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消費有多「火」:旅遊全面恢復,電影票房創歷年假期次高

2021-01-08 騰訊網

剛剛過去的一周,國人經歷了久違的一場消費狂歡。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國慶假期增長4.9%。

餐飲方面,多地餐飲收入創下新高。四川、浙江、內蒙古、廈門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3.0%、23.4%、21.7%和18.3%,多數熱門餐廳一位難求,蘇寧易購平臺上,大閘蟹和白酒銷售量分別增長160%和183%,半成菜品銷量也迎來143%的高增長。

旅遊方面,朋友圈攝影大賽如火如荼。黃金周八天,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同比恢復69.9%。

連年低迷的汽車消費也出現了明顯的恢復性增長:北京、浙江等地汽車銷售額均出現20%以上增長,在促銷與補貼推動下,黃金周期間,蘇寧平臺上汽車訂單量同比增長168%。此外,機油銷售同比增長203%,行車記錄儀銷售同比增長87%,家庭式短途出遊神器航拍無人機銷量暴增170%。

黃金周疊加婚慶季也帶來了一波家電消費熱潮:蘇寧平臺上新一級能效空調銷售額同比增長452%,8K超高畫質電視銷量同比增長243%,70吋及以上大屏銷量同比增長96%,大容積高檔智能冰箱銷量同比增長216%,洗烘一體機銷量同比增長225%。

在壓抑大半年之後,「十一」黃金周期間,電影等演出行業更是迎來了一輪「報復性消費」。國家電影專資辦的數據顯示,「十一」前7天,全國電影票房近37億元,這顯著高於2017年24.12億元、2018年19.09億元,僅次於去年44.66億元,為歷年黃金周次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在最高上座率控制在75%的前提下交出的成績單。

餐飲:多地銷售額創下新高,螃蟹白酒熱銷

商務部指出,黃金周期間,餐飲、休閒等服務消費快速升溫,被疫情抑制的需求集中釋放。團圓宴、婚慶宴、親朋宴等推動餐飲市場快速復甦,大眾餐飲、「光碟行動」、「剩菜打包」等節儉用餐引領主流。

比如,河南鄭州的黃河大鯉魚備受食客青睞,四川部分餐飲老字號、網紅餐飲人流量同比增長10%-20%。河北部分餐飲企業推出小份菜、半份菜,讓顧客吃得飽吃得好,雲南部分餐飲企業開展「餐飲美食薈萃促消費」活動。四川、浙江、內蒙古、廈門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3.0%、23.4%、21.7%和18.3%,廣州到店餐飲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

黃金周期間,多地餐飲門店銷售額也均創下新高。比如,據湖南商務廳監測,長沙市文和友、天寶兄弟、炊煙時代、蒙重燒烤、五十七度湘等網紅熱門餐廳營業額同比增長均超過10%;湘潭市餐飲企業長假期間營業額同比增長13.6%;張家界市黃金周期間營業的餐飲企業,每日營業額相對節前至少增長兩倍。10月1日至7日,全省納入監測的277家大中型零售企業商品銷售總額(不含成品油銷售)同比增長1%,全省納入監測的71家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

陝西省數據顯示,黃金周期間,該省餐飲收入實現50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西安市餐飲收入實現25億元,同比增長6.3%;渭南、榆林、寶雞、延安、銅川、商洛、安康市、楊凌示範區和漢中市餐飲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0.2%、9.1%、8.7%、7.9%、7.1%、6.6%、5.3%、4.7%和2.7%。

國慶逢中秋,螃蟹就白酒,成為不少家庭餐桌上的黃金搭檔。蘇寧平臺上的數據顯示,10月1日至10月7日,蘇寧易購大閘蟹和白酒銷售量分別增長160%和183%。陽澄湖大閘蟹「蟹王」地位依然穩固。白酒銷售上,貴州茅臺、五糧液和洋河三足鼎立。

飲食相關的家電銷售也一片火熱:黃金周期間,該平臺上破壁機同比增長250%, 空氣炸鍋同比增長229%,電烤箱同比增長166%,半成菜品銷量也迎來143%的高增長。

旅遊:收入恢復七成,汽車銷售火熱

今年「十一」黃金周假期長達8天,部分遊客更是開啟了「請2休11」、「請4休13」、「請6休16」的拼假模式,這極大釋放了遊客的出遊需求,刺激了國內旅遊業的恢復。黃金周期間,朋友圈攝影大賽的如火如荼正是旅遊行業回血的真實寫照。

根據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10月1日至8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發送旅客平均為6211.5萬人次。其中,國內日均航班同比增長13%,假期各航空公司增加航班1.2萬餘班,極大超過以往同期水平。

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10月1日至8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來自同程藝龍的數據顯示,10月1日至10月4日,僅同程藝龍平臺國內酒店的預訂量就接連突破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0%。黃金周期間,三亞、廈門、成都、重慶、西安、大理等比較熱門的長線遊目的地的酒店預訂量大幅增長,酒店平均房價較9月初均價上漲了140%至300%。

途牛旅遊網監測數據顯示,國慶中秋假期期間行程天數在8天及以上的訂單佔比24%。其中,超四成是攜兒童出遊的親子家庭,南京、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的父母最熱衷於拼假遛娃。驢媽媽方面則表示,相比往年,今年10月3~5日是周邊出遊的高峰期,錯開返鄉潮或錯峰出遊趨勢明顯;此外,3天2晚和4天3晚的人次佔比較去年同期增長17%。

值得注意的是,連年低迷的汽車消費在今年也開始恢復,十一期間,汽車消費更是一片火熱。商務部表示,國慶期間,北京、廣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創新舉辦汽車展,各大參展車企與演藝、娛樂等行業跨界互動,為消費者帶來一場汽車消費盛宴。北京、浙江、雲南重點監測汽車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3.5%、20.3%和14.1%。

蘇寧大數據顯示,假期期間,汽車訂單量同比增長168%。熱銷車型前3名依次是新寶駿E300、上汽大眾斯柯達科迪亞克和奇瑞新能源eQ1。

旅行路上汽車裝備同樣重要。10月1日至10月7日,機油銷售同比增長203%,行車記錄儀銷售同比增長87%,機濾銷售同比增長105%。

電影:票房接近40億,創下歷年假期次高

國慶長假一直被視為電影演出消費的黃金時期,由於疫情在國內基本得到控制,今年黃金周被壓抑大半年的國民觀影消費欲望全面釋放,影院演出迎來了一輪「報復性消費」。

商務部指出,今年黃金周期間,看電影、逛展覽、觀演出、去健身等成為居民休閒度假的熱門選擇。「十一」前7天,全國電影票房近37億元,為歷年黃金周次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在最高上座率控制在75%的前提下交出的成績單。

國家電影專資辦8日發布詳細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我國電影票房約為36.96億元,取得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的成績,這顯著高於2017年24.12億元、2018年19.09億元,僅次於去年44.66億元。其中國產影片票房佔99.72%,與同期基本持平。7天觀影人次達9298萬。

今年國慶期間,電影市場也湧現出一批口碑與票房兼具的作品。根據貓眼專業版實時數據,10月9日12時,《我和我的家鄉》以18.85億票房領跑大盤,《姜子牙》票房則達到了13.83億,《奪冠 》票房達到6.44億。而此前上映的《八佰》票房也達到30.84億。

美團10月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團App的電影訂單量與五一同期相比增長超過260倍,演出訂單量也獲得7倍的增長。樂信旗下的樂花卡數據顯示,十一期間電影日均消費金額是9月同期的2.6倍,成為十一增長最迅猛的分期消費品類。

阿里大文娛數據也顯示,對比復工後,今年國慶檔三人以上套票訂票數佔比增長68%。今年「十一」,國內日均觀影人次已經較復工後增長577%,平均上座率增長也達到244%。美國《綜藝》雜誌刊文稱,今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

此外,大麥數據顯示,國慶長假期間,全國音樂節場次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30%,票房預計同比去年提升113%。

相關焦點

  • 黃金周消費火爆,電影票房創歷年國慶檔次高
    「十一」黃金周期間,電影行業迎來了一輪「報復性消費」。根據國家電影專資辦的數據顯示,「十一」前7天,全國電影票房近36.85億元,顯著高於2017年24.12億元、2018年19.09億元,僅次於2019年的44.66億元,為歷年國慶檔的次高水平。
  • 國慶旅遊消費創新高,三部電影6天票房超40億,還有300多萬人搶茅臺!
    總體看,這個國慶,無論是宅在家裡還是出門旅遊,小夥伴們都過得開開心心~相關數據顯示,旅遊、電影、電商等消費如火如荼,創下歷史新高。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長達七天的國慶長假,出門旅遊成為不少小夥伴們的選擇。統計數據顯示,國慶假期才過半之時,旅遊消費已如火如荼。
  • 從黃金周消費透視中國經濟活力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環境下,種種「報復性消費」點燃了國內旅遊、餐飲、航空等多個市場,在黃金周消費的數據和場景背後,是日漸回歸正軌的生活,是經濟加快復甦和回暖的腳步,顯示出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巨大的內需潛力,折射著中國經濟的活力和韌性。消費市場強勁復甦「大家默契的笑聲、久違的感覺又回來了。」
  • 國慶中秋假期旅遊和消費掀熱潮中國雙節黃金周重現繁榮景象(國際...
    8天的中國「十一」黃金周剛剛過去,熱度仍未消退。歷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面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嚴峻挑戰,今年的「十一」假期極不平凡,來之不易。「十一」黃金周曆來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十一」黃金周,中國消費市場明顯復甦,旅遊出行、餐飲購物、文化娛樂均呈現繁榮景象。
  • 大數據告訴你,「超長黃金周」上海旅遊市場有多「燃」!
    ——景區、酒店、文博場所人氣回暖 根據上海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旅遊)大數據監測,國慶中秋假期上海共接待遊客883萬人次,同比恢復75%;實現旅遊收入135億元,同比恢復80%。全市150多家主要旅遊景區(點)共接待遊客860萬人次,同比增長4%。
  • 假期旅遊、電影、結婚全來了!萬億巨頭3天暴漲1500億
    全國主要旅遊目的地、熱門旅遊景點和網紅打卡地的客流和消費持續保持高位、有序運行。而去年整個國慶假期,國內旅遊總數為7.82億人次,創造了近6500億元人民幣的旅遊收入。根據國內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攜程」預計,今年「黃金周」的國內旅遊人數將達6億人次。無論是官方數字還是機構數字,都已達到去年同期的七八成水平。
  • 十一黃金周現「報複式消費」:零售和餐飲同比正增長!黃金珠寶火爆...
    國泰君安認為,長期看,消費持續升級,線上滲透率不斷提升,人民收入持續增長、高資產人群數量不斷攀升為國內高端消費增長提供了持續動力。在進入秋季,全球一些國家和地區遭遇疫情反彈的情況下,消費回流跡象明顯,國內旅遊持續火爆。除了海南離島免稅旅遊之外,全國各景區也迎來了大批遊客。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統計,國慶假期前7天,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18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543.3億元。
  • 國慶假期,江蘇-常熟接待旅客132萬+發送旅客184萬!旅遊全面復甦
    01假日旅遊市場全面復甦今年國慶中秋假日期間常熟假日旅遊消費暢旺全市5家A級旅遊景區接待26.92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82.1%,門票收入539.8萬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8.5%。旅遊新業態成熱點遊客的旅遊選擇從單純的景區旅遊逐步轉向鄉村、街區等旅遊新業態,旅遊的空間範圍不斷擴展,旅遊消費的帶動性進一步顯現。工農業旅遊區及鄉村旅遊區累計接待遊客52.85萬人次,服裝城購物遊人氣火爆,假期共有40.45萬人湧入購物。
  • 大數據告訴你,今年國慶假期出遊有多「火」?
    新華社上海10月8日電 題:大數據告訴你,今年國慶假期出遊有多「火」?  新華社記者陳愛平  「簡直就像過年一樣!」這是眾多遊客及旅遊業者對今年國慶中秋假期的直觀感受。  在線旅行平臺同程藝龍數據顯示,在國慶中秋假期前4天,平臺上國內酒店預訂量較去年假期前4天增長40%;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酒店預訂量同比增幅更是超過50%。飛豬平臺數據顯示,國慶假期該平臺上全國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超過50%,其中高星級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近100%。  交通方面,早在節前,多家旅遊平臺上熱門線路火車票就再現「一票難求」。
  • 今年有望迎首個消費黃金周!國慶快到了,要布局旅遊板塊嗎?
    來源:金融界基金近日,多家在線旅遊平臺發布黃金周補貼活動,國內多地景區也陸續掀起門票降價甚至免票的熱潮,預計今年國慶黃金周可能是近年來旅遊性價比最高的長假。從攜程等旅遊機構了解到,「十一」有望迎來今年首個旅遊高峰和消費黃金周。 國內遊是當前旅遊振興的主力軍。
  • 消費市場活 文化旅遊火 安全形勢穩
    今年「十一」黃金周正值國慶、中秋雙節同慶,全市節日氣氛濃厚。節日市場商品豐富、貨源充足、購銷兩旺;文化旅遊市場持續向好,全市納入統計的十大景區共接待遊客67.59萬人次,門票收入3436.69萬元;相關單位嚴格落實在崗值班制度,全市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城鄉社會平安穩定、治安秩序良好。
  • 這個假期,你花了多少?
    受訪者供圖  據她介紹,「十一」期間,她花720元買了4張單口喜劇的票,還吃了700多元的京菜和300多元的火鍋,「去密室逃脫花了130元,去KTV花了108元,音樂節420元。」  很多網友這樣評價這個黃金周,「好像有魔力,不知不覺就花了幾千元,沒有5000元都不好意思往外曬。」
  • 國慶中秋假期——旅遊熱 消費旺 市場暖
    綜合各地旅遊部門、通信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的數據,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旅部數據中心)測算,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鄭海鷗、葛孟超)今年中秋節恰逢國慶長假,「超長黃金周」假期點燃了消費者的出行、旅遊和購物熱情,市場回暖顯著。
  • 恢復五一黃金周,有無必要?
    不知不覺,五一黃金周已經取消了12年,當年剛參加工作,沒有什麼感覺。也不清楚,當時為什麼要取消?現在經常會有人提起這個話題,有人還建議,春節能夠延長到15天,放假到元宵節。今天我們先不討論春節放假的問題,先來說說五一黃金周有沒有恢復的必要?
  • 大美中國看活力——來自國慶黃金周的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今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全國接待國內旅遊人數預計達5.5億人次。10月1日當天,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發送旅客總量6586.23萬人次,其中鐵路以1509萬人次創疫情發生以來單日旅客發送量新高。
  •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透視「十一」黃金周
    假期前6天,廣東全省納入監測的150個景區累計接待遊客數破千萬人次,達到1108.6萬人次;上海市主要景區(點)已接待遊客超過65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提升。      「各地旅遊、消費火爆,但疫情防控依然非常紮實,巨量人口的安全有序流動更凸顯了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說。   「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美國《紐約時報》網站文章如此點評中國黃金周。
  • 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記者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在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效、加快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同時,積極優化市場供給,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拓展消費空間,有力促進了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 元旦假期 電影票房12億滿堂彩
    2021年元旦假期,內地迎來新一波消費小高潮,多元化消費場景「百花齊放」。假日期間,因疫情防控要求,各地文化和旅遊市場仍處於「限流、預約和安全防控」狀態,但群眾出遊意願回升,市場復甦勢頭強勁。其中,假期電影票房突破12億元(人民幣,下同),創歷史新高,吸引超過3000萬人走進影院。
  • 買書下館子看電影 國慶假期金華線上生活消費同比大增
    今年的國慶黃金周遇上了中秋,整個假期長達8天,金華市民線上生活消費熱情高漲。據阿里巴巴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口碑網的數據顯示,國慶節期間,金華地區消費者使用支付寶在線下支付的金額,是去年國慶假期的2.2倍。對比節前一周,消費增幅達到49%,遊客貢獻了其中的20%。
  • 支付寶國慶中秋黃金周報告:《我和我的家鄉》等影片票房均破10億
    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的首個黃金周,中秋國慶 撞了個滿懷,消費復甦的浪潮也席捲了全國。來自支付寶數字生活平臺數據顯示,這個 十一假期,公... 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的首個黃金周,中秋國慶 「撞了個滿懷」,消費復甦的浪潮也席捲了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