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感覺自己壓力大,頂不住了,身心俱疲,想徹底休息一下但是現實不允許等等。很多人描述自己處於亞健康狀態,儘管檢查身體上沒什麼毛病,心理問題也不是很突出,但是總是覺得容易疲勞,有的說自己就像一個正在爬坡的汽車,感覺爬坡的過程是那麼的艱辛,目標是那麼的遙不可及。那麼出現這種情況如何應對和自我調適呢?
1、順應社會的發展。如今的時代是一個競爭加劇的時代,比如智能化的發展日新月異,它給社會和個體帶來便利和進步的同時,也衝擊我們的傳統的生活和工作模式。一些不同年齡階段的個體可能會出現對一些新生事物的不習慣,和不適應,與其從心理上逃避,不如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僅學習理論,也要學習新時代下的各種實踐內容,以強化自己的心理和不斷發展變化外部環境的契合關係。
2、注意心理能量的儲備。心理能量不是一個物理的概念,它是一個無形的,無法測出的力量。假如心理能量過於耗竭,那麼注意力難以長期集中,記憶力會下降,腦子會較快疲勞,體力也會經常感到不濟。應該避免熬夜,過度玩手機,過度娛樂等等。而適當的居家、戶外活動比如野炊、踏青等都有助於心理能量的儲備。
3、減少物質濫用。飲酒頻率較高的人群,疲勞感的發生率明顯高於一般社交性飲酒的人群。一些經常體育鍛鍊的人會有這種感受,偶爾一次大量飲酒之後第二天去鍛鍊身體,感覺腳下沒跟,身體像被掏空一樣。甚至長期大量飲酒會出現營養不良以及各種慢性疾病的過早出現。
4、塑造溫馨的家庭港灣。一些學生說自己喜歡學習,一些職工說自己喜歡工作,這並不是常態,畢竟這是一些耗竭心理能量的行為。良好的家庭氣氛不僅會使家庭凝聚力增加,還能使家庭成員之間互為有效的心理資源和後盾,這樣家庭才會對家裡每個成員有持久的吸引力,會確立自己的安全感。而有效的溝通和互為聽眾的傾訴,會緩解白天活動產生的的疲勞感。有一句話說得好,家務事不能經常以誰對誰錯來衡量,也許理講清了,但是感情卻變淡了。一個好的家庭氣氛需要用心去呵護和營造,讓家成為一個身心放鬆的溫馨空間和支持自己努力工作的動力來源。
5、減少職業倦怠。職業倦怠也會產生疲勞感,比如職稱晉升不如意,收入過低,工作枯燥,前途無望,人際關係不佳等都會產生職業倦怠。這就需要培養一個理性自我,比如,不苛求自己,不苛求別人。工作之餘培養一些興趣和愛好,因為培養興趣和愛好會儲備一定的心理能量。
6、培養自己的價值感。自我價值感的培養可以提升自信,調整認知,激勵正能量的利他性的行為,比如熱心公益事業,扶困極弱等,會升華自己的心靈,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有一種被國家、單位、家庭所需要的感覺。而被需要的感覺會使個體產生一定的滿足感和使命感,會避免心累疲勞的產生。
7、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每個人的精力和心理儲備畢竟有限,當心累和疲勞感來襲時要認真應對,排除軀體和心理疾病所引起的疲勞。適當的休息,順應規律科學安排自己的工作,張弛有度戰鬥力才能持久。
其它調適方法還有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飲食營養均衡,良好的生活方式,科學的體育鍛鍊等都有助於緩解心累和疲憊。當然,如果覺得自我調整有些困難,即使求助心理醫生也是一個可取的辦法。(來源:河南省衛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