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滿滿!延安學習書院(延安書局)昨天捲起了一場「文化風暴」

2020-12-25 澎湃新聞

五月的書院蒼翠欲滴,夏風習習,滿院的書香氣讓人陶醉。在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七十八周年之際,在「陝軍東徵」口號提出27周年之際,5月19日上午,高建群《最後一個匈奴》兼談陝北文化專題互動講座在延安學習書院閱讀空間精彩開講。

27年前,《最後一個匈奴》作品研討會在北京舉辦,高建群的《最後一個匈奴》與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等作品引發了「陝軍東徵」現象,震動中國文壇。這部高原史詩再現了陝北這塊匈奴曾留下深深足跡的特殊地域的世紀史,27年後,我們齊聚延安學習書院,回顧27年前陳荒煤先生的書面發言。

陳荒煤先生的書面發言

周明懇請轉高建群同志:

明天上午正好有一活動我必須參加--全國電視劇本評獎頒獎大會。我是評委會負責人之一,我不便請假,因此不能參加研討會了。小說接到時間太晚,來不及看。

但是,作為延安的一位文藝戰線上的老戰士,聽到介紹,這部長篇小說寫了大革命時期以來的三代人的命運,直到現在的改革開放時期,這還是過去沒有人寫過的重要題材,我很高興!我祝賀這部作品出版,並獲得成功!

我一定抽暇好好拜讀!謝謝你們熱情的邀請。

研討會圓滿成功

陳荒煤

一九九三年五月十九日

此次「學習大講堂」,得到了很多知名作家的關注,並發來賀信,請看賀信內容。

閻綱:編輯家、評論家、散文家,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

賀 信

我敬重的建群您好!

欣聞明天在延安學習書院·延安書局舉辦《最後一個匃奴》創作經驗懇談會,特表賀忱。

《最後一個匃奴》晉京的盛況如在目前。27年了,它遠遠跳過速朽期。27年了,它的風採依舊。27年了,人們——特別是陝西讀者沒有忘記它,了不起啊!

去年您週遊絲路,一部宏大的構建行將落成,老漢樂見其成!

閻綱 2020年5月18日賀

周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冰心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報告文學》雜誌社社長。

賀 信

欣聞高建群《最後一個匃奴》創作經驗懇談會在延安學習書院·延安書局召開及建群文學藝術館的建立,謹表衷心祝賀!

27年前在北京轟動一時的「陝軍東徵」,至今在文學界仍是一個歷史性的重要話題,一段難忘的記憶。

祝會議圓滿成功!

周明 2020年5月18日賀

講座現場

高建群與陳忠實、賈平凹被譽為陝西文壇的「三駕馬車」,他的代表作有《最後一個匈奴》、《愁容騎士》、《大平原》、《統萬城》等。

高老師曾經在延安生活、工作了30年,人生和事業的起步都是在延安,對延安充滿了感情,他用風格鮮明的講述向我們再現了高原史詩《最後一個匈奴》的創作歷程及其背後的故事,再現了陝北邊陲民族融合的歷史進程和一代又一代人波瀾壯闊的奮鬥史,被譽為浪漫派文學「最後的騎士」。

匈奴是一個崇拜狼的草原遊牧民族,勇猛彪悍、驍勇善戰,曾以鐵騎徵服了廣袤的土地,也曾在陝北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策馬遊疆,留下深深的足跡,通過高老師的娓娓講述,讓我們共同領略陝北文化的藝術魅力。講座現場更是座無虛席、掌聲雷動、發人深思吸引了全市各企事業單位、文學愛好者紛紛前來聽講,很多人表示意猶未盡。

講座現場視頻

視頻拍攝剪輯/惠紫婧 付昭華

高建群與文學愛好者互動

文學愛好者:

高老師,您好,歡迎您再次來到學習書院,請問您《最後一個匈奴》的這本書的書名由來?

高建群:

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是以另外的一種形態存在著的,這形態就是,每當那以農耕文化為主體的中華文明,走到十字路口,難以為繼時,於是遊牧民族的踏踏馬蹄便越過長城線,呼嘯而來,從而給停滯的文明以新的「胡羯之血」。這大約是中華古國未像世界上另外幾個文明古國那樣,消失在歷史路途上的全部奧秘所在。

文學愛好者:

大家都知道,延安是革命聖地,想知道高老師有沒有把陝北當作您創作的根據地?

高建群:

出生在關中平原的我對陝北情有獨鍾,我把自己的寫作和思考與三條河緊緊地關聯到一起,我度過了卑微和苦難少年時代的渭河,在崗哨和馬背上把青春年華拋灑的額爾齊斯河和我走向成熟、成功的延河。正是這三條河構成了我文學作品的主要源泉和根基。

講座結束後,高老師還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現場籤售,籤售場面更是火爆,跟隨我們的鏡頭一起去現場看看吧!

通過此次講座,大家一致認為傳承並弘揚陝北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延安學習書院將繼續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專題學習活動,為延安市營造良好的書香氛圍。

責 編丨高思佳

審 核丨梁飛燕 趙梓希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原標題:《人氣滿滿!延安學習書院(延安書局)昨天捲起了一場「文化風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延安 延安》:紅色演藝又忙起來了
    如今,伴隨著各地旅遊團的重新湧入,陝西延安棗園文化廣場東方紅大劇院又熱鬧起來了。劇場內外的人氣正在逐漸恢復。為確保安全,我們嚴格實行觀演人數不超過劇場座位數30%的規定,對觀眾測體溫並要求全程佩戴口罩。除此之外,劇院還請了專業消毒人員對舞臺區、觀眾區、化妝間、通道、出入口等區域進行噴灑消毒,保證每日三次的消殺作業,為廣大觀眾和演職人員營造安全、衛生、放心的環境。
  • 初心溯源,尋跡延安||初心溯源實踐隊順利完成赴延安學習實踐
    西工大新聞網8月4日電(胡軒豪 梁峻瑋 鮑寒汀)為進一步學習和領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深刻內涵,深入學習、領會和弘揚延安精神,挖掘延安精神在新時代的深遠意義和豐富內涵,西北工業大學軟體學院初心溯源實踐隊以「走初心之路 點亮紅色中國」為主題,懷著虔誠而激動的心情,
  • 延安:天藍草綠新家園
    芳菲四月,延安處處是美景。近年來,延安市秉持「山水林田湖草」的發展理念,圍繞「宜居、宜業、宜遊」的城市定位,通過自然封育和人工幹預,形成了大規模、高密度、多樹種的植被系統,打造城市綠帶、綠網、綠廊。一個三季有花、四季見綠的生態美麗新延安呈現在我們面前。
  • 延安往事
    當年李德在延安時, 曾見證了中共領袖毛澤東與夫人賀子珍的一場爭吵。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交誼舞風波1937年1月, 美國女作家史沫特萊以德國《法蘭克福日報》記者的身份來到延安。為其充當秘書兼翻譯的是位美貌的中國女子,叫吳光偉。吳光偉又名吳莉莉, 父親曾是北平鹽務局長。
  • 【延安記憶】唱歌,延安時期盛極的風氣
    梁漱溟在《訪問延安》一書中記述:「愛唱歌,愛開會,亦是他們一種的風氣。天色微明,從被窩中坐起,便口中哼啊抑揚,此唱彼和,仿佛一切勞苦都由此而忘卻!人與人之間情趣增加,精神上互為感召流通。——凡此印象,我腦中尚存留,但不知今日延安尚保持得否?」
  • 【延安十三年】延安革命史大事記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城,從此,延安成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指揮中心和戰略總後方。黨中央進駐延安後,鳳凰山麓成為中央機關和毛澤東的第一處駐地。隨著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國民黨反動集團對邊區實行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1941年到1942年,邊區幾乎到了沒有衣穿、沒有飯吃的嚴重地步。
  • 感受習總書記七年插隊 青年教師學習延安精神
    近日,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組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青年骨幹教師、黨團工作骨幹50餘人赴陝西省延安市開展延安精神學習實踐活動。學員們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青年教師們還有感而發,演唱了《軍民大生產》、《黃河大合唱》、《淚蛋蛋拋在沙蒿蒿林》等歌曲,在音樂的洗禮中得到了學習和提高。  結合思政課的授課特點,培訓安排了豐富的理論課程。
  • 西安郵電大學:「學習強國」科技小屋在延安希望小學落成
    由「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授權、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院「愛心青年幫」(黨支部)團隊發起的「學習強國」科技小屋於9月28日在延安希望小學落成。儀式上,張新柱、顧輝、高曉斌、李升春共同為「學習強國」科技小屋揭牌。西安郵電大學研究生院黨委書記高向鵬向延安希望小學轉贈了「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寄語本;研究生「愛心青年幫」團隊負責人劉洋老師對「學習強國」科技小屋作了簡要介紹。落成儀式結束後,與會嘉賓和延安希望小學的師生們來到「學習強國」科技小屋進行了參觀體驗。
  • 延安萬達城丨以經典之音,獻禮聖地延安——11月21日黃徵親臨延安萬達城
    2020年11月21日,黃徵將攜手眾星獻唱延安,帶領觀眾體驗震撼視聽的科技大秀,在這座我們深愛的城市進行一場狂歡盛會,這是一次專屬於延安萬達城、延安人民的音符律動。現在就讓我們側耳傾聽,這場由黃徵攜手眾星的城市演唱會。「怎麼才能讓我登上你的愛情諾曼第,狂奔在破曉的大地,拼了命也要找到你」。
  • 延安,請開始你的表演
    於是,這裡成為了農業文明與遊牧文明爭奪的焦點,從秦國的高奴縣,到胡夏的豐林城,再到宋代的延安府,歷史見證了延安從無到有,並發育為西北重鎮的過程。延安也是黃帝陵所在地,歷史文化悠久(圖片:LiDuan / 圖蟲創意)▼當然,延安對中國歷史影響最為深遠的時代,毫無疑問是土地革命與抗日戰爭時期。
  • 順《延安 延安》之勢,不斷開拓創新「紅秀」演出品牌
    在延安這片紅色文化的沃土上,陝文投、延安文投積極探索、不斷創新著紅色景區開發模式和紅色演藝內容,在「紅色文化、現代表達」的理念指導下,通過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以生動、時尚、極具科技感的形式將延安精神具象化地展現出來,陝文投、延安文投傾力打造的大型紅色主題演出《延安 延安》就由此而生、為此而生。
  • 人民日報數字繼《到延安去》後又推出《延安故事》
    人民日報數字繼《到延安去》後又推出《延安故事》繼歌曲《到延安去》後,延安市委宣傳部、延安市文化和旅遊局、人民日報數字、陝西藝海濤聲影視文化傳媒再次聯合推出紅色歌曲《延安故事》。這首歌曲由著名詞作家麥展穗作詞,著名曲作家唐力作曲,延安籍歌唱家陳海濤演唱。
  • 紀錄片《我要去延安》開機 讓延安精神發揚光大
    《我要去延安》作為建黨100周年獻禮作品共分六集、每集30分鐘,主題為「我要去延安,我要跟黨走」。該片將鏡頭對準1937年—1945年之間奔赴延安的青年學生和愛國知識分子,講述了他們在抗戰和民族復興的大背景下對理想、信念和信仰的追尋,是一部主題鮮明、題材重大、立意獨特、積極向上的重大題材電視紀錄片。
  • 延安: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年度成果展在延安舉行
    12月19日,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文化之美·影戲人間」年度成果展在延安魯藝文化園區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光遠出席活動並致辭。本次年度成果展展示了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教育基金會在非遺領域項目的重要研究成果——皮影實驗劇《長至歸》,現場發布了基金項目學術成果《弦板腔皮影戲史話》《陝西皮影項目白皮書》,並將《陝西皮影項目白皮書》捐贈給延安魯藝文化園區。
  • 延安推進新時代網信工作 全媒體講好延安故事
    這一年,延安網絡信息傳播圍繞供給側改革、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以及蘋果產業後整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脫貧攻堅等內容,強化議題設置,策劃組織開展「紅色築夢 延安新動能」網絡主題活動、「牢記諄諄囑託 奮力追趕超越」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延安
  • 讓市民走上舞臺「藝」起嗨 延安大劇院首屆廣場文化藝術節啟動
    秧歌表演6月20日晚,延安大劇院「多彩廣場·『藝』起嗨」首屆廣場文化藝術節在熱鬧的鑼鼓聲中啟動。演出在一場熱鬧的腰鼓表演中落下帷幕。據悉,本屆廣場文化藝術節將持續4個月,主辦方將圍繞「鄉土文化月、社區文化月、家庭文化月、企業文化月」四大內容板塊開展相關活動,「周末電影文化節」貫穿始終,以激發廣大市民對廣場文化的熱情,讓市民走上舞臺成為主角,真正成為城市文化的參與者、欣賞者和分享者,切實增強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職業教育史丨延安時期職業教育
    從3月10日開始,航空學校陸續接收了一批年輕、身體好、文化程度較高的連、排級幹部近百人為首批學員,抽調原來學過航空技術和文化程度較高的幹部劉風、王連、熊焰等組成高級班併兼任文化教員,開設了航空基本原理、航空機械知識和政治、語文、數學、物理、俄文等課程,因陋就簡,製作了飛機模型等教具。
  • 小學四年級《延安,我把你追尋》,看課文重點批註,弘揚延安精神
    今天我們講解的是第24課《延安,我把你追尋》,這是一首現代詩,詩人主要是看到了延安日新月異的變化,想到了延安的過去,也憧憬著延安的未來。因為是略讀文章,所以大家不用太緊張,考試不作為重點。我們學習這篇文章主要是能夠正確的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發揚延安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可以啦!
  • 延安大劇院「多彩廣場·藝起嗨」首屆廣場文化藝術節等你來玩!
    2020年延安大劇院「多彩廣場·藝起嗨」首屆廣場文化藝術節將於6月20日19:00延安大劇院南廣場盛大開幕。本次活動由延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延安新區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延安大劇院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承辦。
  • 延安的「福爾摩斯」:布魯
    新華社廣州8月21日電(記者李雄鷹、塗超華 )因破獲大案,被毛主席稱讚為延安的「福爾摩斯」,他就是布魯。布魯,原名盧茂煥,又名陳泊,1909出生,廣東省樂會縣(今海南省瓊海市)人。布魯五六歲時,即跟隨父親出海捕魚。全家人節衣縮食送他進私塾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