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好吃的吐司,不難。
但想做一個有黃金線,組織細膩符合規範的完全完美的吐司,對很多人來說,簡直比上天要難。
今天Sweety總結了做吐司經常被問到的問題,為大家一一剖析箇中原因!大家可要認真看了!
一個好的吐司必須配備:
正確的攪拌方式
適當的面溫
充足的基本發酵時間
力量均衡的整形方式
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真的難。
一個簡單的吐司,並沒有那麼簡單,但是只要知道自己失敗的原因,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那麼該如何解決?請對症下藥
此處有你的藥方
👇👇👇
攪拌適當的狀態應該是麵團表面光滑不粘手,拉抻出的膜有一定的厚度,但又能看到手印,不容易抻出破洞,就算抻出破洞洞口也是光滑無鋸齒狀的。
明顯表面粗糙不光滑,看起來就很粘手。表面有返水現象(表面出水)。
抻膜薄如蟬翼,一撐開就破,麵團黏手。
解決方案
如果像以上這種,不是打得特別過的還能繼續進行基礎發酵,30分鐘再翻面,使用。如果像口香糖一樣,一拿就粘手上,完全不能鬆開……扔了吧。
麵團要攪拌到完全擴展。加入黃油時,黃油需呈膏狀再加入到麵團時慢速進行攪拌。(黃油較硬時麵團不容易與黃油進行融合,會增加攪拌時間,這樣面溫容易不受控制)
判斷麵團是否達到基本發酵的標準,動一動手指咯~用手指戳洞不回縮,麵團大小約是初始時的2倍大小。
發酵過度可能就會有明顯的酸味了,麵團基本就不能用了,所以在發酵1小時過後可以戳下麵團大致預估發酵是否完成了。
基本發酵時,如果不能更好地掌控溼度,那就需要在麵團表面輕撒些許手粉再蓋上保鮮袋進行基本發酵。
手粉過多,麵皮在發酵的時候會發乾,手粉要凌空撒向麵團,不要一撮手粉直接搓到麵團上。
吐司第一次擀卷,只需要輕擀開麵皮,再輕卷1.5圈,進行5-10分鐘松馳。
二次擀卷將麵團擀長,翻面,翻面後調整好麵皮,麵皮呈倒梯形。
底邊10cm,頂寬8cm,麵皮長20-25cm。
最後將麵皮用兩隻手的各4個手指頭並齊輕捲起,每一次捲起都要將每一圈輕按在麵皮處,最後一圈尤其是要將底部捏緊。
麵皮的長度決定卷的圈數,麵皮的底寬如果太寬捲起來會太長,那放進模具就會擠壓到麵團,所以底寬設定為8cm,捲起來之後差不多就是10cm。(模具寬度也是11)
正確成品
最後整形時,需要將麵團擀長,力度要均勻,薄厚一致, 不可將麵皮擀的太薄(太死)( 對麵團進行整形時,左右手力量要一致,這樣做出來的山型吐司會更加完美,麵皮擀的太薄,可能會發酵過慢)
不是漲滿了吐司模就叫完美啊!因為烘烤的時候會回縮的!這種9成滿的發酵狀態,也是發酵過大的現象。
7~8成高滿的發酵狀態,已經是完美。
不帶蓋山型吐司,上火180℃,下火230℃(不帶烤盤)溫度可根據自己烤箱狀態進行靈活調整。
上火過高容易快速將麵皮表面定型,麵團不容易長高,底火過低,麵團容易形成沉積。
失敗了多少次也不要氣餒,每次都嘗試著記錄下來,比如說當天的氣溫、室溫、粉溫、水溫、攪拌後的面溫,以及發酵的溫度,最後你會發現,其實問題就出在那裡。
如果你愛吐司!
請把此文章轉發給和你一樣愛他的人吧!
把這種對吐司的專精度傳承下去!
如果不轉發,也希望給我們點個讚,
鼓勵在幕後為我們默默付出的師傅們!
感激不盡!✌🏼
思味緹
課程預約報名中
:25天甜品烘焙時尚全能課程
:25天翻糖蛋糕藝術創意課程
:24天麵包烘焙經典流行課程
:7天韓式裱花精品研修課程
:20天奶油裱花精品研修課程
編輯 / Sweety
📷 圖片 / 網絡
(微博ID:思味緹國際美味學院)
往期內容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