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冷豔的生蠔?其實它就是樸實的海蠣子!這麼吃才合適!

2021-02-17 李小牛的知味生活

……

父親忽然看見兩位先生在請兩位打扮得漂亮的太太吃牡蠣。一個衣服襤褸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開牡蠣,遞給兩位先生,再由他們遞給兩位太太。她們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託著牡蠣,頭稍向前伸,免得弄髒長袍;然後嘴很快地微微一動,就把汁水吸進去,蠣殼扔到海裡。

毫無疑義,父親是被這種高貴的吃法打動了,走到我母親和兩個姐姐身邊問:「你們要不要我請你們吃牡蠣?」(小編在後頭偷偷加一句:這是個好問題)

中學的時候讀到這篇文章

心裡其實很納悶

牡蠣難道不是海蠣子嗎?

這玩意能生吃?

還是個很高貴的吃法?

那個時候不知道這玩意是法國飲食界的網紅

也不知道它還有個「海洋牛奶」的雅號

更不知道它還是拿破崙的最愛

想著市場上堆成山的海蠣子

小編著實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覺得外國人真是奇怪

……

這些問題其實在小編心裡放了很多年

作為一個冬天一鍋鍋吃海蠣子的青島人

我們平時吃海蠣子是這樣的:

很遺憾網上找來的片鍋太小海蠣子太少

普通的三口之家

一頓飯怎麼也要五六斤才夠

畢竟這玩意皮太重

之前李小牛同學給你們拍了照片

一斤差不多七八個

所以這麼算的話五六斤也沒有多少

作為一種論堆來吃的海產品

食用方法也不可能跟大觀園裡的茄鯗似的

一個茄子用十八隻雞來配它

它的處理方式大都只有一種:

下鍋蒸/煮

是的,海邊人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很多外地朋友跟小編說要牡蠣食譜

鮮嫩香軟的口感讓人輾轉難眠

下面咱們就來說說海蠣子的各種做法

——這也是最推薦大家的食用方式

海鮮就得原汁原味地吃!

第一步,帶上手套用刷子把海蠣子刷洗乾淨

第二步,鍋底倒入大概一碗冷水,放上箅子,倒入洗好的蠣子,蓋好鍋蓋。

特別提醒:

1,不用撬開(看你們用那刀的樣子真是沒法放心啊)

2,新鮮的海蠣子本身含有不少水,所以鍋內加水的時候不要加很多。鍋底可以不用放箅子,換成一個最小號的不鏽鋼盆之類的,這樣海蠣子蒸好的時候,湯都會被收到盆內,往外拿海蠣子的時候比較方便。

第三步:大火燒。關於燒多久的問題,需要各人斟酌,現在很多所謂的海鮮時間表說要3分半,特別提醒下,這是水開後需要繼續燒的時間,不是一共需要的時間。另:蒸海蠣子的時候不要頻繁打開鍋蓋,以免海蠣子不張口。湯要溢出來的時候開一下即可,泡沫回落下去就可蓋上蓋子。

海蠣子這樣判斷生熟:從鍋裡取出一個,看它「肚子」裡的蠣黃是不是凝固了,凝固了就是熟了,沒凝固就是不熟。喜歡吃老一點的可以再繼續蒸一小會,具體尺度自行控制,但是建議開鍋後再蒸的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以免太老,影響口味。

Tips:沒吃完的海蠣子可以把肉剝出來,淘洗後放到蠣子湯內保存,冬天廚房溫度不太高,第二天直接吃也沒有問題,無需加熱。

生吃主要是歐美人的吃法

據說法國產的牡蠣格外有名

美食家評論「耗中之王」貝隆蠔:

入口有濃鬱的礦物味和海草香,

中味刺激,

後味清新,

金屬味強烈。

口味偏重,

初食可能不太適應,

但它卻是許多生蠔行家的最愛。

號稱有59道養殖手續、4年才能上市的吉拉多蠔:

初品是海水的味道,

隨之而來是濃濃的蠔香,

最後是點點榛子味溢滿口腔。

這獨一無二的味道,

是米其林大廚的最愛!

生吃的做法就簡單了:

洗乾淨,撬開,冰鎮(可灑點鹽水,算是消毒吧),食用(加檸檬汁或者用蘸料)

提醒:腸胃不適者不要生食。

涼拌海蠣子操作十分簡單

第一步:海蠣子蒸熟取肉淘洗乾淨

第二步:將蠣肉放入容器內,倒入少量海蠣子湯(以剛剛蓋住容器底部為宜)

第三步:倒入蒜泥、香油、少量醋,拌好即可。為了美觀怎麼裝盤,那都由大家自由發揮了

提醒:不要醬油!不要醬油!不要醬油!

本地人的說法,醬油會讓海鮮味「乏」

吃起來口感大打折扣

所有貝殼類基本都可以按上面的辦法涼拌

最簡單易操作的就是上面幾種啦

想要追求高大上

小編再送上幾款做法供大家參考:

將牡蠣與殼剝離洗淨,下開水焯一下盛出,將芹菜杆或其他配菜入鍋炒制,再將焯好的牡蠣入鍋一起爆炒,加入鹽等調味即可。鹹鮮適中,又很親民。

將牡蠣肉取下洗淨用魚露拌勻,加入生粉、蔥花攪拌成糊狀,入鍋煎至金黃色即可,外酥裡嫩的口感一定別有味道。

將牡蠣洗淨備用,用生抽、薑絲、蒜茸、紅糖、米酒等加入清水拌至糖化,鍋中放橄欖油後下牡蠣,加入調好的醬汁轉小火,蓋鍋蓋,牡蠣縮小後醬汁收幹即可。可與西蘭花等蔬菜搭配擺盤。

將牡蠣洗淨加入胡椒粉等調料醃製,用粉類和雞蛋等調漿,牡蠣裹漿入鍋炸至金黃色即可。口口酥香又十分入味,搭配椒鹽蘸取亦可。

在中國潮州及臺灣較為常見的做法,將青蒜、五花肉薄片與洗淨的牡蠣肉放入水澱粉糊中,待鍋中油溫到達一定熱度後,全部倒下攤開,一面變金黃色後翻面,加入打散的雞蛋,等到兩面金黃即可。搭配用醋等調製的蘸汁更美味。

將香檳與香蔥加入到含有黃油的奶油裡,熬煮成糊狀後,將牡蠣肉加入裹住,蓋上一層芝士粉後將放入烤爐中,烤制後成品是微黃色的,不僅有奶香還有鮮香。

大家熟悉不過的日式口味火鍋,用味噌作調味,牡蠣下鍋煮,煮好後帶著甜香,大多用甜味重的味噌搭配牡蠣。

蒸牡蠣比較常見,但搭配特製XO醬就很新穎了。

將加拿大牡蠣肉取下用白葡萄酒清洗乾淨,再將金針菇、粉絲、炸蒜蓉、XO醬拌在一起墊在牡蠣底下,上鍋蒸2分半後撒上青蔥淋上熱油即可。

●常吃牡蠣要多留意世界範圍內海域的環境問題;

●牡蠣不宜與芹菜一同食用,會降低身體鋅的吸收,而牡蠣與啤酒一起則易引發痛風;

●牡蠣和鹽中鈉的比例都高,所以在煮牡蠣時不宜添加鹽,否則攝取過量鈉,會增加心血管負荷

新鮮牡蠣可以在裝簍筐內保存,或者我們可以將它們平放,凸突部分向下,然後把儲存在一個通風清涼的地方(5到15攝氏度):冰箱裡的蔬菜室。

在這樣的條件下儲存,這些牡蠣將會在好幾天的時間內保持它們的鮮味。

如果是曬乾的牡蠣,就需要放在冰箱冷凍格保存。

相關焦點

  • 海蠣子、生蠔、牡蠣……你分得清嗎?
    那時候海蠣子是成水筲裝的,一吃一桶。一人一個餅子,喜歡吃生的就自己撬,喜歡吃熟的就等著熱氣讓那些醜醜的傢伙自己張嘴。讀書時學《我的叔叔于勒》,知道了一種叫牡蠣的東西,隱約覺得和海蠣子應該是近親,卻莫名顯得高貴洋氣。工作後去廣州出差,發現這裡的蠔比海蠣子個頭大,都是成打賣的。而且廣州人喜歡烤著吃,上面堆上粉絲、蒜茸和紅辣椒。
  • 牡蠣、生蠔、海蠣子…叫法不同的它們在吃法上有什麼不一樣?
    當年我土包子進城第一次到了魔都,往富麗堂皇的飯店裡一座,指著菜單問:「美女,這海蠣子多錢一盤?」「先生,你說那個我們這沒有,這生蠔,26一隻。」太丟人了,真是太丟人了,吃了二十多年海鮮,居然不認識這種叫做生蠔的昂貴海鮮。回老家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先去水產批發市場花50塊錢買了一麻袋……生蠔,用搪瓷大臉盆子乘著吃了個痛。
  • 萊州海蠣子就得這麼吃!
    海蠣子冬天老肥啦!
  • 誰說中國人不懂吃生蠔,我第一個不服
    △丹麥人不過是想中國人蠔遊丹麥吧/新聞截圖但何必呢,懂的人知道這不過是帶動當地旅遊的營銷,我國人工養殖的生蠔都佔到世界養殖的80%了,在吃生蠔這件事上,我們也有自己的發言權。生蠔,學名牡蠣。「生蠔」這一名頭源於粵港澳被叫得最響,蚵仔是閩南一帶常叫的,北方人常喊海蠣子或者蛤。
  • 生蠔它帶著海的真味,而我每吃下一枚,就好像親吻大海一次
    過了沒幾年,大街小巷遍布了燒烤店,門口的招牌都懸掛起了「加油站」「美容院」之類的宣傳標語,而上面說的不是它物,正是生蠔本尊。懷著好奇之心,我衝進店內,點上幾個,並沒有吃出什麼驚豔的滋味,倒是吃出些沒清理乾淨的沙粒,很不愉快。後來,聽一個家裡開店的同學說,我們本地的生蠔都是北海產的,當時運輸條件還不完善,所以吃到的十有八九都不新鮮。
  • 海蠣子黃瓜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特別適合夏季的簡單快手湯
    海蠣子黃瓜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特別適合夏季的簡單快手湯。夏季又是到了吃海鮮的季節,說到海鮮第一個出現在我腦海的是海蠣子。海蠣子其實也是我們常說的生蠔。它的營養豐富,含大量蛋白質和人體所缺的鋅,被人們稱為「海裡的牛奶」。它還有「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的說法。
  • 燒烤店老闆不能說的秘密,中國人怎麼花式吃生蠔?
    ▷丹麥駐華大使館微博近期丹麥大使館在微博稱生蠔長滿了海灘,向中國網民發出「緊急求助」信息。爬滿丹麥海灘的太平洋牡蠣、高大上西餐廳裡的貝隆生蠔,其實都是牡蠣旗下的幾種。牡蠣的種類,幾乎跟蔬菜一樣多。牡蠣的發音,就像在和大海親吻。
  • 燒烤圈:燒烤店老闆不能說的秘密,中國人怎麼花式吃生蠔?
    前不久,丹麥駐華大使館在微博稱,丹麥的生蠔長滿了海灘,向中國網民發出「緊急求助」信息。爬滿丹麥海灘的太平洋牡蠣、高大上西餐廳裡的貝隆生蠔,其實都是牡蠣旗下的幾個品種。 牡蠣的種類,幾乎跟蔬菜一樣多。牡蠣的發音,就像在和大海親吻。
  • 做生蠔時,打不開蠔殼?教你1招,生蠔乖乖張開嘴,輕鬆吃到蠔肉
    做生蠔時,打不開蠔殼?教你1招,生蠔乖乖張開嘴,輕鬆吃到蠔肉關於生蠔的第一印象,是來自小時候的課文《我的叔叔于勒》,書中是這麼描寫的,一個衣服襤褸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子撬開牡蠣,遞給兩位先生,再由他們遞給兩位太太。
  • 海蠣子還可以這樣吃,加點澱粉做出美味蚵仔煎,還有秘制醬汁分享
    海蠣子又稱牡蠣或生蠔,是人類可食用的食物中含鋅量最高的,雖然它在很多人的眼中是無比的美味,卻也有人對它的味道不甚喜歡。作為人類非常重要的養殖海產品之一,野生的海蠣子一般都是附著在礁石之上的,產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現代的養殖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產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價格也是大幅的降低。
  • 燒烤攤上的美味,碳烤生蠔,好吃到停不下來
    大家吃燒烤的時候最喜歡點什麼菜品呢?有的人喜歡肉串,有的人喜歡脆骨,有的人喜歡雞心。雖然每個人的喜好不同,今天小編要介紹的美食卻可以稱得上是人人愛吃,那就是——碳烤生蠔。雖然說生蠔是海鮮,但是因為它對很多人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而且價格也比較親民,所以即便是最內陸的城市,火爆的燒烤攤上也少不了生蠔的身影。生蠔的繁殖能力很強,適應環境的能力也很強。
  • 新鮮生蠔,蠔場一手入貨,要嘗新來【C+】燒烤
    四、適溫燒烤才健康  燒烤做熟後可以先放一放,等溫度稍降再吃。我們朋友相聚的時候,經常會看到燒烤剛剛烤熟就一擁而上。其實吃太熱的食物會損壞食道內的黏膜,最常見的是造成口腔燙傷,如果燙傷比較嚴重還會刺激黏膜增生,容易引發炎症。
  • 海蠣子用薑汁或蒜蓉,甚至碳烤都是美味,鐵含量是牛奶的21倍
    扇貝,花蛤,釘螺,海蠣子,您最愛吃哪種?今天我們就先來說說這海蠣子。海蠣子一年四季都有,從二月份開始,肉質就比較飽滿了,海蠣子又叫牡蠣,很多地方也把牡蠣稱之為生蠔,實際上,生蠔是牡蠣的一種,是牡蠣品種中個頭比較大的一種。
  • 帶殼生蠔成廈門超市「新鮮面孔」 輕鬆開蠔有訣竅
    ■超市開始銷售帶殼生蠔。工作人員演示開蠔。近期,在本地部分超市和電商平臺上,市民不僅能買到整包的海蠣子,還能買到 " 原始 " 的帶殼生蠔。成超市裡的 " 新鮮面孔 " 但開蠔難影響購買熱情" 年前只在一些小區的團購群裡聽說過團購生蠔,現在本地一些大超市和電商平臺也都有了。" 張菁菁是一個喜歡倒騰美食的 " 吃貨 "。她說,吃生蠔比吃海蠣子更麻煩,因此第一次在燒烤店和餐飲店以外看到生蠔,確實有些詫異。
  • 在漳州吃了這麼多年「蚵仔」,看完這條微信才知道這秘密...
    既然我們有最好的海蠣,那麼愛吃海蠣的你知道海蠣子有哪些功效嗎?怎樣挑選海蠣?怎麼打開海蠣緊閉的外殼?海蠣怎麼做才能更美味?食用海蠣有哪些禁忌?想知道,那就繼續往下看吧!如果說每天吃牡蠣,都能活到九十九,有點誇張,但是牡蠣豐富的營養有助於長壽,是真的!
  • 青島最貴餐廳都在這了,吃過5家的你就是土豪!
    高貴冷豔上檔次今天就是這麼高逼格飯飯要裝裝萌(bi)
  • 生蠔怎麼吃才好吃?蒜蓉芝士焗生蠔,保證讓你吃到不一樣的味道
    生蠔怎麼吃才好吃?蒜蓉芝士焗生蠔,保證讓你吃到不一樣的味道生蠔算是相對貴一些的食材了,但是它的口感絕對是對得起它的價格。生蠔的軟嫩口感吃起來會讓人感覺到特別的爽。一般來說生蠔都是用清蒸的方法或者是煮的方法來做,放的調料都是比較少的。
  • 大連生蠔如何做才能鎖住極致鮮味
    生蠔屬於軟體動物門雙殼綱蛤類的一種,又名蠣黃、蠔白、海蠣子、青蚵、生蠔、牡蛤、蠣蛤。系暖溫性底棲貝類。貝殼大型,殼長達1釐米,殼高6釐米許。殼頂尖,延至腹部漸擴張,近似三角形。棲息於低潮線附近至水深20米左右的鹽度較高水域海底。足部退化,終生固著在巖礁及他物上生活。
  • 俊男美女們都說要多吃生蠔,因為...
    在古希臘神話裡,生蠔是代表愛的食物!生蠔的別名有牡蠣,海蠣子、鮮蚵、蠔仔、蚵仔等。
  • 牡蠣、生蠔、海蠣子……在吃法上有什麼不一樣?
    咱們平常說的牡蠣,其實是統稱,比如那種又大又長的巨牡蠣屬的太平洋長牡蠣,高端西餐店裡那種帶著大西洋氣息的牡蠣屬歐洲平牡蠣。在咱們國內,牡蠣有N種叫法,北方地區叫海蠣子,福建閩南和臺灣地區一般叫蚵仔,港澳地區一般叫蠔。牡蠣和其他貝類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斧足嚴重退化,乾脆就不動了,在淺海的潮間帶固定下來。有的地方,牡蠣一個挨一個,甚至會附著在死去的牡蠣殼上,於是形成了牡蠣床,甚至會形成牡蠣礁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