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李白的情誼:透過詩句,跨越千年

2021-02-19 萃辰天心國學傳播

 經典誦讀 

無論男女,只有把興趣集中在事業上、學問上、藝術上,儘量拋開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覺得活得有意義。聽《傅雷家書》,讓生活更有意義~

▲長按掃碼,聽語音~

▼用心細品,看文字~

大家好!歡迎來到萃辰天心書院365家庭共修之經典誦讀欄目,我是雷磊老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著名的《傅雷家書》。我們先將今天的內容誦讀一遍:

無論男女,只有把興趣集中在事業上、學問上、藝術上,儘量拋開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覺得活得有意義。

我們該如何選擇終身伴侶?

對終身伴侶的要求,正如對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樣不能太苛。事情總有正反兩面:追得你太迫切了,你覺得負擔重,追得不緊了,又覺得不夠熱烈。溫柔的人有時會顯得懦弱,剛強了又近於專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實際,能幹的管家太太又覺得俗氣。只有長處而沒有短處的人在哪兒呢?世界上究竟有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捫心自問,自己又完美到什麼程度呢?

無論男女,只有把興趣集中在事業上,學問上,藝術上,儘量拋開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覺得活得有意義。未經世事的少女往往會存一個荒誕的夢想,以為戀愛時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在婚後維持下去。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妄想。

古語說,「君子之交談如水」;又有一句話說,「夫婦相敬如賓」。可見只有平靜、含蓄、溫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義是說,夫婦到後來完全是一種知己朋友的關係,也即是我們所謂的終身伴侶。未婚之前雙方能深切領會到這一點。就為將來打定了最可靠的基礎,免除了多少不必要的誤會和痛苦。

最後,讓我們再誦讀一遍,回顧一下今天所學:

無論男女,只有把興趣集中在事業上、學問上、藝術上,儘量拋開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覺得活得有意義。

今天的經典誦讀就到這裡,萃辰天心書院,讓國學智慧走入千家萬戶,我們明天見!

 詩歌賞讀 

偉大的詩人之間的情誼,是動人心懷的。聽詩聖杜甫的《天末懷李白》,感受詩人對友人李白的懷念之情!

▲長按掃碼,聽語音~

▼用心細品,看文字~

大家好!歡迎來到萃辰天心書院365家庭共修之詩歌賞讀欄目,我是雷磊老師。

偉大的詩人之間的情誼,是動人心懷的。今天我們要賞讀的是詩聖杜甫的《天末懷李白》。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誦讀這首詩: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涼風颼颼從天邊颳起,不知此時你心境怎樣。

鴻雁捎的消息何時到?只恐江湖秋水多風浪。

文採卓絕薄命遭忌恨,山精水怪喜吞過路人。

相比你會與屈原共語,投詩汩羅江訴不平事。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此詩當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秋,當時詩人棄官遠遊客居秦州(今甘肅天水),懷念與憂慮李白卻絲毫未減,於是杜甫寫下《天末懷李白》表達牽掛之情。

首句以秋風起興,給全詩籠罩一片悲愁。詩人說:時值涼風乍起,景物蕭疏,悵望雲天,此意如何?只此兩句,已覺人海滄茫,世路兇險,無限悲涼,憑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卻反問遠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經意的寒暄,而於許多話不知應從何說起時,用這不經意語,反表現出最關切的心情。這是返樸歸真的高度概括,言淺情深,意象悠遠。以杜甫論,自身淪落,本不足慮,而才如遠人,罹此兇險,定知其意之難平,遠過於自己,含有「與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無邊揣想之辭,更見詩人想念之殷。代人著想,「懷」之深也。摯友遇赦,急盼音訊,故問「鴻雁幾時到」;瀟湘洞庭,風波險阻,因慮「江湖秋水多」。李慈銘曰:「楚天實多恨之鄉,秋水乃懷人之物。」悠悠遠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語以祈珍攝。然而鴻雁不到,江湖多險,覺一種蒼茫惆悵之感,襲人心靈。

對友人深沉的懷念,進而發為對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達」,意謂文才出眾者總是命途多舛,語極悲憤,有「悵望千秋一灑淚」之痛:「魑魅喜人過」,隱喻李白長流夜郎,是遭人誣陷。此二句議論中帶情韻,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長,有極為感人的藝術力量,是傳誦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長蘅評:「一憎一喜,遂令文人無置身地。」這二句詩道出了自古以來才智之士的共同命運,是對無數歷史事實的高度總結。

此時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讒放逐、自沉汨羅的愛國詩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這位千載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點,所以詩人飛馳想像,遙想李白會向屈原的冤魂傾訴內心的憤懣:「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這一聯雖系想像之詞,但因詩人對屈原萬分景仰,覺得他自沉殉國,雖死猶存;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亂,一清中原,結果獲罪遠謫,雖遇赦而還,滿腔的怨憤,自然會對前賢因秋風而寄意。這樣,「應共冤魂語」一句,就很生動真實地表現了李白的內心活動。最後一句「投詩贈汨羅」,用一「贈」字,是想像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載同冤,鬥酒詩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詩相贈以寄情。這一「贈」字之妙,正如黃生所說:「不曰吊而曰贈,說得冤魂活現。」

這首因秋風感興而懷念友人的抒情詩,感情十分強烈,但不是奔騰浩蕩、一瀉千裡地表達出來,感情的潮水千迴百轉,縈繞心際。吟誦全詩,如展讀友人書信,充滿殷切的思念、細微的關注和發自心靈深處的感情,反覆詠嘆,低回婉轉,沉鬱深微,實為古代抒情名作。

最後讓我們再誦讀一遍,感受詩人對友人李白的懷念之情: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今天的詩歌賞讀就到這裡,萃辰天心書院,讓國學智慧走入千家萬戶,我們明天見!

講 師 簡 介



天 心 365


一個家庭的文化,

是家庭的基石,

是家庭溝通的重要媒介,

是家庭和樂美滿的關鍵因素。


國學是中國人的智慧結晶,

學習聖賢經典,

增長智慧能量。


和家人一起快樂的親近國學,

進而促進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提升。

這就是我們做《天心365》的初衷,

讓國學智慧走近千家萬戶。


 武漢總院 

武漢市江岸區解放大道1153號解放公園內

Tel:027-82864851

189-6395-6841 龔老師


 海南分院 

海口市美蘭區和平大道66-58號

Tel:0898-66284621

186-0897-4621 閆老師


 重慶分院 

重慶市涪陵區興華西路40號

Tel:023-87873332

132-5125-7821 皮老師


 上海分院 

浦東新區楊高中路2108號天物空間541室喜捨

Tel:021-51322900

159-2131-6861 鄭老師

相關焦點

  • 杜甫-夢李白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李白和杜甫不是兩個人——忽然想說說李白和杜甫
    在文學地位大不如前的現代社會中,李白和杜甫都已經走下了神壇,但他們作為一個詩人的成就,在他們之後的任何時代,包括現在絲毫也未曾減低。兩位詩人的差異,不但論詩者,即使一般的讀者也能注意到,但對於他們的相同和相似之處卻所論甚少。對兩位偉大詩人的評價,前人已經總結了太多。客觀稱頌的評價從「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開始,但以後對兩位詩人的評價長期在孰優孰劣間搖擺。
  • 有一種情感,叫「杜甫和李白」
    李白,生於唐朝武則天時期的長安元年701年,卒於唐代宗李豫時期的寶應元年762年。杜甫,生於唐玄宗李隆基的先天元年712年,卒於唐代宗李豫的大曆五年770年。所以,其實,李白和杜甫生活於同一個朝代:唐朝。
  • 李白、杜甫、高適的友情歲月
    遙想當年,李白、杜甫和高適三人一起尋仙人、找仙草、煉仙丹,是如此的浪漫和逍遙。他們在這一段求道之旅中,培養了深厚的友情。說好的是朋友,那就是一輩子的朋友,哪怕少一分、少一秒也不行。 李白、杜甫和高適三人雕塑可是他們最終沒有成為一輩子的朋友,在無常的世事之下,三人從朋友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 蒙曼:杜甫《春日憶李白》
    這兩個人確實非常厲害,庾信和鮑照加在一起,其實就代表了魏晉南北朝駢文的最高成就,而且杜甫把清新和俊逸並舉,也是對李白非常得體的讚美,要知道李白的詩,本來就是清新和俊逸這兩個路子,就是既有流水落花之趣,又有鷹隼飛天之雄啊!那既然如此,杜甫拿這兩個人來比他,是不是非常非常的知音,是不是深得李白之心?哎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 作為詩壇的泰山北鬥,為什麼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
    大唐詩壇,名家輩出,群星璀璨:王維、孟浩然、白居易、王昌齡、王之渙、李商隱、杜牧……如果在其中選出最傑出的代表,李白和杜甫無疑是公認的「絕代雙驕」。經常有人問:作為詩壇的泰山北鬥,為什麼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他們到底有什麼不一樣?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簡單了解一下中國的宗教和思想流派。
  • 超搞笑,李白爆笑詩句 我不信你不笑!
    我相信每個人從小就和李白、杜甫有這不解之緣。我們從小每天都熟讀唐詩300首,可是自從現在讀這了這些詩句你還想得起原詩句嘛?1、日照香爐升紫煙,李白來到烤鴨店。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兜裡沒有錢。2、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信李白淹不死。(不知李白死沒死)3、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來到衛生間。飛流直下三泡屎,摸摸包裡沒有紙。4、窗前昍月光,李白喝雞湯,喝了一大缸,尿了一褲襠.5、 李白乘舟不給錢, 船夫一腳踢下船。 桃花灘水深千尺, 不知李白死沒死。看完這些不知道大家能說出幾句原詩呢?
  • 六神磊磊:李白和杜甫到底誰更厲害?
    李白杜甫都很偉大,你不要在這裡妄加評論。這就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關於李白杜甫誰更牛,這其實是個正兒八經的學術問題,是有一個叫法的,叫做李杜優劣論。人們為此一直在吵,吵了一千年了。誰在裡面吵過呢?比如白居易、元稹、韓愈、歐陽修、嚴羽、胡應麟、王夫之、胡適、郭沫若……等等等等,還有很多在我的閱讀範圍之外、沒有看到的。所以這個話題一點都不無聊。這一場千年口水戰是誰先挑起來的呢?應該是元稹。
  • 李白、杜甫、李商隱、杜牧最經典的九句詩詞,點亮了整個大唐!
    一座是「詩仙」李白,他飄逸灑脫,豪氣幹雲。一座是「詩聖」杜甫,他沉鬱頓挫,心系蒼生。李白和杜甫被合稱「李杜」,蘇軾曾盛讚 「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 如果說 李白、杜甫共同創造了盛唐詩歌的一個幾乎無可企及的巔峰,那麼作為「小李杜」的李商隱和杜牧則在晚唐已沒落的詩風中添上瑰麗的一頁!他們四個人的詩句,點亮了整個大唐!
  • 李白有多狂?杜甫在這首詩中寫絕了,還讓一個成語火了千年
    在中國歷史的詩壇上,李白和杜甫是一對閃耀千古的雙子星座。李詩的豪放瑰麗,杜詩的沉鬱頓挫,是唐詩最華麗的篇章,也讓無數後人如醉如痴。然而,他們在世的時候,雖然都懷才不遇,但兩人的影響力卻是完全不同的。幸好在那個時代,李白和杜甫不僅相識而且相知,而且還有過共遊梁地的經歷,為後人津津樂道。他們的交往之中,杜甫自然是小迷弟,對名滿天下的李白充滿了崇敬之情。在現存十多首寫給李白的杜詩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詩聖的才華,更看到了詩仙灑脫豪放的形象。
  • 李白與杜甫詩歌的比較研究
    論文關鍵詞:李白 杜甫 創作方法 風格 意象 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   論文摘要:後世敬仰的「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是我國唐代的兩位著名的詩人,他們為後人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歌。李白、杜甫的詩歌思想有著一致性,他們同樣愛祖國、愛,關心國家的命運,關心人民的疾苦。
  • 杜甫對李白很是敬仰,但這首送給他的唐詩用到的卻不是什麼好詞
    我們之前讀那些精彩的唐詩,就會發現李白和杜甫他們兩個人的交情是很深的。而且李白相對杜甫而言,仕途更加成功,詩詞的名氣也更大,而且還要年長上幾歲。所以杜甫對於李白是很有幾份敬仰之情的。兩個人也有不少的詩詞作品相互唱和。
  • 王開東:杜甫深愛李白,但李白……
    公元744年某一天,歷史註定會銘記這一天;在洛陽,李白和杜甫,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猝然相遇。時年李白44歲,春風得意,剛從朝廷賜金放還,手上還有楊貴妃斟酒的餘溫;杜甫33歲,尚未取得功名,也無詩名,但並不影響二人同遊。同年秋,李白、杜甫又在梁園相會,並同遊孟諸等地。
  • 談談杜甫對李白的友情
    李白年長杜甫十一歲,兩人遇見時,李白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是被曾經在當朝皇帝那裡做過翰林學士被重金賜還的一代文豪,而杜甫當時只是初出茅廬的少年,還沒什麼名氣和社會地位。自然是很崇拜這個當世大家,妥妥的小粉絲一枚。待到真的見到後,發現真的是「飄飄乎謫仙人」,那更是迷的不要不要的,不過也沒有一味溜須拍馬。
  • 辛棄疾也「花心」:一首《憶李白》,道出他對李白和杜甫的感情
    雖說這是民間戲言,但是辛棄疾借用這兩句,其實是表達了自己對於李白和杜甫懷念與崇敬。畢竟,能把偶像的詩詞寫在自己的作品裡,這大概也是追星的最高境界了吧!後後半句「卻趁汨羅江上狂」,則是借用了杜甫的「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這難道僅僅只是想要說明杜甫在追憶李白麼?
  • 戴建業:李白和杜甫關係怎樣
    李白,和杜甫關係怎麼樣?李白要比杜甫大十幾歲,所以年齡上他是哥哥,更重要的是,李白成名得很早,第一次和杜甫在洛陽相會的時候,他已經是名揚天下的大詩人了,杜甫還沒有什麼名氣,所以他們在這個時候交往,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但是這不影響他們之間的兄弟情,李白對杜甫也是相當好的,和很多人交往都沒有留下詩,但是他跟杜甫留下了詩,我有一首詩叫《戲贈杜甫》,「飯顆山頭逢杜甫」,這個飯顆山,據說是在長安一帶。
  • 李白和杜甫:那一場動人的遇見
    李白對杜甫的詩作非常欣賞,尤其是《望嶽》這首詩,令李白擊節讚嘆。他從中看出了杜甫的五律功底,更看出了杜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志向和抱負。詩人的心都是相通的,傑出詩人的心更是相似的。李白和杜甫都相信,雖然他們彼此素昧平生,但是他們心靈的氣場最為接近。在洛陽的日子裡,李白和杜甫白天相攜遊玩,晚上縱情飲酒,相談甚歡。
  • 探討作詩風格,李白戲杜甫為哪般
    第二篇就是署名後晉劉昫等撰,實為後晉趙瑩主持編修的《舊唐書》在其《列傳-文苑下》中有記載為:「天寶末詩人,甫與李白齊名,而白自負文格放達,譏甫齷齪,而有飯顆山之嘲誚。」人們據此理解為,李白譏諷、嘲笑、譏誚杜甫,甚至覺得杜甫齷齪,也有後人有覺得李白看不起杜甫的言論。
  • 李白和杜甫蓋一床被子,然後呢?
    翟天臨說,他們倆的關係應該是仰慕與讚賞的關係,杜甫仰慕李白,李白讚賞杜甫。有條彈幕說得好:「就你和和珅的關係唄」收完同款八卦表情包,說回正經的。李白和杜甫,這對詩仙和詩聖確實並肩照亮了唐朝的文化半邊天。尤其是李白,奇絕的想像和飄逸灑脫的氣質,影響了後世的中國語言。
  • 李白為什麼不回杜甫的詩?
    網友齊呼:李白,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那李白為什麼不回杜甫的詩?這就要從李白的生平講起了。李白,生於公元701年,據說生時李白的媽媽夢到金星(又稱「太白」)入懷,遂取名李白。「五歲觀六甲,十歲觀百家。」童年至少年時的李白過著求學、博覽的生活,對於各種知識充滿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