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如同長江之於中國,尼羅河之於埃及,在其漫長的流動中,滋潤著美國近半的土地,也是千萬的美國人飲用水的來源。
而密西西比河畔不僅有高速發展的經濟,孕育了豐富的文學作品,還養育了一位以諷刺幽默聞名於世的作家——馬克·吐溫
1835年11月,馬克·吐溫出生在密西西比河河畔。他早年在密西西比河上生活,參過軍,挖過礦,三十歲才被報紙聘用,開啟了自己的碼字生涯。
在美國文學史上,調皮搗蛋數第一的湯姆·索亞是馬克·吐溫筆下最經典的文學形象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本《湯姆·索亞歷險記》。
故事發生在密西西比河沿岸的一個村鎮聖彼得堡,聽起來美式十足,但在地圖上是找不到它的,這只是馬克·吐溫虛構出的一個村子。
村子裡的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我們的主人公湯姆·索亞就是熊孩子裡的翹楚!
他討厭牧師枯燥無味的說教,厭惡學校裡的拘束生活,連姨媽的管教也是一隻耳朵進,另一隻耳朵出,整天都想著要出去冒險,幻想成為海盜,找尋寶藏……
我們今天分享兩個關於小湯姆的故事。
第一個是湯姆和好朋友哈克去墓地探究世界上有沒有鬼魂時,意外目睹了一樁兇殺案。
村子裡的三個人在墓地合夥盜墓,一個醫生,一個酒鬼,再加上一個印第安人喬。
結果發生了內訌,喬用老酒鬼波特的刀殺死了醫生,然後把兇器塞到醉得不省人事的老波特手裡,嫁禍給他。
因為害怕被兇手發現他們知道這件事,湯姆和哈克嚇得倉皇逃走。
湯姆不敢告訴姨媽,在喬到家裡做客後,湯姆選擇逃避,他叫上好哥們哈帕加上患難好友哈克湯姆決定去當個自由自在的海盜,不再為這些事苦惱。
三個孩子偷了村裡的一個皮筏,在無名海島上隨心所欲地玩,然後沒多久就想家了。
這個時候全鎮的人都在找他們,有人說他們肯定是被淹死了,還為他們舉行了葬禮,結果三個小海盜出現在了自己的葬禮現場。
湯姆經過海盜生涯後去探望了老酒鬼波特,在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後,終於鼓起勇氣在審判現場站出來指認印第安人喬,成功解救老酒鬼波特。
第二個則是湯姆和另一個小女孩貝基在山洞中迷路,意外遇到了逃到山洞的印第安人喬,再次脫險的故事。
湯姆跟一群小夥伴和幾個大人一起乘船去野餐,一起到山洞探險,大家玩完打道回府,卻沒注意湯姆和貝基兩個人沒跟上,大家回來後才發現,少了兩個孩子!
山洞裡的湯姆和貝基在迷了路,兩人越走越亂,又餓又累,貝基甚至放棄了生的希望。
湯姆在找路的過程中還遇到了畏罪潛逃的殺人犯印第安人喬,萬幸的是喬沒認出湯姆就跑進山洞深處。
整整三天三夜饑寒交迫,面臨著死亡的威脅,好在最後湯姆用自己的智慧帶領貝琪走出山洞,成功脫險,受到了人們的讚揚。
湯姆·索亞被稱為美國文學史上最有名的「頑童」形象。
他帶著人最單純的敏銳和聰明,比如湯姆忽悠其他孩子幫自己幹活粉刷柵欄,說成自己讓出粉刷柵欄的特權,然後收受「賄賂」看著別人幫自己幹活不說,最後還得到了姨媽的獎勵。
再比如不想背書,但是卻想獲得獎勵,於是在三色票子換《聖經》的故事裡,湯姆通過攔下同學,進行私下互換,成功從老師那裡空手套白狼「騙」到了一本《聖經》。
但是湯姆在海盜經歷後為老波特作證,為反派大壞蛋印第安人死心生不忍,又給他的頑童形象添加了幾份純真的元素。
《湯姆·索亞歷險記》的作者是美國著名幽默大師、諷刺作家、小說家和演說家馬克·吐溫,整本小說以美國南北戰爭結束為大背景,講述了大時代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