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的真正死因,竟然是因為一個上將從中作梗

2021-01-19 歷史客棧2020




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個片段——


1972年1月10日下午,陳毅元帥的追悼會上,原本沒有計劃出席的毛主席,穿著一件睡衣趕來了,對陳毅的遺孀張茜說:「陳毅是個好同志。」




這個片段,被史家認為是毛主席向四人幫發出的反對聲明,在「文革」的發展史上意義重大。


不過,在這個片段的背後,卻有著一件被人忽略的事,即陳毅元帥究竟是如何去世的?


其實,陳毅元帥原本不會這麼早就去世,卻因為一個上將從中作梗,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早在1970年7月,陳老總就經常感到腹部隱痛,但因為九屆二中全會馬上要召開,就一直忍著,直到9月開完會,才向黃永勝提出回京檢查身體。


黃永勝是林彪帳下的「四大金剛」之首,1955年官拜上將,在「文革」開始後,仗著林彪的勢力,囂張跋扈,很多元帥、大將的行蹤都要向他匯報。當時,陳老總是跟林彪鬥爭最堅決的,因此黃永勝早就對他懷恨在心,就在電話裡說了八個字:「哪裡來的,回哪裡去。」


到10月份,陳老總的腹痛越來越嚴重,夫人張茜只好給周恩來寫信,請總理安排回京治療。有周恩來出面,黃永勝不敢再反對,但在安排陳老總住院的時候,卻又從中作梗。當時,黃永勝也在解放軍301總院休養,住在六病室,除了他,六病室還有好幾個空的病房,但黃永勝卻對醫院負責人說:「如果陳毅來了,我就走!」


醫院負責人當然不敢得罪他,就只好讓陳老總先回家,等黃永勝出院了再來。


一位功勳卓著的開國元帥,竟然要給一個上將讓病房,真應了那句歌詞:「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




而且還有更荒唐的呢。黃永勝出院後,陳老總在六病室剛住了兩天,又被趕了出來,安排到了普通的五病室。什麼原因呢?因為林彪「四大金剛」的另一個人、中將李作鵬要來住院,六病室要安排給李作鵬住。


即使最終住進了醫院,黃永勝也告誡醫生,只許對陳毅進行常規檢查,不能做手術。因此,陳老總在醫院住了將近兩個月,病歷上除了一些常規檢查外,根本沒有任何治療的記錄。


反觀黃永勝,只是因為胃痛,在醫院住了18天,醫院的專家級領導就為他做了16次大小會診。


1970年12月22日,陳毅被迫出院,腹痛沒有任何好轉,體重反而急劇下降了40多斤!


就這樣,陳老總屢次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等周恩來再次出面,給他安排了專家小組的時候,陳老總的病情已經轉成了腸癌晚期。


1971年12月的一天清晨,躺在病床上昏迷好幾天的陳老總醒了過來,跟女兒陳姍姍說:「我要吃麵條。」


陳姍姍很高興,父親終於能吃東西了,就趕緊去給父親做了一碗麵條,扶他坐起來,一根一根地餵他。


吃了幾根後,陳老總眼睛裡帶著笑意,對女兒說:「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12月26日,毛主席的生日,我要吃壽麵。」


陳姍姍這才明白過來,原來父親吃麵條不是因為餓了,而是因為要給毛主席過生日!




11天後,1972年1月6日深夜11時55分,陳毅元帥與世長辭。


然而,直到陳老總去世後,四人幫仍然沒有放過他,規定追悼會的悼詞不能多於600字,而且要加「有功有過」4個字。


周恩來聽說後,極為憤怒,要來悼詞的稿子,親筆加上了一句話:「功大於過,特別是皖南事變前後,他堅決執行毛主席關於新四軍應渡江深入敵後作戰以求發展的指示,在鞏固和擴大新四軍方面,做出了極大貢獻。」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在陳毅元帥的追悼會上,毛主席親自出面,為陳毅主持了公道。


註:我剛建了個歷史微信群,跟歷史有關的都可以一起討論,有興趣的話加我微信lishikezhan

相關焦點

  • 黃鴻升真正死因曝光,同一天御用藝人領隊猝死,死因竟然相同?
    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生命如此脆弱。黃鴻升是主持人,其實名氣不是特別大。網絡有一個定論,當你去世全世界開始懷念。像雪莉,高以翔,都是如此。網友們在網上替黃鴻升的猝死悼念,今天經紀人曝光真正死因。黃鴻升的屍體經過解剖,醫生證明他死於心血管疾病。也正是在這同一天,藝人御用領隊也被發現死亡,年僅41歲。
  • 陳毅和福州軍區全家福,韓先楚像老農,夫人也在,C位名氣不大
    在紀念館裡,筆者看到一張十分珍貴的照片,那就是陳毅元帥到福州軍區調研,和福州軍區照全家福的合影。很多讀者朋友可能沒有見過這張全家福,今天筆者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陳毅元帥如定海神針,戴著墨鏡,端坐前排,葉飛緊挨著他陳毅元帥曾經是華東野戰軍司令員、華東軍區司令員,而福州軍區是由華東軍區建立的一個大軍區,當年是歸陳毅元帥管轄的。
  • 紅二代:陳毅將軍娶了18歲的妻子,後代子女今何在
    陳毅將軍39歲的時候,娶了18歲的妻子,相差21歲,後代子女今何在在1955年授勳儀式上,有著一個人,非常突出,他是十大元帥之一,
  • 陳毅所在三野的傳奇十大虎將授銜時一位大將五位上將四位中將
    大將之首—大將粟裕1955年實行軍銜制度,全軍第一位被授予軍銜的不是朱德元帥,因為最先開始授予的是將官軍銜,所以作為第一大將的粟裕是第一位被授予軍銜的,粟裕將軍早年入黨,隨後參加南昌起義,後來進入井岡山,參加歷次反「會剿」和全部五次反「圍剿」戰爭。長徵時留在南方組織遊擊戰爭,是為數不多沒有參加過長徵的將軍。
  • 說方言且形神兼備,谷偉已50多次飾演陳毅,真正意義的特型演員
    當然,有不少人仍在堅持方言,且是真正的形神兼備,陳毅特型演員谷偉就是其中一位。因為角色的原因,飾演陳毅的演員戲份不多,谷偉也並沒有像唐國強一樣被觀眾熟知,但是其對陳毅這一角色的塑造爐火純青,四川話也學得有模有樣,演員與角色的融合程度甚至比肩陸樹銘與關公。
  • 閒聊鍾期光上將
    說起鍾期光將軍名聲不是那麼特別大,或許是因為他不是那種戰場上叱吒風雲的將領,而是做政治工作的,鍾期光將軍一生從事政治工作,從紅16師政治部主任到新四軍1師政治部主任,從華中野戰軍政治部主任到軍事學院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幾乎當了一輩子的政治部主任,人稱「好主任」。粟裕大將曾言:鍾期光工作很實際,很實在。
  • 榮毅仁和陳毅的故事
    半年後,榮毅仁再次去北京開會,會上毛公又說:「只要誰肯真正為人民效力,在人民有困難的時期內確實幫了忙,做了好事,而且是一貫地做下去,並不半途而廢,那麼,人民和人民的政府是沒有理由不給他以生活的機會和效力的機會的。」一回到上海,榮毅仁做出一個決定:在六天內將申新紡織併入國家,實現公私合營。決定公布後,董事會炸了。
  • 上將潘鳳為何沒幾下就被華雄所斬?有三個原因,其三也是華雄死因
    濟北相鮑信素知孫堅威名,怕他搶了自己的功勞,於是派弟弟鮑忠前去迎戰,沒想到鮑忠一個回合不到就被華雄所斬。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鮑忠急待退,被華雄手起刀落,斬於馬下。孫堅劇照接著孫軍因為袁術不供應糧草,亂作一團。董卓謀士李肅建議,由他偷襲孫堅後寨,華雄直攻孫堅前寨,來個裡應外合。後來孫堅被華雄攻擊,倉皇出逃。期間,孫堅的武將祖茂為掩護他,被華雄斬落馬下。
  • 陳毅之子撰文緬懷母親:永遠的"紅芳"
    投身外交 1958年,陳毅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為了更好地展開外交活動,他幾次動員張茜專門去做「夫人外交」的相關工作。起初張茜不願意,表示臨時客串可以,專職不幹。她希望有自己獨立的事業,而且已經有了目標,想在俄語翻譯領域繼續有所突破。她通過在上海、北京的專業俄語學習,已經翻譯、出版了俄語文學作品。
  • 陳毅三兄弟的亂世傳奇
    陳孟熙因為與陳毅的見解不同,曾竭力勸他脫離共產黨,他堅決不肯。因理由不充足,說不過陳毅,哥哥被陳毅批駁得大哭起來,結果也未動搖陳毅的意志。陳修和看到這一點,感到阻止陳毅革命,只有徒傷兄弟們的情感,同意各走各的路。不久後,汪精衛宣布「分共」,白色恐怖籠罩武漢城鄉。陳孟熙準備投入四川軍閥劉存厚部,陳修和決心去上海搞造船工業。陳毅讓陳季讓回四川教書,自己則趕去南昌參加「八一」起義。
  • 陳毅稱讚粟裕,相反譚震林卻寫信批評他:你是天才但缺乏遠見
    1947年5月份,華東野戰軍在粟裕和陳毅的領銜指揮下,在山東孟良崮山區圍殲敵軍「天下第一王牌」整編74師3.2萬餘人,師長張靈甫戰中被擊斃。華野成軍第一仗首戰告捷大獲全勝,也徹底粉碎了南京政府想要在山東魯中與我軍決戰的軍事陰謀,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戰石破天驚。
  • 黃鴻升死因公布,竟然是因為在浴室滑倒,磕到腦袋
    可惜,天妒英才,年僅只有36歲的黃鴻升去世了,死因竟然是黃鴻升在洗澡時不慎滑倒撞到頭部,在無人發現無人救治的情況下去世,真是令人痛心。
  • 賴月明:18歲從軍嫁陳毅,誤傳犧牲消失54年,74歲上北京陳毅已逝
    於是兩夫婦一直留心為他安排,還四處幫陳毅尋找紅顏知己。正在此時,賴月明恰好出現在了這裡、她走進了陳毅的生活。雖然她並沒有菊英俊秀、也沒有菊英那樣的文採,但是她卻樸素大方、好學上進。在沉默寡言的陳毅面前,賴月明就像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她的笑容和爽朗的性格一直影響著陳毅,給了陳毅很大的心靈安慰。
  • 張茜:陳毅一見傾心,相伴32載,抱病整理丈夫詩稿,52歲遺憾離世
    1938年2月的某一天,張茜深知自己遠離父母去參軍肯定不會同意,因此在思考再三後決定給母親留下了一封信,便悄悄和同學一起離開了家,沒想到這一次自己的不告而別竟然和父母成了永別。雖然一晚幾乎沒有睡覺,但是因為陳毅司令員豐富的作戰經驗和對本地實際情況的掌握熟爛於心,再加上他本來就是一個十分優秀的指揮官,因此雖有疲倦,但是在會議上,對作戰的情況等匯報的詳細清楚。
  • 此將軍帶著部隊穿越6個省份被圍追堵截,部隊竟然一個陣亡都沒有
    此將軍帶著部隊穿越6個省份被圍追堵截,部隊竟然一個陣亡都沒有文/無計讀史洪學智是安徽人,開國後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年幼「學智,學智」,洪學智恰恰人如其名,小小年紀就格外聰慧。洪學智很小就開始放牛,儘管小時候洪學智很聰慧聰明,又非常好學,但是讀完了小學之後,因為家庭的貧困,他的學業被中斷了。
  • 地下交通站暴露,接頭人叛變,陳毅的一個老習慣,救了他的命
    陳毅想方設法跟中央重新取得聯繫,他用化名給上海的魯迅和茅盾等作家寫信,希望通過左翼作家當中間人,獲得中央的聯絡渠道,但因為國民黨要審查這些信件,他只能隱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許寫作內容過於曲折,他一封信都沒收到。
  • 第三野戰軍八虎將,全是開國上將,有一位後來成為國防部長
    陳毅粟裕領導的第三野戰軍真是一個奇蹟,他們就在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的眼皮子底下,居然步步發展壯大,成為一支威猛無敵的鐵血之師。解放戰爭時期,三野有八位戰將所向披靡,號稱三野「八駿驃騎」,也可以說是八虎將。他們是:葉飛、許世友、宋時輪、王建安、張愛萍、陳士榘、鍾期光和傅秋濤。
  • 陳毅和他的體育外交
    在我們的印象中陳毅是一位詩人、軍事家。戰場上的陳毅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生活中的陳毅登臺賦詩、妙然天成。而本文所要展示的是他熱愛體育運動的一面。陳毅從小愛好體育,成年以後他對於體育運動仍是情有獨鍾而且廣泛涉獵,從足球、桌球到圍棋都得心應手。在共和國外交的舞臺上,他更是以體育為紐帶,把和平、友好之花撒遍所到之處。
  • 陳毅的婚戀:原配殉情,二妻被逼跳崖,蘭畦分別痛哭,與張茜相伴
    1930年,時任紅22軍軍長的陳毅,一心發展革命事業,從來就沒有考慮過自己的終生大事,身邊也沒有一個貼心人照顧。身邊的戰友們都為他的婚事著急,都熱心的張羅的給陳毅介紹對象,但都被忙於工作的 陳毅委婉的拒絕了,這些都被朱德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 陳毅為何親自上門賠水桶
    >  1928年6月,時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的陳毅隨部隊住在一個叫龍口的村子裡。細心地陳毅注意到:幾天來,每當戰士們路過那戶人家去井邊打水時,老人便會急急忙忙把門關上,生怕會去搶他屋裡的東西似的。陳毅心想:自從紅軍到這裡後,打土豪分田地,村裡的群眾對紅軍像待親人一樣熱情,為什麼這戶人家對紅軍卻是另一種態度?看看他家的住房和家人的衣著,又不像是有錢人家,陳毅想去弄個明白。  這天,陳毅一人來到井邊,見老人家裡的門正開著。那老人也正在屋裡偷偷望著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