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童話故事中,除了西方童話故事集中的那些,最出名的就要數來自西亞地區的「阿拉丁」和「阿里巴巴」了。兩個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神話故事,經常被引用或翻拍成影視劇。它們來自同一個載體——《一千零一夜》,大家對這本書的名字應該還是很熟悉,而且還很好奇這書裡面真的有一千零一個故事嗎?
其實不只是書中的故事數目,關於它的誕生也充滿了許多的謎團。這本書理應不存在作者,它是由長時間的積累形成,到了近現代,經過人們的不斷修訂,才形成了今天的《一千零一夜》,其中出現過的版本數不勝數。當然比較傳奇的說法還是得,就像開篇的那一章一樣。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關於這本書的名字
單從名字來看,像極了一部擁有一千零一個故事的讀物,它的由來是從一個波斯民間故事開始的。相傳,一個名叫山魯亞爾的波斯皇帝性格極其暴躁,而且永遠對自己的皇后充滿了敵意,每殺死一個皇后,還會再娶一個,一直循環往復。這一瘋狂的舉動讓無數人慘死國王的屠刀之下,而當時宰相的女兒山魯佐德看不下去了,便主動地嫁給了國王,看似是一個找死的舉動,但山魯佐德卻用一個很簡單卻有效的方法化解了。
她所使用的辦法很簡單,就是每晚不停地給國王講故事,國王聽開心了就斷了殺她的念頭。於是乎,一復一日,山魯佐德一共講了一千零一個晚上,加起來共一千零一個故事,最後的結局是國王終於被她感動了(幸虧不是聽膩了),放下了殺他的念頭,兩人白頭到老。所以有不少人認為,山魯佐德就是《一千零一夜》的作者,按著故事中的那樣來看,這也沒有什麼錯。但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應該就是一個單純的故事,也有一種說法山魯佐德當初只講了76個故事後,國王就被徵服了。
《一千零一夜》中只有76個故事的說法來自西班牙,他們和西亞的文化也頗有淵源,但這應該也僅限於當地版本。《一千零一夜》中具體有多少個故事就是一件沒有說法的事情,國內的譯本普遍為26個故事,當然也有些地方強行也拼湊出了一千零一個故事,但明顯能看得出來風格完全參差不齊。更有甚者,已經遠超了這個數量,可謂一部西亞民間故事大雜燴。而它的首個印刷本,其實也是出自法國,在西亞最開始只有零零散散的手抄本。
《一千零一夜》的誕生
就像前文提到的,這本書在西亞的時候感念非常模糊,到了18世紀初期,一個名為加朗的法國學者根據敘利亞的手抄本出版了第一本《一千零一夜》。從這一版開始,改動就已經非常大了,為了適合歐洲人的口味,書中被做了大量的刪減,最多的就是關於宗教部分。從這之後,《一千零一夜》開始在世界上流行開來,並被很多的文學家封為了經典。值得一提的是,最出名的那兩個故事,「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和「阿拉丁」至今都沒有發現原始的手稿。
沒有發現原始的手稿,就意味著這兩個故事很有可能是加朗自己編的,但他自己並不承認這一點,並說這是由他人口述自己記錄的。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其中一定有貓膩,或是一個驚人的巧合,畢竟最出名的兩個同時也是爭議最大的兩個。其實不然,換一個方向來看,是因為這兩個故事先出名了,它們的爭議才跟著大了起來。當初加朗整理《一千零一夜》的時候,這樣來歷不明的故事其實有的是。
到了20世紀初期,這本故事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最早的譯者是周桂笙,但翻譯得比較短少,到漁翁的故事那一篇就結束了。而第一個翻譯出四十大盜的人,其實還是魯迅的弟弟。書中的故事雖然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和地點,可還是能給人一種環環相扣的感覺,這也是它受到歡迎的原因之一。另外將這一件事融入到它的背景中,就是山魯佐德故意將每一個故事講得存在懸念,以此來讓國王擁有繼續聽下去的興趣。
結語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一千零一夜》在經加朗之手前已經成型了,起源的地點是在古印度,因為書中出現了大量和古印度典籍《五卷書》有關的細節。另外一些《一千零一夜》中的許多故事還和佛家的一些文獻記載吻合上了。不管它的來歷究竟如何,這部充滿了異域風情的故事書還是成功地讓生活多了一絲趣味。
參考文獻《阿拉伯文學的歷史》、《前3世紀書籍總覽》、《The Arabian Nights: A Compa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