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江陽市場和江楊市場以及本市部分菜市場的消息:進入8月上旬,稻田蝦收尾、塘蝦入洞「避暑」,入滬小龍蝦劇減。加上零售長時間在低價徘徊,約8成菜場小龍蝦攤主提前至本月上旬收攤,較往年提前了3周。
家住瑞福大樓的張阿姨是個小龍蝦粉絲,今年外甥在她這兒過暑假,她隔三岔五跑菜場買小龍蝦,原味、椒鹽、紅燒、糟滷、冰鎮小龍蝦等她樣樣試過,不過從這個月開始,她買小龍蝦的次數日漸少了起來,原因是菜場賣小龍蝦的攤位少了,銷量也減少了。「不是太小就是太瘦,挑來挑去很少有滿意的。」張阿姨說,剛剛過去的周末,她去菜場買小龍蝦,由於家務事多,到隔壁的寧海東路菜場已經中午11點,結果發現僅有1個攤位在售小龍蝦,剩餘的小龍蝦僅1斤左右,看看桶裡的蝦子爬都爬不動,就不想買了。「後來去了壽寧路、順昌路,在順昌路上一家菜場才買到較滿意的小龍蝦。」 進入8月之後,滬上菜場小龍蝦攤主紛紛收攤。記者這兩天光顧寧海東路、臺灣路、寧波路、壽寧路、順昌路等菜市場了解到,上個月還熱熱鬧鬧的賣蝦景象已經不見了,各家菜場小龍蝦攤位只留一二個甚至一個不留,銷售攤位較高峰時劇減超過8成,而往年攤主大都在8月底收攤。在臺灣路菜場,僅有的1個銷售攤位只賣3-4錢/只小規格的小龍蝦,詢問價格,攤主報價18元一斤,比最低時漲了50%。「就剩這點了,再不買就沒得吃了。」攤主吆喝著說,現在賣小龍蝦的攤位少了,附近除了他這裡就沒幾個了。「不信去兜兜看吧。」 寧波路上一家正在銷售小龍蝦的水產店,記者6月份採訪時,零售只有10元一斤,而這次採訪,同樣規格的小龍蝦現在要賣20元一斤。該店老闆告訴記者,進入8月之後,批發價上漲,加上天熱蝦子容易死,進貨量也明顯減少,大多數攤位賣到中午就結束銷售。 「5至7月份平均一天零售三四百斤,目前一天的銷量只有高峰時的1/10,怕高溫小龍蝦死掉,現在很少有攤位賣中蝦和大蝦了。」說著話,老闆伸出三個手指說,現在半兩以上中蝦要賣30多元一斤。江陽市場和江楊市場是目前本市批發量最大的兩個小龍蝦批發市場,在今年銷售最高峰時的5至6月份,兩大市場日批發小龍蝦接近50萬斤,但眼下經銷商們估計,日批發量不會超過10萬斤。 據悉,今年上市的小龍蝦分野生蝦、池塘蝦和稻田蝦3種,其中以稻田養殖的小龍蝦上市數量最多。上海水產行業協會水產專家估計,稻田蝦養殖數量要佔總上市量的2/3左右。稻田蝦的集中上市期在5至7月,進入8月,稻田蝦收尾,因此,上市小龍蝦的數量明顯減少。 「今年開市以來,菜場零售小龍蝦一直在低價徘徊,最賺錢的三四月份由於疫情銷售不暢沒賺到錢,5至7月上市高峰零售價又比往年低,此外,這兩天最高氣溫大都保持在35攝氏度左右,小龍蝦容易死亡,導致大量攤主提前收攤。」中國漁業協會水產商貿分會小龍蝦營銷聯盟多家成員單位透露,很多養殖戶、經銷商放棄零售,或直銷餐飲企業,或銷售給深加工企業,由這些企業用於製作月餅、餛飩、小籠包等原料。昨天下午5點不到,金陵東路西藏南路口「紅盔甲」已經有近一半座位被人佔領,之後不斷有市民進入該店消費。見記者像是在門口等人的樣子,該店工作人員連忙招呼說「快入座吧,晚了或許就沒作為了」。昨晚已過8點,位於淮海中路上的「滬小胖」滿座率在8成左右。該店的工作人員說,他們那裡剛剛過掉一波消費高峰,如果是六七點過來消費要排隊等候。「今天是周日,因為明天要上班,很多人回家休息了,如果是周六,來消費的人還要多。」進一步採訪記者得知,今年以來上述兩家小龍蝦館的小龍蝦菜點價格沒漲也沒跌。雲南南路上的「聚紅尚」香辣小龍蝦,小規格蝦每斤69元,中等規格蝦每斤78元,大規格蝦每斤108元,均與前2個月相同。上海水產行業協會該水產專家分析並認為,菜場零售主要消費對象是普通工薪階層家庭,而餐館主要消費對象是年輕白領、中高收入群體,菜場零售價上漲而餐飲保持原價,這是菜場零售冷、餐館消費熱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