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人物通訊《留守兒童的媽媽朱秀霞》6月6日在《周口日報》發表後,在國內產生深遠影響。《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社、《南方日報》、《河南日報》、《大河報》以及上海衛視、河南衛視、湖北衛視等多家媒體相繼報導。該篇通訊在大學生中引起強烈反響。青島農業大學等高校學生暑期實踐活動也選擇淮陽縣留守兒童學校進行,把知識、溫暖、關愛送給了偏僻鄉村的留守兒童。7月24日至31日,青島農業大學的18名學生在兩名帶隊老師的帶領下,在中原腹地淮陽縣馮塘鄉安營紮寨,用青春躍動的身影深化著中國夢的內涵!
7月24日,青島農業大學暑期周口社會實踐服務團在學院團委書記孫杰老師、輔導員王甜甜老師的帶領下,從青島出發,於26日上午安全到達目的地——淮陽縣馮塘鄉留守兒童學校。校長朱秀霞代表全校師生對社會實踐服務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社會實踐服務團聯合共青團周口市委、淮陽縣委和淮陽縣馮塘鄉留守兒童學校,組織開展留守兒童幫扶、心理輔導、文化宣傳、科技興教、文藝演出和「迎八一」慰問老兵等活動。
為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
為更好地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成長情況,7月27日,社會實踐服務團的隊員對留守兒童進行了「愛心成長」心理輔導活動。
在隊員的帶領下,孩子們跟隨歡快的背景音樂做起了有趣的小遊戲,「大風吹」、「口香糖」,使現場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在「同舟共濟」中,留守兒童通過互助合作、協調配合,順利完成小組任務;在「展望未來」環節中,隊員引導孩子們大膽說出自己心中的夢想,並鼓勵他們要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奮鬥。
孩子們在隊員們提前準備好的卡片上認真寫下了自己對家人、老師、朋友等最想說的話。在書寫過程中,一些孩子們想到遠在他鄉的父母,流下了思念的淚水。在卡片上,他們或表達對遠在他鄉父母的深深思念或感恩在家照顧自己的爺爺奶奶,感謝學校老師的教誨或囑咐爸爸媽媽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一字一句打動了隊員們,許多隊員禁不住流下了淚。隊員們也在卡片上寫出了對孩子們的祝福與希冀。
組織留守兒童觀看勵志電影
為豐富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開闊孩子們的視野,7月27日下午,社會實踐服務團的隊員和留守兒童一起觀看了勵志電影。
看電影前,隊員們帶領孩子們一起觀看了青島農業大學的《校園生活紀錄片》。看著鏡頭下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留守兒童對大學生活有了更多的憧憬。
隨後,隊員們和留守兒童一起觀看了動畫片《馴龍高手》。主人公小嗝嗝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最終成為馴龍高手,為維京人家族帶來了和平,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們看完後紛紛表示想成為像小嗝嗝那樣勇敢堅強的人。
為留守兒童開設文藝課
當得知馮塘鄉留守兒童學校朱校長即將帶領部分留守兒童學生代表前往廣州見他們的父母,社會實踐服務團的隊員精心為留守兒童安排了美術、音樂等課程,並從7月27日開始直至社會實踐活動結束,社會實踐服務團的文藝宣傳隊員將一直對留守兒童進行了文藝課程輔導。
隊員李楊細心地教留守兒童唱《歌唱祖國》、《學習雷鋒好榜樣》、《魯冰花》等歌曲。孩子們一遍遍地聽,一遍遍地跟著學。一首首動聽的歌,表達了對父母的想念。同時,另一名隊員韓馥蔓教這些孩子學習畫卡通版的十二生肖等可愛的圖畫。一名叫鄭勇飛的學生告訴記者:「爸爸的屬相是羊,想把自己畫好的畫當禮物送給他。」
為留守兒童義務授課
7月27日,社會實踐服務團全體隊員走上講臺,在馮塘鄉留守兒童學校進行了一天的義務授課,內容以音樂、計算機、體育、美術、手工製作為主。音樂課上,隊員教孩子學唱《童年》,並講解一些基本樂曲知識。在隊員的領唱下,留守兒童很快學會了這首歌,一邊打著節拍,一邊齊聲歌唱,把課堂氛圍推向了高潮。計算機課上,隊員教留守兒童玩金山打字小遊戲,幫助他們熟悉打字知識。體育課上,隊員帶著留守兒童打籃球、跳繩、踢毽子,歡笑聲、打鬧聲不斷,久違的笑容又浮現在他們稚嫩的臉上。
舉辦留守兒童暑期安全教育活動
「我鄭重宣誓,認真學習防溺水安全知識,堅決做到六不準……」
7月28日上午,社會實踐服務團在馮塘鄉留守兒童學校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宣講會上,隊員李俊紅針對留守兒童暑期安全工作重點,如防溺水安全知識、防電擊安全知識等,向他們進行耐心講解。「假期裡,可以自由玩耍的時間太多了,大家一定不要單獨或和小夥伴一起下水遊泳,想遊泳的話一定要有大人陪伴。」課堂上,李俊紅反覆告戒留守兒童。
對留守兒童進行家訪
7月28日下午放學後,社會實踐服務團隊員將留守兒童安全送回家的同時,還對各自護送的留守兒童進行了家訪。通過家訪,隊員了解到大多數留守兒童的家庭條件很差。一分隊隊員護送了一位小朋友回家。到達他家後,隊員被他家的貧困震驚了。而這位小朋友卻告訴隊員:「我一定好好學習,讓爸爸媽媽為我驕傲。」
為留守兒童舉辦文藝演出
7月29日下午,社會實踐服務團在馮塘鄉留守兒童學校舉辦了一場主題為「關注留守兒童青春共築中國夢」的文藝演出。
晚會採取大家喜聞樂見的表演方式,向觀眾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活力和激情。在歡快的《小蘋果》開場舞表演中,晚會拉開序幕。整場晚會節目精彩紛呈,亮點頻現。歌曲《同桌的你》帶領觀眾回味了學生時代的純真美好;手語舞蹈《螢火蟲》讓大家對未來寄予了無限希望;小品《上海灘》引得現場觀眾笑聲不斷;舞蹈串燒《不要不要》和《bababa》給大家帶來了一場視覺的盛宴;歌曲聯唱《母親》和《外婆的澎湖灣》更是將晚會推向高潮。最後,在全體隊員的大合唱《沒有什麼不同》中,晚會圓滿落幕。
一名隊員告訴記者,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切實拉近了大學生與留守兒童之間的距離,緩解了留守兒童的自卑心理,使他們認識到了團結協作的意義。通過社會實踐服務團隊員的積極引導,留守兒童從剛開始的靦腆羞澀逐漸轉變為後來的勇敢樂觀。同時,本次活動也幫助大學生深入基層關注社會熱點,繼而樹立了良好的價值觀,培養了大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和拼搏進取精神。
責任編輯: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