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自燃起火,空間狹窄,續航縮水嚴重……近年來,雖然國內電動車市場發展迅猛,不過電動車給消費者留下的印象並不好。國內電動車平臺和技術上的不成熟,讓很多人對電動車望而卻步。
難道國產電動車將延續過去低質低價的老路?目前看大概率是這樣的,直到e平臺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改變現狀的契機。作為比亞迪潛心研發15年的核心技術平臺,e平臺將給電動車產品帶來顛覆性變革,甚至向來對品質有著苛刻要求的豐田汽車,也成為了比亞迪e平臺的粉絲。
>>>>e平臺=純電動車的3.0時代
今年7月19日,豐田汽車與比亞迪籤訂合約,計劃共同開發轎車和低底盤SUV的純電動車,以及上述產品所需的動力電池。據悉,這些車型採用比亞迪e平臺,並掛豐田LOGO上市銷售。
眾所周知,作為全球第一大車企,豐田向來以對技術和品質的嚴苛聞名於世。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家中國車企的技術平臺能受到豐田的認可,並允許其掛豐田LOGO上市銷售。
我們不禁要問:比亞迪這個e平臺究竟是何方神聖,能受到豐田認可?毫不誇張地說,比亞迪e平臺是一個非常先進的技術平臺。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電動車都是基於燃油車的布局來改造的,並沒有考慮電動車的驅動系統特性,尤其是電池組的安裝位置,導致這些電動車的空間利用很差,乘坐極其不舒服。
相比之下,少數電動車採用的純電動車平臺,因為從一開始就考慮了驅動系和電池的安裝,因此空間利用率大很多,乘坐也更加舒適。
如果說把燃油車改電、純電平臺分別看做電動車技術的1.0和2.0時代的話,比亞迪e平臺可以說是電動車的3.0時代。
e平臺不僅是純電平臺,而且實現了核心功能的模塊化,即驅動三合一系統、高壓三合一系統兩個三合一系統,以及高性能動力電池、低壓控制系統集成PCB板和DiLink智能網聯服務系統。
高度集成化使得各分系統的空間佔用大幅縮小,從而全面優化了e平臺車型的駕乘、儲物空間。僅驅動三合一系統和高壓三合一系統的集成化設計,就為整車節省空間37L。後排坐高優於競品20mm,乘坐空間優於競品60mm,輕鬆營造出豪華座駕空間享受。後備箱容積增加135L,足以媲美燃油車。
其次,e平臺深度的零部件集成化、一體化,令e平臺車型從各分系統到整車的研發、生產效率大幅提升,使得提升性能、品質的設計、配置得到了更大投入的支持,因而車輛的駕乘感受得到了全面而顯著的優化。
>>>>它真能達到福特T型車的成就?
100年前的福特T型車,100年後的比亞迪e平臺——e平臺對於汽車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比亞迪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李雲飛這樣形容這款「核武器」。
福特T型車是指亨利·福特創辦的福特汽車公司於1908年至1927年推出的一款汽車產品,通過流水線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並以其低廉的售價,讓汽車真正走入了尋常百姓家。從第一輛T型車面世到它的停產,共計有1500多萬輛被銷售。如果說奔馳發明了汽車,福特T型車則推動了汽車的真正普及。
那麼,比亞迪e平臺能否開啟電動車的普及化浪潮?應該說,e平臺能夠解決當下電動車的諸多問題。比如安全性,e平臺採用了9層級高壓安全保護設計,並且通過大量涉水試驗、鹽水浸泡、高低溫狀態下驗證等嚴苛測試,以及設置電池管理系統BMS、專利機械防護裝置、航天級耐高溫防火隔離、定向排氣通道等多重防護手段,來保障電池安全。作為國內最早做電動車的企業,比亞迪15年來專注研發電動車,累計銷售電動車70萬臺,並幾乎實現了電動車零事故,這絕對不是蓋的。
續航方面,比亞迪提供的數據是,上月剛剛上市的e2車型,擁有同級別最低的10.9kWh/100km的能耗表現,結合其綜合工況305km續航的數據,相當於每公裡成本僅需5.2分錢。
目前比亞迪開發了五大驅動平臺,從40KW到180KW,可以實現從小型車到大型車全覆蓋。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都次強調e平臺是一個向全行業開發的平臺,比亞迪目標是做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博世。
不過,相比技術指標上的大幅提升,目前e平臺受制於規模化不夠,其性價比優勢並不是特別突出。不過,通過大規模搭載,其成本仍能降低不少;其次,比亞迪計劃明年重新採用升級後的磷酸鐵鋰電池(俗稱「鐵電池」)。鐵電池向來具有安全性和穩定性高的特點,過去由於能量密度不夠而受到市場冷落。不過新一代鐵電池能量密度較老款提升了50%,能夠達到210~220Wh/kg,而特斯拉目前主要採用的松下18650電池能量密度為250Wh/kg,已經比較接近了。更重要的是,比亞迪鐵電池本來就具有性價比高的特點,這次升級後不僅能量密度提升50%,成本還能降低30%。
基於安全和續航等方面保障,如果再通過新一代鐵電池繼續降低成本,屆時比亞迪e平臺才可以說真正有可能去挑戰或接近T型車創造的神話。
汽車大事記已入駐以下平臺
易車網|汽車之家|今日頭條|企鵝號|搜狐號
鳳凰網|ZAKER|一點資訊|車友頭條|大魚號
百家號|有車號|汽車頭條 |趣頭條 |網易|愛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