,竟逐漸出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秩序,老百姓拍手相慶。苻堅看在眼裡,也深有感觸地說:「現在我才知道天下有法制的好處。」  

 

改革措施 

苻堅在經歷以上事情後,越發的覺得禮治建設的重要性,於是設立學校辦教育,提高民眾的文化素質,培養治國人才。積極恢復了太學和地方各級學校,廣修學宮,招聘滿腹經綸的學者執教,並強制公卿以下的子孫入學讀書。

 

公元358年,前秦廣大地區遭到大旱,為了同老百姓一起渡過難關。苻堅下令減少自己的膳食,撤銷歌樂,後宮皇妃以下的宮女改換布衣。不再穿綾羅綢緞...由於苻堅的措施得力,雖然遭遇大旱,卻沒有引起大的饑荒災難。

 

為了獎勵農桑,苻堅親自耕作,他的夫人苟皇后也到近郊養蠶,以勸勉農民積極從事農業生產和絲織。苻堅又多次派遣使臣到各地巡視,撫恤孤寡老人。勸課農桑,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獎勵努力種田的農民。

在苻堅這一系列的措施下,沒多久,前秦的經濟就恢復了,幾年後便出現了安定清平、家給人足的新氣象。

 

據歷史記載,從長安到各州都,都修了通道驛亭,遊人和商販沿途取給十分方便。老百姓有歌謠說:「長安大街,楊槐蔥蘢;下馳華車,上棲鸞鳳;英才雲集,誨我百姓。」 

 

他人評價

范文瀾:「苻堅在皇帝群中是個優秀的皇帝。他最親信的輔佐王猛,在將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將相。」

柏楊:「在中國數千年歷史上,有資格稱得上大帝的不過五人,他們是秦始皇、漢武帝、前秦王苻堅、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

歷史學家陳登原認為苻堅有四大善事:文學優良,內政修明,大度容人,武功赫赫。歷觀中國古代君王,真正能做到這四點的寥寥無幾。苻堅與王猛君臣相得,明銳果決,想得到的一定要成功,豪俊不凡,但可惜的是矜大好功,不知休息民生,懷婦人之仁,在內有慕容垂等未除之時又大舉伐晉,一跌而失天下,成為後世譏諷攻擊的目標。

相關焦點

  • 秦始皇漢武帝還有洪武大帝,這三位中國大帝有哪些共同點?
    秦始皇、漢武帝、洪武大帝,這三位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帝,他們的共同點有以下二個方面: 第一,他們在位時,中原農耕王朝都在與北方強大遊牧民族的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完整,保護了北方百姓的生命安全。
  • 從秦始皇開始到清朝宣統終止,歷史上哪位皇帝最有能力呢?
    、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宋仁宗、明仁宗、明宣宗以及康熙、雍正和乾隆等皇帝,以及秦始皇、朱元璋等開國皇帝其實都在討論之列,那麼這些皇帝中間誰治國理政的能力更強呢?;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國家處於「休養生息」時期,兩位皇帝的能力體現不明顯,可以說他們只要延續既定國策就可以,完全體現不出皇帝的文治能力;漢武帝文治也不是很突出,他最大的貢獻就是對匈奴作戰,打出了漢家威名,甚至因為「窮兵黷武」導致國內農民暴動,不得不出臺「輪臺罪己詔」;漢宣帝文治確實不錯,扭轉了漢武帝時期國力的嚴重損耗,使得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發展遠超漢武帝時期;漢光武帝的文治方面,主要就是恢復經濟
  • 康熙算不算千古一帝,用這四位皇帝作對比,答案瞬間水落石出
    儘管歷史上的數百位皇帝各皆不同,但後人為了彰顯帝王們的功績,還是進行了一個排名,歷史上有四大千古一帝,是後人根據他們的貢獻排出來的。在所有千古一帝中,有一位備受爭議,他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是入關之後第二位皇帝,其實康熙的一生,功績也不容小覷。
  • 劉秀文功武治完全不輸劉邦和漢武帝,為何存在感卻不高?
    上文我們說到的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都在歷史上留下了鼎鼎大名,可是他們也都有著自己為人詬病的地方。舉例來說,秦始皇勞民傷財,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建造長城、尋找仙藥;漢武帝窮兵黷武,在位期間大肆徵戰,另外,他還打壓思想自由,用儒家思想固化階級觀念;最後,唐太宗更是"黑料"眾多,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逼父奪得皇位,還有著篡改史書的舉動,這些都讓他們富有爭議。
  • 從秦始皇到漢武帝
    我覺得自己一直都是一個無知無趣極其平凡沒有特點的一個人。想了解這個世界但又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想增長自己的見識但又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想讓自己更加知性但又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啥。於是在一切的想像中浪費了一天又一天,或許在以前的空閒時光裡,我唯一的活動就是看一些娛樂性的綜藝節目和電視劇,但看完之後我好像除了當下的快樂,沒有什麼收穫,感覺心裡是空虛的。
  • 紀錄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合集
    紀錄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以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為切入點,以展現中華文明青春期最優秀的氣質為目的,將匯聚電視、電影、以及歷史文獻的各種亮點元素
  • 漢武帝走了秦始皇的老路,為何漢朝沒有土崩瓦解?
    漢武帝的行徑有點像強盜,無奈大宛遇見個強買的硬茬兒,賠了國王又折馬,無奈以悲劇終。 但是,漢武帝的功過是非,單從武力這個蓋棺論不了定,其實漢武帝也走了秦始皇許多老路,緣何漢朝沒有像秦朝那樣土崩瓦解?下面從他的幾個重大事項著重分析評價。
  • 封禪與求仙:祭祀天地的秦始皇和漢武帝真是為了長生不老藥嗎?
    但很有意思的是,在秦始皇和漢武帝舉行封禪大典的過程中,我們卻看不到儒生的身影。準確地說,他們不是缺席了這兩次封禪典禮,而是在封禪典禮之前,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滿懷期待地邀請儒生們共襄盛舉,希望他們能夠為自己設計一場空前盛大的封禪典禮。但儒生們的表現卻總是不盡如人意,以至於被皇帝無奈地放棄。
  • 《康熙大帝》:康熙算哪門子的小說主角?
    那些驚鴻一瞥的匆匆過客,成就了康熙,也成就了《康熙大帝》。愛新覺羅·玄燁,清聖祖皇帝,也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其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的開創者。他和他的兒子雍正,孫子福臨,被中國當代的小說家二月河寫成了「康乾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
  • 康熙、乾隆為什麼能活這麼久,戒掉了一個帝王通病,壽命一路飆升
    除了與政治上的爭權奪位有關以外,還和他們的一個嗜好有關。皇帝們的長壽之道現在有賣各種保健品的商家,打著藥物能夠返老還童、包治百病的口號,欺騙老人們的錢財。你以為這種虛假商家是現代社會的特產?古代也有,只不過他們有一個聽起來十分高大上的名字—煉丹術士,他們一生追求練出長生不老藥、得道成仙,鼓勵他們不斷追求夢想的,除了前人們留下的成仙故事以外,還有皇帝對他們給予的厚望。
  • 諡號、廟號、尊號和年號,怎麼稱呼皇帝,才能成為他身邊的紅人
    先以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爺為例,他的本名是愛新覺羅·玄燁,清聖祖是他,康熙是他,還有一個變態長的名字: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也是他。為什麼皇帝有這麼多個名字?其實嚴格來講,這些並不都是康熙的名字。愛新覺羅·玄燁是他的本名(滿語漢譯),康熙是年號,清聖祖是廟號,「合天弘運」這拖家帶口的一長串是諡號。有的皇帝還有尊號,但康熙爺比較謙虛,就拒絕了尊號。廟號、諡號、尊號和年號都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 秦始皇是否為暴君?看看歷史上批判過他的這些人,你就明白真相了!
    這段話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貞觀12年,疏勒、朱俱波、甘棠等幾個西域小國上貢,李世民突然聯想到了漢武帝這樣平定西域的君王。用秦始皇、漢武帝作為「反面教材」,來警示自己不要犯前人的錯誤。  唐太宗李世民畫像  第三類:古代「文人」  後世文人對秦始皇進行評價的人其實也不多,比較典型的是賈誼、李白和柳宗元。一個是政論家,一個是詩人,一個是文學家。
  • 秦始皇是否為暴君?看看歷史上批判過他的這些人,你就明白真相了
    尉繚本是魏國人,到秦國來追求事業,謀求發展,當時還是秦王的嬴政非常尊敬他,把尉繚看得很高,每次接待尉繚時在服飾、飲食等方面都一模一樣,刻意地和尉繚保持「平等地位」。但尉繚心知肚明,自己無法和秦王真正「平等」,他從中看到了秦王的野心和魄力,感到了秦王是一個從未見過的「可怕之人」,最後決定離開秦王。
  • 大一統皇朝的皇帝都沒用「大帝」的諡號,為何東吳孫權卻敢用
    第一,孫權的諡號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有一個皇帝的諡號非常特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三國時期東吳時期開國皇帝孫權,諡號「大帝」。提到「大帝」,很多人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漢武大帝、康熙大帝之類的帝王,他們都是統一封建王朝的雄心勃勃的君主。
  • 紀錄片:《從秦始皇到漢武帝》
    其實不然,統一的中國是秦始皇的首創,但是在經過近一百二十年之後,才在漢武帝的手中完成。 第1集 帝國肇始公元前221年,經過近五百年的動蕩與紛爭,最終的和平降臨到這片古老的土地之上。秦國做為戰爭的勝利者,成為整個天下唯一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