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對藥物過敏的患者很多,當然也有一部分特殊群體,他們就是過敏體質者。我們先來看幾個案例
案例一
王某,女,32歲,因胸骨外傷住院,遵醫囑給予0.9%氯化鈉250ml+鹿瓜多肽24mg靜脈輸液。輸液不到十分鐘患者便出現了胸悶、頭暈、面色潮紅、大汗淋漓的症狀,隨後護士立即將藥物連同輸液器更換,並通知醫生,遵醫囑給予地塞米松10mg靜脈注射劑5%葡萄糖250ml+維生素C2.0g靜脈輸液後患者症狀緩解。經詢問得知患者是過敏體質。
案例二
李某,女,40歲,因咳嗽數日,自行服用口服藥症狀未緩解而辦理住院,經過血液化驗結果回饋患者支原體和衣原體均為陽性,便遵醫囑給予5%葡萄糖250ml+阿奇黴素0.5g靜脈輸液,輸液過程中患者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症狀,同樣護士立即將藥物更換為0.9%氯化鈉250ml並且更換了輸液器,通知醫生後遵醫囑給予了抗過敏藥物患者症狀緩解。該患者在辦理住院手續時告知過醫生她是過敏體質。
其實像這樣的患者和案例還有很多。
一、輸液過程中常見的過敏反應有哪些?
根據個人體質的差異,和藥物的不同,過敏的症狀也會有所不同。如皮膚瘙癢、噁心嘔吐、頭暈、胸悶、多汗、呼吸困難、出現不同程度的皮疹、心律失常、過敏性休克、心跳驟停甚至死亡。
二、發生過敏反應要怎樣處理?
1、發生過敏反應須立即停止輸液,將藥物更換為0.9%氯化鈉並且更換輸液器。
2、吸氧,通知醫生,根據醫囑給予抗炎、抗過敏、抗休克藥物。
3、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徵,及意識情況。
4、對於意識喪失及心跳驟停的患者應立即給予心肺復甦。
三、那麼面對過敏體質卻又不得不輸液的患者作為護士的我們要怎麼做呢?
1、對於過敏體質的患者辦理住院時,應認真詢問有無家族過敏史及患者自身的藥物過敏史,避免使用過敏藥物。同時對於過敏體質的患者在使用其未用過的藥物時,應注意勤觀察患者有無不適症狀發生。
2、為過敏體質的患者進行輸液時速度要緩慢,同時要告知患者不要自行調節滴速。
3、為此類患者輸液時一定要備好相關的搶救藥物以防備不時之需。
知識拓展
不僅不能為患者使用其易過敏的藥物,同時還要避免使用和患者過敏藥物同類的藥物。
如磺胺類藥物過敏的患者就應該禁用具有磺胺醯氨基結構的藥物,以避免交叉過敏反應的發生。
那麼對於磺胺類藥物過敏的患者要禁用哪些藥物呢?
1、磺胺類藥物:如磺胺嘧啶等。
2、利尿劑:如速尿、氫氯噻嗪等。
3、除此之外還有化學結構中含有磺胺醯氨基的解熱鎮痛藥、治療青光眼的藥、治療痛風的藥以及一些複方製劑。
其實對於過敏體質的患者來說所有的藥物都有可能導致他們過敏,因此在為這類人群選用藥物時一定要依據藥品的說明書及患者的既往過敏史,慎重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