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鑑茶》第393期:2018春大戶賽品鑑報告(南京茶友寄)

2020-12-28 老徐談茶

今天品鑑的是南京茶友寄來的2018春大戶賽,大戶賽和小戶賽都屬於勐庫西半山,大戶賽在小戶賽的後山上,去大戶賽的路要更艱難一些。大戶賽和小戶賽分屬不同的村委會,小戶賽有兩個寨,一個是漢族寨,一個是拉祜族寨,拉祜族寨的品質相對更好一些,大戶賽屬於懂過村委會,大戶賽茶的價格會比小戶賽便宜一些,市場通常認為大戶賽茶的品質和小戶賽相比有些不足之處。下面我們就來嘗一嘗這款茶。

第一泡

茶湯呈淡黃色,透亮度不錯。茶湯香及掛杯香都較為濃鬱,香型呈蜜香中帶有花香。

第二泡

茶味的飽滿度不錯,無水味。苦味有,不算重,化得比較快,微有澀感,主要集中在舌面及上顎,化得開,速度就稍慢一些,舌下生津不錯。

第三泡

茶湯的質感一般,在口腔中的重量感不太明顯,稀薄了一點。水路稍顯粗糙,不夠細膩。回甘有,但不強,僅到喉部下不去。

第四泡

茶氣較弱,體感不明顯,只是手心微有一點發熱,腹部稍感發脹。澀感明顯的加重很多,不過也還好,能化開。

第五泡

茶味的飽滿度有所減弱,但不太明顯,但茶香已變得較弱了。回甘有所加強,但依舊僅在口腔前半段。

觀葉底

此茶葉底一致性不錯,採摘比較規範,多為一芽二葉到一芽三葉,馬蹄也比較多。鮮活度不錯,但上手輕揉易碎,彈性及韌性都不太好。

結論

恭喜這位茶友了!此茶符合大戶賽茶的特徵,也確為春茶,雖不是古樹茶,但品質還是不錯的。

相關焦點

  • 老徐鑑茶262期:正氣塘2016春、秋拼配茶品鑑報告(臨滄茶友寄)
    今天給各位帶來的是臨滄茶友的2016春、秋茶拼配的正氣塘普洱生茶品鑑報告。正氣塘這名字可能大家聽起來會相對陌生一些,它位於臨滄市勐庫鎮那賽村委會,屬於東半山茶區,是東半山茶區的代表之一。最近幾年來,它的名氣也是越來越大,價格自然而然的漲了許多。
  • 《老徐鑑茶》第392期:2019春磨烈古樹茶品鑑報告(江蘇茶友寄)
    今天品鑑的是來自於江蘇茶友的2019春磨烈古樹茶,懂過村委會在勐庫產區名氣是比較大的,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小戶賽,市場上追捧的人也較多,磨烈茶是近些年才開始火起來。其品質非常好,香氣高揚,茶湯細膩,可惜就是產量較少,尤其是古樹茶,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它的價格也一直處於上升中。
  • 《老徐鑑茶》322期:2006年南糯山古樹茶品鑑報告(大理茶友寄)
    今天給各位帶來的是雲南大理茶友的2006年南糯山古樹茶的品鑑報告。南糯山古樹茶在普洱圈是比較有名的,尤其是它上面的半坡老寨、拔瑪老寨、石頭老寨等都是非常好的茶,近些年那裡也逐漸成了一個旅遊景點,到訪的遊客也很多,有點類似攸樂山那邊。
  • 老徐鑑茶第396期:2017年老曼娥古樹生茶品鑑報告(浙江茶友寄)
    今天品鑑的是來自於浙江茶友的2017年老曼娥古樹生茶,大家都知道老曼娥的茶以苦重、氣足、味霸、香濃而出名,其實老曼娥出名還是比較早的,甚至早於老班章,但價格上和老班章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下面我們就來嘗一嘗這位茶友的茶。第一泡茶湯呈淺黃色,湯香尚可,掛杯香還不錯,但香味有點雜,像蜜香中帶有果香,還有一點其他的香。第二泡茶味有,但顯得有些寡淡。澀感明顯,化開的速度也較慢,苦比較重,但苦得比較寡,類似於吃苦瓜的那種苦,口腔中散開很難褪去。第三泡茶湯的質感不太好,沒有濃稠感,水路也比較粗糙。
  • 《老徐鑑茶》第313期:2019鳳慶古樹紅茶品鑑報告(廣東茶友寄)
    今天給各位帶來的是廣東茶友的2019鳳慶古樹紅茶的品鑑報告。大家都知道雲南鳳慶紅茶可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紅茶之一,當然這並不是說凡是鳳慶紅茶都能達到這個高度的品質。最為有名的是鳳慶茶廠出品的滇紅,不知道這位茶友的是否是滇紅紅茶,並且還是古樹紅。下面我們就來品一品這茶的品質如何。
  • 老徐鑑茶382:冰島地界500年古樹茶品鑑報告(雲南茶友寄)
    今天品鑑的是雲南茶友寄來的冰島地界500年古樹茶。我去過地界那麼多次,一棵500年的茶樹都沒見到,不知道這一棵是長在哪裡,有幸一定要去看看。別說是地界,就整個勐庫產區樹齡500年以上的茶樹也是鳳毛麟角,當然也許是我見識少,不知道而已。
  • 《老徐鑑茶》第345期:2020冰島地界頭春古樹茶品鑑報告
    今天給各位推薦的是2020冰島地界頭春古樹茶。這款茶我已經連續製作了10年,本想將2010年製作的也拿出一些與各位一起分享,無奈前5年製作的,一餅都找不到了,只好作罷。地界相對於冰島其它四寨的茶味會更重一些,苦味也相對明顯一些,存放之後,它的層次感也會更豐富一些 。
  • 《老徐鑑茶》第294期:2019冰島南迫頭春古樹茶品鑑報告
    第二泡茶味的飽滿度好,沒有任何異味、雜味,也無一絲水味,僅存一點新茶的青味。帶有一點苦底,但化得很快,澀很輕。回甘來得比較迅速,這一點主要表現在舌面及上顎。第三泡茶湯的質感很好,比較的潤滑,水路細膩,不掛口。濃稠感也不錯,有較弱的壓舌感。
  • 老徐鑑茶364:2012年7572熟茶(非大益出品)品鑑報告
    今天品鑑的是一位天津茶友寄來的2012年出廠的7572,大家一看,是不是這款熟茶出自大益廠?其實並不是,它出自於一個我沒有聽說過的茶廠,我也感到很奇怪,7572是大益的一個經典熟茶,每個數字都帶有明確的含義。今天品鑑的這個7572究竟有什麼含義?
  • 茶評|茶友對南茗佳人2018年《豆蔻》早春滇紅茶的評價詳情(一)
    這款滇紅來自滇紅茶之鄉——鳳慶,以早春頭波芽尖為原料,採用傳統滇紅茶制茶工藝製作而成;這款滇紅連續3年,經茶友品鑑後沒有收到一個差評
  • 好奇怪,比白牡丹便宜的春壽眉更好喝,是茶友味覺出問題了嗎?
    雖然春壽眉脫落了部分白毫,但是呢,數量仍舊可觀。但是對比的對象是白牡丹,這樣看來,白牡丹白毫數量會更多些。如此一來,白牡丹的鮮爽口感較之春壽眉更加強烈。很多人,對於這股鮮爽的滋味是不習慣的,尤其是新茶友,剛開始喝白茶,對於這股「鮮」有些難接受。由此就會覺得春壽眉的滋味比白牡丹更好些。
  • 百年名茶品鑑會︱好茶能解千年之渴
    作為《中華茶道》百部微電影的首站,由鄭州百年萬鴻記茶葉藝術中心主辦的——百年名茶品鑑會,因其開創了國內古董老茶進階品鑑的形式,吸引了來自港澳臺、大陸及歐洲多達700餘位茶愛好者齊聚一堂,從事先透露的88青起跳的十餘種茶品,到創記錄的700人茶會,無不昭示了的本次品鑑會將會非同凡響。
  • 寰投移民幫「HT下午茶&格蘭菲迪威士忌品鑑晚宴」圓滿落幕
    自2018年第一期HT下午茶舉辦以來,作為寰投移民幫的重要品牌沙龍活動——HT下午茶已經連續舉辦了64期,「HT下午茶」的宗旨是「共享智慧,成就夢想」,足跡遍布上海、北京、西安等全國各地。上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HT下午茶轉移到了線上,基本上每周都會舉辦一次,每次HT下午茶都會邀請各路專家達人做客移民幫直播間,共同探討疫情下的全球身份規劃、海外資產配置、海外稅務及CRS規劃、保險規劃等財富管理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參會嘉賓們均表示HT下午茶的質量很高,受益良多。
  • 「鄭成功」杯安溪鐵觀音茶王賽成功舉辦,再現歷代閩南鬥茶盛況
    ,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暨茶王品鑑會。  新華網、中新網、中國網、中國經濟網、福建日報、海峽都市報、海峽導報、福建電視臺、南安電視臺、名茶網、茶聯網、詩茶網、茶旅世界、中華茶友集結號、南安小魚社區、茶驛站、茶旅世界、看見安溪、西北茶業資訊等媒體記者到現場採訪報導。
  • 老徐鑑茶365:儲存15年的紅茶什麼滋味?已變質?意想不到
    前幾天和各位茶友提到過我自己保存了15年的一點點紅茶,當時說會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品鑑心得,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紅茶不是只有36個月的保質期嗎?為什麼我會刻意去保存15年呢?這是因為2006年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在臨滄喝到過1986年鳳慶茶廠出品的金牙紅,當時我也認為這茶已經存放了21年是過期茶,肯定喝不了。沒想到,當沸水一注入茶杯,一股濃烈的香氣撲面而來,那是一種比較奇特的香,似乎是蜂蜜香、焦糖香還夾雜著一種幹倉老陳茶的味道。茶湯又潤又滑,有些像是喝稀米湯的感覺,濃稠感非常好。
  • 茶林詩語 | 第152期《立春書》
    春的氣味。精彩回放 :茶林詩語  |  第151期《空鏡子》茶林詩語  |  第150期《圍爐無話》茶林詩語  |  第149期《空椅子》茶林詩語  |  第148期《空瓶子》>茶林詩語  |  第147期  雪的寫生在彭蠡南岸茶林詩語  |  第146期《魚缸,時間,魚》茶林詩語  |  第145期《冬至》茶林詩語  |  第144期《下一站》茶林詩語
  • 1天瘋售200萬,骨灰級茶友追捧的鬼茶,勢頭堪比妖股 | 百匠大集
    但說起這個戲稱的由來,老洪自己卻頗有些哭笑不得。 茶山深處走出「洪幫主」 洪耿洲自幼就是個茶痴。他在傳統潮州家庭長大,從小隨知青父母來到雲南,深受中國茶文化的薰陶,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就這樣,老洪的前兩次尋茶之行,都因車子報廢不得不鎩羽而歸。
  • 開湯鑑茶!大益茶2001春秋大義,用料沒話說
    「登峰造極境,春秋鳴大義」,作為今年最為重磅的熟茶產品,2001 春秋大義不管從出廠價還是期貨價都創造了普洱茶界的神話,特別是它的漲跌幅度真是讓大益茶友們操碎了心。
  • 庚子歲末續說2018年下關藍印餅茶
    茶湯苦澀均有,但化得較快,湯稠厚飽滿,回甘生津綿長有力,茶氣喉韻均有,茶湯層次感、留存度較好,該有的都有,茶湯明黃油亮,葉底較為肥厚壯碩。開湯採用150ml蓋碗,注水約120ml,投茶8克,高溫猛洗兩遍,柔泡開湯,基本續航12泡以上出水味,整體耐泡度不錯。茶餅製作工藝傳統,大廠古樹、喬木、小樹多茶區毛料大拼配,雜而不亂,就這拼配功底對得起中華老字號名頭,讓人敬佩。
  • 【詠茶】文社詩友臨屏接龍專輯‖文社社刊總第194期
    26、詠茶文/張新林七星峰頂採嫩芽竹箕篾簍涼簷下炭火銅鍋燻幹炒甘苦濃香清化茶27、過武夷山茶山感寄文/心墨柔嵐微雨碧山巡,半嶺清芬半嶺春,應是青芽出淨地,入盞才消浮世塵。39、茶文/藤騰(紅葉)偏愛江南穀雨天,半坡並手採芳煙。最難忘卻春滋味,惜取茶芽韻更鮮。40、走筆青園諸友賦茶 文/古湘墨色紫甌小啜沁唇牙,絕味香飄媲翠花。猶是羅衣襟口處,乘猜笑卻有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