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風味人間》第二季終於開播了,截止到目前已經更新到了第二集,豆瓣上的評分也已經達到了很高的9.4分,足以看出這檔節目多麼的受觀眾喜愛,其實不然,這檔節目的總導演是陳曉卿,乍聽這名字是否會感到很熟悉,沒錯,他就是當年風靡全國的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和第二季的總導演。
但是大家都知道《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由於不是陳曉卿導演執導,其口碑也差了一大截兒,以至於很多人感嘆以後恐怕是沒有機會再看到這麼好的作品了,不過好在陳導從央視離職後宣布入職騰訊視頻並擔任副總編輯,隨後發布了其紀錄片新作《風味人間》首款海報和預告片,這才讓觀眾重新有了期待。
《風味人間》第一季的播出讓觀眾重新找回了《舌尖》的感覺,今年毫不意外的又推出了第二季,結果自然沒有讓觀眾失望,甚至由於各方面技術水平的提升讓觀眾看了更加的口水直流,話不多說,先上幾張動圖體驗下,看完想必你也跟我一樣會驚嘆,這世間竟真有如此會拍攝美食作品之人,肯定也是在吃的方面有過人之處,才能把握住美食的精髓吧。
拔絲蘋果
甜燒白
蟹腿三明治
六月黃
其實陳曉卿導演是一個經驗十足的「吃貨」,他對吃是非常有研究的,無論是對於吃的歷史還是吃的禮儀上都非常的了解和講究,但也正是他對於吃的這份熱愛和執著,才能拍出讓觀眾垂涎欲滴的作品。
有一期主題是關於飲食文化的綜藝節目,然後大家聊到了日本的飲食,其中一個嘉賓說到日本人吃魚生就是喜歡吃魚本身的味道,甚至給他們蒙上眼睛,都能品嘗出吃的是哪種魚,哪像中國人喜歡加一堆調料,完全吃不出這是什麼。這時候陳曉卿導演就說了,也不能完全這麼說,實際上魚生這種東西最早還是從中國傳過去的,這是日本人自己也承認的,這其實就是膾炙人口的膾,而且我們的魚生還不用海魚,中國古代的人認為海魚不好吃,蘇東坡發配到海南的儋州還專門寫詩擠兌海南的魚沒有他四川老家的魚好吃,然後又說到給新鮮的魚殺菌的方法,給魚淋一些醋和油,到了唐朝又加上一些五彩的各種各樣的絲兒,但是傳到日本後日本保留的還是漢代之前的這種魚生。
那個嘉賓又說到中國人非常的熱情,喜歡給人夾菜,但是自己吃的少,別人夾了菜不吃完又不好意思,尤其是夾菜的人用自己的筷子而不是公筷給你夾的時候真的很難接受,陳曉卿導演又說了,這都是因為中國人過去物質不豐富,包括遞煙、勸酒之類的,都是自己酒不夠喝都給你喝了,這是在物質匱乏的時代產生的,是跟歷史相關的。
除此之外陳導還傳授了點菜的相關技巧,第一會點層次不同的菜,比如:涼菜、熱菜,燒菜、肉菜;第二有發現這家飯店最好吃的菜在哪兒的能力,比如看其他桌大家點的最多的是哪道,以及問服務員最近剛進了什麼新鮮的東西,如果價格不是特別貴,這一般會是比較好的;第三就是從菜單上下手,如果看到菜單上印的加黑加粗的就直接翻過去,然後要注意看菜單中縫以及小字。如此看來陳曉卿導演在吃的研究上真的是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也涵蓋了方方面面啊。
除了在吃上很講究,陳導也表示自己是一個菜市場愛好者,他認為要最近距離的接觸這個城市,你不要去那些廣場什麼的,而是去菜市場才能真正感覺出這個城市的味道,以菜識城,相信很多美食愛好者都要甘拜下風了。
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的熱愛是藏不住的,這種極致甚至會感染到很多人,這也就是我們看《風味人間》的時候會流口水的原因,也是陳曉卿導演的作品受大家喜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