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推理,大部分人都受到了類似柯南金田一等日本變格推理派的影響。這裡小小科普一下,說的不對請輕拍。
日本推理派別很多,我這裡就不一一科普了,單純說一下變格推理派的特點是通過詭譎的氣氛、精巧的設局來完成整篇故事,核心重點就是謎題的懸疑性要一直能夠吸引人,多次反轉曲折,不到最後無法揭示謎題或者手法的答案,這種風格的好處就是動漫或者影視化十分合適,因此在我們接觸到的懸疑類中這種風格比例是最大的。
但是《旗袍美探》這部電視劇的推理沒有選擇這種風格,而且選擇了更接近正統或者是傳統風格的推理,也就是偵探視角即觀眾視角,所有線索都一一擺在你的面前,在偵探將這些線索一一組合解釋推理的同時,觀眾也可以同步進行自己的推理解釋,甚至能夠早於電視劇結局推出兇手或者是答案。
這樣的優點就是互動性會加強,很多觀眾看到線索集齊,自己也能推出答案,對於喜歡推理的觀眾來說會有一種猜對了的滿足感。當然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因為觀眾能夠自行推出兇手,懸疑性降低了,會給人一種案件邏輯薄弱的感覺,燒腦程度降低了。
本劇講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遊學歐洲多年的上海名媛蘇雯麗,從巴黎回到上海,第二天便受邀去馬敏蘭家午宴,而馬敏蘭的丈夫胡云朗當天早上在家中浴室跌倒而亡。警局羅秋恆探長判斷,胡云朗死於砒霜中毒,因此帶走女僕小桃子調查。
雖然洗脫嫌疑,但小桃子還是被胡家解僱,蘇雯麗見她聰明伶俐,收留了小桃子,小桃子成為她的女僕、閨蜜和偵探助手。蘇雯麗在案情分析時表現出的機敏和見識,令羅探長深為嘆服,於是,兩人結成黃金搭檔,聯手破解了一系列離奇案件。
該劇在人物造型上的突出更是讓觀眾眼前一亮,不管是華燈與群星輝映下的西式禮服,還是眾芳疊翠中的中式旗袍,亦或是西裝革履、帥氣的風衣、時尚的懷表,仿佛都是這十裡洋場暗潮湧動間,薩克斯風吹奏出的不變旋律。
在這裡,形形色色的人「扮演」著各種角色,「演繹」著風格各異的橋段,正如這戲中發生的「案情」,案中體現出的微妙「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都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元素。
大小演員都有而且有機會展現自己,各個角色個性突出,馬伊琍是驚喜,她拍的奮鬥和在遠方之類都是十分接近生活的,這類探案喜劇再加點愛情糖分她演的十分有個人色彩,演技在我看來是頂頂夠的。高偉光是常態,演技身材都棒還自帶流量。
特別是各類配角,配角的出彩絕對是一部劇出色的必備條件,特別是司令說的小演員,小演員也有大能量,配角主角說到底都是角色,詮釋好一樣重要,司令的這種態度感染到了我。讓我覺得若是每個演員都把自己當個小演員細細去研磨,改變流量佔據市場的狀況,出現一大批有潛力有態度的好演員,是我們這些觀眾之福氣。
感覺澳劇的這次本土化非常成功。馬伊琍真是美人,風情萬種、妖嬈嫵媚,最重要是美麗聰慧,充滿了讓人無法抗拒的女性魅力,太迷人了。高偉光的羅探長也是大驚喜,在高大英俊帥氣有型的外表下,秉承原版的紳士正直沉穩講原則,另外還有點傲嬌俏皮和小毒舌,而且這位羅探長也很有頭腦、非常聰明啊。
演員在角色演繹中對很多眼神、表情和細節動作的設計和處理非常到位,使得探長的上述多重性格特點在第一集有限的出場中都有所展示和表現,角色性格馬上就鮮活立體、層次豐富起來。目前看男女主性格反差很大,對手戲充滿了張力和火花,帥哥美女性格互補歡喜冤家,這樣男強女強、旗鼓相當、勢均力敵的成熟男女談戀愛真是相當吸引人。
我們老說成年人的愛情勢均力敵,猶如高手過招行雲流水,也許是因為我們目的明確知道自己要什麼同樣也知道自己可以給與什麼,知道小作怡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知道就坡下驢不讓自己和對方在感情世界裡尷尬,知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知道自己的底線也不輕易挑戰對方的底線。
我老是說無知使我快樂,知道的多了就不美好了,看了蘇小姐和羅探長的愛情才知道不僅跟聰明人說話不累,跟聰明人談戀愛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