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局部放大之後……

2020-12-27 談陶論瓷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成立於1913年,位於俄亥俄州克裡夫蘭市中心,是美國最重要的美術館和博物館之一。

該館收藏的藝術作品超過43000件,尤其以亞洲藝術品聞名。

通過博物館前的Wade公園看博物館

在所有館藏品中,以中國藝術品品質最佳,甚至被業界認為是美國所有博物館中質量最優質的一家博物館。這裡的中國藝術藏品前後跨越5000多年,擁抱各種藝術形式,包括玉,青銅,漆,雕塑,繪畫,書法,家具,竹雕等。其中又以繪畫和陶瓷最受人關注。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關內

今天我們就選取四件乾隆瓷器,採用局部放大的方式,360度無死角、纖毫畢現地呈現此館中的中國瓷器之美。

1

乾隆黃地粉彩萬壽無疆紋碗

2

乾隆古月軒嬰戲紋長頸貫耳瓶

3

青花釉裡紅獅子戲球紋蒜頭瓶

4

乾隆粉彩九桃紋天球瓶

相關焦點

  • Origin的局部放大技巧,見微知彰,萬技人為本!
    文章來源於科學10分鐘,作者科學10分鐘 在Origin軟體繪圖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以下情況,比如有時候我們得到的數據裡面更為重要的信息都集中在局部,整體看起來不是很清楚,這時候就需要將某一區間的曲線放大。
  • 機械CAD教程之局部放大視圖功能的使用技巧
    針對上述問題,浩辰機械CAD軟體中提供了局部放大視圖功能,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的CAD教程吧!01CAD局部放大視圖功能介紹:在浩辰機械CAD軟體中,對零部件的局部進行放大,使零部件的局部圖形更清晰
  • Pr一招教你局部放大
    大家好我是小晨,平時大家在看視頻時會發現裡面有一些局部放大的效果,最常見的就是人的頭部突然變大,是不是很想知道是怎麼做出來的呢?今天就來教大家操作一下Pr技巧---靜態放大效果。選擇放大段落點生成幀定格畫面在效果面板中點擊「視頻效果」,下拉菜單中點擊「扭曲」,繼續選擇的「放大」(也可在「效果面板」搜索框中直接輸入「放大」),按住「放大」效果拖入到定格幀畫面上。
  • 老經典的新時尚——具有200歷史的皇家哥本哈根瓷器
    如果要買瓷器或其它生活器皿,首先進入腦海的選擇當然是 皇家哥本哈根。尤其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各種唐草款式。基本上它的經典氣質基本是已無可取代,看似簡單,但背後蘊藏的比例、深淺、配置、觸感是一般普通瓷器完全無法比擬的。
  • 「龍翔九天」與龍紋變遷,長沙博物館展元明清御用瓷器
    澎湃新聞獲悉,在長沙博物館新館開放五周年之際,「龍翔九天——元明清御用瓷器特展」12月28日在長沙博物館開幕。展覽共遴選元明清御用瓷器128件/套,囊括傳世完整器與景德鎮御窯出土器物等,旨在以獨特多變的器型,精美的紋飾展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用龍紋瓷器風範及龍紋的變遷。
  • 中國越窯瓷器大觀
    中國瓷器大觀中,越窯瓷器一直被認為是瓷器之中的珍品。有關越窯瓷器的相關收藏知識與您逐一細說。二、越窯瓷器-燒造時間越窯瓷器主要燒造的器物是青釉瓷,燒造時間是從東漢時期至北宋時期,三國、兩晉和晚唐五代為高峰時期,其中唐代晚期和五代的秘色瓷最為出名。北宋中期,制瓷業不再大力發展,北宋晚期,瓷器燒造也處於衰弱的時期。到龍泉窯興起時候,越窯系被龍泉窯所取代。
  • Nature Communications:局部應力放大引起的下地殼地震成核
    Nature Communications:局部應力放大引起的下地殼地震成核陸內地震大多為上地殼的淺源地震,下地殼的地震很少(30-40 km),因為下地殼的巖石變形以緩慢的蠕變為主,但下地殼也可以發生地震,為了解釋這一現象,目前學者們提出的機制包括:因熱逸散導致塑性失穩,脫水反應導致的流體壓力增加或局部應力重新分布
  • 日本發明全新瓷器工藝,起名《中國製造》,網友:別糟蹋瓷器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陶瓷器具的國家,就像一提起金字塔就想到法老一樣,外國人只要看見瓷器就會想到中國,就連中國的英文單詞的另外一個意思都是瓷器,由此可見瓷器對於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這種貫穿幾千年依然在延續的藝術也會引來別國的學習,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國自然會有無數的藝術家被瓷器所傾倒。
  • 一日一電影:《局部》第二季
    在和各位小夥伴聊《局部》第二季之前,要給各位通知一個可惜的消息,冰二二小夥伴去《寒床---林文個展》,結果因不可知原因這個展取消了,以後要去成都當代美術館要查看官網和撥打電話確認後前往
  • 明清時期的瓷器燈具鑑賞
    而清代的燭臺都是瓷器的,隨著西方文明進入,瓷器燭臺也叫瓷燈了,後來改成封閉式的樣式燈罩,其實裡面就是蠟燭。宮廷裡還有各種瓷器造型的宮燈罩,異常精美非常值得收藏的瓷器品類。明代則盛行八方燭臺。此八方燭臺繪製紋飾所用的青料為進口鈷料,即所謂的「蘇泥勃青」(或「蘇麻離青」)。此燭臺的造型系模仿西亞地區清真寺的銅燭臺燒制而成。
  • 歷代龍泉窯瓷器賞析
    宋代龍泉窯青釉花觚(對)-局部    宋龍泉窯青釉鳳耳瓶-底    元代龍泉窯瓷器的特點是造型大多胎體厚重,質量不如南宋,胎質粗糙,釉面光亮者多,溫潤如玉者少,裝飾技法上有劃花、印花、貼花、堆花、鏤刻、點彩等。
  • 明瓷器極峰製作,永宣瓷器!
    、元時期的磁州窯,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器上也有許多非常精美的人物故事畫面。 鑑定要點: 釉面:看瓷器上的釉面,雖然永樂與宣德年間的瓷器十分相似,但這兩者的釉面還是有區別的:永樂年間的瓷器釉面十分細膩。而宣德年間的瓷器更為肥厚,而且大多會出現桔皮釉。所謂桔皮釉,就是瓷器釉面上有小孔,這些小孔有如桔皮,並因此而得名。
  • 金陵瑰寶 | 蓮花與瓷器的不解之緣
    金陵瑰寶 | 蓮花與瓷器的不解之緣 2020-01-12 0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瓷器鑑定的幾個小技巧,學會了你也能成為專家
    瓷器的鑑定技巧,在百度、今日頭條等自媒體上有很多,木木結合近期對瓷器的學習,有了新的看法,現分享給各位藏友,就是瓷器的「兩看一聞」,具體如下:1.看瓷器縮釉點2.用放大鏡看瓷器釉面在看瓷器類產品時,需要準備一些小工具,例如40倍的放大鏡,手電筒等。
  • 瓷器鑑別:白釉瓷器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瓷器的釉面對瓷器起著保護的作用,可以增加陶瓷製品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降低損耗率,還能美化瓷器,方便清潔,防水等優點。釉的發明和運用,也是原始瓷器出現的先決條件。根據史料記載,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古代的制陶實踐中,在不斷的改進原料的選擇和處理以及提高燒成溫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礎上,就創造出原始的瓷器。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生產技術的提高,歷朝歷代的瓷器湧現出獨具特色的釉面,其中出現最早的就是白釉瓷器。
  • 明清瓷器底足演變
    洪武時期瓷器底足早期承元代呈離心梯形,其後外足牆變垂直。足牆厚,足端平切。挖足草率,有的甚至淺挖即止。像所謂「餅形足」。內足牆離心角度大,與底相交處呈現弧折。外足牆端斜削,使之成為通常所稱「鯽魚背狀」。底心乳丁狀突起明顯。
  • 「同光中興」漫談光緒時期瓷器鑑定特徵二
    畫工方面,康熙瓷器線條流暢,特別注意起筆落筆的頓挫,線條猶如鋼條,直線和彎曲都剛勁有韌性。繪畫造型準確,詩書畫印,完美的結合。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等詩文常整文搬上畫面。書法多楷書,字體秀美、工整。繪畫的內容有人物、山水、花卉、龍鳳等題材。以人物、山水為佳。光緒瓷器的線條柔軟、較細,力度不強,雖也有起落筆的提頓,但較之康熙就顯無力了。在繪畫的內容上也少有創新。
  • 古代瓷器作偽技術也非常高超,了解瓷器作偽形式對鑑別瓷器很重要
    我國瓷器文化發展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其藝術表現形式多樣,技藝高超,其使用價值已經遠遠低於藝術價值,。一、通過舊器進行加新彩,也叫坯新我們見過的以前仿古作偽的瓷器,不是全為新燒,由於彩瓷比白瓷的價值高,所以就有人將舊白瓷加彩加款,這種作偽方法叫做坯新彩。二、採用新瓷埋藏法有的不良商人為了賣個好價,將新瓷器做成像剛出土的樣子,長期埋人地下,使新瓷就像古時候的樣子。其中,低溫鉛釉的粉彩,五彩和三彩等瓷器,是比較容易氧化或者是腐蝕,這樣就顯得舊氣。
  • 釉泡與針孔|瓷器「冷」知識
    近期,浣溪為優化產品類型,拉近與玩家間的距離,推出玩家訪談互動活動,玩家積極反饋的同時,也向我們的工作人員諮詢了一些關於瓷器的問題,其中關於針孔與氣泡的問題諮詢頻率比較高,所以本期與各位交流一下瓷器的針孔與氣泡方面的知識。
  • 瓷器中的「病態美」——斷紋瓷器,又叫「開片」
    瓷器對於普通人來講可能只是生活用品,但在有品味或者喜歡收藏的人看來,瓷器就是藝術品。這些人對於瓷器的欣賞不僅僅局限於年代的久遠,還看中上面的紋飾。今天要講的便是瓷器紋飾的一種,叫做斷紋。哥窯碗瓷器上的斷紋又叫「開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尤其是年代久遠的瓷器,經歷了歲月的風霜,釉層漸漸開裂,形成了自然的 「紋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