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一隻知更鳥》教你寫衝突技巧

2021-02-08 創意寫作坊

本文配圖 |《殺死一隻知更鳥》




哈珀·李的《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現代美國文學的經典,改編成電影之後依然深受觀眾喜愛。故事的講述者是珍·芬奇,她回顧了自己兒時的生活,當時人們稱呼她為「斯各特」。小說裡呈現了她兒時兩個夏天發生的事情,涉及她的父親阿提克斯、她的哥哥傑姆,還有他們的新朋友迪爾。這個人物驅動型故事的講述節奏是悠閒自在的,當湯姆·羅賓遜的庭審開始時,故事的緊張感才逐漸增強。 


為了記住衝突的基礎,我們首先要問:這本書有一個值得追隨的主人公嗎?斯各特當然符合這個要求。她年齡幼小而且身體柔弱,但卻很能吃苦耐勞。她不怕與男孩打架。她也不是那種安於現狀的人。她提出問題而且希望得到答案。對此她是直言不諱的。她身上有些叛逆的精神。她展現出了勇氣。

接下來,她的目標是什麼?賭注是什麼?「死亡」是如何卷進來的呢?

當然,我們面對的肯定不是生理上的死亡。確實,在小說的一個場景裡,斯各特和傑姆遇到了危險,鮑伯·尤厄爾可能用刀砍他們,不過這是小說結尾時發生的事情。這裡也沒有職場上的死亡,雖然在涉及阿提克斯和湯姆·羅賓遜的審判這個子情節中,有過這樣的內容。記住我們的定義:心理上的死亡意味著內心世界的死亡。人物永遠不會認識到他或她身上真正的人性潛能。斯各特需要長成什麼樣的人?答案是:一個寬容別人而且對別人有同情心的人。當哥哥傑姆邀請同校的學生沃爾特·康寧漢姆來家裡吃飯時,這個窮男孩的行為馬上遭到斯各特的反感。他要了一些蜜糖,然後把糖漿塗在包括蔬菜和肉的所有食物上。斯各特氣憤而不解地大聲斥責他這到底是在幹嗎。這讓沃爾特感覺非常尷尬。一氣之下,管家卡爾帕妮亞命令斯各特進了廚房:「有些人不像我們那樣吃飯,」她生氣地低聲抱怨,「但是在餐桌上你也不能反駁他們。那個男孩是你的夥伴,假如他想吃掉桌布你也要讓他吃,聽到了嗎?」「小聲點!不管他們是誰,任何到家裡來的人都是你的夥伴,你不要讓我抓住你對他們的行為方式說三道四,好像你多高貴似的!你們家條件或許比康家要好,但是這並不能成為你羞辱他們的理由,假如你不能在餐桌上乖乖吃飯,那麼你就直接在這裡,坐在廚房吃好了!」於是,斯各特得到了一個關鍵的教訓:她要對窮人有同情心,當她跟家庭條件不如自己的人打交道的時候,她不再「居高臨下」了。假如她沒有汲取這個教訓,長大以後她就會成為那些世俗的、愛吵架的、沒有寬容心的南方婦女之一,那她就永遠不會變成她目前這樣正直的人了。




在那天早些時候,她的老師卡洛琳小姐(剛到鎮子上來的人)告訴斯各特,她必須停止跟父親一起閱讀,因為她父親沒有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斯各特遇到了障礙,還遭到了一些沉重打擊,她在心裡開始暗暗憎恨這位老師。後來,放學後她又與沃爾特發生了不快,斯各特跟父親一起坐在走廊上,告訴了父親自己的麻煩。阿提克斯是這樣教育她的:「首先,」他說,「斯各特,假如你學會一個簡單的技巧,你就能與各種各樣的人更好地相處。除非你從他們的視角出發看待問題,否則你就永遠不會真正懂得一個人……」「爬進他的皮膚下面,然後在他的思想裡面轉悠一圈。」這一點對於斯各特的成長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這是她打開未來生活的鑰匙。整個小說就此展開,強化了斯各特得到的這個教訓。最高峰是在她看到「壞心腸的化身」布·拉德利的時候,然後她又推而廣之,擴展到各類人群,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他們。這避免了隨著她的成年,她因不能寬容他人而導致的心理上的死亡。



在《殺死一隻知更鳥》中,與斯各特的心理「健康」相對立的是狹隘與偏見,但是這還不夠。它必須體現在人物身上,或者一群人物身上。這個偏見最確切地體現在鮑伯·尤厄爾身上。他反對阿提克斯·芬奇的原因是後者替黑人湯姆·羅賓遜辯護,這是整部小說的主題性威脅。假如斯各特不改變,她就不可能比尤厄爾強到哪裡去,最後她可能成為像鄰居老太太亨利·拉法耶·杜博斯夫人那樣的人。這個老太太之所以向斯各特和傑姆兄妹倆叫嚷,是因為他們的父親居然膽敢為一個黑人辯護。上面就是這個故事的主體結構。敘事者回顧過去的事件,其中的衝突與麻煩是以過去時態來寫的。在第一段,斯各特告訴我們她的哥哥傑姆的手臂骨折了。然後,第二段是這樣寫的:
多年以後,我們回首這些事,有時候說起那個導致他胳膊骨折的意外事故。我始終以為,尤厄爾一家人是始作俑者。但是,大我四歲的哥哥傑姆說事情發生得比那還要早。他說,事情發生於迪爾來到我們家的那個夏天,當時是迪爾首先提出一個引蛇出洞的辦法,把布·拉德利引出來。斯各特在日常生活中的小波瀾是由小迪爾的到來引起的,正是他啟動了貫穿整個小說的那條線索,即他們想看看那個「壞心腸的化身」布·拉德利是什麼模樣。住在街道對面房子裡的布·拉德利到底有什麼樣的遭遇?他是什麼樣的人?小說開頭部分暗示出來的那種神秘感足以讓我們繼續讀下去。第一個關口出現在這部小說的第9章,當時斯各特發現父親要為一個受到強姦指控的黑人辯護。她得到的第一條線索來源於學校裡的一名男生,兩個人差點兒為此打一架。但是,阿提克斯卻向她肯定那個男生所說的情況屬實。
這就迫使斯各特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這裡她必須對抗自己昔日的思想、信仰,從而生成新的思想和信仰。因為父親做出了為黑人辯護的高尚決定,於是,通向她昔日生活的大門被關在身後了。當小說中的孩子們即將步入成年人行列時,他們往往有這樣的感覺:你必須離開兒童房,然後進入現實的世界。這個世界或許是一個黑暗而可怕的地方。第二個關口又是一次重大的挫敗。湯姆·羅賓遜最終被判有罪。對於斯各特和傑姆來說,這是難以理解的。「這個判決不對,」傑姆說,他的眼睛裡充滿淚水。「不要說了,兒子,這是不對的,」阿提克斯說。斯各特已經改變了。新學期開學之後(她已經是三年級了),她從拉德利家旁邊走過,但是她已經不害怕這個地方了。相反:當路過那個老地方的時候,有時候我感覺一陣懊悔自責,因為我也曾參與做過一些對亞瑟·拉德利必定是殘酷折磨的事情,哪個隱居遁世者會願意接受孩子們這樣的舉動呢:透過百葉窗向他家偷窺;跟他打招呼是想讓他像魚一樣上鉤;晚上藏在他家院子裡的散葉甘藍中間走動。在小說結尾,當她終於和布·拉德利直接面對時,她克服了心理上的死亡。她對布·拉德利很友善,而且絲毫也不害怕。她挽著布·拉德利的手把他送回家。阿提克斯是對的。他曾說過,除非你穿上一個人的鞋子走一走,否則你就不會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站在拉德利家的走廊上,就足以讓你理解他了。後來,當阿提克斯把斯各特放在床上讓她睡覺時,受傷的傑姆已經在另一個房間裡睡著了。斯各特反思著阿提克斯給傑姆讀的故事。故事裡的人物遭到別人的誤解,而實際上這個人是「非常善良」的:「斯各特,等你最後看清楚他們,會發現大多數人其實都是這樣的。」他關了燈,然後走進傑姆的房間。他一晚上都待在那兒。直到傑姆次日早晨醒來,他還在那兒。


推薦閱讀




本期編輯 | 溫不叔



相關焦點

  •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如何寫衝突的?
    ♥《殺死一隻知更鳥》哈珀·李的《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現代美國文學的經典,改編成電影之後依然深受觀眾喜愛。阿提克斯是這樣教育她的:「首先,」他說,「斯各特,假如你學會一個簡單的技巧,你就能與各種各樣的人更好地相處。除非你從他們的視角出發看待問題,否則你就永遠不會真正懂得一個人……」「先生,你說的是什麼意思?」「爬進他的皮膚下面,然後在他的思想裡面轉悠一圈。」這一點對於斯各特的成長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這是她打開未來生活的鑰匙。
  • 《殺死一隻知更鳥》何以成為現代美國文學的經典?
    本文配圖 |《殺死一隻知更鳥》哈珀·李的《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現代美國文學的經典,改編成電影之後依然深受觀眾喜愛。故事的講述者是珍·芬奇,她回顧了自己兒時的生活,當時人們稱呼她為「斯各特」。
  • 淺析《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知更鳥」的象徵性意義指代
    父親說:「你射多少藍鳥都沒有關係,但是記住,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一樁罪惡。」因為它們只是哼唱美妙的音樂,供人們欣賞,什麼壞事也不做。《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著名的女性小說家哈伯 ·李的經典作品,該作品在1961年榮獲了普利茲文學獎,以該書為題材,在1963年拍攝的同名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也榮獲了奧斯卡三項大獎,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和最佳藝術指導獎。55年來,美國人說這本書在美國地位僅次於聖經。
  • 經典解析 《殺死一隻知更鳥》
    今晚我們看電影不久前美國作家哈珀·李在家中去世,她的名作《殺死一直知更鳥》曾打動全球萬千書迷的心。
  • 《殺死一隻知更鳥》: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最近讀完了美國阿拉巴馬州一位女作家哈珀·李一生中唯一的長篇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該作品在1961年獲得普立茲獎,由該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也獲得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該作品也是美國中學推薦課外讀物,美國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書;歐巴馬給女兒公開推薦的書單中就包含這部作品。
  • 當獵槍在手,你會選擇《殺死一隻知更鳥》嗎?
    06 思考最後,我們再來討論這本書的題目,為什麼叫做「殺死一隻知更鳥」。知更鳥是一種小型鳴禽,有著動聽的歌喉,它除了給人們盡情歌唱外,「什麼壞事也不做,它們不吃人家院子裡種的花果蔬菜,也不在穀倉裡築巢做窩「。
  • 《殺死一隻知更鳥》淺析哈珀·李筆下的「知更鳥」意象:阿迪克斯
    比如美國著名黑人女小說家莫裡森的作品《秀拉》,喬安娜亨利的短篇小說作品《藍知更鳥的希望》,以及今天所要講到的哈珀·李《殺死一隻知更鳥》,都用「知更鳥」意象隱喻美好、善良和希望。《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的長篇小說作品,1960年發表,1961年獲得當年度普立茲獎,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全球暢銷超過三千萬冊。
  • 《殺死一隻知更鳥》:對種族與人性的探討
    《殺死一隻知更鳥》由美國作家哈珀·李所寫,是她一生中唯一的長篇小說。本書曾在1960年獲得普立茲獎,是英國青少年喜愛的小說之一。由該小說改編的電影獲得了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殺死一隻知更鳥》一書的書名是一個隱喻,來自於「知更鳥什麼壞事都不做,總是嘔心瀝血地唱歌給我們聽,所以打死一隻知更鳥是造孽的」。本書以九歲女孩斯庫特的視角出發敘述,通俗易懂,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講述了斯庫特和哥哥傑姆和朋友迪兒引誘怪人拉德利的故事。
  • 《殺死一隻知更鳥》電影解說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經典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1932年美國大蕭條已經持續了三年,無數人失業,無數人無家可歸, 人們看不到未來。在這個貧窮不安和恐懼的年代, 古老的南方小鎮梅克姆卻看起來一切那麼祥和安靜, 在這裡人們懶洋洋的耗著時間, 好像一天不只有24小時。
  • 《殺死一隻知更鳥》:透過知更鳥的隱喻,看教育對人生的影響意義
    《殺死一隻知更鳥》電影劇照湯姆被梅科姆父女倆以強姦的罪名,告上了法庭。斯考特的父親阿蒂克斯,被委任為湯姆的辯護律師。《殺死一隻知更鳥》電影劇照表面看來,梅科姆主動親吻湯姆,隨後為了白人的榮譽,反過來誣陷湯姆,是一個「邪惡十足」的人。但梅科姆,其實也是一隻充滿矛盾的「知更鳥」。
  • 文摘|《殺死一隻知更鳥》
    書摘《殺死一隻知更鳥》:《殺死一隻知更鳥》告訴我們,理解一件事很難,理解不同族群很難,理解正義也很難,不是一天的事,不是打一架的事,不是詛咒宣洩情緒的事,它是隱忍,它是等候,它是讓更多事實呈現。「有些人吃飯習慣和我們不一樣,可是你不能因為這個在飯桌上給人家當面提出來。2.那個男孩是你們家的客人,就算他要吃桌布,你也隨他的便。你聽見了嗎?」解釋人性的某些弱點:3.
  • 「去掉那些形容詞剩下的就是真實了」–《殺死一隻知更鳥》
    什麼是知更鳥?為什麼要殺羅賓?你知道嗎?書名是小說的眼睛,是作者交流的關鍵,從中往往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圖。但是《殺死一隻知更鳥》無疑是個例外。只是看名字,我不知道作者講了什麼故事,想表達什麼?但這並不能阻止《殺死一隻知更鳥》成為一部偉大的作品。知更鳥象徵著愛,善良和無辜的人。在《殺死一隻知更鳥》中,它們還象徵著遭受種族歧視的人們和被迫害致死的故事。此外,該案還導致湯姆在槍口下死亡。
  • 圖像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勇敢與善良,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
    「你們打下多少只冠藍鴉都沒問題,但記住,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犯罪。知更鳥只會唱歌給人們聽,它們不會糟蹋花園,不會在玉米穗倉庫築巢,什麼壞事也不會幹,只會盡情地唱歌給我們聽。所以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犯罪。」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犯罪在長久且無比複雜的社會遊戲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面對的環境、所屬的階級都會有所不同,然而不管差異如何之大,最不該的就是那些無辜的知更鳥。
  • 《殺死一隻知更鳥》:從心理學「同理心」的角度,看他人的「異」
    你不可能真正了解誰,除非你進入他的鞋子,陪他走上一段。——摘自《殺死一隻知更鳥》從書名《殺死一隻知更鳥》來看此書,我會認為它是一部懸疑小說,然而,相反的是,它是一本以孩子的成長視角出發的,又對我們的現實生活頗具教育意義的小說。
  • 誰殺死了知更鳥
    正如《殺死一隻知更鳥》裡說:「有一種東西不能遵循從眾原則,那就是人的良心。」 所幸,世界上最不缺的便是心懷理想的好人。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阿蒂克斯,會有林肯,會有馬丁·路瑟·金,會有成千上萬的人自發地走上街頭,為消除偏見而戰。人,終究還是嚮往光明。罪惡只能被仁慈打敗,而仁慈需要勇氣。《殺死一隻知更鳥》中,最為強調的一點,便是勇氣。
  • 《殺死一隻知更鳥》摘抄
    (來源網絡) 1.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從他的角度去看問題話雖都會講,字也會寫,但真正能做到的卻寥寥無幾。換位思考是在培養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移情」,只有穿上對方的鞋子,走對方的路,方知他人過往經歷的艱辛坎坷。因為,我們的價值觀是隨著生活的閱歷不斷變更與重塑,可能在某一灰暗時期變得扭曲,但內心也知道這是錯誤的;繼續往前走,它又在不知不覺得重回正規。
  • 沒讀過這本書的男人不能嫁—《殺死一隻知更鳥》
    作家苗煒曾推薦這本書說:「《殺死一隻知更鳥》,每一個當爸爸的人,都應該讀讀這本小說,思考一下怎麼當一個好爸爸」。那麼《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每個做父親或者即將做父親的男人必須閱讀的一本書,它不是科教式的教你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怎麼和孩子溝通,怎麼培養孩子的價值觀,不是,他是圍繞阿迪克斯一家三口的生活日常來展開,圍繞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事,看阿迪克斯是怎麼做的,然後引起你的一些反思,因為有些問題我們都會遇到,比如孩子問什麼是「婊子」,什麼是「強姦
  • 豆瓣高分經典電影之殺死一隻知更鳥丨附資源
    豆瓣評分8.5不要殺死一隻知更鳥亦不要去傷害一個善良的人
  • 《殺死一隻知更鳥》:三種偏見,是讓一個人遠離良知的殺手鐧
    這位偉大的律師父親就是美國作家哈珀李寫的《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的阿蒂克斯,在我的眼中阿蒂克斯是一位有原則很溫柔,對兒女很寵溺的父親,也是一位胸懷寬廣,博愛無私的律師,更是一位對生活大事有自己信仰的人。有人說:世界上有些人,是天生為我們做出力不討好的工作的。
  • 反種族歧視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背後的真相
    美國經典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中,講述一個名叫湯姆·魯濱遜的年輕人,被人誣告犯了強姦罪後,只是因為是一個黑人,辯護律師阿蒂克斯·芬奇儘管握有湯姆不是強姦犯的證據,都無法阻止陪審團給出湯姆有罪的結論。這一妄加之罪,導致湯姆死於亂槍之下。2016年2月19日,小說作者內爾·哈珀·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