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1原型機亮相,機頭出現明顯變化,離服役為期不遠了

2020-12-23 永不磨滅的番號
最新FC31戰機試飛照片

近期,網絡再度傳出FC31戰機的照片,FC31有人認為軍隊有可能採購這款戰機,並命名為殲31戰機。而這次殲31新的原型機亮相,跟以往不同,機頭出現明顯變化,網友分析殲31戰機已經進入新的階段,機頭較大變化說明戰機穩步推進中,並且離服役為期不遠了。FC31戰機一直被關注著,有說該戰機不及格,解放軍不會採購。有說FC31應該命名為殲31或者是殲35戰機,這樣可以跟殲20形成高低搭配進行協同作戰。

FC31原型機2.0版

此次FC31戰機試飛曝光備受關注,機頭出現了明顯變化,機頭的空速管沒有了,極有可能意味著FC31已經安裝了機載雷達,而且是有源相控陣雷達。對比之前的試飛照片,這次FC31戰機試飛極已經進入全新的階段。一款戰機從技術驗證機到量產型,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試飛。在技術驗證機狀態下,即便是隱形戰機也是帶有空速管的,到了原型狀態,機頭空速管便會取消,取而代之的是L型空速管。

YF22技術驗證機

新的FC31戰機試飛照片,說明該戰機已經開始改進和設計定型,直至最終量產服役。新的FC31原型機將進行功能性測試,包括機載火控雷達,飛彈發射,隱身測試等。要想加快試飛速度,僅憑一架FC31是遠遠不夠的,沈飛必須要多生產幾架原型機才能滿足試飛需求。而且要儘快地完成相關工作才行,若是再等十年該戰機恐怕會面臨服役既落後的命運。

F35C艦載隱身戰鬥機

在官方的新聞報導中,有出現了殲31戰機字眼,有分析認為這就是在說FC31的自用版。殲31戰機目前來看是一款中型戰鬥機,最大內油作戰半徑1250公裡,最大起飛重量28噸,最大速度可達1.8馬赫,數據跟F35C艦載隱身戰機差不多。官方給出了殲31的優勢,低成本、性價比高、使用成本低等特點,而世界上能獨立生產隱形戰機的國家就那麼幾個,殲31若作為艦載機來說,數據還算可以,可以考慮作為艦載隱身戰機來用。

殲20隱形戰機

但是現階段的殲31戰機還需要大幅改進才行,內置彈倉不夠大,體格需要加大,氣動布局還需要進一步優化。作為艦載機來說,當然要以制空作戰任務為主, 尤其是要面對敵人的隱身艦載機的時候。客觀的說殲31的底子要比F35C好,而F35C完全是妥協的產物。如果將殲31戰機放大,改進彈倉,換裝先進中推發動機,殲31戰機有希望成為最強的艦載戰鬥機。而機載雷達、EOTS光電瞄準系統和EODAS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已經裝備在國產戰機上,技術和可靠性是有保障的,國產先進中推渦扇19發動機也在緊鑼密鼓的測試中。

殲20雙機編隊

對於空軍來說,是否採購一種性價比高,裝備量足夠多的隱形戰機也是可以考慮的。殲20隱身戰機的大航程,機動性超強,確實能帶來不少優勢。但是仔細一想,如果全靠殲20隱形戰機是不是太過冒險了,更何況殲20的造價和使用成本都比較高昂,如果選擇殲31這樣的低成本隱身戰機使用,或許能節約出大量的資金,這筆錢可以用來購買更多的隱形戰機。若海軍和空軍都採購殲31戰機,不僅能大幅壓低殲31的單價,數量也上來了,能有效應對F35機海。沈飛如果能在未來幾年時間內多生產幾架殲31原型機,那麼該戰機的試飛進度將會大幅加速,照這種速度下去殲31戰機離服役也就不遠了。

作者:浮生若夢005

相關焦點

  • 殲31去掉空速管意味著什麼?鶻鷹進入原型機時代,仍無法上航母
    最近,FC31鶻鷹在沉寂多年之後又開始頻頻亮相了,繼那張正面飛行大圖之後,近日網上又曝光了據說是03號機的飛行圖。從機身來說,這架鶻鷹採用了和一號機類似的黑色塗裝,有點令人匪夷所思。當然,也可能是逆光拍攝的效果,導致機身變黑。
  • 殲31低調多年,終換全新「心臟」,孫總師:沈飛給解放軍的新作品
    據外媒《航空防務》報導,日前,低調多年的中國第五代隱身戰鬥機FC-31的新照片頻繁出現在社交媒體上。值得注意的是現在該機又刷上了銀灰色的塗料,似乎表明其正在向正式服役那一天邁進。
  • 淺析:殲20空速管的取消 距裝備入役又進一步
    2013號殲20取消了空速管殲-20取消了安裝在機頭雷達罩上的空速管,一定程度上了降低了這一機載雷達天線前方不透波結構對雷達工作的影響。其實機頭空速管的取消,最為直接體現的好處就是雷達罩的結構設計難度的降低。
  • 殲31重大變化,隱身能力得到加強,專家推測:將成下一代艦載機
    近日,殲31又高調亮相,外形有了重大變化,換了銀灰色塗裝,去掉空速管,機頭變得更大、機身也膨脹了不少,隱身能力得到加強,專家推測:將成下一代艦載機。防務專家表示,換上新塗裝是為了測試隱身能力,證實該機將成為下一代艦載戰鬥機。
  • 殲15形成戰力,機頭雷達罩發生明顯變化,推測換裝新型AESA雷達
    據消息媒體報導,近日國產殲15艦載機在渤海上空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演習,從現場披露的照片來看,這批殲15戰機已經形成了作戰能力,而且它的機頭雷達罩與此前批次的殲15戰機相比,變化十分明顯,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換裝了新型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
  • 殲31進度再更新,去掉空速管,測試航電和飛行系統
    俗稱殲-31的FC-31「鶻鷹」戰機又出現新進度,最近網上出現了「鶻鷹」戰機去掉空速管的最新照片。設計結構雖然簡單,成本和價格低,但缺點十分明顯,那就是暴露在外的空速管會增加飛機雷達截面積。殲-31早期照片(機頭有長長的空速管)不過,由於新戰機在早期試飛階段,大都採用成本可靠的設備,以降低難度和風險,因此許多技術驗證機,或是早期原型機仍採用空速管,等飛行科目結束之後,
  • 試飛7年無人問津,殲31為什麼還不服役?或許是在等待003航母下水
    ,然而好幾年過去了,殲20已經服役部隊,在後續換裝國產發動機後便要大批量投產,反觀殲31卻連正式編號還沒有確定,這也讓眾多軍迷朋友對其失去了信心。但正所謂好飯不怕晚,殲31是我國在關鍵時期研製的第二款隱身五代戰機,不可能讓它就這樣匆匆落馬的,目前關於殲31的主要用途差不多有三種,其一是與殲20重型隱形戰鬥機形成高低搭配,也可以理解為低配版殲20;其二就是殲31是我國推出的可以進行出口的五代機;而第三種也是最有可能的一種,殲31將發展成為可以替代殲15艦載機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鬥機。
  • 殲11、殲15、殲16長得太像分不清?看看這幾個特徵就明白了
    的基礎上改進衍生出了殲-11B、殲-11BS(雙座教練機型號),不過也只是整合了國產的航電、發動機和武器系統,在外形上並無太大變化,與蘇-27基本保持一致,所以殲-11的基本特徵就是蘇-27的經典外形!
  • 殲31有新進展了!去掉空速管,已經進入原型機階段
    FC-31作戰飛機,名稱是鶻鷹,被稱為殲31。最近,它的研製進度有新的進展了,網絡上有了鶻鷹的新照片,是該作戰飛機把空速管去了的樣子。若這照片具有真是可靠性,那麼,鶻鷹也許配置了航空型電子系統,步入了原型機的階段了。
  • 殲20、運20、直20,已全都服役,三個20分別有多少架了?
    目前,我國新一代戰機「20家族」中的三個20已經全面服役了,其中殲20服役時間為2017年3月10日,已裝備部隊3年半以上;運20服役時間為2016年7月6日,裝備部隊近4年半,而直20正式裝備部隊的時間大概在2019年,也服役一兩年了。
  • 高不成低不就,殲31為何還得不到海外訂單?其實真沒必要出口
    圖片來自網絡 感謝原作者 近日,沈飛又開始試飛最新版的五代中型戰機03號殲-31,這也是該機型的第三種改進版本原型機。和原先的01、02版本相比,最新版的殲-31去掉了機頭上空速管,同時機體也略有些放大,這也從另一方面證實了其配套的國產四代中推渦扇-19的推力值要高於原來俄羅斯產的RD-93發動機。
  • 殲-31新照已看不到空速管,或將接近研發完成,未來很可能上航母
    一個是成飛的殲-20,已經服役裝備。另一個是沈飛的FC-31,也有網友將其稱為「殲-31」。在空軍下一代主力戰機選拔中,重型的且更加成熟的殲-20被選中,目前已經在批量生產中,裝備了數個作戰旅。相比之下,FC-31「鵠鷹」戰機就落寞許多,但終歸來說,中國還是再需要一款中型的五代機給航母配備,就像是美國的F-35C海軍航母艦載機版本。
  • 殲15戰機現階段為什麼還裝有機頭空速管?
    早期的飛機安裝機頭空速管很常見,但是隨著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戰機的出現,空機頭空速管已經被機翼上的L型空速管或者內嵌式大氣數據傳感器所取代。因為在機頭安裝的空速管,可能會對機載雷達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需要泡沫結構的金屬吸波材料來遮擋才行。而且機頭空速管的存在回與周圍大氣相互作用形成的激波幹擾將影響飛行器的氣動性能;特別是在大迎角飛行狀態時,其是引起頭部渦流及側向不穩定的因素之一,導致操控品質的下降;還有就是作為突出於飛行器正向表面的部件也影響到了飛行器的隱身性能。
  • 首架量產機墜毀一年後,第二架正式版蘇57亮相,比殲20落後3年
    蘇57是俄羅斯正在研製的五代機,它比殲20早一年首飛,還記得當時是2010年1月29日,而殲20是2011年1月11日才飛上天空的。可是現在,殲20已經服役3年之久,產量有五六十架了,蘇57的首架量產機才剛剛露面不久,不出什麼意外情況的話,預計會在今年年底服役。
  • 為什麼張召忠看好殲31?一機雙型,未來將提升航母打擊群作戰能力
    尾翼上的中航標誌和它的編號都表明這就是沈飛的雙發五代機項目,也就是各界稱呼為殲-31的飛機。在沉寂了大約兩年之後,這張最新試飛照片的出現,又給了各界對這個項目的信心和期待。
  • 殲-11D新試飛被曝光:沈飛破「下架」傳言,殲-11D或能轉正
    殲-11D新試飛被曝光:沈飛破「下架」傳言,殲-11D或能轉正 今年註定不平凡,對於很多人和企業來說今年都是個不平凡的一年。也許有人是因為疫情的緣故,也許是因為私事,也許有些企業是因為自身的戰績深覺不凡,比如沈飛。
  • 一張機頭對比照片暴露我國殲20優於美軍F22的秘密
    近日有一張照片出現在網上,那是殲20戰鬥機和F22戰鬥機機頭對比圖。從這張照片上我們就能發現殲20戰鬥機強於F22戰鬥機的秘密。我國殲20的機鼻部分明顯比F22 的要大一些,其內部空間也是一樣,這就能搭載更多更大、性能更先進的雷達和傳感器。在其他方面都差不多的情況下,航電系統的優勢會進一步擴大。
  • 機頭上的空速管:在新型戰機上都不見了,被大氣數據傳感器所取代
    殲-10C較之殲-10A,兩者有了非常明顯的變化,殲-10C改成了DIS進氣道,機背上多了一根天線裝置,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具備了對地作戰能力;而殲-10A只能外掛火箭巢,
  • 沈飛為何堅持改進殲11?或缺少空優戰機,殲10太小殲20太少
    而在最近的一張圖片中,軍迷們又發現一款疑似新批次的殲11有所改進,那麼沈飛為何如此沉迷改進殲11?從這次社交媒體的圖片來看,這次黃皮的殲11應該是一個新批次,而其中又不少地方相比之前有所變化,那麼在2020年殲11是否還有必要花力氣改進,沈飛是不思進取,還是國內真的缺乏空優戰機,值得好好說一說。
  • 殲31再不抓緊真晚了?美制強悍發動機到位,韓國五代機不再是ppt
    作為殲20之後的國產第二款五代機,沈飛的殲31隱身戰機項目一直在不緊不慢地推進中,但相比起2017年入役的殲20來說,殲31的進度還是慢了許多,至今仍處於試飛階段。與之相比,與殲31同為中型五代機,且長期被外界詬病和嘲笑的韓國KFX隱身戰機項目,卻迎來了翻身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