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軒,清代琺瑯彩瓷器的巔峰之作,古月軒名稱從何而來?

2021-01-17 奇點車迷

古月軒,清代琺瑯彩瓷器的巔峰之作,古月軒名稱從何而來?

在中國瓷器收藏界,有一種小件的瓷器,受到收藏界人士的追捧,這就是名為古月軒的瓷器。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北京地區的一些著名藏家,就對古月軒瓷器推崇有加。那個時代,人們對元代的青花瓷器並不熟知,而大量的人非常喜歡古月軒瓷器,尤其是古月軒燒制的鼻煙壺,更受到收藏者的喜愛。

那麼古月軒到底是哪裡的瓷器?為什麼會受到收藏者如此高的讚譽呢?古月軒瓷器,其實就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宮廷內部的窯口燒制的琺瑯彩瓷器。在康熙時期,琺瑯彩瓷器開始創燒。宮廷造辦處的工匠們,在由景德鎮已經塑造好形狀的瓷胎上,用琺瑯彩進行繪製。而這些繪製琺瑯彩圖案的工匠,都是宮內如意館的畫師。繪製好圖案的瓷器直接在紫禁城皇宮內的小窯口,進行燒制。將燒製成功的琺瑯彩瓷器,敬獻給皇帝,成為皇帝自己的心愛之物,秘藏於皇宮之內。

由於琺瑯彩釉窯燒制時,膨脹係數與瓷胎差別太大,因此成功的琺瑯彩瓷器非常困難,直到清代康熙年間,工匠們才在瓷胎上用琺瑯彩繪製,燒製成功了琺瑯彩瓷器。康熙皇帝晚年,國產琺瑯彩釉料煉製成功,並且顏色和品質要比進口的琺瑯釉料還要好。這就使得康熙晚年的琺瑯彩瓷器,可以呈現出更好的顏色。並且工匠們可以進行大膽的嘗試,創造出效果更好的琺瑯彩瓷器。

雍正皇帝時期,在皇帝的大力推廣下,琺瑯彩瓷器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後來的乾隆皇帝繼續發展了琺瑯彩瓷器,尤其是琺瑯彩燒制技術更加成熟。這一時期的琺瑯彩瓷器你,尤以鼻煙壺為代表。這種瓷器被後世稱之為古月軒。

古月軒的名字從何而來,卻在瓷器界是一個謎,目前有多種說法。第一,乾隆皇帝有一座小書齋,名為古月軒。第二,宮內有一名燒制瓷器的匠人,技術非常高超,這位匠人姓胡,胡字拆開,便是古月軒的來歷。第三,古月軒瓷器,是後世的古董商創意造出來的。以上幾種說法,沒有確實的證據,因此不足為憑。

比較官方的說法是,古月軒瓷器是雍正、乾隆時期內務府主事海望的得意之作。由於琺瑯彩瓷器,釉層與瓷胎本身膨脹係數不同,因此非常容易開裂。皇帝在把玩小件琺瑯彩瓷器的時候,如果發現瓷器開裂,是非常不高興的事情。如果瓷器上有當時皇帝的款,皇帝是不好發火的。因此皇帝就要求這種瓷器上,不要留下皇帝的年號作為款,於是內務府主事海望便用了古月軒的名字加以替代。

我們現在可以看出,古月軒三字正好是海望名字的雙關語,因此這是目前比較通用的一種說法。但不管怎樣,古月軒燒制的瓷器是近代瓷器收藏界非常尊崇的一種極佳的琺瑯彩瓷器。

相關焦點

  • 掐絲琺瑯、瓷胎畫琺瑯、景泰藍你分清楚了嗎?
    琺瑯彩作為彩料,是從國外引進而來,最初這種彩料是用在銅器上面。掐絲琺瑯就是將銅胎的絲掐好之後,將琺瑯彩料施在上面。明景德年間製作的藍色掐絲琺瑯,如明雙龍銅胎掐絲琺瑯罐、臺北故宮清代掐絲琺瑯罐等均為明清時期以銅胎作為底胎的琺瑯彩。由於這種製作工藝是在明景德年間興盛,因此又稱之為「景泰藍」。瓷胎畫琺瑯
  • 神秘的紫禁城燒造|達官貴人都鮮少見的瓷器:琺瑯彩
    那麼琺瑯彩這個外國名憑什麼能在我們中國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呢?首先在康熙的授意下,琺瑯彩在北京故宮紫禁城燒造成功在此之前幾乎沒有任何瓷器是在皇宮燒造的,琺瑯彩屬於空前絕後的,琺瑯彩這一概念剛進入中國的時候還是金屬胎,不是瓷胎。
  • 這種琺瑯彩瓷器價值不可估量你家裡有嗎
    瓷胎畫琺瑯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彩瓷器。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複的雍榮華貴,使琺瑯,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集中西風韻於一身,畫盡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
  • 王國喜大師的偉作,雨後彩虹——霽彩琺瑯
    在今年的六月份裡,王國喜大師做出了一個震驚世界的舉動,他成功研製出了帶有彩虹光彩的瓷器——霽彩琺瑯。這樣的成果對我們的陶瓷行業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王國喜大師也因此在陶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琺瑯彩瓷的瓷胎比較細薄,因此所製作的琺瑯彩瓷大多數都是小物件,碗、瓶之類的器皿居多。那麼琺瑯彩有什麼珍貴之處呢?為何深受世人的追捧?其實原因很簡單,接下來就為讀者一一詳解。
  • 藏|郭良蕙:漫談銅胎琺瑯
    幼年曾用過搪瓷碗,同樣心理,搪瓷碗既有牢固之胎,也就不夠小心,因此總帶有殘缺。文玩,儘管是古老行業,在臺灣也頗具歷史,已遭拆建的臺北中華商場之忠棟,也曾風光了若干年;而近十年間,才摸索出一條路,已劃分出真偽的主流陶瓷之路,只是在「各領風騷」的時尚轉動中,就像僻靜山林又被開發成繁鬧的新社區一樣,各種塵封已久的雜項,一一登場亮相。唯獨銅胎琺瑯,尚未聽聞津津樂道。銅胎琺瑯的前輩族類掐絲琺瑯,即景泰藍,各地市場不乏其器物。而銅胎琺瑯卻不常遇見。
  • 清 乾隆 琺瑯彩粉彩歲寒三友執壺
    由於琺瑯彩運筆難度大,清代又創立粉彩,之後很多瓷器上既有琺瑯彩也有粉彩,有的還有五彩。因此有些大咖們把琺瑯彩粉彩都具備的瓷器稱為「洋彩」。只是這樣的說法本身不完善,也沒有獲得官方認可,我們今天這件就是乾隆青花款琺瑯彩粉彩結合的一件瓷器。
  • 清 乾隆 藍料琺瑯彩蒜頭瓶
    因為我們的拍攝水平有限,不管怎麼拍都有點變形,不能完美的體現琺瑯彩瓷器的線條美。說實在的,館藏這件更符合乾隆的欣賞品味。先貼兩處畫片看看,雖然是乾隆款,卻完全是雍正風格。整個畫面的布局也是雍正最喜歡的山水詩文、高峽平湖、山中隱士的景致。上面的畫片水波蕩漾,畫的非常細緻。臺北故宮館藏一件執壺也是如此畫風,一筆筆細緻入微地畫出水波。
  • 清 雍正 琺瑯彩粉彩五寸盤
    這一時期的官窯史稱「年窯」,這一時期瓷器器型和顏色是整個清代最漂亮的。據唐英的《陶成紀事》記載創燒以後能配製出57種彩,以至於創燒期剛開始的時候,燒出的瓷器上有很多種彩料,且都很淡雅協調,這得歸功於年希堯的能耐。今天介紹一件屬於雍正創燒期的彩瓷——雍正琺瑯彩粉彩五寸盤,這件藏品我和朋友各有一個。附圖
  • 瑾德苑|貴族獨享,瓷上琺瑯,帶你了解陶瓷皇后的高貴與榮華
    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將銅胎畫琺瑯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燒的彩瓷新品種。以雍正、乾隆時期的產量最大,雍正六年以後,清宮造辦處已能自煉20餘種琺瑯料,而且色彩種類比進口彩料更為豐富,遂使琺瑯彩瓷器的生產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康熙時期的琺瑯彩瓷器多以胭脂紅、蛋黃及藍色作地,還有一類特有的在宜興紫砂胎上畫琺瑯彩的器物。
  • 瓷器局部放大之後……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關內今天我們就選取四件乾隆瓷器,採用局部放大的方式,360度無死角、纖毫畢現地呈現此館中的中國瓷器之美。1乾隆黃地粉彩萬壽無疆紋碗2乾隆古月軒嬰戲紋長頸貫耳瓶3青花釉裡紅獅子戲球紋蒜頭瓶
  • 「小豬佩奇遊春」新奇琺瑯白瓷杯走紅
    甚至有人將其與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相比較,戲稱「明有成化帝作鬥彩雞缸杯討皇后開心,今有大國工匠以清代瓷器最高等級琺瑯彩作山水佩奇遊春馬蹄杯討網友一笑。」這裡提到的兩個術語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琺瑯瓷(enamelled porcelain)是由景泰藍(cloisonné)演變而來。
  • 2020拍賣年鑑|清代瓷器成交TOP10
    清朝是中國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時期,而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製造的頂峰。清三代制瓷品種繁多、千姿百態、造型古拙、風格輕巧俊秀,技術上講究精工細作、不惜工本。
  • 帝王之色,清代黃釉瓷器的創新有哪些
    清代黃釉瓷器比前朝的黃釉瓷器有哪些創新和規制的不同呢?黃釉瓷器在帝王時代的中國很多朝代都有燒造,但是稱得上真正的黃釉瓷器只有明清兩代最好,明代黃釉瓷器以弘治為冠,即使清代燒造瓷器最好的時代都沒有辦法超越明代弘治黃釉瓷器,清代黃釉瓷器最好的朝代是同治,看著兩個皇帝的名字是不是感覺有點巧合呢。
  • 清代紫檀嵌琺瑯雕塑人物樓船:凝聚匠心,盡顯廣州工匠精湛技藝
    清代 紫檀嵌琺瑯雕塑人物樓船 這件清代的紫檀嵌琺瑯雕塑人物樓船現藏於廣州博物館。從整體來看,這件紫檀樓船集雕刻、琺瑯等廣州特色工藝於一體,算得上廣作工藝的典型代表之作。二、小小樓船,並不簡單為什麼這樣一座體積不算很大的紫檀樓船,竟有這樣精良的工藝?匠人們製作它是出於什麼目的呢?其實,這座樓船是清朝廣東官員向宮廷進貢的壽禮。
  • 清代精品瓷器賞析丨雍正粉彩之淡雅、清新、脫俗帶給你心動的感覺
    雍正 粉彩開窗花卉壽字紋碗(一對)雍正一朝宮廷藝術素以精巧淡雅清新脫俗著稱,御窯瓷器也是最能直接體現雍正皇帝本人審美理念的樣板,彼時正是清宮陶瓷藝術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雍正皇帝本人的直接旨意指導下,御窯品質可謂達到了至美至善的境地
  • 藝術瓷|琺瑯十寶
    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琺瑯彩瓷是極為名貴的品種,是我國制瓷技術發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高峰期間的產物。因為其燒造數量少並且當時僅供皇帝秘玩,故顯得反常寶貴,被稱為官窯中的「官窯」。尤其在清代,琺瑯彩瓷一直是專為宮廷御用而特製的一種精細彩繪瓷器,更是「庶民弗得一窺」的御用品,其瓷質細潤、色澤鮮豔,與宋汝瓷、元青花並駕齊驅,又被稱為「世界上的奢侈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