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為五臟之一,在體內佔據著「將位」,為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發揮著重要作用。肝臟像是將軍般,會率領自己的部隊與毒素開戰,最終將其進行分解、代謝。除此之外,肝臟還有合成凝血因子、分泌膽汁、儲存肝糖的職責,無愧於「將軍之官」的稱號。
然而肝臟非常的脆弱,在生活中養成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會讓肝臟受到「重創」,加速肝病的到來。但由於肝臟自身不具備痛感神經,在發生病變後,很難立刻察覺,等到發現的時候,肝臟早已進入中晚期,治癒效果不佳。
肝病科主任:4種食物吃太多,肝病或會「找上門」,勸你管住嘴
食物1:隔夜飯菜
前一天做的飯菜吃不完,又覺得扔掉太過可惜,就放置到第二天早晨,重新加熱後再吃。但是經常這樣做,會危害身體健康,尤其是損傷肝臟。
飯菜在放置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發黴的情況,這個過程一旦開始就無法挽回。菌群會快速蔓延,攻佔下底盤,而後開始逐步擴張,其中含有的黃麴黴毒素對人體危害巨大。
這種毒素早已被世衛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它的毒性遠超砒霜,攝入量只要超過1毫克,就會損傷肝臟健康,造成大量肝細胞及組織死亡,肝臟逐漸走向衰竭,甚至有癌變的風險。
食物2:久泡的木耳
木耳屬於真菌,其中含有大量的營養對人體有益。但是對於木耳必須要多加注意,若操作方式不當,會成為破壞肝臟的「利器」,進而損傷肝臟。
市面上的木耳大多為乾貨,買來後需要進行浸泡。然而有些人覺得等待的時間太長,就會提前一夜將其浸泡,等到第二天做飯的時候可直接取出。但是木耳浸泡時間過長,會接觸到空氣中的細菌進而繁殖出酵母素,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後,會暗中偷襲肝細胞,造成肝細胞傷亡慘重,肝臟病變,嚴重危害到人體健康。
食物3:酒精飲品
酒可謂是社交的紐帶,是社交場合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但是長期且大量的飲酒,會對肝臟造成嚴重的傷害。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90%的成分會直接進入肝臟,由肝臟進行代謝分解。肝臟會將乙醇分解為乙醛,在這個過程中會消耗肝內大量的氧氣,造成肝小葉缺氧失去活性。由肝臟分解形成的乙醛可謂是肝病的「加速器」,會加速肝細胞死亡,讓肝臟走向衰竭,造成肝臟硬化及纖維化。
食物4:發黴生薑
很多人在炒菜的時候偏愛嫩薑,在菜市場買菜的時候會買很多嫩薑。但是購買的數量過多,沒有及時吃完的話,嫩薑非常容易發黴變質。有些人生性節儉,覺得扔掉太過可惜,不妨將壞掉的部分切除,繼續吃剩下完好的部分。
但是腐爛的生薑中含有黃樟素,這類物質早已上了「傷肝名單」。當它進入人體後,會與肝細胞開始一場大戰,在這場戰役中,整個肝臟成為了戰場,被打成廢墟,肝細胞失敗被俘虜,危害人體健康。
若想肝臟健康,建議常做2件事
第1件:補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為維持機體正常運轉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硒元素、類黃酮、水蘇鹼等成分,對肝臟大有好處。
硒元素進入人體後可加毒素排出,降低毒素及雜質在肝內沉積,減少毒素對肝臟的傷害,此外還能幫助肝細胞增強免疫功能。
水蘇鹼對脂肪有很好的親和作用,可加快脂肪微粒分解,減少脂肪在肝病凝結成團、變性損傷肝臟。
類黃酮可幫助減輕肝臟負擔,在《類黃酮研究的現狀與發展》中提到它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對提高肝臟活性很有幫助。
以上3種營養物質,可從雲臺冰菊中獲取,用沸水衝泡,營養會更容易被人體吸取。
第2件:少熬夜
忙完一天的工作後,整個人感到非常勞累,只想躺在床上玩手機,這一玩就過了凌晨,不知不覺就熬了夜。
但是經常熬夜會損耗肝血,血液回歸肝臟的容量減少,肝臟會感到躁動不安,無法專注於分解毒素,進而造成毒素亂竄,對各個器官及組織造成傷害,機體免疫力降低,增加肝病的患病機率。
每天保持8小時的睡眠時間,在11點前入睡,肝臟排毒的效率會大大提高,身體也會變得更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