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點點手機上「微信茶館」 學茶知識 品新滋味

2020-12-27 浙江在線

2020-05-13 09:38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潘宏林

沏上一杯清香的熱茶,待到茶溫稍降,輕輕呷上一口,閉目感受茶的味道,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

然而,受疫情影響,自1月23日以來,金華蘭溪百城康養中心公寓實施封閉管理,康養中心的李漁茶館和健身房、娛樂休閒區等暫停開放。相應的原計劃的茶品鑑會也被取消,不能與茶友飲茶、交流,居住在公寓內的唐根清有些悶悶不樂。於是,他通過微信與百城醫院醫養結合部工作人員、國家二級茶藝技師劉笑丹溝通,能否以網上或微信形式開展茶知識講座,讓大家足不出戶學習茶知識。哪知,唐根清的想法與劉笑丹不謀而合。從1月底開始,劉笑丹發揮所長,通過百城「李漁茶館」微信群,嘗試發布茶知識小卡片。唐根清幫助轉發,傳播茶文化,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的「百城微信茶館」,就這樣應運而生。

劉笑丹的初衷是,讓宅在家裡的老人每天學點茶知識,空閒時喝喝茶,有助於調節情緒,增強抵抗力。沒想到,剛推出幾期,就很受大家青睞。

「做的事情被人肯定,很開心,也有動力繼續堅持。」劉笑丹說,有時白天上班忙,就晚上編輯、發布茶知識。「微信茶館」之所以受到長者青睞,是因為茶知識內容豐富,文字簡潔,通俗易懂,頗具針對性和實用性。如「茶葉基礎知識」「茶葉中多種營養物質的功效」「特殊時期可喝茉莉花茶」「喝茶應注意什麼」大家一看就懂。「微信茶館」還十分注重時令性,編輯、發布「冬天喝普洱熟茶的好處」「春天喝綠茶的好處」「立夏宜飲黃山毛峰」等。

根據長者對茶知識的需求反饋,唐根清、劉笑丹準備把「微信茶館」辦得更加豐富多彩,讓更多人受益。除保留原有的「每日學點茶知識」外,將通過製作PTT課件,以卡通、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每月在微信公眾號或朋友圈進行茶文化知識的傳播與交流。

蘭溪百城康養中心公寓許多老人都是老茶友,大家雖暫時不能到李漁茶館飲茶,但照樣能通過手機上的「微信茶館」學習茶知識,品出新滋味。

兩個多月來,劉笑丹編輯、發布60多期「每日學點茶知識」。劉笑丹說,自己能在本職工作之外做點有益的事,讓老人們生活豐富一些,自己也可以學有所用,感到很開心。

浙江新聞+

清熱解暑,強心提神,為大家介紹幾款適合夏天喝的花茶。

一、蓮子芯茶

蓮子芯,是指蓮子中間青綠色的胚芽,其味極苦,但有極好的降壓、去脂功效。

將蓮子芯兩克用開水衝泡後代茶飲用,每天早晚各飲一次,除了降血壓外,還有清熱、安神、強心的功效。但是蓮子芯味苦寒,脾胃虛弱的人要慎服。

二、菊花茶

菊花茶可清熱解表,清肝明目。適宜在夏天感冒、發熱、微惡風寒、口乾、尿黃、舌質紅、苔薄黃時飲用,也可用於高血壓初期出現頭痛、目赤等症狀時飲用。

具體做法,每天用5克的幹菊花泡茶飲用,也可將菊花與金銀花、甘草同煎代茶飲用,煎煮時間不能太長。

三、金盞花茶

花茶中的金盞花則對降血糖和胃腸道有好處的一種。從金盞花的作用來講,它有降血糖的作用、有抑制腎排空的作用,還有解除消化道痙攣的作用,所以它對胃腸道比較有好處,能促進消化。

四、薄荷茶

薄荷茶具有清熱明目的作用,薄荷也是治療風熱感冒的良藥。

具體做法是將2000毫升水燒開,放入幹薄荷10克和少許綠茶,浸泡後,濾出葉渣即成薄荷茶,可加糖飲用。夏季感冒時,可以用鮮薄荷20克加水煎服。

五、茉莉花茶

喝過茉莉花茶的人都知道,其衝泡後香氣撲鼻,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味道更佳。喝茉莉花茶也十分有益,不僅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令人神清氣爽,而且還能安神、緩解頭痛。茉莉花茶特別適合女性飲用,因為有養顏之效。

六、檸檬茶

檸檬茶不僅有減肥瘦身的效果,還可以保持皮膚的活力和彈性,這是因為檸檬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檸檬茶有很好的解渴作用,同時還能抑制食慾,減少進食量。具體做法是將兩片幹檸檬或者新鮮檸檬用開水泡開飲用,可以重複喝幾次,根據自己的口味可以加入蜂蜜調味。

每次取1至2片檸檬片(可依據個人口感調節用量),放入250ml左右玻璃杯中;加沸水(90至100℃)約8分滿,蓋上蓋子,浸泡5分鐘,即可趁熱飲用。可放入白砂糖或蜂蜜調味,可搭配其它花茶一起衝泡。

七、山楂茶

山楂有消食導滯、活血化淤的作用。經常飲用山楂茶,可降低血糖,調節血壓。

具體方法為,每天數次用山楂果1到2枚泡茶飲用,想助消化則可食用炒山楂或焦山楂。

八、荷葉茶

荷花的花、葉、果實有「輕身、化油」的作用,不但能去除體內油脂,還能改善面色。飲用一段時間後,會自然變得不愛吃油膩的食物,對攝取油脂成分過多的人群最為適合。

具體方法為,選取枸杞8克、幹荷葉15克、冰糖適量,將枸杞與荷葉放入茶壺中,加開水加蓋燜幾分鐘,再加入適量冰糖即可。

(部分內容據新華網)

1589333915000

相關焦點

  • 怡臻原臻茶會 第一期回顧 | 茶知識盛宴:國標茶品 ,高質量互動交流,盡在臻茶會
    致怡臻原新老學員:2021新年好。秋去冬來,我們已經許久不見了。在遙遙不見的日子裡,不知你是否順遂快樂,一如既往?臻茶會 是給老學員的慰問,也是給新學員的邀請。怡臻原臻茶會 目前已策劃四場四場參與名額,在信息發出後的2個小時後滿員。
  • 巷子裡的新茶館 泡出成都「潮」滋味
    如今,成都街頭壩壩茶館雖不多見了,但一批新茶館,蓬勃而生。或在年輕人聚集的寫字樓裡,或在鬧市居民區旁,或是在文殊坊這樣的休閒文化景區……這些新茶館,注重美學創意設計,傳承著成都生活獨有的悠閒,也有更具時代感的體驗,以現代人喜愛的方式呈現茶文化,讓茶館繼續豐富著成都人的生活。
  • 《慶州》:茶的滋味
    你以為它小清新,主題卻深沉憂鬱;你以為它沉悶,某些地方又讓人忍俊不禁;你以為它小家子氣,卻折射了社會上的某一類人;你以為它四兩,卻挑動了千斤。這電影呈現了一組又一組的悖論,走馬觀花看不明白,當細想時會覺得它妥帖異常。這電影如茶,看似清新通透,品則淡淡苦澀,卻又回甘悠長。電影由7年前慶州茶館的一幅春宮圖引起。
  • 茶的味道,品過才知道!
    「啜苦咽甘,茶也。」在這是茶聖陸羽對茶的最早定義。 茶在被注入熱水的那一刻,便開始了它新的生命。人們樂衷于欣賞茶葉漸漸吸水之後飽滿和舒展的姿態,以及慢慢沉澱的自然和通透。
  • 一盞清香,兩岸滋味---臺灣七天輕奢茶事交流
    淡淡的茶館,卻是過去二十多年來在永康街引領茶文化發展的潛龍之地。黃權豪老師在這裡為您講述茶事的來龍去脈,從臺灣茶歷史及茶區分布到臺式茶的衝泡方法,從文山包種、鐵觀音到東方美人和凍頂烏龍一一品來,以此了解臺灣茶事。黃權豪1998年創立<露雪茶席>茶文化工作室,擁有<中華花藝基金會>正教授資格。
  • 佳節禮遇 茶暖人心
    外形扁平挺秀,光潤勻整,色澤翠中呈寶光色,香氣清香鮮爽,馥鬱持久,湯色鮮綠明亮,滋味甘醇鮮爽,餘韻悠長,尊為禮客品飲之尚品。湯色嫩綠明亮,嫩香持久,尊為禮客品飲之尚品。香--陣香(香味幽雅心曠神怡茉莉花茶)      清連香茉莉花茶,優選全國最大的茉莉花基地廣西橫縣的原料和茶鮮葉進行拼和,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柔軟,香氣鮮靈持久,滋味醇厚鮮爽。尊為禮客品飲之尚品.
  • 「網際網路+」新型商務茶館茶找佳人獲數百萬種子輪融資
    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社會整體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咖啡、奶茶、茶飲等行業迎來了爆炸式增長,瑞幸咖啡、喜茶、奈雪的茶等企業抓住了風口。但是作為茶的發源地中國,茶館茶樓並沒有創新與爆炸式增長,相反基本是原始的緩慢發展,這使得傳統功夫茶市場潛力巨大。據最新監管機構披露,中國茶葉、八馬茶葉與普洱瀾滄等茶行業企業正在遞交IPO資料,隨著這些公司的上市,勢必將共同做大茶產業。
  • 孔青青:學遍茶圈,一心想做好茶館
    不過,自從對茶藝師工作產生嚮往,孔青青就對茶深深地入了迷,每天下班後,她都要到張莊路茶葉批發市場上轉悠,挨家挨戶地喝喝茶、學學茶知識,一天不去都像丟了魂一樣。起初,由於不會喝茶,她的身體總是產生排斥反應,有時甚至一頭暈倒在地。後來,她下定決心學習合理飲茶方式,懂得了應該根據不同時間、節氣品飲不同發酵度的茶葉,並隨時在身上攜帶糖塊。最終,她憑藉自身毅力戰勝了醉茶反應。
  • 茶知識丨臺灣地區茶文化
    1977年,以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婁子匡教授為主的一批茶的愛好者,倡議弘揚茶文化,為了恢復弘揚品飲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茶道」這個詞;但是,有人指出「茶道」雖然建立於中國,但已被日本專美於前,如果現在用「茶道」恐怕引起誤會,以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臺灣來;另一個顧慮,是怕「茶道」這個名詞過於嚴肅,中國人對於「道」字是特別敬重的,感覺高高在上的,要人民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
  • 茶是老味道,友是舊模樣 交通茶館今日開館
    這家茶館的投資者——四川美術學院陳安健教授也在茶館尋了一個特別方便的地方,擺上畫板,現場作畫起來。很快,新老朋友陸陸續續到來,記者注意到,逐漸趕來的不僅有來訪的記者、拍照的攝影愛好者,還有茶館的粉絲和棒棒們。 「陳教授,你在畫什麼呢?」記者問他。 「畫的一幅抽象畫,我差不多兩個月沒在茶館畫畫了,心頭欠得很。」說著,又提起手中的畫筆,用顏料在紙上覆蓋、塗抹,輪廓在幾經反覆的修改後,得以逐漸呈現。
  • 「銀髮一族」學用智慧型手機,沒那麼「不容易」
    「銀髮一族」學用智慧型手機,沒那麼「不容易」讀者來信今年73歲,還能學會嗎我今年73歲,一直用的是老人手機。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教授李俠曾經對60歲以上的老人做過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他們的認知能力其實並不算差,但和年輕人相比,記憶力出現了嚴重下滑。也就是說,老年人並非學不會,更多是記不住。因此,在教老年人學習新東西時,關鍵是多練。在黃芝華所在的50人培訓班上,配備了一名主講老師和四名助教,助教坐在學員中間,負責隨時解答學員的疑問。
  • 星巴克之外的新選擇,6茶想打造中式茶館的「第三空間」
    同樣以中式茶為基底,茶館和時下流行的喜茶、奈雪們,完全分處兩種截然不同的境地:前者往往被貼上中年、養生、商務的標籤,而後者儼然已經成為年輕人的出街必備單品。即便是社交、商務需要,茶館也往往並非第一選擇,而是以星巴克為代表的「第三空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根本原因在於茶館的低標準化、低品牌化。
  • 新空間!4大安徽茶?如何融入一個主題茶館?
    你喝的是茶,還是茶館?所謂茶空間其實就是人們飲茶的環境空間,有助於品茶者加深對茶的感觸。01現代人對茶空間的設計與古代相比,在保留茶元素的同時更增添了一層對家的嚮往。02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茶空間是一個讓心裡感覺到溫暖的地方,有茶、有生活的空間。03茗品行茶空間主推以峰、魁、祁、片四類徽茶為主的特色產品。04企圖尋找一個以茶命名,回歸本質之美,自然、恬靜、和諧的茶空間,並喚醒人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
  • 包聯網 | 茶:「親愛的,你喝咖啡,我喝茶」 柏林茶飲品牌P &T 首間海外茶館開張 — 引領喝茶新主張!
    最近這款徵服了柏林人的茶品牌,在中國臺灣地區臺北市建立了首家海外茶館,P&T能否打動臺北消費者們的心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臺北概念店:提供茶品達三十多款「風味獨特、自然有機種植、穩定品質」是P&T的選茶原則,所有茶品皆須通過歐盟與美國食品雙認證,Jens 至今仍然會定期拜訪茶農,親自感受在地的茶文化脈動。
  • 近些年,賣茶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哎,這個人居然去做茶了!」「呀,又有一個人宣布開始做茶。」手機遞到我面前,一看,一個原來當導遊的朋友,從前整天在朋友圈發景點風光照片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發起了茶。一溜九張圖,全是茶葉。幹茶的,葉底的,湯水的,衝泡的,應有盡有。
  • 去臺北品一次中式的英國下午茶吧
    smith&hsu是東西方茶文化的結合  早年,許天章在倫敦無意間曾逛進在柯芬園前Neal Street上的一間小茶店,店內充滿異國風味,茶香四溢,壁架上擺滿英式茶壺與茶用小工具精緻的細節和舒適的氛圍激發了許天章將最優的西方與亞洲的茶文化結合在一家現代茶館的靈感。  之後,他又輾轉認識了擁有柯芬園The Teahouse的英國茶界傳奇人物Mrs. Smith,對茶充滿熱情的她,令人印象深刻。
  • 從泉茶館:源自明朝的萬載古城著名茶俗品牌
    照片為董事長陳兆啟「喝從泉、好姻緣」,是從泉茶館的品牌傳承。江西從泉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兆啟介紹說:萬載古時候媒婆撮合男女見面都是在茶館裡喝茶,這天又有一對男女在茶館見面,卻走來一個白鬍子老人說了句「喝從泉、好姻緣」,結果這對男女一見鍾情,自此後,只要在這個茶館相親的人都能成功,而且兒女滿堂,恩恩愛愛,原來這家茶館後院的一口井就叫從泉井,後來這家茶館也被大家叫成「從泉茶館」,以前的名稱卻被人淡忘了,那位白鬍子老人正是月老神仙。
  • 茶館——清心減壓的好去處
    颱風過後的泉州空氣裡瀰漫著一股清新的感覺,還能夠聞到茶香的清韻,尋一個茶館,我們也過一段煮茶談書的生活。紅磚老房子改造而成的古厝茶館不大,但是卻獨得大眾的喜愛,許多名人和各大媒體都來過這裡打卡、繞過當地有名的關帝廟,走進熱鬧的後城街,一座三進式的茶館就映入眼帘,頗有一種朦朧的美感。
  • 6千6百家星巴克都不上他家改成的舊茶館,李安來拍電影,龍應臺李敖去打卡,而這家臺灣最雅的茶館,卻連大門都不關
    這間老宅子,其實是周渝自己的家。也有學生弱弱的表示,不懂茶怎麼辦啊,周渝擺擺手讓大家寬心,除了茶館是對所有人開放以外,他相信,只要喝一口會讓人不由自主微笑的,就是好茶,這就夠了。讓很多人驚訝的是,這裡的茶並沒有想像中的天價,百來元一壺茶,就能泡上一下午。
  • 在這家茶館,我喝了很多酒
    遠處是一面鏡子,也像是個屏幕,「品屋茶館」四個大字在其上泛著幽幽的綠光,如同一場電影的開幕,鏡子不遠處的紅色簾幕加深了這種印象。但觀眾還沒入場,於是那些桌椅在昏暗空間裡懶散地躺著,等待著下一場客人的落座。我跟Z說,這照片很像電影裡的一幀畫面。Z告訴我,她正是喜歡《花樣年華》裡那個年代,才想「複製」那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