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講述陝西治沙故事 觀眾:很驕傲是榆林人!

2020-12-25 西部網

2009年3月拍攝的橫山白界樟子松人工造林示範區。(圖片來源:榆林市林業和草原局)

2018年5月拍攝的橫山白界樟子松人工造林示範區。(圖片來源:榆林市林業和草原局)

西部網榆林訊(記者 李明 通訊員 馬蕊)近日,講述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家鄉故事」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持續熱映,該片第四單元《回鄉之路》,講述了喬樹林(鄧超飾)紮根家鄉榆林治理荒漠,用自己的力量改變故鄉貧窮面貌、帶動一方百姓致富的故事,展示了毛烏素沙漠治理的綠色奇蹟,引起榆林觀眾的共鳴。

日前,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走訪了榆林城區的萬達影城、中影愛國者影城、文投影城等多家影院發現,《我和我的家鄉》均有排片,熱度很高。

「國慶期間我們每天排片20多場,熱映場次基本滿座,不少單位還包場組織集體觀影活動。」榆林萬達影城負責人楊超告訴記者,國慶收假後,該影片熱度依舊不減,其中10月9日當天排片18場,火爆場面預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它不僅是一部電影,更像是一盞明燈,照耀著我們奮發向上!」「有一種驕傲,叫『我是榆林人』。」許多觀眾用「震撼」「心潮澎湃」來形容自己對該影片的喜愛。

家住城區建華路的王曉麗攜家人觀看該影片後,表示「感動、很自豪、熱淚盈眶」。

「看到影片中黃沙瀰漫的真實場景,一下子讓我回到了童年時代。『四百萬畝的毛烏素沙漠,硬生生讓我們整綠了』,這臺詞更讓我切身體會到了榆林治沙精神的真諦所在,短短幾十年間,榆林讓沙漠變成了綠洲,我為我的家鄉點讚。」王曉麗說。

記者了解到,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代代榆林人堅持實施了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年植綠大行動、林業建設五年大提升等工程,如今榆林市林木保存面積2157萬畝,林木覆蓋率33%,境內860萬畝毛烏素流沙全部得到治理,湧現出李守林、石光銀、牛玉琴、張應龍、女子治沙連等一批全國治沙英雄,培育了「不畏艱險、敢於鬥爭、矢志不渝、開拓創新」的榆林治沙精神,為陝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公裡作出巨大貢獻。

目前,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在榆林市的總票房已經突破400萬元。該影片第四單元《回鄉之路》曾在榆林市佳縣取景拍攝,影片熱映,也帶動了當地的旅遊業發展。

編輯:鍾瑩

相關焦點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講述陝西治沙故事 致敬治沙英雄
    正在熱映獻禮影片《我和我的家鄉》由五個單元、五個故事組成,其中《回家之路》單元,通過講述陝北毛烏素沙地裡的治沙人的小故事,聚焦我省持續推動生態建設,給綠色版圖帶來的新變化。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由鄧超和俞白眉執導的《回鄉之路》單元,講述了陝北治沙人「喬樹林」用沙地蘋果項目帶領鄉親們先治沙再致富,將沙漠變成果鄉的動人故事。影片中「黃沙漫天」的景象真實反映了當年陝北毛烏素沙地的模樣,為了讓孩子們不再被沙暴困擾,為了讓沙漠重新長滿綠樹,從1959年起,大規模的生態治理在這裡展開。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彰顯了榆林民兵的治沙精神
    核心提示近日,榆林軍分區統一組織幹部職工觀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其中第四單元《回鄉之路》再現了榆林民兵抗擊沙漠化的艱苦卓絕的故事,喚醒了那段鮮為人知的戰天鬥地的歷史回憶。該部影片中的部分群眾演員,真是治沙英雄——榆林民兵治沙連裡的隊員,是他們把青春和熱愛奉獻給了這片土地。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熱映,榆林治沙元素引發市民共鳴
    國慶、中秋假日期間,講述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家鄉故事」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持續熱映,影片上座率、口碑排名榜首,國慶檔八天票房已突破18億元。其中,該片第四單元《回鄉之路》,講述了喬樹林(鄧超飾)紮根家鄉榆林治理荒漠,用自己的力量改變故鄉貧窮面貌、帶動一方百姓致富的故事,生動展示了毛烏素沙漠治理的綠色奇蹟,引發了全市廣大觀眾的共鳴,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引起觀眾共鳴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自10月1日上映以來,獲得了全國觀眾的一致好評。其中,由鄧超、閆妮主演的《回家的路》部分,因其充滿張力的表演、幽默感人的劇情,難忘動人的情節,在觀眾中引起了特別強烈的反響。《回家的路》講述了陝北治沙員喬樹林的感人故事,他帶領村民們先治沙,然後通過「沙地蘋果項目」發家致富,把沙漠變成了水果種植中心。
  • 榆林毛烏素沙漠在《我和我的家鄉》中真實的再現
    《我和我的家鄉》自10月1日正式上映以來,上座率、單日票房及排片均穩居第一,領銜電影國慶檔! 影片由五個單元組成,其中《回鄉之路》在獨特的陝北風光、親切的陝西方言、流暢反轉的劇情、大膽突破的人物造型的加持下,講述了陝西治沙人喬樹林,默默的堅守家鄉,踐行退沙還林,用沙地蘋果項目帶領鄉親們先治沙再致富,把家鄉變成一片綠洲的感人故事。
  • 跟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逛陝西榆林:長城、古城、丹霞一個不能少
    十一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五位知名導演拍的五個故事,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不僅票房喜人,截止10月8日,電影票房突破18億元,連續7天單日票房突破2億元。 更是賺足了觀眾的笑聲和眼淚。
  • 《我和我的家鄉》曾在陝西佳縣取景拍攝 多名群眾參與演出
    「它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盞明燈,照耀著我們奮發前行!」「有一種驕傲,叫我是榆林人、我是佳縣人。」國慶期間,陝西佳縣廣大幹部群眾紛紛走進榆林中影愛國者影城、文投影城等影院,觀看在佳縣取景拍攝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都會不約而同地用「震撼」「自豪」來形容自己對該影片的喜愛。
  • 《我和我的家鄉》獻禮國慶!《回鄉之路》單元真實到讓人淚目
    電影院復工以後,最讓人期待的第一個大熱檔期就是國慶檔了。往年的國慶檔,各種大片爭先恐後上映,堪稱是片方的必爭之&34;。到了今年,又會有哪些電影依然選擇在國慶檔上映呢?別的暫且不多討論,但在現在已傳出定檔消息的國慶檔電影中,《我和我的祖國》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是我目前最期待的電影。
  • 《我和我的家鄉》:治沙故事,深度解讀鄧超的委屈和掙扎
    觀眾在笑,卻難體會鄧超堆笑背後的心酸《我和我的家鄉》之《回鄉之路》的鏡頭對準中國陝北,主要講述了喬樹林(鄧超)和大師姐閆飛燕(閆妮),兒時都是風沙肆虐見證者,兩人通過不同方式的努力回饋貧瘠家鄉的故事。產品出來了,得有人買才行,沒人買,還是不能變現,還是意味著創業失敗。電影裡,喬樹林遇到了大師姐,最終忽悠成功,有人幫助賣蘋果。現實遠比電影殘酷得多,多少人,一步都走不出去。生活中,在最後一步苦苦掙扎的小微企業太多了,多少企業在今年疫情期間統統關門,負債纍纍。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在佳縣取景拍攝22天
    影片導演兼主演鄧超(後排左一)、導演俞白眉和小演員們在一起  核心提示:「它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盞明燈,照耀著我們奮發前行!」「有一種驕傲,叫我是榆林人、我是佳縣人。」國慶期間,佳縣廣大幹部群眾紛紛走進榆林中影愛國者影城、文投影城等影院,觀看在佳縣取景拍攝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都會不約而同地用「震撼」「自豪」來形容自己對該影片的喜愛。  影片在佳縣長時間拍攝  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片,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由省委宣傳部聯合攝製,陝西廣電影視文化聯合出品。影片全長153分鐘,共分5個單元。
  • 《我和我的家鄉》廣州路演 鄧超俞白眉苗阜揭秘拍攝幕後的故事
    10月3日,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之《回鄉之路》單元的導演鄧超、俞白眉,攜主演苗阜亮相廣州路演。與觀眾分享了電影的幕後故事,共同感受影片背後那些治沙英雄的艱辛,和對家鄉難以割捨的濃濃情義。鄧超講述陝西話「苦學」經歷俞白眉推廣曲聽哭致敬治沙英雄 苗阜為家鄉驕傲鄧超&俞白眉執導單元《回鄉之路》單元由鄧超、閆妮、王子文、王源
  • 《我和我的家鄉》熱映拍攝期間進駐佳縣22天多名佳縣人參與演出
    「它不僅是一部電影,更像是一盞明燈,照耀著我們奮發向上!」「有一種驕傲,叫『我是榆林人、我是佳縣人』。」……國慶期間,佳縣廣大幹部群眾紛紛走進榆林中影愛國者影城、文投影城等影院觀看在自己家鄉拍攝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都會不約而同地用「震撼」「自豪」來形容自己對該影片的喜愛。
  • 《我和我的家鄉》火了!陝西篇幕後視頻曝光
    要說國慶長假期間最受大家喜歡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必須有姓名!要說有多受歡迎截至10月5日晚由陝西省委宣傳部聯合攝製,陝西廣電影視文化聯合出品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電影借五個家鄉的故事抒發家鄉情懷而更讓所有陝西鄉黨自豪的是其中有一個故事就來源於陝西講述鄧超飾演的角色喬樹林通過治沙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
  • 鄧超新片講述治理「壞水」的故事
    去年《我和我的祖國》收穫31億票房,贏得無數觀眾好評。今年它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強勢定檔10.1,自然也被很多影迷寄予厚望。小編就一直在默默關注此片。《家鄉》和《祖國》一樣,也是由多個單元故事組成,昨天看了《我和我的家鄉》—《回鄉之路》新預告,僅僅是開篇出現的毛烏素沙地就把我給震撼到了。
  • 拍攝時間長達22天 多名群眾參與演出,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在佳縣取景拍攝
    核心提示「它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盞明燈,照耀著我們奮發前行!」「有一種驕傲,叫我是榆林人、我是佳縣人。」國慶期間,佳縣廣大幹部群眾紛紛走進榆林中影愛國者影城、文投影城等影院,觀看在佳縣取景拍攝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都會不約而同地用「震撼」「自豪」來形容自己對該影片的喜愛。
  • 《我和我的家鄉》取景地曝光,這次真的被家鄉驚豔到!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我和我的家鄉》那些家鄉的景色!五個故事單元,講述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寧浩再度搭檔葛優,一出《北京好人》關注漂泊北京的異鄉人;「唐探探案舅甥」王寶強和劉昊然,搭檔「瘋狂外星人」
  • 《我和我的家鄉》火了!陝西篇幕後視頻曝光!鄧超說......
    要說國慶長假期間最受大家喜歡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必須有姓名!
  • 神木:《我和我的家鄉》每天最高上映23場 觀眾達1200多人次
    10月1日,國慶檔獻禮喜劇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在萬眾期待中迎來了全國公映。影片上映以來票房持續高漲,話題熱度居高不下。有笑有淚的5個故事單元精準戳中觀眾內心。其中,該片《回鄉之路》單元中涉及的榆林治沙元素及治沙事跡,吸引了神木不少觀眾觀看,神木電影市場迎來了久違的觀影熱。
  • 《我和我的家鄉》廣州路演 鄧超請援鄂醫生看電影
    充滿市井氣息的小人物、獨特科技改變家鄉面貌的發明家、催淚無數的鄉村教師、平凡而偉大的治沙英雄、任勞任怨的村書記,都在笑料百出的故事中充滿了許多溫情。觀眾紛紛評價「這是一部得讓人帶著紙巾的喜劇電影」、「我想帶著全家來看,讓他們知道原來我們的家鄉這麼美好」「搞笑又走心,賺了我不少眼淚」。從身邊人和身邊事出發,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帶動無數觀眾對家鄉的深切眷戀。
  • 「沙海變綠洲」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之《回鄉之路》感人肺腑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自10月1日上映以來,獲得了全國觀眾的一致好評。其中,由鄧超、閆妮主演的《回鄉之路》單元,因為充滿張力的表演、幽默感人的劇情、震撼唯美的畫面,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故事中的毛烏素沙地,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經過多年治理,寸草難生、黃沙漫天的毛烏素沙漠已是一片綠樹蔥蔥的希望田野。故事的主人公「喬樹林」,代表了熱愛家鄉、勇於奮鬥的陝北榆林治沙人的群體形象。其中一位原型人物張應龍,他曾是北京某外企的高管。2003年後,他放棄高薪,自籌資金300多萬元,辭職回到家鄉榆林市神木縣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