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 延安》:紅色演藝又忙起來了

2020-12-23 文旅中國

「楊家嶺看罷再上棗園,這裡是中國的革命搖籃,小米飯哺育了多少英雄好漢。紅軍長徵就到延安,一住就是十三年……」大廳門口,手彈三弦,腿打板,陝北說書藝人在極具陝北風情的講述中,把紅色延安來誇讚。駐足觀看的人們順著臺階的坡度,高高低低地圍成了一個圈。

「請大家先掃碼,再進場,保持間距……」觀眾行進在標有1米間隔的規劃線路上,完成測溫、檢票。劇場裡,目之所及是戴著口罩的觀眾和一個個間隔出來的空座位。

往年,大型紅色主題演出「紅秀」在年初就開啟新一年的演出季,今年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到6月才重啟了舞臺大幕。如今,伴隨著各地旅遊團的重新湧入,陝西延安棗園文化廣場東方紅大劇院又熱鬧起來了。

01

紅色演藝在觀眾反饋中才能獲得真正成長

講述人:呂忠誠 延安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這幾天,我在劇場門口看到前來觀演的觀眾,特別是看到一輛輛旅遊大巴把外地遊客帶到劇院時,就感受有一股力量在心頭。雖然現在的狀況還無法與去年同期相比,但在一場史無前例的疫情重擊下,一度停擺的文旅行業又以無法阻擋的腳步再次前進,帶給我們從業者的是信心和信念。

6月6日是我們復演的頭一天,直到現在我還難以忘懷。

「今天首演,演員的狀態怎麼樣?」

「您放心!雖然第一天面對觀眾,但是演員一直在堅持排練,底子足,磨合起來比較快,狀態很好。」

「臺下觀眾不足,但演出的熱情還是得保持住。另外,消殺工作也要盯緊!」

「演員方面,我們都提前做過工作,沒有問題。消殺方面,一日三消。測量體溫、查驗綠碼入場,同事們都盯得緊。」

「好的,繼續保持。之前提過的市民免費觀影月活動也可以逐步開始了。首先要告訴咱延安人,『紅秀』重啟了!」

▲「紅秀」《延安 延安》2020年演出季首演劇照 秦毅 攝

結束了與演出負責人李維紅的談話,站在劇院大廳迎接受邀前來觀演的觀眾和嘉賓時,我的腦海裡其實思緒萬千、波瀾起伏。「紅秀」《延安 延安》是我們的「孩子」。幾年來,它從一個牙牙學語的娃娃不斷成長,我們在它身上傾注了強烈的情感。因為疫情,「紅秀」的成長受到了衝擊,一些原本要進行的大幅改動和提升被迫擱置,大家都心有遺憾。作為一個「孩子」,「紅秀」只有在觀眾的反饋中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繼續接受觀眾和市場的檢驗,是我們一直以來盼望復演的重要原因之一。

與此同時,面對疫情防控的責任,我內心的壓力也不小。比如,就在剛剛復演後的一段時間,個別省份的新冠肺炎確診數又有所反彈,一些文化場館再度關閉,我們的神經總是緊繃著。

那天,受邀前來觀看演出的西安黃土地旅行社總經理徐徵走出劇場後,對我講:「今天演出的整體效果很不錯,保持了一貫的高水準、高質量。」

記得我當時回應的第一句話卻是「現在咱們的旅遊團隊情況怎麼樣」。他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但他說,大家的出遊信心只要恢復,市場回暖就是必然的。

如今,隨著跨省團隊旅遊開放,越來越多外地遊客來到劇場。劇場內外的人氣正在逐漸恢復。為確保安全,我們嚴格實行觀演人數不超過劇場座位數30%的規定,對觀眾測體溫並要求全程佩戴口罩。除此之外,劇院還請了專業消毒人員對舞臺區、觀眾區、化妝間、通道、出入口等區域進行噴灑消毒,保證每日三次的消殺作業,為廣大觀眾和演職人員營造安全、衛生、放心的環境。

▲ 進入劇場前進行體溫檢測
▲ 遊客檢票入場

有人問我,觀演人數的規定會影響票房吧?我想說,票房壓力肯定不小,但《延安 延安》自誕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是一臺普通的旅遊演出。我們不能忘記創排並落地這臺演出的初衷。在創意策劃之初,我們陝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勇就告訴大家,陝西省委主要領導同志反覆強調要弘揚革命文化,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關心支持紅色演出。陝西文旅人絕不能辜負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要通過這臺演出傳承紅色基因,讓延安精神以現代藝術方式贏得廣大遊客特別是青年人的喜愛。

復演的兩個多月來,有近兩萬人在我們270°全景劇場內觀看「紅秀」,回顧革命故事,感悟為理想和使命而奮鬥的革命情懷,汲取傳承延安精神。接下來,我們還要通過「文化+旅遊」「文化+科技」等方式進一步做強「紅秀」品牌、做大紅色培訓、做優紅色研學,努力把棗園文化廣場打造為國人學習革命傳統、培養愛國情懷、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陣地。

▲ 作為紅色之旅的重要環節,諸多遊客選擇來延安觀看「紅秀」《延安 延安》。

02

疫情後文旅重振需要延安精神

講述人:李軼華 延安親親旅業副總經理

因為工作關係,我接觸到眾多來自全國各地、有各種需求的遊客。對於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延安之旅從出發的那一刻起,就是充滿心靈期待的紅色之旅。這就意味著,只有真正把紅色精神呈現、融入到遊客的遊覽體驗中,才算滿足了遊客的需求。

疫情期間,旅遊業受到嚴重影響,我們公司也受到很大波及。6月,當得知「紅秀」《延安 延安》恢復演出時,我不禁要為他們點讚。在當時還比較困難的條件下,他們積極開啟新一輪演出季,並拿出一系列優惠政策,這其實為延安文旅業的恢復和發展作出了表率,帶來了信心。

在平時的觀察和了解中,我覺得不少人對延安及延安精神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說熟悉,是因為大家大致了解中共中央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的豐功偉績;說陌生,是因為人們對延安精神的內涵、它與當代生活關係的認知還很有限。也有遊客向我反饋,在來延安之前,自己缺乏對延安精神誕生的歷史環境的直觀感悟,希望了解延安革命歲月裡的細節故事。

這讓我常常想起,詩人何其芳1938年到達延安後,曾這樣寫:「我想,延安的人們那樣愛唱歌,大概由於生活太苦,然而我錯了,恰恰相反的是由於生活太快樂了。」

▲「紅秀」《延安 延安》劇照

在「紅秀」《延安 延安》中,女主人公是從上海來的,在感受到延安的美好後說:「這就是延安,我夢想中的嶄新的生活,每個人臉上都綻放著燦爛的笑容,每個人心裡都灑滿明媚的陽光。」

「紅秀」通過精彩表演和細節呈現,給了我強烈的代入感,仿佛穿越到了當年,一起見證延安精神的誕生,真切了解其核心內容。

每個人都會經歷風雨、遭遇挫折,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彩虹就在眼前。現在正是旅遊從業者發揚延安精神的時候。都說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我們一方面通過旅遊服務讓遊客不虛延安之行、收穫滿滿,一方面我們旅遊從業者自身就應當是延安精神的載體。

03

激發觀眾內心英雄情愫的一把鑰匙

講述人:朱延 觀眾 延安博愛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上次踏進劇院、影院這些地方,至少是大半年前了。因為工作關係,年前本身就很忙,本想著過年時能帶著孩子、帶著家人外出遊玩兩天,好好放鬆一下,沒成想疫情暴發,作為一名醫務人員,當然是第一時間投入戰疫。

▲ 遊客在劇場內間隔入座

現在作為「抗疫醫務工作者」受邀來看演出,對我來說是放鬆,也是洗禮。看到文藝界等社會各界對醫務人員的認可,覺得戰疫再累也都值了,這讓我為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感到光榮。

我對革命歲月中的延安故事還是比較熟悉的,但《延安 延安》一開場,還是把我給牢牢吸引住了。我想,這其中有表演、舞臺效果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普通人遵照內心的選擇而展現出來的偉大。面對敵人扔下的炸彈,年輕戰士、革命青年在用自己的身軀保護老百姓。這種不畏犧牲、勇於擔當、衝鋒在前的精神,就活在我們身邊,就發生在戰疫當中。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藏有一個「英雄」,延安精神、家國情懷就是激發我們內心英雄情愫的一把鑰匙。

觀演時,我想起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西考察時提到了延安精神,我們醫院第一時間組織學習總書記來陝西考察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國共產黨歷來把為中國廣大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正是在延安時期,響亮地提出「為人民服務」並在全黨認真實踐。無論遭遇多大的困難、面對什麼難題,只要把自己的付出與群眾的需求相結合,真心為人民服務,就會有無窮的力量支持自己前行。

前一段時間,「紅秀」《延安 延安》面向延安市民推出了免費觀演優惠。我的不少朋友看過了以後評價很高。我覺得《延安 延安》排演就是對延安精神的體現。希望更多的人來到延安,在參觀革命舊址的同時欣賞《延安 延安》。

記者手記

作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被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列入情景教學課程的大型紅色主題演出「紅秀」《延安 延安》自2016年首演以來的4年間,累計演出1700餘場,接待海內外觀眾100萬人。2020年的這場疫情讓《延安 延安》經歷了最長時間的舞臺別離。

復演後,600多座的中型劇場空出一大半,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不售賣的空座,但記者看到,觀眾深深地沉浸在演出當中。就連看過多遍的「資深觀眾」都眼眶溼潤,說經過戰疫再看「紅秀」,感動又多了一層。

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指出,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用以滋養初心、淬鍊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

「紅秀」《延安 延安》舞臺上的主人公在革命的風雨中歷練成長,帶著臺下的觀眾一起成長,這是紅色旅遊演藝與一般旅遊演藝不同之處。它將真實的歷史用極具質感的方式呈現,沉浸式的觀演方式讓人們感受到紅色基因在血液中奔湧。在經濟社會恢復發展、戰疫戰貧同步推進的當下,在文化和旅遊業恢復重振的過程中,傳承弘揚延安精神是非常必要的。我們期待《延安 延安》等紅色演藝繼續發揮作用,持續用紅色之力感染人、鼓舞人,奪取新的勝利!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陝西延安文投公司提供。)

記者:秦毅

責編:勾曉慶

相關焦點

  • 順《延安 延安》之勢,不斷開拓創新「紅秀」演出品牌
    在延安這片紅色文化的沃土上,陝文投、延安文投積極探索、不斷創新著紅色景區開發模式和紅色演藝內容,在「紅色文化、現代表達」的理念指導下,通過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以生動、時尚、極具科技感的形式將延安精神具象化地展現出來,陝文投、延安文投傾力打造的大型紅色主題演出《延安 延安》就由此而生、為此而生。
  • 紀錄片《我要去延安》開機 讓延安精神發揚光大
    正是基於這種情懷,才決定組織拍攝《我要去延安》。我們希望通過這部紀錄片,把歷史與現實連接起來,把不同時代青春的熱血貫通起來,讓今天的青年人像當年奔赴延安的青年人一樣,尋找到自己人生的座標,樹立起正確的理想信念,建立起高尚的精神家園,堅持把個人的人生追求和前途命運融入到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去,讓延安精神發揚光大,使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 《紅秀·延安延安》中國首部紅色主題秀,全新威亞技術解讀
    《紅秀·延安延安》該劇由陝西省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出品,陝西省神採演出藝術公司製作。
  • 延安往事
    孫維世是老同盟會員、中共早期黨員孫炳文之女,曾在北平讀書,並在上海當演員,抗戰爆發後投奔延安,被稱為「紅色公主」。她天生麗質,富有藝術氣質,在延安就有眾多仰慕者。來莫斯科後,孫維世又吸引了不少男性的目光,其中一位就是正在蘇聯養病的時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林彪。林彪一生有過兩次婚姻,卻有3位妻子。第一位叫汪靜宜,比林彪小一天,是林7歲時,由雙方家長包辦訂婚的。
  • 西董大馬峪:「紅色小延安」舊貌展新顏
    聞名渤海老區的「紅色小延安」 1937年末,愛國知識分子、長山中學校長馬耀南領導組織了抗日武裝起義,成立了山東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後與馬函三領導的抗日遊擊隊匯合
  • 紅色城市延安,戰略位置很重要,為何是中原王朝的咽喉?
    陝西省北部的地級市延安市是我國著名的紅色城市,創造了著名的延安精神。但是,延安並不僅僅只是紅色城市。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延安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堪稱是中原王朝的咽喉命名。
  • 重走紅色革命路 延安精神永流傳
    調研團先後赴西安、富平、洛川、延安等地,學習調研國家林業局西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工作經驗,並實地參觀了習仲勳紀念館、照金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洛川會議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等紅色基地。活動中,他們一路行、一路聽、一路看。這是歷史的苦旅,更是延安精神的迴響;這是先人的遺產,更是警醒後人的精神食糧。青年幹部紛紛表示,重走紅色革命路,不僅帶給他們精神上的洗禮,更賦予他們執著奮鬥的勇氣和信念。
  • 人民日報數字繼《到延安去》後又推出《延安故事》
    人民日報數字繼《到延安去》後又推出《延安故事》繼歌曲《到延安去》後,延安市委宣傳部、延安市文化和旅遊局、人民日報數字、陝西藝海濤聲影視文化傳媒再次聯合推出紅色歌曲《延安故事》。這首歌曲由著名詞作家麥展穗作詞,著名曲作家唐力作曲,延安籍歌唱家陳海濤演唱。
  • 曾在延安住十年,建國之後毛主席為什麼再沒有回到過延安?
    毛主席在延安的時間長達十年,所以毛主席肯定和延安與延安的當地群眾有了很深的感情。 可是毛主席建國後,為什麼從沒有回到過延安? 高智心中不由疑惑了起來,毛主席繼續說道:「你還記不記得咱們在延安得時候,我的馬掉在黃河裡得事嗎?」 高智點了點頭,毛主席又繼續說:「你先調到那裡,我有時間就去,我還要騎著馬再去繞黃河走一圈。 從延安走前我就對延安的老百姓們說過,我並不會忘了他們,共產黨有今天,他們有著很大的貢獻。」
  • 【延安記憶】唱歌,延安時期盛極的風氣
    梁漱溟在《訪問延安》一書中記述:「愛唱歌,愛開會,亦是他們一種的風氣。天色微明,從被窩中坐起,便口中哼啊抑揚,此唱彼和,仿佛一切勞苦都由此而忘卻!人與人之間情趣增加,精神上互為感召流通。——凡此印象,我腦中尚存留,但不知今日延安尚保持得否?」
  • 延安: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年度成果展在延安舉行
    12月19日,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文化之美·影戲人間」年度成果展在延安魯藝文化園區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光遠出席活動並致辭。本次年度成果展展示了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教育基金會在非遺領域項目的重要研究成果——皮影實驗劇《長至歸》,現場發布了基金項目學術成果《弦板腔皮影戲史話》《陝西皮影項目白皮書》,並將《陝西皮影項目白皮書》捐贈給延安魯藝文化園區。
  • 走進聖地延安 傳承紅色傳統——潼關城關一中部分學生赴延安研學
    近日,潼關縣城關一中貧困學生、留守兒童等優秀學生代表赴延安市參加了為期三天的「走進聖地延安 弘揚革命傳統」研學活動。本次活動由渭南市教育局聯合渭南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統一組織,各縣具體實施。三天裡,學生們先後參觀了南泥灣黨徽廣場、359旅烈士陵園、臥牛山戰鬥遺址、棗園革命舊址、楊家嶺革命舊址和延安革命紀念館。整個研學過程中,學生精神飽滿,全程仔細聆聽,認真做筆記,認真觀看電影,體驗民俗,交流研學心得,確保了研學質量。
  • 延安推進新時代網信工作 全媒體講好延安故事
    這一年,延安網絡信息傳播圍繞供給側改革、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以及蘋果產業後整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脫貧攻堅等內容,強化議題設置,策劃組織開展「紅色築夢 延安新動能」網絡主題活動、「牢記諄諄囑託 奮力追趕超越」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延安
  • 【延安十三年】延安革命史大事記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城,從此,延安成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指揮中心和戰略總後方。黨中央進駐延安後,鳳凰山麓成為中央機關和毛澤東的第一處駐地。隨著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國民黨反動集團對邊區實行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1941年到1942年,邊區幾乎到了沒有衣穿、沒有飯吃的嚴重地步。
  • 山東臨沂遊客劉紅東談延安——紅色文化處處見 革命歌曲時時聽
    山東臨沂遊客劉紅東談延安——紅色文化處處見 革命歌曲時時聽 發布時間:2018-07-05 07:55:54 來源: 延安日報社
  • 初心溯源,尋跡延安||初心溯源實踐隊順利完成赴延安學習實踐
    西工大新聞網8月4日電(胡軒豪 梁峻瑋 鮑寒汀)為進一步學習和領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深刻內涵,深入學習、領會和弘揚延安精神,挖掘延安精神在新時代的深遠意義和豐富內涵,西北工業大學軟體學院初心溯源實踐隊以「走初心之路 點亮紅色中國」為主題,懷著虔誠而激動的心情,
  • 【延安記憶】萬眾矚目清涼山
    在「三山環繞、二水分流」的延安城裡,除了標誌性的寶塔山,在延河的這一頭,還有一座清涼山。清涼山古稱萬佛寺,又名太和山,位於延安城北的延河岸上,隔延河水與鳳凰山、寶塔山相望,歷來被認為是延安第一名勝。
  • 延安萬達城丨以經典之音,獻禮聖地延安——11月21日黃徵親臨延安萬達城
    2020年11月21日,黃徵將攜手眾星獻唱延安,帶領觀眾體驗震撼視聽的科技大秀,在這座我們深愛的城市進行一場狂歡盛會,這是一次專屬於延安萬達城、延安人民的音符律動。現在就讓我們側耳傾聽,這場由黃徵攜手眾星的城市演唱會。「怎麼才能讓我登上你的愛情諾曼第,狂奔在破曉的大地,拼了命也要找到你」。
  • 田松林|延安文藝牆報及其演變
    因此,文藝牆報事實上與紅色戲劇、歌謠一樣,是中央蘇區最為普遍與活躍的一種文藝樣式。 在他們的努力之下,中央蘇區的文藝事業逐漸活躍(《紅色中華》上的文藝作品從1933年開始變得豐富,同時還增設了文藝副刊與文藝專欄),文藝與革命的互動關係也得到了普遍地認同。鬥人呼籲《紅色中華》創辦文藝副刊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應用革命的藝術,文藝的力量,做宣傳、鼓動」。[22]也就是說,在開展群眾教育與服務於革命上,文藝和牆報有著共同的使命。因此,文藝順理成章地被引入到了牆報之中。
  • 在線影展:美國攝影師拍下戰時紅色延安,士兵臂章「18GA」
    在美國攝影記者福爾曼幾十年前的鏡頭裡,寶塔、清涼山、延河、窯洞、戰士、戰馬、城門、垛口、老街、瓦屋、高原、草木……還有延安的百姓,老人、孩子,尤其是「中華民族優秀兒女」,那些充滿活力的年輕的血肉之軀。哈裡森·福爾曼是美國合眾社、倫敦泰晤士報的記者。在探訪延安以前,已經是個「中國通」了。他有多個身份標籤:探險家、作家,以及戰地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