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似乎有這樣的一種偏見,不看日本小說,不看日本電視,不知為什麼,倒不是因為愛國什麼的,可能就是覺得不好看的緣故吧。記得最早看的電視劇,還是在孩童時期,那時晚上吃好了晚飯,便隨著大人去別人家串門,順便看電視,記得有部電視劇叫血遺,也看不懂劇情其實,但是可以感受到大人們都是在津津有味的追著劇,好像蠻好看蠻感人的樣子,我就記得男主角似乎穿著風衣一副很酷的樣子,女主角好像經常哭。長大後也再沒有重新看過,不是覺得不好看了,而是猜想到這應該是一個悲情故事吧,而我又不太喜歡看悲劇的。感覺悲劇就像一塊傷疤,明知道揭開會疼,那為什麼還要去揭呢?
重版出來,這是一部日本電視劇,總共只有十集,正像有評論所說的那樣,十集的故事涵蓋了別人六七十集所要說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日本的電視劇都是這麼的短,如果是的話,倒也符合日本人的性格特點,那就是精緻,簡潔,不浪費任何東西。故事大體說的是一個傻白甜的退役運動員,去雜誌社工作發生的一系列的事情。故事從面試開始,帶著爆笑和深意的劇情,這樣的出場,雖然也很好,在當下的電視劇中也算是難得的了,但是還沒有特別超出一般人包括我的對於劇情的想像。就像是桌球運動剛開始就發了一個很漂亮的球,嗯,大概就是這樣。後面的劇情發展則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料。一般來說,這是一部勵志故事,主人公就是我們的傻白甜女主角,故事大體應該就是這位傻白甜如何在職場成功的吧,如何從職場新人,蛻變職場精英的過程,得到大家的認可,然後皆大歡喜,全劇終,至少得有個幾十集才拍完。沒想到,一集就講完了,而且還讓你覺得這集蠻長的,看了一下,標準的45分鐘啊。不禁有點擔心接下來還有啥好講的啊,畢竟才是第一集唉,就把套路都用完了的感覺。就像你去飯店吃飯,第一道菜就非常的好吃,就已經滿足了你對這頓飯的期待,你是不是也有點擔心接下來的菜不如第一道菜好吃呢?我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情接著看第二集的,沒想到第二集才是劇情展開的開始,才更加的觸動人心。就像你剛剛吃了第一盤菜覺得非常好吃,現在吃了第二盤,心裡不禁大喊一聲,我靠,這麼好吃啊,簡直不在第一盤之下哈。然後等你看完所有以後,你就會感慨每一集都好看啊,正如每盤菜都好吃,你把所有的都吃完以後還要舔舔盤子,簡直回味無窮。
這部劇之所以成功,還是那句老話。也是文壇經常爭論呢那句,到底是作品意義重要還是寫作手法重要。其實都重要,而且想要成功,缺一不可,缺少意義,作品沒有太大價值,缺少表現技巧,則看起來乏味,也沒人去看。正如在愛情觀中經常有人這樣說,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其實真情和套路缺一不可的吧。回到這部劇上來,這部劇反應的問題都是直達人心的,沒有任何的彎路的,可以說一擊即中,走的絕對是直線,而且比喻的不太恰當一點說,如果人心深處有很多柔軟深情的地方的話,那麼這部電視劇可說每個地方都給你「照顧」到了,不客氣的說,你的周身要害都被擊中了。
總之,這是一部既有非常有深意,也非常有表現技巧的電視劇,裡面的演員各個演技也都炸裂的不能再炸裂了。每一個人物都都非常的真實,好像就在你的身旁,就在你的內心深處。這部電視劇也讓我想起了,一部美國大片,阿甘正傳,兩者都是完美的把意義和技巧融合在一起的作品,題材也比較相似,不同的是傻白甜的女主角更討人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