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育兒專家解釋說,生育率逐年下降的原因,無非是本來可以養活的孩子越來越嬌貴,而年輕人卻意識到自己無法承擔養育孩子的費用,只好選擇不生二胎。我對此理由不屑一顧,僅僅因為教育方式是可以改變的。
就拿我認識的一個90後懶媽媽來說吧,她屬於那種「孩子多了不愁吃」的類型,僅僅因為她的教育法則很有趣:「當我很忙的時候,娃不能閒著。」
這個寶媽的名字是文文(化名),家裡有一對雙胞胎兒子,對於普通的父母來說,兩個兒子意味著混世魔王的程度加倍,想起來就頭疼。不過在文文家裡可不是這樣,兩個小寶貝被養育得相當乖巧,別說添亂,還可以幫文文做家務,難怪網友看到後都誇文文太聰明了。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文文是怎樣教育他的雙胞胎的。有學習價值
自給自足,豐衣足食。
她說,雙胞胎滿兩歲時,她就開始訓練他們「自己動手,自己吃東西」。兒子們只要能自己刷牙穿衣服就行了,文文從不插手。文文的育兒原則是「能做不好,就不能做壞」,允許孩子犯錯誤,但不能讓孩子「懶」,因為一懶,文文就會累。身為懶惰的母親,自然沒有必要討論這件事。
大家一起忙吧!
實際上,文文的「我忙,他們不能閒」的觀念並不局限於孩子,孩子的父親也是如此。喪偶式育兒在文文家裡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文文婚前就和丈夫說過——「我這個男人,最看不得自己受苦的時候是別人舒坦的!」
也許是由於文文的「自私」,家裡的三個老少爺們兒都很「懂事」,每天文文都要做飯,三個大小男人都在旁邊幫忙挑菜洗菜,小傢伙做得不好不要緊,大傢伙負責把關。就這樣,一家人熱火朝天地準備飯菜。當然,如果哪天老公不在家,文文就懶得叫外賣,或是隨便給孩子做些簡單的飯菜,以免日後「嬌養太多」,避免日後挑食。
別老是叫媽媽。"
一系列的教育法則貼在文文的房子的牆上,她說,這是從雙胞胎上小學以後才出現的,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有事沒事不要老找媽媽,儘量自己解決,合作愉快。能夠把孩子們當作夥伴,這位懶惰的母親確實也夠懶的。
但是文文對此非常自豪,表示現在的孩子都是欠教育的,不想再找爸媽,就一直不肯獨立思考。因此,她要從小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讓孩子知道不能靠媽媽,遇事翻書查字典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