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開講,講100個共產黨員的故事。我是少年特戰兵黃燁楠,今天和大家分享陳毅元帥臨終前的故事。
1971年12月3日,日壇醫院按預定計劃,給陳毅做了胃腸短路吻合手術。但是,吳恆興院長在手術過程中發現,陳毅內臟的癌細胞已經廣泛轉移。
陳毅鼻孔、膽囊、胃裡都插了管子,一插就是連續十六七個小時,連起坐翻身都十分困難。吳恆興看到病床邊的小半導體收音機,似乎受到某種啟發,關切地說:「陳總,您老躺著一定很悶氣,要不要聽聽音樂?我家有電唱機,也有唱片!」
陳毅臉上有了喜色:「不知有沒有貝多芬的唱片,很想聽《英雄交響曲》。
吳恆興家並沒有貝多芬的唱片,他想到了好友馬海德,馬海德把他所有的貝多芬唱片都找了出來,通通交給吳恆興。
吳恆興捧著唱片興衝衝地推門進病房,陳毅面色青紫,已處於昏迷狀態,幾個醫護人員正在搶救。經過一陣緊張搶救,陳毅從昏迷中清醒過來:「我剛才聽到了貝多芬的樂曲,曲調優美激昂,有一種鼓舞人的力量!」
幾天後的一個清晨,一直陪在父親床邊的女兒珊珊聽到一聲微弱的聲音:「我要吃麵條!」
珊珊隨即回答:「爸爸您等會,我就去端來!」珊珊好不高興,多少天來爸爸吃什麼東西都沒有滋味,今天主動提出想吃麵條。一碗熱湯麵端來了,陳毅眼裡閃動著欣喜的光芒。
珊珊攙扶父親半坐起來,用筷子一根一根地餵著。她看見父親的食慾並不好,吞咽困難,但終究還是吞下了好幾根麵條,心裡比蜜還甜。
這天醫生查房時,陳毅吃力地說:「今天是12月26日,毛主席的生日,我早上吃了麵條。我要爭取年底下床走一走!」
珊珊這才明白,父親是為給毛主席吃壽麵才吃麵條。更使她難以理解的是,父親臥床兩個多月,病房裡既沒有掛曆,也沒有人提醒他,他是怎麼知道這天就是12月26日呢?這說明他在心裡一天天地計算著日子。其實,這天是12月24日,但是,沒有任何人做更正。
「珊珊,幾點了?」這是陳毅第三次問時間了。
他的病情還在加重,時而昏迷,時而清醒,出現了呼吸困難。珊珊知道,這是父親等著會見喬冠華。
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完聯合國大會的喬冠華,剛剛來了電話,說一會兒就到。
當喬冠華準時出現在陳毅的病房時,陳毅抬起身子,伸出雙手表示歡迎,顯得格外激動,連聲說:「偉大的勝利,偉大的勝利啊!」
1972年元旦陳毅曾幾度昏迷。1月4日,極度虛弱的陳毅處於深度昏迷狀態。張茜領著兒女們守候在丈夫身旁,突然,陳毅的眼睛動了一下,一會兒慢慢睜開了,嘴唇喃喃有聲。他認出了守候在病床邊的妻子和四個兒女,顯得頗為動情。珊珊眼尖,知道父親有話要說,趕快把耳朵伸到父親嘴邊,終於聽明白了:「……一直向前……戰勝敵人……」這是陳毅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1972年1月6日深夜11時55分,陳毅走完了他的人生歷程。
陳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生於四川樂至復興場張安井村。1916年就讀於成都甲種工業學校(現成都工業學院)。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因參加中國留法學生的愛國運動,1921年10月被武裝押送回國。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畢業於北京中法大學文學院。曾參與領導「三一八」反帝愛國運動。後被派回四川,參加瀘(州)順(慶)起義的組織準備工作。1927年任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中共委員會書記。
同年8月上旬,趕赴參加南昌起義部隊,任第二十五師七十三團團政治指導員。後協助朱德整頓餘部,轉戰閩粵贛湘邊界地區。1928年1月參與領導湘南起義。同年4月同朱德率部到井岡山與毛澤東部會師。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十二師師長、中共第四軍軍委書記、軍政治部主任、中共第四軍前委書記,參與創建和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後任軍政治委員、軍長、江西軍區總指揮兼政治委員,參與領導中央蘇區反「圍剿」鬥爭。曾兩次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兩次獲紅星獎章。紅軍主力長徵後,奉命留贛粵邊地區,任中共蘇區中央分局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領導堅持了艱苦卓越的三年遊擊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江南(後改為蘇北)指揮部指揮,新四軍代理軍長。模範執行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獨立自主發展敵後遊擊戰爭的戰略方針,鞏固擴大了華中抗日根據地。1945年6月當選為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員。後任中共中央華中局副書記,新四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和山東野戰軍司令員、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和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書記、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中共淮海前線總前委常委,中共中央華東局第三書記,上海市市長等職。領導組織華東軍民為解放全中國而鬥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1954年任國務院副總理,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8年兼任外交部部長,仍繼續參與領導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1966年1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是中共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九屆中央委員,第三、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他心懷坦蕩、光明磊落的革命風格,文武兼備、劍筆並用的儒將風度,不畏邪惡、一身正氣的青松風骨,永遠為人們所敬仰和學習。
開講人,少年特戰兵黃燁楠,12歲,能背誦毛主席詩詞近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