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和傳承孝道文化,倡導與時俱進的新孝道觀,王殿明會長出資200餘萬元,組織了中華新二十四孝大評選活動,活動共收到來自包括臺灣、香港在內的全國各地孝心孝行人物事跡數萬件,並在北京人民日報社命名了「中華新二十四孝」。現連載分享,與您共勉!
頒獎詞:
一家人,一顆心,子孝父,人動容。用自己60%的肝臟給了父親生命的延續,將父子兩人真正的連成一體,同「肝」共苦,互助相依,給天下的子女上了深刻的一課。
黃致豪50歲的父親因猛爆型肝炎,惡化成半昏迷的肝衰竭,他毅然捐出60%的肝臟來救父親一命。且為減輕家庭負擔,黃致豪術後甚至不願施打要價7000多元的止痛針。談到捐肝給父親,他表示沒想太多,因為全家人就是要互相幫助。
這是一個現代孝子故事!臺大機械系學生黃致豪50歲的父親因猛爆型肝炎,惡化成半昏迷的肝衰竭,他毅然捐出60%的肝臟來救父親一命。且為減輕家庭負擔,黃致豪術後甚至不願施打要價7000多元的止痛針。儘管已付出近百萬醫藥費,但經營海鮮生意的黃家仍堅持拒絕接受捐款,並說「請把錢捐給更需要幫助的人」!
躺在臺大醫院病床上,帶著口罩的黃致豪,今年20歲,是就讀臺大機械系二年級的大男生,2月9日他才剛捐出60%的肝臟給肝衰竭的父親。黃致豪表示,家族經營養蚵生意,父親是三重蚵仔海產的中盤商,同時在市場擺攤賣海產。父親一直都是B型肝炎帶原者,三個月多前,身體有些不適,服用了幾帖中藥不見起色,住院後發現是猛爆型肝炎,肝指數飆高。後來病情惡化,陷入昏迷,醫生評估是肝衰竭,急需換肝。
由於兄弟兩人的血型和父親都是B型,原先計劃由就讀清大四年級,且已考取交大研究所的哥哥捐肝給父親。經過一連串的檢查後,發現哥哥冠寧的身體不適合捐肝。「就由我來吧!」20歲的致豪立刻決定捐肝給父親。
經過超音波、多種抽血檢驗、計算機斷層、動脈攝影、核磁共振等檢查過程後,2月9日上午7時30分,致豪和父親一起被推入手術室,進行長達12小時的手術。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躺在病床上的黃致豪儘管手術後仍然疼痛,講話頗虛弱,但從黝黑的皮膚,看得出活潑的個性。談到捐肝給父親,他表示沒想太多,因為全家人就是要互相幫助。
長達12小時的手術結束後,黃致豪被推到恢復室,母親緊張不已。黃致豪跟媽媽說:「還不賴!」讓母親安心,他立即又睡著了。淚流滿面的黃媽媽在兒子耳旁輕聲說,「爸爸等一下就會出來了」!
黃媽媽回憶,兒子是個非常難得的孩子。一開始,她很抗拒由兒子捐肝給先生,但致豪勸媽媽,自己「又高又壯、肝臟大顆,連血管都像高速公路、又直又大」,是捐肝給父親的不二人選。直到手術前,父子住在同一個病房,開刀前晚要清腸,過程有些痛苦。致豪忍不住唉了一聲,媽媽低聲告訴兒子,「要忍耐,爸爸聽了會難過」,接著致豪真的一聲不吭,黃媽媽感覺心疼又窩心。
黃媽媽說:「再找不到這麼好的爸爸。」黃爸爸清晨在市場擺攤,下午繼續在黃昏市場作生意。但不管怎麼忙,晚上一點趕回家吃飯,就為了替孩子準備飯後水果。生活辛苦但規律,為何還罹重症,家人猜測可能是B肝帶原,又吃中草藥所致。
黃致豪在臺大醫院擔任護理師的堂姐黃子芸表示,堂弟年輕力壯,是很適合的捐肝者。手術結束後,原先醫生評估需打中心靜脈管,但最後只打了兩條靜脈針接點滴而已。黃子豪為了不讓母親擔心,第二天就下床走動、第三天就進食。醫生誇他是「海軍陸戰隊」,現在白血球也由17000降到9000,恢復情形良好。黃爸爸目前人在加護病房,但已拔管練習自己呼吸,得知兒子恢復順利,黃爸爸儘管講話仍不方便,仍輕聲表示欣慰。
儘管年輕力壯,但整個腹部一個好大的「奔馳」標誌狀傷口,仍令黃致豪疼痛不已,甚至無法成眠。醫生建議他用自控式麻醉機器,舒緩疼痛。由於健保不給付,黃致豪一聽要7000多元,直喊「不用」。但心疼的黃媽媽安慰兒子「現在媽媽花錢就像在抽衛生紙,也不差那7000元了」,黃致豪才願意施打。
黃子芸表示,儘管黃家從父親入院已經付出50多萬的醫藥費,加上致豪的手術費用,花費直逼百萬。且醫師評估,黃爸爸術後兩年內,無法從事勞動工作。但躺在加護病房的黃爸爸堅持,絕對不接受捐款。強調孩子都很認真,一路讀公立學校,全家省吃儉用,家境尚可支撐,他說,「請把錢捐到比我們更需要的地方」。
黃致豪和哥哥黃冠寧感情很好,哥哥就在病房陪著弟弟,儘管傷口疼痛,講話沒有力氣,但兄弟倆還是會聊上兩句,相互打氣。黃致豪表示,當初決定捐肝,他毫無猶豫,因為從小父親就告訴他,任何事情,全家人要一起度過。現在,他和父親的腹部有著一模一樣的「奔馳」標誌,術後仍未見到父親的黃致豪很想念父親,也相信父親會康復起來。
堂姐黃子芸則表示,堂弟非常貼心。儘管術後時睡時醒、體力不好,但有機會就會說個笑話,讓家人安心。黃致豪說,手術時不緊張,因為開刀前大家都在聊天,他不怕。還分享「手術室之旅」的心得。黃致豪表示,手術臺「太小」,讓180公分的他手無處放,術後有些酸疼。
黃子芸表示,肝臟本身有再生功能,但致豪切掉60%的肝,至少要休養三個月才會慢慢恢復肝功能,不宜搬重物、熬夜讀書,還要追蹤肝臟凝血及解毒功能是否產生後遺症。全家人都勸致豪先休學,等完全康復再回學校讀書。但好學的他,堅持出院後就要馬上復學,「真的撐不住再說」。
移植醫師認為,黃致豪雖捐出全身肝臟的60%,但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捐出的肝臟還是會再長回來,不會影響他的健康。
(臺海網,2009年2月14日)
中華孝道植根於廣袤的中華大地,傳承於中華古今,是維護家庭和睦、構建社會和諧的傳統美德。使之發揚光大、世代相傳是中華傳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中華新二十四孝的二十四位獲獎者在頒獎現場有感而發作《十孝歌》宣言,以明心志:
感恩父母常探看;
恭敬父母常問安;
輔助父母常陪伴;
關愛父母常掛牽;
報答父母常奉獻;
勸慰父母常敘談;
愉悅父母常笑侃;
護佑父母常在前;
伺奉父母常顧盼;
贍養父母享天年。
謹以上述十言與天下奉行孝道的同輩共勉,並以此宣示後輩,盼效仿踐行,與時俱進,續寫新章。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文元同王殿明會長就《中華新二十四孝》的出版、發行進行交流
原民政部副部長、全國老齡委主任李寶庫親贈王殿明會長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