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僅是一部電影,更像是一盞明燈,照耀著我們奮發向上!」「有一種驕傲,叫『我是榆林人、我是佳縣人』。」……國慶期間,佳縣廣大幹部群眾紛紛走進榆林中影愛國者影城、文投影城等影院觀看在自己家鄉拍攝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都會不約而同地用「震撼」「自豪」來形容自己對該影片的喜愛。
由陝西省委宣傳部聯合攝製,陝西廣電影視文化聯合出品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10月1日正式上映以來,目前票房接近20億元,上座率、場均人次、單日票房及排片均穩居第一,國慶檔全平臺口碑持續第一,領銜電影國慶檔。
電影取景地:佳縣赤牛坬村
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片,《我和我的家鄉》一出來,果然沒讓觀眾失望。影片全長153分鐘,共分5個單元。第四單元《回鄉之路》由鄧超和俞白眉聯手執導,並在榆林市各地拍攝,其中佳縣赤牛坬村和坑鎮中學作為外景主場地進行取景拍攝。《回鄉之路》在強大的演員陣容、獨特的陝北風光、親切的陝西方言、流暢反轉的劇情、大膽突破的人物造型的加持下,講述了陝西治沙人喬樹林,默默的堅守家鄉,踐行退沙還林,用沙地蘋果項目帶領鄉親們先治沙再致富,把家鄉變成一片綠洲的感人故事,引發了全縣廣大幹部群眾的共鳴。
電影取景地:坑鎮凌雲山俯瞰坑鎮中學
「看到影片上映了,票房大賣,並很好地宣傳了佳縣,打心裡高興。作為聯絡人員,從前期陪劇組踩點到後期拍攝,頓時覺得所有的付出很值得,很慶幸能和其他同事一同參與到這部影片的拍攝工作中來。」縣委宣傳部新聞幹事高翔說。
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佳縣郭佩珍剪紙藝術傳承人馬連軍作為群眾演員在影片中飾演縣領導,他說,影片一出來,就迫不及待地看了。當時團委招募群眾演員,沒多想就報名參加了。儘管有幾秒鐘的鏡頭,但是很開心參與了,享受拍攝的這個過程,也算為家鄉能拍攝影片作了貢獻。當在影片中看到家鄉熟悉的場景時,心中那種激動的心情簡直溢於言表。
螅鎮元寶廣場舉行電影開機儀式
佳縣第一小學四年級就讀的強至柔有幸成為一名小演員,在影片中飾演高媽媽村子裡的學生。此前她去北京在中央7套演唱《東方紅》,並多次參加當地組織的各種微電影微視頻拍攝活動。她說,我的夢想就是考上中央戲劇學院,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到外面的大城市去,等學了本事,有了錢,再回到自己的家鄉,像喬樹林一樣,為家鄉多作貢獻。
遠在外地讀書的市民劉文偉看完影片深有感觸,專門打來電話,詩人艾青曾說過,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回鄉之路》是一首熱烈又深情的家鄉頌歌,不管我們走多遠,家鄉這個詞,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影片能在家鄉拍攝,讓我們遠在外地的每一位佳縣人由衷地為家鄉感到自豪。
鄧超導演(主演)、俞白眉導演與小演員在螅鎮老供銷社合影
據悉,《我和我的家鄉》劇組從4月19日採點開始至7月20日拍攝結束,前後歷時3個月,其中6月28日開始,攝製組進駐佳縣開機拍攝共22天。前期工作中,縣委宣傳部安排工作人員兵分三路,跟隨劇組踩點人員深入全縣各鄉鎮大致符合條件的村莊、學校等取景。經過劇組大量篩選後,最後確定將赤牛坬村、坑鎮中學作為《回鄉之路》外拍主場地;店鎮蘋果示範園、螅鎮老供銷社、峪口山上、沿黃公路、黃河高速公路等作為外拍場地。隨著《我和我的家鄉》的熱映,這是一次面向全國人民推介東方紅故鄉——佳縣的良好機遇,必將有力地促進全縣文旅事業大發展,吸引更多的海內外遊客走進佳縣,感受並傳播佳縣的美好。
來源:榆林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