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導演兼主演鄧超(後排左一)、導演俞白眉和小演員們在一起
核心提示:「它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盞明燈,照耀著我們奮發前行!」「有一種驕傲,叫我是榆林人、我是佳縣人。」國慶期間,佳縣廣大幹部群眾紛紛走進榆林中影愛國者影城、文投影城等影院,觀看在佳縣取景拍攝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都會不約而同地用「震撼」「自豪」來形容自己對該影片的喜愛。
影片在佳縣長時間拍攝
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片,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由省委宣傳部聯合攝製,陝西廣電影視文化聯合出品。影片全長153分鐘,共分5個單元。第四單元《回鄉之路》由鄧超和俞白眉聯手執導,在榆林各地拍攝,其中佳縣赤牛坬村和坑鎮中學作為外景主場地,進行了長時間的取景拍攝。
《回鄉之路》演員陣容強大,獨特的陝北風光、純樸的陝西方言、跌宕起伏的劇情、性格鮮明的人物造型,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影片講述了治沙人喬樹林,默默堅守家鄉,堅持退沙還林,通過沙地蘋果項目帶領鄉親們先治沙再致富,把家鄉變成一片綠洲的感人故事,引發了全縣廣大幹部群眾的共鳴。
感受家鄉那熟悉的場景
「作為聯絡人員,我心裡非常高興。從前期陪劇組踩點到後期拍攝,覺得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很值得,非常慶幸能和其他同事一起參與到這部影片的拍攝工作中來。」佳縣縣委宣傳部新聞幹事高翔說。
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佳縣郭佩珍剪紙藝術傳承人馬連軍作為群眾演員,在影片中飾演縣領導。他說,影片一出來,就迫不及待地看了。當時團縣委招募群眾演員,他沒多想就報名參加了。儘管只有幾秒鐘的鏡頭,但也很享受這種拍攝的過程,也算為宣傳家鄉作出了貢獻。當在影片中看到家鄉那熟悉的場景時,心中那激動的心情,簡直無法言表。
佳縣坑鎮中學俯瞰
家鄉是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就讀於佳縣第一小學四年級的強至柔,在影片中飾演村子裡的學生。此前她曾去過北京,在央視7套演唱過歌曲《東方紅》,並多次參加當地組織的各種微電影、微視頻的拍攝活動。「我的夢想就是將來考上中央戲劇學院,現在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等將來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再回到家鄉,像喬樹林一樣為家鄉多作貢獻。」強至柔說。
遠在外地讀書的佳縣籍學生劉文偉看完影片後,深有感觸地說:「詩人艾青曾說過,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回鄉之路》是一首深情的家鄉頌歌,不管我們走多遠,家鄉這個詞,永遠都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影片能在家鄉拍攝,讓我們遠在外地的每一位佳縣人,都由衷地為家鄉感到自豪。」
促進佳縣文旅事業大發展
據悉,《我和我的家鄉》劇組從4月19日開始踩點,到7月20日拍攝結束,前後歷時3個多月。從6月28日開始,攝製組進駐佳縣,前後拍攝共22天。前期工作中,佳縣縣委宣傳部安排工作人員兵分三路,跟隨劇組踩點人員深入全縣各鄉鎮、村莊、學校等地取景。經過劇組篩選,最後確定將赤牛坬村、坑鎮中學作為《回鄉之路》的外拍主場地,將店鎮蘋果示範園、螅鎮老供銷社、峪口山上、沿黃公路、黃河高速公路等作為外拍場地。隨著《我和我的家鄉》的熱映,必將有力地促進佳縣的文旅事業取得更大發展,吸引更多的海內外遊客走進佳縣、感受佳縣、傳播佳縣。(記者陳靜仁 通訊員康亮亮)
佳縣(156) 電影(15) 我和我的家鄉(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