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內超百位明星開播、多家影視上市公司入局 演藝圈大舉轉戰...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明星進入直播間已成為當下的常態。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三個月內,已有超百位明星亮相各個直播間,與主播同場帶貨。與此同時,多家影視上市公司也已將直播列入自己的業務規劃,不僅長城影視與其他公司籤訂合作協議,推進「網紅+直播+短視頻」的布局,慈文傳媒也成為國內首家MAN專業委員會的聯合發起單位之一。演藝圈大局進軍直播帶貨的背後,既離不開該市場快速發展下展現出的商業空間,同時影視作品與電商結合的可能性,也持續著各方從業者的興趣。

(圖片來源:直播截圖)

密集入局

說起當下哪種組合最受關注,「主播+演藝圈明星」絕對位列其中。6月1日晚間,明星Angelababy與袁姍姍分別來到主播薇婭和烈兒的直播間,與觀眾進行一場隔屏互動。而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三個月內,已有超百位演藝圈明星走進直播間,包括楊冪、鄭爽、劉濤、陳赫、黃曉明、宋茜在內的演藝圈明星,均已試水與主播一同帶貨。

超百位明星的加盟,只是演藝圈大軍進入直播帶貨的前陣,在即將帶來的「618」中,一場明星直播盛宴將正式拉開帷幕。日前,天貓對外表示,包括吳亦凡、朱一龍、華晨宇、鹿晗、迪麗熱巴等300位明星均將在「618」活動期間現身,每天至少有10個明星上線淘寶直播。與此同時,京東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今年首次把直播提到戰略核心地位,並邀請100多位明星當「星主播」助陣。

在明星紛紛牽手直播帶貨的同時,影視上市公司也未落後,緊抓著市場熱點先後入局。以長城影視為例,半個月前,該公司接連發布兩份公告,分別與智誠十方以及星耀視界籤署戰略合作,拓展「網紅+直播+短視頻」新零售供應鏈生態圈,同時還計劃籤約知名網紅、知名影視明星並孵化自有網紅,與品牌企業進行「直播帶貨」的銷售服務。

除此以外,慈文傳媒也展開動作,並在今年5月成為國內首家MCN專業委員會的聯合發起單位之一,其餘聯合發起單位還包括小紅書、拼多多、新文化、趣頭條、冠勇科技、盟眺(微盟)等28家企業,覆蓋了MCN行業上下遊全產業鏈條。

各有所圖

演藝圈明星與影視上市公司爭相在直播帶貨領域布局,實際也有著自己的心思,並與該市場湧現的巨大商業空間以及積攢的大量用戶密不可分。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於今年3月發布的《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顯示,「直播+電商」成為一種新興的網購引流方式,消費者對於網紅流量的關注度、對於商品的興趣度、對體驗互動的認知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2019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已達4338億元,預計2020年行業總規模還將繼續擴大。

「流量和消費者的關注度是目前演藝圈明星的迫切需求。」影視傳媒行業分析師曾榮認為,明星需要曝光度和熱度來保持自身的影響力,但由於演藝圈本身市場競爭激烈,同時今年還出現部分項目進度延期的情況,使得明星熱度出現斷檔,急需找到另一個渠道「刷臉」,此時有較多消費者關注的直播帶貨便成為理想選擇,或許還能幫助推進在商業代言方面的合作。

如今已有多位明星在進入直播間後登上熱搜,不僅Angelababy與袁姍姍的兩場直播誕生了「baby薇婭合唱小毛驢」「袁姍姍健身食譜」等微博話題引發熱議,此前周震南、黃曉明、楊冪的直播,少則實現微博話題達百萬閱讀量,多則閱讀量可達到超10億。

而對於影視公司,向直播間進發不只是為了流量的積累,還在於嘗試將內容與電商的融合。且慈文傳媒在也MCN專業委員會時便曾公開表示,此次加入並非只是簡單的直播帶貨,而是試圖找到內容產品與電商結合的更佳方式。

實際上,早在五年前,國內影視公司便開始就「邊看邊買」等領域進行探索,並將多種類型的商品植入到影視劇、綜藝等不同內容中,以延伸產業鏈,提升回報率,但最初的效果一度不盡如人意。在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陳立強看來,主要原因是當時粉絲經濟並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同時銷售商品是否與市場需求匹配、有無粉絲效應也都會影響實際的操作效果。

隨著現階段直播帶貨愈發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同時粉絲經濟市場經過近年來的培育正逐步完善,讓各方從業者看到新的契機,紛紛重新加大在該領域的布局。

質疑頻頻

不可否認的是,直播帶貨的市場空間尚未開發殆盡,各方入局者仍有機會在該領域收割紅利。國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整體來看,直播電商行業仍處於快速成長期,存在著流量紅利,越來越多的平臺、MCN機構、品牌方的加入會推動行業的持續發展。

但明星和影視上市公司的布局仍潛藏著隱患與挑戰,並受到一定質疑。以長城影視為例,該公司在提出布局「網紅+直播+短視頻」後,便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並被要求對拓展新零售產業鏈暨打造長城互娛網紅生態圈是否已具備可實現的模式及路徑;是否存在利用其他非信息披露渠道主動迎合「新零售」「網紅直播」和市場熱點進行股價炒作等進行補充說明。

對此,長城影視方面回應稱,本次拓展是公司圍繞影視主業進行的轉型升級,旨在開發影視劇的新模式,豐富劇目類型,拓寬發行宣傳渠道,同時聯動發展廣告營銷板塊和實景娛樂板塊,使業務模式及盈利模式更加市場化,進而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與此同時,明星的直播也出現過多次翻車事故。其中,王祖藍曾在直播間售賣一款大閘蟹,但在提貨高峰期時,購買蟹券的消費者卻發現無法預約提貨,於是紛紛跑到王祖藍的微博進行留言投訴。此外,「嘎子」的扮演者謝孟偉也曾在直播中出現問題,並被曝光所賣產品為假貨,引起不少觀眾的質疑。

直播帶貨的熱度正在持續高漲,高熱之下也會讓潛藏的漏洞與問題相繼暴露出來。曾榮認為,影視公司將電商與內容的融合將會成為市場延伸產業鏈的方向之一,明星的先後入鏡也能藉此獲得更高熱度,但由於仍存在著行業壁壘,直播帶貨的水也較深,因此在操作過程中如何選擇品牌合作方,如何將二者在不影響內容產出的情況下進行有效融合,仍需要多次嘗試才可找到更為完善的模式。

北京商報記者 鄭蕊

相關焦點

  • 閆愛華低調入職上市公司當代明誠,擔任總經理正式入局電視劇市場
    閆愛華低調入職上市公司當代明誠,擔任總經理正式入局電視劇市場近日,上市公司武漢當代明誠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當代明誠.600136.SH)發布公告表示,原山東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兼山東衛視總監閆愛華將聘任為公司新的總經理。
  • 20家影視公司復工三個月影院仍不盈利
    近日,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完畢,影視行業20家上市公司2020前三季度營收合計106.99億元,與去年同期比平均下降54.97%;淨利潤合計-53.72億元,與去年同期比平均下降365.77%。
  • 影視公司再掀上市潮,發生了什麼?
    自2016年隨著監管收緊,迎來明星資本化冰點之後,新一輪影視公司上市潮已勢不可擋。(果然五年一輪迴的理論,放哪都好使!) 博納、稻草熊先後赴港上市成功後,1月又爆出兩家公司開啟上市行動。1月25日,上海證監局官網披露,出品2020年爆款劇《三十而已》的檸萌影業接受上市輔導,準備衝刺A股。
  • 這家劉詩詩、趙麗穎持股的影視公司 要上市了!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家影視公司背後也不乏大咖「坐鎮」,除了有國內視頻平臺巨頭愛奇藝為公司擔任第二大股東,更有劉詩詩、趙麗穎等明星加持。稻草熊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劉詩詩、趙麗穎等明星加持12月20日,港交所披露了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通過聆訊後的招股書。
  • 花了1000萬,滴滴成立一家影視公司
    從行業來看,滴滴與影視行業可謂風馬牛不相及,但如今網際網路巨頭布局文化娛樂屢見不鮮,就連字節跳動旗下公司今年也新增了演出經紀業務,還投了Papi醬經紀公司泰洋川禾。影視業是一盤什麼樣的生意?滴滴來遲?網際網路公司早已湧入影視行業滴滴與影視行業,乍看之下似乎完全不搭邊兒,一個出行平臺突然做起了傳媒的生意,許多網友對此一頭霧水:「滴滴以什麼註冊的,能幹這麼多業務呢?」事實上,滴滴的入局已經算是晚了。
  • 這家劉詩詩、趙麗穎持股的影視公司,要上市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張雪雖然四年前進入A股未果,但如今,稻草熊終於實現了它的上市夢。12月20日,據港交所網站顯示,稻草熊正式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若隨後的發行認購股份順利,這家四年前折戟A股的影視公司,終於成功敲開資本市場的大門。
  • 明星股東背後的影視公司,要上市了
    值得注意的是,愛奇藝為其第二大股東,而演員劉詩詩、趙麗穎等一眾明星均是該公司的股東。小標題:劉詩詩、趙麗穎等明星持股影業公司擬赴港上市7月20日,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為劉小楓,持有58.41%的股份;愛奇藝為其第二大股東,持有19.57%的股份。
  • 600位明星失業;591家上市公司換帥;《復聯》竟有第5部?
    (來源:影視產業觀察)591家上市公司換帥,董事長離職人次創5年新高離開的人次比新聘的多,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職位已經「不香」了?剛剛過去的2020年度,疫情重塑A股市場格局,4000餘家上市公司經歷了特殊的考驗,而一艘船如何在風浪中行駛,舵手十分重要,董事長的變動對上市公司發展的影響不言而喻。
  • 院線股扎堆上市 橫店影視成橫店系第五家上市公司
    院線股扎堆上市,橫店影視成橫店系第五家上市公司   9月15日,證監會下發了新一批的IPO批文,9家企業籌資總額不超過44億元。
  • 霍爾果斯超800公司註銷 含多家明星股東影視企業
    新京報記者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在地址位於新疆伊犁且與霍爾果斯相關的企業中,有2298家企業狀態已經顯示為「註銷」。霍爾果斯市內有847家公司狀態顯示為「註銷」,其中773家公司成立時間不超過5年。霍爾果斯在今年年初已經開始清理「一址多照」。霍爾果斯代辦公司知情人士透露,今年6月,霍爾果斯還召開過企業清理整頓討論會。值得注意的是,註銷公司中還有一些備受關注的影視文化公司。
  • 虧損、停擺、股價下跌……24家影視公司發布半年報
    現在公眾關心的問題是,2020年還剩下不到三個月,影視公司們能夠趕在明年之前緩過勁嗎? 8家營業收入超10億,5家虧損超30億 Choice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24家公司中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達8家,其中萬達電影營收達75億元,中國電影營收為48億元,光線傳媒、華誼兄弟、橫店影視、金逸影視等頭部影視、院線公司營收也均超10億元。
  • 演員無戲可拍轉型綜藝咖背後:超1800家影視公司關停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演員無戲可拍轉型「綜藝咖」背後:超1800家影視公司關停,熱錢退去行業無奈去庫存 11月27日,演員高以翔在綜藝節目中因故離世引發輿論熱議,除了綜藝節目規則引發爭議外,影視寒冬下演藝人「就業」等問題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天眼查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內,就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
  • 《明星的誕生》身家過億,百位練習生上演娛樂圈版「飢餓遊戲」
    轉眼,2016年已全面邁進第四季度,而一檔前所未見的大型原創網絡綜藝也選擇在此時投出深水炸彈,引得整個綜藝娛樂行業為之一震,為何這檔名為《明星的誕生》的節目還沒開播就敢如此招眼,咱們今天就一起來看。近年來,國內網綜節目的鬥爭之激烈,想必大家也聽站長說了無數遍。
  • 網際網路公司入局影視業 快手小米都開始做電影了
    如果說主攻視頻領域的網際網路公司入局影視業還在情理之中,那麼小米和滴滴等主業與影視完全「不沾邊」公司的入局,就有些「出人意料」了。網際網路公司進軍影視業,似乎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趨勢。 01.為何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入局影視業? 我們不禁想問,為何電影業突然成為了眾人青睞的「香餑餑」?
  • 萬達入局《鬼吹燈之巫峽棺山》,影視大佬的網大成績單如何?
    《巫峽棺山》由新片場、完美文化、萬達影視和聖世互娛聯合出品,其中萬達影視的名字出現在網絡電影中引人注目。作為傳統影視公司中的頭部力量,萬達對網絡電影的布局引起了諸多關注。其實,不僅是萬達,很多頭部影視公司早已經盯上了網絡電影這塊香餑餑。頭部影視公司的入局提升了網絡電影的製作投資、帶來了正統的IP和更成熟的工業模式,這些利好條件將加速網絡電影精品化的進程。
  • 楊天真入局電商,聯手楊冪、雪梨、周揚青,對標張大奕準備上市?
    從6月1日,楊天真正式宣布告別14年藝人經紀生涯,轉戰直播開啟二次創業。此後,楊天真也正式開始了她徵戰直播圈的步伐。50%的是一家名叫「辰範」的公司,和網紅雪梨的「宸帆」公司同音不同字。看來楊天真這次入局電商供應鏈公司也不是單打獨鬥。
  • 影視寒冬太可怕:2019一年內已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1.4萬家影視公司最終可能僅剩3000家
    2019年10月底各大上市影視公司第三季度的業績報告  在已發布的2019年Q3業績報告的17家影視公司中,有11家都在盈利。其中光線傳媒以10億歸屬母公司淨利潤領跑行業,中國電影、北京文化、上海電影則以過億的淨利潤保持微弱優勢,而歡瑞世紀、華誼兄弟等影視公司依然深陷泥潭。儘管影視行業盡顯疲軟之態,但市場競爭依然激烈,影視行業該如何度過寒冬?
  • 吳奇隆創立的影視公司要去港交所上市了?劉詩詩、趙麗穎都是股東
    當前,像華誼、萬達等多家頭部影視公司都在巨額虧損,稻草熊還能實現盈利,已經不易。  稻草熊或開啟影視公司赴港潮?  從A股轉戰港股,稻草熊如能順利登陸港交所,是否會開啟影視公司赴港潮?  據了解,影視行業最熱火朝天的時候是在2014年左右。
  • 【投資潮盤點】一年來那些併購影視公司的A股上市公司
    影視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A股也颳起一股影視熱,文化傳媒股在二級市場備受青睞,多家非傳媒上市公司也試圖向這個行業進軍。投資潮數據顯示,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期間,共有19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或完成收購24家影視傳媒公司,累計交易金額達175.35億元人民幣,平均每筆交易金額7.31億人民幣。
  • 超40家頭部影視動漫公司為阿里騰訊「打工」
    另外,還有很多二三四線影視公司,比如禾和影業、檸萌影視、韓寒的上海亭東影業、製片人陳國富的工夫影業等都有阿里、騰訊的投資。 據不完全統計,阿里自有及投資的影視娛樂行業公司總數超過15家,騰訊自有及投資的影視娛樂行業公司總數超過3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