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84海盜旗中隊:現實中的骷髏中隊.

2021-02-13 太空堡壘中國聯盟

如果說現實中有一支戰鬥機中隊能讓軍迷和影迷都激動不已,在影視文化領域大放光彩的,VF-84海盜旗中隊當仁不讓。1980年參演了科幻電影《核子航母遇險記》(The Final Countdown),將F-14和骷髏標誌推向了全球,成為風靡世界的流行文化之一。1996年再次登陸大銀幕,出演了《最高危機》(Executive Decision)。而在動漫圈裡,它的影響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核子航母遇險記》(1980)劇照。

說起海盜旗中隊,《太空堡壘》和《超時空要塞》的粉絲們可能會滔滔不絕談上大半天,因為在劇中的王牌變形戰鬥機中隊——骷髏中隊的原型就是美國海軍VF-84海盜旗中隊,也是現實世界中的骷髏中隊。

VF-1S骷髏一號戰鬥員模式,繪畫:Tommy Yune

「Macross」宇宙的總導演河森正治老師在上世紀80年代初參與初代《超時空要塞Macross》的機甲設計時,F-14給了他很大的靈感,比如說F-14戰鬥機的雙引擎變成機器人的雙腿。沿用了可變後掠翼的設定,變成戰鬥員狀態時可以完美收起變成機器人背部。而VF-1S骷髏一號的骷髏標誌沿用了「海盜旗中隊」的標誌,成為王牌飛行員的象徵。

Calibre Wings的1/72 VF-1S骷髏一號合金模型

在《太空堡壘:來自群星》(Robotech From The Stars)漫畫裡,故事回到原點1999年,當時還在美國海軍克諾莎號航空母艦上服役的羅伊·福克,給瑞克·卡特的書信裡標明骷髏中隊的番號是VF-84,這也是一個致敬的小彩蛋。不過在現實世界裡,VF-84中隊在1995年就解散了。在動畫片裡,SDF-1於1999年墜落地球,那已經是四年後的事了。

《太空堡壘:來自群星》漫畫第一冊,2003年Wildstorm出版

1999年羅伊·福克在克諾莎號航空母艦上服役,他的戰機是F-203龍機,一架空想戰機,垂尾上也是骷髏標誌。《太空堡壘:來自群星》漫畫第一冊,2003年Wildstorm出版。

海盜旗中隊標誌

骷髏中隊標誌

VF-84中隊於1955年7月1日建立,至1995年10月1日解散,服役長達40年。VF-84的歷史年表請見文末。

Calibre Wings宣布今年6月份推出1/72的VF-84海盜旗中隊低視塗裝模型,全身合金材質,機翼和尾翼都可以移動,有飛彈、燃料箱、飛行員等配件。限量1000,分做舊版和乾淨版。做舊版帶有掃翼效果。

Calibre Wings F-14A VF-84 海盜旗中隊低視塗裝特點:

模型尺寸:
全長:約26.5cm
翼展:約16.2cm~27.1cm
比例:1/72
材質:合金
限量:全球限量1000個

左為乾淨版,右為做舊版,注意後掠翼上有掃翼效果。

- 全身金屬
- 齒輪擺動機翼
- 橡膠材質機輪
- 可打開的駕駛艙
- 附帶駕駛員
- 可拆卸的飛彈
- 可拆卸的燃油箱
- 限量版收藏序列卡



這款現實中的骷髏中隊模型,值得擁有!

預訂優惠價880元。出貨後恢復零售價1065元。

預訂 1/72 F14A VF-84海盜旗低視塗裝

複製淘口令:

₤trvl1NXeFPv₤

此外,Calibre Wings還將於同月發行《太空堡壘》和F-14雄貓戰鬥機聯名產品:1/72 F-14改S型黑色骷髏一號隱形機。整體黑色,配上灰色的條紋,散發著難以抵擋的魅力。機身和機翼上印有紅色的太空堡壘防衛軍標誌,垂直尾翼上印有著名的海盜旗/骷髏中隊標誌。一架機型將現實和幻想完美結合在一起。

預訂 1/72  F-14改S隱形機骷髏一號

複製淘口令:

$Srhs1lkPdKU$



附:VF-84簡史:

第二個VF-84中隊於1955年7月1日在奧西安納海軍航空基地建立,最初被稱為「流浪漢」(Vagabonds),配備FJ-3戰鬥機。1959年,VF-61解散後,VF-84的指揮官,也是前VF-61中隊的指揮官,要求將他的中隊的名字和標誌改為Jolly Rogers(海盜旗)。他的請求於1960年4月1日獲得批准。

該中隊隨後被重新分配到第七航空兵,於1958/59年部署在倫道夫號航空母艦(CVA-15)。於1959年開始改飛 F8U-2十字軍戰士。

西奧多·羅斯福號(CVN 71)上的F-14A 雄貓   (VF-84 / CVW-8)  -  2006年7月

在1964年引入F-4B之前,VF-84中隊駕駛了好幾年F-8C十字軍戰士。

1964年,VF-84過渡到F-4幻影II,先後駕駛F-4B、F-4J和F-4N,直到1976年初開始過渡到F-14 雄貓戰鬥機。1965年,該中隊在東京灣獨立號上部署了7個月,共出動1507架次戰鬥,在越南上空飛行2200小時。

西奧多·羅斯福號(CVN 71)上的F-14A 雄貓   (VF-84 / CVW-8)   -  1993年


1970年至1975年,VF-84中隊被分配到富蘭克林·羅斯福號航空母艦(CVA-42)的第六航母航空聯隊。

在完成向F-14的過渡後,VF-8中隊於1977年12月搭載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執行首次出海任務。1979年,VF-8中隊是艦隊中第一支裝備TARPS吊艙的中隊。1980年參演了科幻電影《核子航母遇險記》(The Final Countdown),正是這部電影將骷髏標誌推向了全球,成為風靡世界的流行文化之一。在電影中還有一個經典場景,兩架VF-84雄貓戰鬥機教訓了兩架日本A6M零式戰鬥機。

西奧多·羅斯福號(CVN 71)上的F-14A 雄貓   (VF-84 / CVW-8)   -  1992年


1986年12月至1987年6月,是VF-84中隊與尼米茲號航空母艦的最後一次巡航,之後尼米茲被調回華盛頓州布雷默頓。1988年10月,CVW-8聯隊(含VF-84中隊)部署在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Theodore Roosevelt)。


1993年3月,VF-84再次部署在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該中隊是羅斯福號航母上混編航空聯隊中唯一的F-14中隊,其他的戰鬥機還有F/A-18、CH-53和UH-1中隊。VF-84於1993年9月返回奧西安納海軍航空基地。

VF-84於1995年10月1日解散,之後VF-103重擊手中隊繼承了Jolly Rogers(海盜旗)的名字和標誌。

亞伯拉罕·林肯號(CVN 72)上的F-14A 雄貓   (VF-84 / CVW-8)   -  1990

西奧多·羅斯福號(CVN 71)上的F-14A 雄貓   (VF-84 / CVW-8)   -  1989年

尼米茲號(CVN 68)上的F-14A 雄貓   (VF-84 / CVW-8)   -  1981年

註:VF-84中隊的資料和歷史照片來源於www.seaforces.org。

現貨 1/72 VF-1S骷髏一號

複製淘口令:

₴KHNA1nRZOH0₴

相關焦點

  • 海盜黃金時代的骷髏旗有什麼含義?什麼樣的海盜旗幟最可怕?
    讓敵人只能看到船尾黑底白畫的骷髏旗搖擺幾下後,就徹底不見蹤影,只得望洋興嘆。海盜船長和海盜船 同時海盜旗(骷髏旗)也不是亂掛的,海盜們的旗幟有很多不同的含義,在大航海時代早期,海盜旗的底色為紅色,但沒過多久,海盜們開始用黑色作為自己旗幟的底色
  • 「戰狼中隊」是特種部隊中的特種部隊,在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特種兵的訓練與生活在所有兵種中最辛苦、最殘酷。無論軍人的身體狀態如何,特種兵每天的訓練都不會斷掉,需要自行去克服身體上的各種問題。而且特種兵的工作範圍不僅僅是保護國家,特種兵還會走上國際戰場開展維和行動。在電影《戰狼》中,主角冷鋒說了一段話:「戰狼中隊是特種部隊中的特種部隊,因為戰狼中隊中的成員全都是其他特種部隊精心挑選出來的優秀特種兵。」
  • 【動感中隊】「紅領帶,紅領巾」中隊
    為紀念八一南昌起義暨建軍90周年,南師附小教育集團帶領「紅領帶紅領巾」中隊全體隊員編排了大型校史劇《紅領帶 紅領巾》,為此隊員們不畏嚴寒,利用寒假戲劇課集訓時間努力練習,為的就是呈現出一部連貫、流暢、完整,並不乏新意和附小特色的話劇演出,最主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讓隊員們更加深刻地領會「八一精神」,培養愛國情懷,更加深切地理解如今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 30周年劇場版 VF-1S 福克機及一條輝機簡評
    飛機形態,這個形態也是本人最喜愛的形態,配合垂尾上醒目的骷髏中隊標誌,與現實中美國海軍的「海盜旗」中隊的F-14戰鬥機形神皆似~~~當然,與修長壯碩的F-14相比,VF-1就顯得短小肥胖一點。
  • 《我是特種兵》「狗頭高中隊」原型,現實中創下3個「第一」!
    他與苗連同為何志軍的部下,當年何志軍帶著苗連和「狗頭老高」在對越反擊戰中,一起出生入死。尤其是,高中隊更是武藝高超,動作精準狠辣。憑藉一身好武藝,與戰場上掙來的軍功,成為我軍特種部隊少校中隊長。小莊就是在被高中隊整的夠慘。後來,他成了我軍特種部隊大校軍官,任」狼牙「特戰隊大隊長。
  • 秋風無情 ——「黑蝙蝠中隊」小記
    相比其前輩,殲-5甲的前機身加粗,機頭上端有突出進氣口前緣313毫米的鯊魚嘴狀雷達罩,進氣口內加裝了半球型天線中錐,裡面「塞」了一臺RP型搜索瞄準雷達。兩門23mm口徑航炮+一門37mm口徑航炮的經典組合令殲-5甲具有同時期單座戰鬥機中名列前茅的火力輸出,一個點射即可可以輕鬆拆下大型轟炸機的機翼。實戰中,我軍技術人員曾改進殲-5甲的RP雷達,將下向視野由14度改為7度,上仰視野不變,從而屏蔽了尾追低空飛行敵機時雷達可能收到的地面反射雜波幹擾。是役,蔣哲倫首開殲-5甲的擊落戰果。
  • 這個中隊很特別!「王澤山中隊」今天在南理工實驗小學成立
    「追夢新時代,爭當小先鋒」,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王澤山中隊」成立儀式今天(10月29號)舉行,校方表示
  • 保二小學四七中隊創建「紅領巾小書蟲」動感中隊
    2014年9月這一天,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來到保二小學一七中隊,開啟了他們與書的遇見之旅。自此,中隊輔導員齊老師帶領他們踏上了閱讀的快車道,美麗的遇見不斷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學習中。第一篇章:美麗的遇見遇見包羅萬象的圖畫書    一年級剛入學,班級就成立了讀書角。繪本走入隊員們的世界,並陪伴他們至今。
  • 劉德華唱的《黑蝙蝠中隊》真的是在頌揚「國軍」嗎?
    劉德華歌中的黑蝙蝠中隊與現實中的臺灣偵察機有什麼聯繫?
  • 小編說故事S02E01:黑蝙蝠中隊
    相比其前輩,殲-5甲的前機身加粗,機頭上端有突出進氣口前緣313毫米的鯊魚嘴狀雷達罩,進氣口內加裝了半球型天線中錐,裡面「塞」了一臺RP型搜索瞄準雷達。兩門23mm口徑航炮+一門37mm口徑航炮的經典組合令殲-5甲具有同時期單座戰鬥機中名列前茅的火力輸出,一個點射即可以輕鬆拆下大型轟炸機的機翼。實戰中,我軍技術人員曾改進殲-5甲的RP雷達,將下向視野由14度改為7度,上仰視野不變,從而屏蔽了尾追低空飛行敵機時雷達可能收到的地面反射雜波幹擾。 是役,蔣哲倫首開殲-5甲的擊落戰果。
  • 扮靚洛陽城,「焦裕祿」中隊在行動
    這當中有一個小組,人數不多,志願者個頭也最小,卻吸引了活動現場所有人的目光,它就是來自澗西區英語學校「焦裕祿」中隊的學生隊伍。澗西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閆亮同志宣布活動開始。他提出,建設青山綠水美麗澗西,是我們共同的嚮往和追求,也是我們共同的義務和責任。重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亞娟同志對本次清掃活動的分工進行安排。
  • 《黑蝙蝠中隊》背後的故事
    四十多年前,臺灣的國民政府為了維繫美臺關係與獲得美援,派出空軍黑蝙蝠中隊替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偵查中國大陸軍情,整個過程有逾一百四十名空軍精英在慘烈的烽火中喪生。然而,他們視死如歸,為保住機密,即使飛機被擊中也寧不跳傘逃生,選擇如蝙蝠般消失在歷史的黑暗中,如今新聞探射燈正試圖將真相尋回。
  • 防控疫情,這個交警中隊這樣做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要在防控疫情鬥爭中衝在前、做在先,經受考驗和錘鍊。加強值班備勤,提高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在當前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任何突發險情都是對中隊組織應對突發事件、駕馭複雜局勢的一次嚴峻考驗,也是對全體民警、輔警政治素質、思想覺悟、工作作風
  • 特勤中隊開展重點單位調研熟悉
    華龍網10月13日22時30分訊 為提高部隊滅火救援能力,有效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10月9日下午,特勤中隊組織全體官兵對轄區重點單位冰雷破網吧開展「六熟悉」工作。    在整個「六熟悉」過程中,中隊積極同單位負責人協調,在消防負責人的帶領下,重點查看了單位內外固定消防設施情況和重點部位情況。
  • 最美勞動者|那些為中隊默默奉獻的身影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是一種人生;"憑欄處,瀟瀟雨歇"是一種人生;"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是一種人生;"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也是一種人生。丁理,1990年1月出生於雲南宣威,中共黨員,三級指揮員,現任雲南森林消防總隊麗江支隊玉龍大隊一中隊中隊長。
  • 五千多個日日夜夜的堅守,這是「老高」在成武中隊的十六年
    」——武警菏澤支隊成武中隊,有一名默默堅守了十六年的老兵,他叫高金閣。走進中隊,你能很輕易的就能認出他,因為在中隊,那個年齡最大、兵齡最長、皮膚最黑的人就是他。   「十六年」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已經佔據了他青春的全部,而高金閣在成武中隊的這段時光,是涵蓋他青春最好年華的十六年。在這五千多個日日夜夜裡,他的生命中早已融入了「成武血脈」,與中隊難以割捨,密不可分。
  • 從「黑蝙蝠中隊」到「亞細亞的孤兒」
    兩岸軍事對峙期間,國民黨空軍第三十四、三十五飛行中隊,駕駛美國提供的偵察機趁夜幕從臺灣空軍基地起飛,穿越整個中國大陸拍攝情報、空投傳單或空降特務然後返航。其中,三十四中隊的隊徽是有著北鬥七星的深藍色背景下一隻展翅的黑蝙蝠,象徵其飛翔於深藍的夜空中,翅膀穿透外圍的紅圈,潛入「赤色鐵幕」。
  • 星戰未來影視作品前瞻:真人電影《俠盜中隊》
    在正史中,俠盜中隊成立於雅汶戰役1年後左右,帝國進攻馬科塔太空港期間。「俠盜」的名字是為了紀念由琴·厄索領導的「俠盜一號」小隊——正是他們的犧牲才讓盧克能夠在雅汶戰役中順利地炸毀死星。在霍斯戰役中,盧克率領俠盜中隊駕駛T-47飛行艇正面阻擊帝國的進攻,為回聲基地的義軍爭取逃脫時間。在盧克的提議下,俠盜中隊成員利用魚叉和牽引繩索絆倒並擊毀了帝國的AT-AT步行機。雖然最終成功幫助大部分義軍逃生,但中隊也付出了慘痛代價,上面提到的澤夫、德裡克等成員都在戰鬥中英勇犧牲。
  • 《黑貓中隊》與向塘的故事你了解嗎?
    常常在向塘的KTV裡聽到這首歌,可是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它描寫的是50多年前兩岸對峙時期夜空中的故事。更沒有多少人知道有那樣的一段歷史漩渦中的故事會與向塘這個小鎮,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同是偵察機部隊的第34中隊(黑蝙蝠中隊),晚了整整十年。
  • ——記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
    在40多年前的一次重大軍事行動中,中隊官兵像一把把出鞘的鋼刀,向敵方所在高地發起猛攻,直到結束戰鬥,僅用時2小時40分鐘,殲敵百餘名。繳獲武器數百件。1979年9月,該中隊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稱號。  「鋼刀在握,銳不可當;鋼刀出鞘、所向披靡 。」這種「鋼刀連」精神,成為一中隊閃亮的名片,激勵著一代代官兵永葆初心,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