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以聰明、機智而聞名,善於用兵。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
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
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譁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
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
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城門裡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令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
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而諸葛亮也因此得以生還,不得不說這是一件非常玄幻的事情,更是讓後人崇拜不已。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斬殺曹操名將夏侯淵,擊敗曹操、佔據戰略要地漢中。
在這樣節節勝利的情況下,劉備部將關羽孤軍北伐曹魏,雖然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於襄陽,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
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違背湘水劃界,在背後對盟友倒戈一擊,呂蒙以白衣渡江乘機奪取荊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後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蜀漢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
劉備聞後盡起全國大兵去討伐吳國,為關羽報仇,被陸遜擊敗,劉備兵敗退到白帝城。
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諸葛亮等人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你看阿鬥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 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
諸葛亮哭著說:「我一定盡我所能去中興大漢,為了大漢竭智盡忠,直到死那一刻。」這一次再次證實了君臣之間的感情,劉備為了蜀漢基業告訴諸葛亮劉禪能輔佐便輔佐,否則諸葛亮便可取而代之。諸葛亮也因劉備的行為深受感動,也向對方陳述了自己的忠心,願意一輩子輔助劉禪,為匡扶漢室死而後已。劉備去世以後,諸葛亮雖然手握重權,但是依舊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一生都為蜀漢的事業死而後已。
諸葛亮第一把火燒博望坡,夏侯惇大敗,曹操便親自領兵伐新野。劉備放棄了新野,到樊城以避曹軍。曹操的部將曹仁領的兵到新野,見城門洞開,城中無人,便引軍進城中駐紮。
夜來時分,就被火燒了。這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前兩把火。曹仁引眾將突煙冒火,尋路奔走,聞說東門無火,急急奔出東門。
軍士自相踐踏,死者無數。曹仁等方才脫得火厄,背後一聲喊起,趙雲引軍趕來混戰,敗軍各逃性命,誰肯回身廝殺。正奔走間,糜芳引一軍至,又衝殺一陣。曹仁大敗,奪路而走。
一氣周瑜
《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周瑜和諸葛亮約定,如果周瑜奪取南郡失敗,劉備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奪取失利受傷,然後又將計就計,打敗了曹兵,但是諸葛亮卻乘機奪取了南郡等地,既沒有違約,又奪取了地盤。」氣得周瑜金瘡迸裂,摔下馬來。
二氣周瑜
劉備的夫人死後,孫權按照周瑜的計策假裝把自己的妹妹孫尚香許配給劉備,想把劉備騙到東吳,再將其殺害。誰知吳國太(孫權的母親)看中了劉備,不僅不許孫權殺他,還真要把孫尚香許配給他。周瑜便想讓劉備長期與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隔開,並且用聲色迷惑劉備,使之喪失得天下的雄心,但是失敗了。諸葛亮又使計讓劉備安然的回到了荊州,周瑜來追趕但是中了埋伏,周瑜急忙逃回船上,聽到岸上劉備士兵大叫「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氣得金瘡再次迸裂。這也就是現在「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句俗語的由來了。
三氣周瑜
《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銅雀臺孔明三氣周公瑾」:劉備向東吳借取荊襄九郡,圖謀發展壯大自己,然而東吳怕養虎為患,等劉備強大後勢必對自己構成威脅,三番五次要求其歸還荊州,劉備和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後,必還荊州為由,但遲遲不攻取,此舉令周瑜氣急敗壞,遂想出了過道荊州幫助劉備攻取西川,因為欲攻取西川必須途經荊襄,可是周瑜實則是為了攻取荊州,此計卻被諸葛亮識破,使得周瑜被圍,周瑜氣急又加之舊傷復發,不治身亡。
五丈原是讓大家最為心痛的地方,諸葛亮在這裡真的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但是此時的他已經年邁,並且積勞成疾。但是為了蜀漢的事業,他準備向上天借命。可是在快成功的時候魏延卻闖進來踢滅了七星燈,這也讓諸葛亮失去了最後一絲活下去的機會。不過諸葛亮雖死,卻留下遺計,姜維按照他的部署,用一個木偶成功的嚇退了司馬懿,讓世人感到震驚。諸葛亮因此披上了神話的色彩,美名代代相傳。
這是諸葛亮最為璀璨的一段時光,卻也是他最為悲哀的一段時光。諸葛亮曾經六次從祁山出兵,奪取中原。但是老天爺向曹不向劉,在北伐的路上諸葛亮總是困難重重。第一次北伐,因為馬謖丟失街亭,無功而返;第二次北伐,因為曹魏援兵感到,無功而返;第三次北伐,因為大雨臨盆糧草中斷,無功而返;第四次北伐,因為劉禪聽信讒言,諸葛亮被迫退兵,無功而返;第五次北伐,因為東吳沒有聯合作戰,諸葛亮失去佔據,再次無功而返。其實歷史上諸葛亮只有五次北伐,第六次北伐是後人杜撰上去的。但是不得不說,諸葛亮的這段時光及其悲哀,他仿佛是在向命運挑戰,在化腐朽為神奇,一直做著以卵擊石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