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一句話道出扎心真相:下班後回微信,暴露了你的情商

2021-02-20 讀者

春節福利第一彈!

參與活動👇免費領取精美茶器👇


文/讀書君  主播/ 豔坤

來源/樊登讀書(ID:readingclub_btfx)

上周六晚《奇葩說》的辯題「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擊中了無數打工人的淚點。清晨6點,天還是灰濛濛的,他就帶著70歲的老母親,在寒冷的醫院門口哈著氣排隊拿專家號。好不容易10點看上醫生了,微信上收到了一條消息,讓他背後一涼。信息是領導發的,要他緊急改一份合同,12點就要用。左手拿著老母親的醫療繳費單,右手握著維持生計的手機,這個30多歲的中年人,一時間竟差點哭出來。成年人的情緒禁不起推敲,一推敲,喜怒哀樂裡,都藏著委屈。當一個打工人真的很難,可當個孝順的子女、負責的父母、熱愛生活的人,就很容易嗎?在信息無孔不入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這是每一個打工人,每一天都面臨的兩難處境。

為什麼「下班後回復工作消息」是讓打工人那麼不爽的一件事?

因為這代表著「隱形加班」。

假裝沒看到消息,什麼事都沒有。

一回消息,睡前就多了一個活。

好不容易請到年假在外地旅遊,領導一條消息就變成了在酒店加班。

微信群裡有人提問,誰回答,誰就要管後續的一系列提問。

「這個辯題傳達的是,我們已經不配享有一整塊休息的時間,而只能被迫學會在隨機的時間碎片裡面,安排自己的欲望。」是啊,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的「人權」都保障不了,又何談其他?浙江寧波有一位王女士,就曾因沒有及時回復工作消息,而被辭退。當晚10點23分,領導在微信群裡要求所有人在10分鐘內發當月的營業額,王女士因為10點就入睡了所以沒看到。結果第二天單位直接通知她「你被辭退了」,連商量的餘地都沒有。王女士一臉懵地說:「我睡得早沒看到,第二天發不行嗎?」領導說:「這年頭,誰10點就睡覺啊,你肯定是假裝的。」王女士尋求了法律援助,成功維權拿到了應得的賠償金。據《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權利。下班期間,職工理應得到充分休息,用人單位應該尊重職工的休息權,不應隨意侵佔職工的休息時間。就像哲學家劉擎所說:「八小時工作制是一個進步,我們不能越發展越倒退。」可為什麼總有人及時回消息,甚至不是他管的事,他也積極地回復消息,幫忙解決?難道他就不是孝順的子女、負責的父母、熱愛生活的人嗎?「不回消息的確有很多好處,但沒人告訴我,不回消息我要承擔什麼後果。難道我第二天去上班會是開開心心地去嗎?我到公司了,不還是要面對領導的指責,同事的埋怨,這些問題不還是要我自己去解決嗎?」「如果是兩個能力差不多的人,一個人總是積極地回覆你消息,一個人只要下班了就找不到人。長此以往,你會更器重哪一個?你會把機會、資源傾斜給哪一個?」阿里副總裁童文紅,就是靠「第一時間回復消息」這一顯著標籤,獲得了她的第一次升職加薪機會。2000年,30歲的童文紅進入阿里做前臺,那時她不懂專業、沒有背景。但她愣是把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行政工作,做到了很多同事都「非她不可」的地步:她會在晚上把滬杭鐵路車次時間表,主動發給第二天要去上海出差的同事;夏天到了,她主動利用周末時間聯繫冷飲公司,給咖啡吧增加季節飲品;大年三十晚上,客服忙不過來,她主動幫客戶解答一些基本疑問。還有一點最讓同事印象深刻:無論什麼時間找她,她都會第一時間回復消息。正是這種靠譜,讓她一路被提拔為行政主管、經理,現任阿里集團資深副總裁兼菜鳥營運長,是阿里上市後馬雲背後9位億萬富豪的女性合伙人之一。「靠譜」是一名職場人非常重要的品質,其重要程度甚至超過了「專業」。因為「靠譜」的背後是態度,「專業」可以通過努力獲得,但「靠譜」卻是一名職場人怎麼看待自己與職場的靈魂問題。「在你能力不足時,『靠譜』是能讓你保住工作的最好方法。」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麼,究竟該如何抉擇「下班後該不該回復消息」?其實,辯論的最終目的,是站在正反雙方的立場上,把觀點都拋出來,讓觀眾看到問題的全貌。能力強,就可以我行我素,下班後就再也不管工作消息嗎?能力弱,就得犧牲下班時間,時時刻刻守著手機回消息嗎?在職場上,和「業務能力強」同樣重要的,是「擁有職場智慧」。懂得分清做事的主次,懂得如何為人處世,懂得如何讓自己更聰明地躲過危機,贏得漂亮,這些都是我們一直要修行的功課。你完全可以規定自己的團隊,下班後除非事情緊急,否則就不要發消息了。而對於不得不回的消息,你也可以通過「收到,明天早上10點答覆您」來讓自己免於加班。這種職場智慧,被世界撐竿跳名將布勃卡,稱為「留有一釐米餘地」。就像跳高一樣,每次都只將紀錄「提高一釐米」,而不是每次都「榨乾自己」。基於此,對於「下班後該不該回復消息」問題,我歸納了6條方法論:對於休息時間找上門來的工作,如果不緊急,就明確告訴對方「收到了,我會在XX時間給您答覆」。讓他明確你是一個知道自己要什麼,懂得平衡工作與生活的人。6.拿到任務不要埋頭就做,而是先跟領導明確緊急程度和完成時間。這樣領導會覺得你考慮周到,同時也提醒了領導,你是一個很重視時間管理的人,領導下次布置任務時也會考慮到你的工作節奏。每個打工人都有「不得已」的一面,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樣:然而,一個擁有職場智慧的打工人,可以把這份「不得已」,化為動力和權力。做一個聰明的打工人、靠譜的職場人、高價值的社會人。


 

點擊文字查看往期推薦

作者:讀書君,讀書是最低成本的成長,一年50本書,和百萬人一起改變,只為溫暖你的睡前時光,公眾號:樊登讀書(ID:readingclub_btfx)。

相關焦點

  • 下班後工作消息該不該回?蔡康永的一句話,真相了!
    不久前,《奇葩說》的辯題——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擊中了無數打工人的淚點。我有一個朋友,上周日陪老人看病。清晨6點,天還是灰濛濛的,他就帶著70歲的老母親,在寒冷的醫院門口哈著氣排隊拿專家號。好不容易10點看上醫生了,微信上收到了「一條@你的消息」,讓他背後一涼。信息是領導發的,要他緊急改一份合同,12點就要用。
  • 下班後工作消息該不該回?《奇葩說》蔡康永的一句話,真相了
    女同事說:《奇葩說》最新一期的辯題是: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戳中了無數職場人的軟肋,程式設計師辯手的一句「已回未支付」更是在周末霸榜熱搜。到底該不該回?如果要回,又該如何回?不回是我們的權利,但及時回復也許能打開另一番天地。
  • 【職場管理】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
    此時此刻,你可能正在做一頓精美的晚餐,也可能正在和朋友打遊戲上分,又或是抱著手機躺在沙發上刷視頻。 突如其來的工作消息讓你心生煩躁,如果你回復了這條微信,那可能就意味著接下來發生的事,是你必須打開電腦,又或是因為這條微信,你要打擾更多和你一樣已經下班的人。 「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
  • 蔡康永的情商你學不會
    剩下的每件事,只有你一個人過好是不行的,你得讓出錢的老闆過好,參與的工作人員也過好。越是這樣想,就越應該珍惜那些有別人參與的工作。」蔡康永說。類似這樣的回答,都在印證他書中的觀點:用開放的心,面對別人所提出的角度。「我從來都沒有覺得,用什麼角度看待人生是被禁止或者是不可以的。」他相信,給內心賦予很大的彈性,人才會過得舒服。
  • 蔡康永:知道你情商高,沒想到你這麼高……
    但蔡康永卻在此刻表現出了超高的情商來救場,他站起來對男孩說:「你不用那麼大壓力,確實現在逼你給個答案太草率了,但李湘希望你說出內心想法。那現在給你豁免權,沒有人追究你下臺之後會不會真的履行你現在的說辭,就說你現在的感覺?喜歡這樣的女孩嗎?」
  • 你說話的態度,暴露了你的情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作者:哲學君來源:哲學人生網你嘴裡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01說話的方式,暴露你的情商。說到高情商,就不得不提演員黃渤。黃渤,作為娛樂圈的高情商代表,在說話方式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 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
    馬東評價他「有顆惡毒的心」,「惡」是角度,「毒」是精準,是看透了這個世界,依然選擇溫柔以待。他,就是蔡康永。他參與主講的《好好說話》第二季長期佔據暢銷榜前列。現在,他又帶來了《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幫助你成為高情商者。
  • 《蔡康永的情商課》① | 成為情緒的主人,才能舒服地做自己
    正因為情商的影響面廣,影響力巨大,要想學透它,就要了解職場處事技巧、戀愛技巧、社交技巧、親子溝通技巧,甚至自我激勵技巧。古今中外,涉及如此全面的情商類書籍並不多,但在這些方面常常發表觀點,爆出金句,在熒幕中有著穩定高情商形象的,非蔡康永莫屬。他將自己對「如何培養高情商」的觀點,都集中在這本《蔡康永的情商課》中了。
  • 蔡康永:判斷一個人的情商高低,需看這一句話,你中了嗎?
    小編想到的是蔡康永。想必有很多人都是通過《康熙來了》和《奇葩說》這兩個大火的節目,才認識的蔡康永吧!如果說《康熙來了》讓我們見識到了他的才智和淵博,成為80後、90後初入職場的必須課。那麼《奇葩說》中他的情商和涵養,則成為80後、90後的情商教科書。
  • 在線課程丨《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幫助你成為高情商者
    馬東評價他「有顆惡毒的心」,「惡」是角度,「毒」是精準,是看透了這個世界,依然選擇溫柔以待。他,就是蔡康永。他參與主講的《好好說話》第二季長期佔據暢銷榜前列。現在,他又帶來了《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幫助你成為高情商者。
  • 傳授「說話之道」熱銷400萬蔡康永又上「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很多80後了解蔡康永,少不了通過一本超級暢銷書《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而90後、00後喜歡蔡康永則更多是通過各種網絡綜藝節目中精彩的總結和回答。在節目中,蔡康永不走高談闊論的路數,而是善於娓娓道來,表現出的高情商以及文化內涵,以及對於人心理的把握都很到位,令網友印象深刻。繼《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熱銷400萬冊後,蔡康永再次為讀者奉上「內心強大之道」。蔡康永在最新出版的新書《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中,保持了蔡康永一貫對於情商的獨到見解。在他看來,情商是應付一切人際關係的總和,情商真正的意義,在於能夠愉快地做自己。
  • 五芳齋以治癒小短片,道出了成年人生活的真相
    :「我養你啊」,需要莫大的勇氣,這個電影也深刻體現出,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小時候,我們可以有父母的庇護,但是當長大成人後,身上就肩負起了責任,所有的一切只能靠自己,不能示弱,想要立足於社會就要變得堅強。但是即使是生活再難,我們依然要有勇氣面對。就像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在《米開朗基羅傳》中寫道的那樣:「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 蔡康永:高情商的人,不總是溫暖友好
    前幾天,有個幾年沒有聯繫的同學,突然微信私聊我,要我幫他在某寶刷單。我沒回復。沒想到他接著幾條語音發過來,一邊開著油膩的玩笑,一邊讓我幫他刷。我不勝其煩,就回了一句:我沒有某寶。所謂情商,絕對不是沒有節制的委屈自己、迎合別人,維護一種表面的友好,而是都能更真實,更舒服地成為自己。高情商,不是一味的遷就別人什麼是情商?用一句話講就是讓彼此相處舒服。但事實卻是大多數人總在做著讓別人舒服的事,卻得不到自己內心的自我認同。
  • 蔡康永:情商就是自得其樂
    文章已獲「一條」(id:yitiaotv)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編輯 | 倪楚嬌在《說話之道》出版10年後,蔡康永又寫了一本情商書。打完招呼、補妝、帶麥、入座,蔡康永轉頭望向窗外。這次的採訪地點位於三裡屯某酒店的22樓,落地窗外是湛藍的天際。蔡康永似乎陷入了自己的世界,周圍發生的一切都無法打擾他。偶爾的幾句關於「拍攝注意要點」的說明,會短暫地把他拉回「現實」,隨即他又「躲」回了自己的世界。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他書裡寫的「與自己獨處」是什麼意思。
  • 叱吒娛樂圈多年,黃渤、趙麗穎告訴你:大家對情商都誤解了
    明星作為公眾人物,比大多數人更容易暴露情商。說起娛樂圈高情商的代表人物,黃渤絕對當仁不讓。拋開黃渤的影帝身份,單說長相,大概沒有幾個人覺得黃渤長的帥,客觀來講,用醜來形容也不過分,尤其是在帥哥扎堆的娛樂圈。
  • 簡談問心|黃渤顏值遭奶奶嫌棄,一句話道出聰明人都懂的語言藝術
    簡談問心|黃渤顏值遭奶奶嫌棄,一句話道出聰明人都懂的語言藝術自古以來,幽默都被當作一門生動、有趣、實用的語言藝術,而在人際交往中,很多聰明人將自嘲定義為幽默藝術的最高境界。黃渤這樣說,可謂機智滿滿,既能調節氣氛,讓現場充滿歡樂,又能盡顯情商與幽默。
  • 《蔡康永的情商課》:情商真正的意義,在於愉快地做自己
    《蔡康永的情商課》:情商真正的意義,在於愉快地做自己作者:榮振環多年前,機場大師還流行翟鴻燊的時候,他大致講了一個高情商的故事
  • 蔡康永:情商是一輩子的事情
    情商真的是一輩子的事情。娛樂圈高情商代表人物之一就是蔡康永。笑傲演藝圈江湖30年,收穫一眾好人緣,他最出名的就是如一種藝術般的說話方式。奇葩說錄製到了第五季,蔡康永就擔任了五季的奇葩說導師,每次發言都能體現他的高情商和涵養,深刻晦澀的道理通過他生動的口述,總能讓觀眾如沐春風,印象深刻。
  • 蔡康永:冷淡,是最高級的情商
    蔡康永秒回:「都是我的錯,我應該賺多一點讓阿姨做飯,不應該讓你這麼辛苦的。」全場為他的幽默和高情商驚呼。蔡康永一直是「高情商」的代名詞。在各種節目裡,總能波瀾不驚地表達自己,能在頒獎典禮上逢兇化吉,《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賣出了400萬冊,靠教人說話就創造了超級暢銷量。什麼是情商?
  • 新書到店丨蔡康永的情商課,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蔡康永《因為這是你的人生》蔡康永,你認識他的時候,是在《金馬獎》還是《康熙來了》?最近喜歡看《奇葩說》,而且很喜歡他的觀點,不得不說有情商的人,會自帶讓人覺得親切的BUFF。不管喜不喜歡,每隔一陣子,我們就不得不整理一下房間,不然住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