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喝媽媽香噴噴的姜鹽芝麻豆子茶是有著基因遺傳般的情愫了。
小時候我把此茶叫做媽媽茶,因為我只喜歡媽媽的手藝。這種茶是不能泡的,要在火中進行熬製,所以都叫做煎茶。別人煎的豆子茶不是鹼了就是淡了,不是淡了就是豆子沒熟、茶葉味道不好。
姜鹽芝麻豆子茶在媽媽的手中處理得恰到好處,香中有甜,溼中有脆,脆中有柔。我常常是把媽媽茶喝過底朝天,連茶葉也不放過一葉,喝得是乾乾淨淨。
雙搶回家喝上一大碗媽媽茶,累的感覺全都消失;從學校回來,喝上一杯媽媽茶,就覺得自己是個非常幸福的人;媽媽茶就成了家的味道了。
媽媽茶就這樣溶入我的生命之中,像血液流轉一般,時時在我的味覺中感受那份溫馨。
1987年我邀請湖南著名詩人龔湘海來屈原詩歌講座,完後帶他到屈原轉了轉。
在我家媽媽端出了一大瓷碗(我們這兒叫爐碗)香噴噴的姜鹽芝麻豆子茶。他喝完第一碗說好喝,來了第二碗。我偷偷樂了。等他喝完第二碗,就開玩笑說你得連喝四碗。他說為什麼?我說這是習俗,進門的客人如果喝了第二碗就說明你是海量,得喝四碗,是對主人的尊敬。他半信半疑,真的連喝了四碗。他還真是海量。我問還喝得不?他說這茶真的是好喝,但肚子真的裝不下了。大家看他的肚子已經鼓脹的樣子,都開心笑了。
我介紹說姜鹽芝麻豆子茶又稱嶽飛茶、六合茶、有人也叫營田茶,但我認為叫它嶽飛茶是最好的,有愛國的味道。它的成分為姜、鹽、黃豆、芝麻、茶葉、開水。真正的發源地就在我們營田這個地方。
南宋紹興年間,嶽飛被朝廷授予鎮寧崇信軍節度使,帶兵南下,來營田鎮壓楊么領導的農民起義。嶽飛的士兵多數來自中原地區,一到酷熱、苦寒、溼重的洞庭湖區就水土不服,軍營中腹脹、腹瀉、厭食和乏力的日見增多,不僅影響了士兵的作戰能力,也大大影響了士氣。嶽飛就著急了,他親自到民間請教老中醫,中醫看是嶽飛,就開出了姜鹽芝麻豆子茶的配方進行調理,要求用開水熬汁湯當茶喝。嶽飛服後,頓覺心舒心順,滿口生津,即命大鍋煮茶,全軍共喝。幾天後,全軍將士痊癒,戰鬥力恢復。當地老百姓為紀念嶽飛,就把它叫嶽飛茶。
龔湘海連連點頭,說這真是好茶。
我說豆子芝麻姜鹽茶有夏天清暑解熱,冬天祛寒去風,平時健脾開胃,醒時益氣怡神,睡時定神安神的中藥功效。每天喝點嶽飛茶對身體有保健作用。茶裡有姜的辣味、芝麻的香甜、豆子的清爽、茶葉的解渴,喝後來一定神清氣爽。常喝這種茶的人,感冒是不會上身的。
我們這兒待客的最高禮遇就是煎一大瓦罐姜鹽芝麻豆子茶,香香的味道馬上會溢滿房間。特別是炒黃豆芝麻時的那種香味,會讓你忍耐不住垂涎欲滴。在營田和河市兩個地方,不管認識不認識你,你如果站到別人的家門口,好客的主人會招呼你「進來呷杯茶吧!」我們都習慣把喝茶說成「呷茶」,其實呷字有品味的意思,也有吃豆子的聲響在,很有意思的一個措詞。你從字面就能聯想到喝茶的那種聲響,也體會到喝茶的那種幸福感覺。
看媽媽煎茶是一種享受,她先把豆子和芝麻炒得香香的,同時進行的是在陶罐放水,在火爐上煮成開水,再放入茶葉、再放適量的鹽,用姜缽擂了碎碎的姜泥,再把姜泥倒進茶水裡,再抓些黃豆芝麻放於陶罐中焐一會;然後把陶罐從火中端出,待到陶罐不煬手了,就一手提了,反覆搖晃,把豆子芝麻茶葉都晃動得均勻了,才開始一邊搖晃一邊倒茶給客人喝。這種詳細過程,我們稱之為「篩茶」,一碗獨具特色的姜鹽芝麻豆子茶就煎好了。送到客人手中的嶽飛茶,就散發著熱氣,還有清香的味道,讓你口水長流。
營田人愛喝姜鹽芝麻豆子茶,是營田人喜愛嶽飛的原故,清朝前建了個武穆寺,後來被毀,20多年前,又被村民自發集資重建,現在就座落在屈原管理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百骨塔的東南方,相距不到500米,來這兒參拜嶽飛的人眾多,香火也比較旺盛。嶽飛茶流傳在民間,不只是湖區人保健的好方法,同時也有著紀念嶽飛的意義。我媽媽最喜歡喝嶽飛茶,活到90歲,我姑媽也喜歡喝嶽飛茶,她還把嶽飛茶帶到了馬安山一帶,活了95歲。我們這兒的女人都很高壽,活過90歲的人大有人在,有的還活過了100多歲,是不是跟喝嶽飛茶有關係?我想應該是有的。
姜是美女兩個字構成,所以營田的婦女都愛喝薑茶,肯定有養顏的作用,芝麻有「芝麻開花節節高」之意思,用來祝願生活和事業步步高升,而「豆」與「兜」諧音,表示「有吃有兜,年年富足」。嶽飛茶經過這麼一文化內含的解釋,的確有一種美妙的人生境界。
營田人待客為你篩一碗嶽飛茶,是對你的最高敬意。如果大家看到你家中來了客人,而你家連嶽飛茶都不篩一碗,就會說你太不曉事,說你不賢慧,就是不懂得基本的禮貌之意。到你家中你只給人家喝泡茶,你家中肯定沒人緣的。
農閒時婆大娘們(這兒對婦女同志的稱呼),很喜歡你邀我我邀你到你家或者我家中來喝嶽飛茶閒聊,我小時就喜歡跟著媽媽去呷茶。這是一種培養鄰裡感情的一種手段,所以嶽飛茶也成為營田一帶,特別是屈原管理區、湘陰、汩羅家庭茶會的主打飲品。客氣一些的人,會有衝蛋茶、水果之類的食品相伴。
記憶中鄉村的「道喜」是鄉村最盛大的茶話會了。本村或鄰村有人結婚、生孩子、老人壽誕、甚至是誰家買回了新電視、自行車、摩託車、小汽車之類的物品,女人們都會相邀一起來道喜,一掛長鞭,就會宣告一個大茶話會的誕生。
女人們拖兒帶女的浩浩蕩蕩,鞭炮噼哩啪啦,好像又到了春節。主人這家聽到喜炮聲聲,會很高興地迎接,大家落座之後,就東家長李家短地談論著,嘻嘻哈哈,談笑風生。直到喝上香香的姜鹽芝麻豆子茶,才會安靜一會,喝過又風生水起。那種情境,你才能體會到鄉親這種親的真正感覺。
小時候我喝了那麼多人家的豆子茶,最喜歡喝的還是媽媽的手藝,我總覺得媽媽茶的味道總是與眾不同。
媽媽茶的味道我也說不出具體的什麼味道,總覺得這種味道是一種幸福的味道、親情的味道,一直在我夢中,在我心裡,永遠也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