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年初一至今,電影行業已停工快半年了,影迷進不了影院,從業人員高呼活不下去。此時,院線電影網播或者直接上線網絡大電影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囧媽》、《大贏家》屬於前者,《倩女幽魂:人間情》屬於後者。
《倩女幽魂:人間情》上映前聲勢造的非常浩大,很多影評類大號都發了文章,字裡行間都是元華、徐少強老戲骨加盟護航,1400多個特效重塑經典等等,卻絕口不提一部電影最重要的部分:故事。
事實證明,再好的宣發最終都依賴於電影質量,電影質量上去了宣發就是錦上添花,如果妥妥是一部爛片,那此前真金白銀投進去的宣發費用都會成為一柄利劍,最終反噬自身。
《倩女幽魂:人間情》目前豆瓣評分5.0,好於10%的奇幻片和2%的劇情片。
網絡大電影一直都是粗製濫造的重災區,這些電影往往用刺激露骨的封面和精心製作的前6分鐘吸引觀眾,以獲取點擊分帳,6分鐘後就顯出了原形。
《倩女幽魂:人間情》與那些網大比起來顯然好了很多,畢竟投入了3000多萬。但這部電影也存在太多問題,基本上把能踩的坑都踩了一遍。
錢從不花在刀刃上
國產電影最大的弊病是搞錯重點,往往將投資款的很大一部分用於演員陣容,電影真正需要燒錢的部分就顯得捉襟見肘。
那這部電影來說,陳星旭、李凱馨屬於流量擔當,負責吸引粉絲的關注,這樣就有了基本盤,兩人雖比不上那些一二線大流量,但就網大而言,已屬於頂配。
元華和徐少強二人則屬於販賣情懷,元華在邵氏時期就擅長武打戲和神鬼戲,2003年在劇版《倩女幽魂》中飾演燕赤霞一角,此番是再一次上陣,話題度滿滿。
徐少強則是武俠片的常客,因其一臉奸邪,也多次出演反派角色。
這兩人放在這部電影中是非常契合的,但問題是,這些年元華和徐少強等等香港演員都屬於在內地混飯吃,出演電影從來不看質量,基本是錢給足就行。
這一版的電影主題曲由阿雲嘎演唱,在《歌手》走紅後,阿雲嘎也是當紅炸子雞。
這樣的陣容,有流量、有情懷、有話題度,可想而知主創團隊是花了多少力氣在這上面。
此消彼長,成片的質量也就不能抱更多期待了。
特效真那麼好嗎?
影視劇特效是最燒錢的地方,往往都是按秒算。
《倩女幽魂:人間情》被吹得最多的就是特效,1400多個特效鏡頭、萬劍齊飛等等,真誠地講,電影中確實偶有驚豔的地方,但整體特效很差,與一些動畫片差不多。
最大的槽點是違和,最近熱播的《鬼吹燈:龍嶺迷窟》中有一些河裡面的戲,看起來就很不真實,但至少不違和。
《倩女幽魂:人間情》開頭打鬥的特效就讓人大跌眼鏡,從地下冒起的突刺穿人而過,大特寫,但呈現出來的是五毛的動畫效果。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無論是到處亂飛的樹枝還是黑山老妖的奇葩造型,觀感都是假,而且假的離譜,特效連一些動畫電影都比不上。
現在大家可以再去看看有些業內大號發的文章,看是不是跟我說的一樣。
劇情槽點多多
《倩女幽魂:人間情》最爛的是劇情。
《倩女幽魂》影視劇拍了很多,1960年李翰祥導演,樂蒂、趙雷主演的《倩女幽魂》充滿了古典美,一板一眼,一招一式,這一版也是最接近蒲松齡原版故事的。
張國榮、王祖賢的87版《倩女幽魂》則是將電影的娛樂價值發揮到了最大。
讓人目眩的演員陣容和主創團隊,武俠、恐怖、神魔等多種元素交匯,讓這一版的《倩女幽魂》成了東方奇幻的頂尖之作,如果要在西方找一個對標的系列電影,應該要數《指環王》。
而新版的《倩女幽魂》講了一個沒有絲毫內涵的故事。
有的同學可能不忿,明明是改編自87版,兩者劇情相差無幾,為何如此惡言。
且聽我細細道來。
首先是人物設定錯,大家想想王祖賢版的聶小倩,她是被脅迫來害人性命的,所以王祖賢身上一直有一種哀怨的神態,而新版的聶小倩只在臺詞中提到了一句被脅迫,但日常謀害性命的過程看不出一絲不情願。
寧採臣也不是什麼痴情種子,他更多的是見色起意。
影片最後聶小倩又轉世投胎的機會,大家想想張國榮時如何表現的,再對比這部電影,寧採臣攥著聶小倩的手死也不放開,我尋思小倩心裡都開罵了,老娘等這麼久終於可以投胎做人了,你不放老娘走。
從兩人相見到產生情感,沒有任何起承轉合,都是荷爾蒙惹的禍。
劇情的BUG太多,寧採臣去黑山老妖老巢去救聶小倩,竟然就那麼大搖大擺進去救了出來,講道理一個弱雞書生去那種地方,應該寸步難行才是。
很多人都在說你看個電影熱鬧熱鬧行了,何必那麼較真。
我覺得你如果是真的用心拍,質量差一些也是可以忍受的,就怕你敷衍。
87版開頭描寫當時凋敝的社會現實,攝像機掃過的每一個演員都是符合那種時代背景的,表演自然到位,再去對比一下這一版的,每一個群眾演員都像再走過場,畫面場景呆滯不生動。
為何到現在都沒提演員演技?
因為我們沒辦法討論一個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
您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