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茶論道,人生如茶,煮茶聊群芳,檻外人妙玉巧手演茶道

2020-12-23 黑白文章澤淵詩

導讀:

這片神奇的東方樹葉,幾千年來和中國文化一起徜徉在歷史的長河裡,訴盡甘甜和滄桑,猶存記憶與芳香,中國茶葉歷史悠久,茶文化更是分外妖嬈,如今茶已經成了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佐料,在《紅樓夢》中更是獨樹一幟,萬紫千紅總是春。

說到紅樓夢中的茶文化,無不感嘆藝術就是神話,茶這一個字在《紅樓夢》中出現過幾百次,每一個字作者都都賦予了茶道和人生,將品茶和人生纏綿在一起,猶如絲絲戀情,更有很多割捨不了的思雨。

今天就和網友們一道談茶論道,煮茶聊群芳。

一、中國茶葉的起源和茶文化的形成。

有一本專門寫茶的書籍《茶經》中說:「茶之為飲,發乎神龍氏,」。

也許茶就是神龍氏發現的,但也不一定,可以說是勞動人民發現的,神龍氏只不過第一個命名而已,茶葉作為一種草本植物,起初肯定不是泡茶來喝,是咀嚼而食之,感覺有解渴提神、醒腦解毒之功效,慢慢就成了一種藥材,茶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營養價值極高,而且易得,成為了舉國之飲,傳遍大江南北,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慢慢和絲綢等成為了商品,走向世界,如今更是遍地開花,茶城到處都是,成為中國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綠色飲品。

茶葉在我國西南之地,雲貴高原以及四川福建等地均有生產,古代歷史國都大多在北方,西安、洛陽等等,所以偏遠地區幾乎是不毛之地,加上環境惡劣和路途遙遠,想要及早發現茶葉也不是很容易的事,說三千年前就有茶文化,絕對有些誇張,在儒家思想未形成之前,茶就沒有多少文化,充其量是一種藥材或者食物而已。

中國有史書記載的王朝就是從夏開始,也可以籠統的概括茶文化就是從這個時候出現的,文化用來記載歷史,歷史演繹各種文化,沒有記載的文化傳奇而神妙,但是茶文化是隨著茶在地球的出現而出現,是道生的茶,之所以有禪茶一味,就是說茶是自然,是一種自然物質,任何自然物質的出現都是必然的,也是一種規律。

華夏歷史起源於炎黃,沉澱至今已有幾千年,茶文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斷演化和變革,隨著製造業的發展而不斷提升茶藝,隨著人們思想認識的提高不斷訴說茶的經典,青銅器時代標誌著人類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茶文化也就隨著進入了一個發展階段,如果沒有器皿,談何煮茶,更如何說品茶,拿什麼品?

我國迄今就發現了夏朝的青銅器,商周以來更為精密,而西周是青銅器發展時期,所以茶文化起源於西周並無道理,當然到了漢代、三國就不僅僅是煮酒論英雄,以茶會友更是滿城風雨,到了唐朝茶葉交易更加頻繁,有了交易,就要宣傳茶葉,肯定就會有更多的茶文化出現。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一飲清我神,再飲便得道……唐朝不光是飲茶器具,更是飲茶的浪漫和情調,不虧是盛唐之風,到了清代,看看《紅樓夢》中的茶文化,就知道茶道發展到了清朝,是何等的道之道。

二、櫳翠庵妙語以茶待客,彰顯出家人之雅淡,三人演戲寶玉看。

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有很多寫茶的地方,茶成為了紅樓中最為普遍的飲料,伴隨著也就出現了很多茶的故事和文化,有一段賈母、劉姥姥一行在櫳翠庵妙語處飲茶的情節,更是必有趣味,有趣的同時也是綻放文化和茶道。

紅樓夢四十一回中,賈母帶劉姥姥至櫳翠庵,首先曹雪芹寫到了清修之處的繁華,草木樹枝都是一片繁榮景象,這一幫人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有,賈母討杯茶吃,於是妙語用五彩泥金小蓋鍾給賈母奉茶,其他人是白蓋碗,這裡就出現了茶藝文化,賈母立馬就說不吃六安茶,為何如此說,他又不知道妙玉放的什麼茶,可見這個時候用什麼器皿裝什麼茶都是有講究的,紅樓真是奢華,妙玉說是老君眉是,賈母高興吃了半杯,剩下的讓劉姥姥一飲而盡。

這個時候場景變了,飲茶變為了人生,妙玉攜帶林黛玉、薛寶釵起小灶,這時見寶玉也來了,下人也收拾了賈母他們的茶杯,妙玉且吩咐讓把那個賈母喝過的五彩泥金小蓋鍾別收了,賈寶玉看出了玄機,覺得妙玉是嫌棄劉姥姥喝了,不願意要了,後來在賈寶玉的勸說下將這個贈送給了劉姥姥。

別的暫且不提,就說妙玉給林黛玉何薛寶釵的茶具,一個上面有「晉王愷珍玩」,一個上面有「眉山蘇軾見於秘府」,一看這就是古玩,一個小尼姑也有如此奇珍異寶,可見妙玉來歷真不一般。

最讓人難以置信的就是賈府都拿不出來的一個綠玉鬥的俗器,這裡賈寶玉說了一句話,到了妙玉這裡,一切金玉珠寶都成了俗器,那什麼是不凡之物呢,金玉良緣在這裡,木石之盟也在這裡,檻內外人都在這裡,這話什麼意思?這裡用的水是埋在地下的雪水,曹雪芹又深意,俗人俗物,人又是誰?金又是誰?

這三個女人實為品茶,其實是悟人生,從茶道到人到,在到禪茶一味,三個人始終沒有看懂妙玉的意思,林黛玉覺得妙玉怪癖,於是離開了,可是妙玉的是沏,說的是心裡話,賈寶玉獨自來了不給喝茶…….

櫳翠庵妙語以茶待客,彰顯出家人之雅淡,從品茶看人生,看人性,看佛道,看情感,竟在妙玉巧手演茶道。

三、《紅樓夢》中自恃清高的出家人妙玉,玉一樣的純潔,冰一樣的冷。

妙玉是一個妙齡少女,是林黛玉的老鄉,代發修行,有著江南美女的姿色,聰穎高潔,心裡裝不下多少塵埃之事,大有莊子逍遙之風範,身在紅塵且忘我之塵,不潔不空,雖然茶藝精湛,內心有時候詩情畫意且漫步仙境,妙不可言。

妙玉的佛學境界有多高從看待劉姥姥那裡就可以知道,可就是這樣的境界折服了王夫人,下帖請進賈府,入住櫳翠庵,梅花雪茶中暗示悲寂寥,生情之處暗許芳心,可惜賈寶玉和自己隔著一道門檻,難以跨越,一個是檻內人,一個是檻外人。

妙玉其實是個很單純的女子,為人處事也算可以,和姑娘們都算合得來,唯一的一點就是自己出家了,難以和賈寶玉正面談心,所以他對林黛玉、薛寶釵都是羨慕嫉妒恨,但是妙玉一直生活在危險之中,很多人對她虎視眈眈,賈府這樣齷齪的地方,王孫公子嘆無緣,待等時間綁架妙玉成為濁物,妙玉最後的下場不是很樂觀,佛祖也沒有保佑她,最終還是歸於薄命司。

總結:

妙玉和林黛玉本是師姐妹,妙玉是在蘇州出家的,當年和尚讓林黛玉也在老家出家,林如海不許,才有了後來的故事和在賈府的生活,妙玉和黛玉、賈寶玉都有一個玉字,這就是一個緣分,而且最後賈寶玉丟了玉,妙玉失去了玉潔的身,林黛玉淚別,都沒有了玉,賈寶玉也出家了,這是上天註定的緣分,至於妙玉什麼來歷,有何身份還需考究。

談茶論道,人生如茶,煮茶聊群芳,檻外人妙玉巧手演茶道。人生就是一杯茶,綠玉鬥裝的是妙玉沏的一杯茶,妙玉心裡裝得是一個與玉有關的人。

相關焦點

  • 茶如人生茶道如商道
    泡茶要用軟水,用硬水泡茶,茶味變澀,茶香變濁,茶湯變色。茶具更是多得名目繁多,根據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具。天,我一聽,頭都大了。而事實上頭再大,也得撐著。不管什麼生意,對方總熱心地叫上去喝茶。跑了很遠的路,正口乾舌燥。看著泡茶小姐那慢慢不慌不忙的動作,真是急死人了。茶喝得再好,生意沒談成,那茶也是白喝,浪費金錢還浪費時間;但是不喝茶,也沒有談生意的機會。憋著吧。  有人說,茶如人生。
  • 聊聊紅樓夢裡妙玉的悲劇人生
    後世"厭妙玉為人"者比比皆是,許多讀者讀完《紅樓夢》之後,妒她太清高孤傲者有之,罵她有怪癖潔癖者有之,說她"嫌貧愛富、趨炎附勢"者有之……妙玉從骨子裡瞧不起劉姥姥這樣的底層勞苦大眾,「使人感到可厭、可惡、可嘔」。但妙玉的悲慘結局卻又令人無不惋惜。今天,我們再次走進《紅樓夢》,一起聊一聊妙玉。
  • 六安茶不是指茶,而是在暗示妙玉的身份是太子胤礽第六女
    櫳翠庵主持妙玉是賈家請來的,有賓主之誼。老主母來訪,妙玉固然清高,也不能太離世脫俗,閉門不見,還是出門迎接進來,仔細招待,親自端了名茶「老君眉」奉上。因知道賈母講究,茶用珍貴的「成窯五彩小蓋盅」,端茶用「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烹茶不用尋常的井水,而是用的「舊年蠲的雨水」,表面上看著妙玉對賈母相當用心,顯示對賈母十分尊重。
  • 冬日,宜煮茶
    《紅樓夢》中妙玉便有著靈心傲骨,在「櫳翠庵茶品梅花雪」章回中,她便用五年前收來的梅花上的雪烹茶。 在曹雪芹心中,涓雪烹茶的妙玉不僅是懂茶之人,其心性更似冰雪,不染塵埃,不容塵俗。
  • 紅樓夢裡賈母為何不吃六安茶?
    妙玉忙接了進去。……妙玉笑往裡讓,賈母道:「我們才都吃了酒肉,你這裡頭有菩薩,衝了罪過。我們這裡坐坐,把你的好茶拿來,我們吃一杯就去了。」妙玉聽了,忙去烹了茶來。……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說:「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接了,又問是什麼水。妙玉笑回「是舊年蠲的雨水。」賈母便吃了半盞,便笑著遞與劉姥姥說:「你嘗嘗這個茶。」劉姥姥便一口吃盡,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
  • 什麼是工夫茶之靈,潮汕茶道之瑰寶?
    「杯沿接唇,茶麵迎鼻,聞茶之香,一啜而盡」品的是香茗更是人情。潮州茶道精髓不但包括精緻的器具禮儀講究,獨特的衝泡程序。旨在表達潮州工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為一體的內外兼修,名副其實的工夫茶道。其中茶具講究出自名家,精細、玲瓏,質量上乘,儼然一套工藝品。
  • 人生如茶,有關茶的電影,你看過幾部?
    人生如茶,茶有著獨特的魅力,就很多影視中都會多多少少摻雜著茶的文化,下面盤點有關茶的電影,你看過幾部?一、《茶色生香》說是一部電影,我覺得更像是一部宣傳地方茶的廣告片,但是通篇色彩豐富,意境優雅,清新自然,通過對茶人們之間的愛情的描述,向我們展現了茶人們的思想和他們的生活,是值得推薦的一部有關茶的電影。
  • 品一杯好茶,讀一本好書,領略茶道的魅力《茶之書》
    如果你對人生所發生的的事情,總是多愁善感,就會被說成喝的茶少,相反表現出漠不關心,熟視無睹,我行我素,則會說成喝的茶太多。一碗小小的茶道盡了人間無數,如果不能認識到自己的平凡、渺小,也不會認識到別人的平凡中的偉大。
  • 寫給茶的讚美詩
    賈母不吃六安茶,妙玉給她上老君眉。請黛玉寶釵喝的體幾茶,是用風爐子煮水另外烹的。
  • 古代煮茶飲茶什麼樣?看看茶事圖和茶具吧
    如羊山1號的西南壁茶道圖中5個契丹長男子圍著一個高桌,有的在捧食,有的在端盞。桌上擺有罐、盤、碗,內盛果品。桌前有一髡髮男童正鼾睡。桌旁三足炭火盆內,有兩個瓜稜執壺。頭扎雙髻的女童在煮茶湯。 壁畫中一人碾茶,一人煮水,一人點茶,反映了當時的煮茶情景。
  • 茶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茶談
    古人對待茶的情感十分濃鬱,由茶而發展出了茶道、茶藝、茶品等有關茶的文化這樣便透露出來古人對茶的深厚感情。飲茶在古代是一種修行養生之道,更是一種高雅的時髦風尚,其實也是一種品位與層次的體現!文人墨客在品茗作詩的同時,又在進行著友誼的交流以至感情升華。茶文化的氛圍與詩文的創作之完美結合,從而使得茶詩形成了形式與內容的雙重美感。
  • 妙玉:清高且孤獨,無情卻有情
    《紅樓夢》裡,有一個特殊的存在,孤僻到毫無言談者,嗜潔到遭人嫌棄,精緻到以梅花雪煮茶,挑剔到非珍奇古玩不用,那就是妙玉。
  • 茶一般的五味人生
    茶一般的五味人生□ 劉青純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的。白開水一般,寡淡溫吞的人生,如溫室裡的花朵,不受風霜之苦,但也少了許多樂趣;茶一般苦中有甜的人生,或許才是我們真正擁有的。小時候,家裡來客人,父親先給對方泡一杯茶。看著茶葉在杯中上下沉浮,客人的心情也會漸漸明朗。茶就像開場白,一次快樂的長談,是看著茶杯裡升騰的白霧開始的。
  • 經典古裝劇裡喝得那是茶嗎?都是心機和隱藏線啊
    現代社會中南方人在喝茶中談生意,古人在喝茶時其實學問也大著呢!一些古裝劇中常常出現的飲茶情節,不僅僅是單純的環境背景,還飽含著心機與隱藏線,你發現了嗎?《紅樓夢》老君眉電視劇《紅樓夢》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賈母等眾人攜劉姥姥至櫳翠庵來,便是妙玉的住宿,這也是妙玉在劇中第一次正面出場。櫳翠庵品茶一段,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妙玉茶道高人應有的茶禮儀修養,不過從妙玉待賈母之殷勤,卻也可以一窺其本人的矛盾人格。
  • 茶知識|什麼是茶道?別想複雜了,茶道也是一種生活!先收藏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被稱為道教的化身。它促進友誼,培養美德,學習禮節,並通過喝茶,觀茶,聞香來領悟中華傳統美德。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最早發現和飲用茶和種植茶樹的國家。儘管茶,咖啡和可可粉被列為世界三大飲料,但咖啡和可可粉僅僅是飲料。茶是不同的。它不僅是一種飲料。換句話說,中國人喝茶更多的是精神領域的融合與人生的感悟,是個人修養和境界的表現。
  • 在《茶日子》中感受茶的4重境界,人生如茶,在平淡中感受醇厚
    為此還寫了一點點小小的感慨之文,感嘆生命如茶,當時還寫道:人生如茶,在平淡中和歷練中才能感受其中之美麗,人終究應該回歸的還是會回歸本來的樣子。多年以後,再讀此書時,往事歷歷在目,喝茶的歷史一直沒有斷絕過,雖然作為俗人,也開始喝咖啡,但是每天一杯或數杯茶是少不了的,終究放不下茶香和茶韻。
  • 張佳瑋:吃茶
    《西遊記》裡蜘蛛精的師兄多目怪為了給四師徒下毒,就在茶裡下了幾顆棗子。《夢粱錄》裡,宋朝人四時賣「奇茶異湯」,花生、杏仁、芝麻、核桃都敢往茶裡放,看著方子都很香。比起清虛秀雅、御風而行的「飲茶」,「吃茶」更平實活潑,多點人間煙火氣。至今吳方言裡,「喝水」二字還被讀為「吃茶」。揚州人認為「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上午茶館下午澡堂,是人生至樂。
  • 有小熊煮茶器作伴,以最愜意的姿態品最好的茶
    茶,始發於神農,初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並在明清時期成為平民飲品。在明清之前,茶葉只在國家的上層階級中流行,其原因很大程度歸結於茶道本身的複雜性和藝術性,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茶都被奉為國家貢品。隨著時代的發展,煮茶之風漸漸走入尋常百姓家。
  • 一招教你,如何區別「煮茶」和「煮水」
    今天,帶您重新梳理日本鐵壺的正確使用方式,「煮茶」還是「煮水」 ?02那麼,什麼茶不適合煮呢?在千年茶文化的國度,據了解不發酵茶、微發酵,鮮嫩茶芽,綠茶、黃茶不建議煎煮。淺色茶葉可以用急須泡茶,一壺一茶,防止串味。鐵壺小急須的容量一般在300~800cc之間, 相對大容量的鐵壺而言,小急須比較適合用來泡茶,這樣一來,其實也類似於紫砂壺等其他容量比較小的壺功能,精緻小巧,拿在手把玩也是十分輕便的。
  • 喝個茶而已,別把茶道捧得太高了
    什麼是茶道,老子的道德經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既然道能生萬物,那麼與茶相關的萬事萬物都屬於茶道的範圍,而道指的是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所以茶道按照這個解釋,意思就是與茶相關的所有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