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數字繼《到延安去》後又推出《延安故事》
繼歌曲《到延安去》後,延安市委宣傳部、延安市文化和旅遊局、人民日報數字、陝西藝海濤聲影視文化傳媒再次聯合推出紅色歌曲《延安故事》。這首歌曲由著名詞作家麥展穗作詞,著名曲作家唐力作曲,延安籍歌唱家陳海濤演唱。歌曲通過媽媽娓娓講述的動人故事,展現了聖地延安的紅色故事和時代風採。
巍巍寶塔山像一面旗幟,激勵著當代人的理想和信念,喚起無數人對延安這塊紅色熱土的敬仰與好奇,踏上一條信仰之路。《延安故事》歌曲一經發布立即受到廣大歌友的喜愛,日前已在各大音樂網站上線。
《延安故事》歌詞:
從小就聽媽媽講這個故事
那裡有一座巍巍寶塔山
山下就是清清的延河水
附近還有一個南泥灣
信天遊唱出了東方紅
從此我就知道這個地方
叫延安 延安
從小就聽媽媽講這個故事
那裡有一座巍巍寶塔山
山下就是一個個小窯洞
附近還有一個大棗園
山丹丹花開喲紅豔豔
從此我就嚮往這個地方
叫延安 延安
延安的故事啊聽不夠講不完
故事的情節都是為了今天和明天
延安的故事啊聽不夠講不完
故事的情節都是為了今天和明天
都是為了今天和明天
呼兒嗨
聽不夠
講不完
呼兒嗨……
攝影:聽風
詞作者麥展穗簡介:
麥展穗,廣西人民廣播電臺文藝中心國家一級編劇,首席編輯、廣西首屆、第三屆籤約詞作家,廣西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廣西音樂文學協會副主席。已發表歌詞近千首,歌曲代表作《瑤山青》《擺呀擺》、《壯家妹》、《捶苗布》等分別榮獲中國音樂「金鐘獎」、中國原創歌曲獎「十大金曲獎」、中國電視藝術歌曲大賽金獎、中國廣播政府獎、全國廣播新歌獎等;已出版長篇紀實文學《崑崙關大戰》等共計200多萬字,創作並攝製完成《五色場》、《野戰醫院》等電視連續劇,《葫蘆妹的故事》(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最後的雷場》(曾獲團中央「五個一工程獎」、廣西「五個一工程獎」)、《真情相約》(曾獲中國廣播劇政府獎三等獎)、《陽朔情緣》(曾獲中國廣播劇政府獎二等獎)等廣播劇,出版有歌詞專集《一架古老的水車》。
曲作者唐力簡介:
唐力,男,瑤族,1954年出生,廣西恭城人,國家一級作曲家。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音樂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西音樂家協會理事、創作委員會主任、廣西電視藝術家協會理事。
曾任廣西藝術學院樂團團長、院長辦公室副主任、《歌海》雜誌社社長、總編,廣西文化廳廣西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廣西民族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等職。現任廣西民族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碩士生導師。廣西第一、第三、第四屆籤約作曲家。2003年獲廣西十三年文藝家成果展 「廣西文藝家」稱號。
主要代表作有歌曲(作曲):北部灣三部曲《北部灣情歌》、《北部灣戀歌》、《三娘灣》;親情三部曲《阿爸阿媽》、《阿媽的手》、《爹娘》;民族歌曲《戴花竹帽的多情妹》、《回家過節》、《蝴蝶歌》、全國廉政金獎歌曲《瓦西裡》等,為影、視《那年秋天》和20集電視連續劇《女進修生》以及現代壯劇《天上的戀曲》作曲。
創作範圍涉及歌曲、影視、戲劇、舞蹈,作品曾獲「中國音樂電視銅獎」、「中國廣播新歌銀獎」、 「全國廉政歌曲金獎」、「中南六省(區)電視藝術『金帆獎』」 、「中國電視金鷹提名獎」、廣西「五個一工程獎」、「廣西政府銅鼓獎」、「廣西十大金曲獎」 、「廣西音樂金鐘獎」、「廣西桂花戲劇作曲獎」等獎項。創作的毛南族民歌《戴花竹帽的多情妹》入選《中國世紀民歌》。出版有兩張個人歌曲作品唱片專輯。編著出版了2003、2004《中國年度最佳歌曲集》。科研課題《瑤族音樂的傳承與創新運用》獲國家民委課題立項資助,其課題成果歌曲獲「廣西音樂金鐘獎」;擔綱作曲的現代壯劇《天上戀曲》入選「十大國家舞臺精品劇目工程」。論文《瑤族音樂的研究與創作》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
演唱者陳海濤簡介:
陳海濤,女,七十年代生,歌唱家,作家,陝西省絲綢之路文化傳播使者。祖籍陝西延安, 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現任西安森林象藝術教育執行董事,陝西藝海濤聲傳媒董事長。1997年出版個人演唱專輯《給我一雙翅膀》;2005年出版長篇小說《人樣子》。進入新時代以來,創辦陝西藝海濤聲傳媒,致力於創作、演唱和推廣歌頌新時代,弘揚主旋律的音樂作品。歌曲代表作有《到延安去》、《梁家河的風》、《和你在一起》、《幸福要靠奮鬥來》、《延安故事》、《中國退役軍人之歌》、《夢長安》、《等你》、《絲路藍圖》、《龍的故鄉》、《給我一雙翅膀》、《信天遊》、《撂不下個你》等,演唱的歌曲獲得了主流媒體的肯定和讚譽,受到廣大聽眾的喜愛,被人民日報譽為「歌唱新時代、弘揚主旋律的藝術家」。
讓我們帶著夢想《到延安去》,聽《延安故事》,緬懷革命前輩英雄事跡,傳承偉大的延安精神,譜寫新的時代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