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煩惱,但並非人人都不快樂。快樂也不依賴財寶,有些人只有很少的錢,但終日笑口常開。有的人家財萬貫,卻總是生活在痛苦中,人們能否一生都保持快樂,愉快地生活,有時候需要知足一點、阿Q一點。
生命就是不斷受到傷害和不斷自我修復的過程。也是在不斷受到傷害和不斷自我修復的過程中提高心理適應能力而走向成熟的過程。一位哲人曾說過:「人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能在經歷了最殘酷的打擊之後,還能笑對人生,笑對生活!」
生命的歷程中,交織著矛盾和痛苦,充滿著求索和艱辛,遍布著荊棘和坎坷,人生是由艱難、困苦、磨難與挫折之珠串接起來的珠環,每克服一次艱難、困苦、磨難與挫折,就會在生命中增加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我們的生命也會增色不少。
因此,人生的旅途中不知要經歷多少磨難與挫折,只有經歷過艱難險阻,才更能體會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美麗。
當然,當遇到苦難無法排解時,你可以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把它轉移走,也就是說,對迎面而來的情緒煩惱,我們可以避而退之,不去想它,不去接受它,而是去做自己平時最想做又能產生愉快體驗的事情。
比如,聽音樂、踢足球、打籃球等,用愉快的活動來充實自己的時間,用時間的推移來逐步淡化心裡的煩惱。轉移講的是時空轉換--此時此地遇到的煩惱,要換到彼時彼地來消釋。
轉移還要講心理的轉移,遇到了難以解脫的煩惱,不去想,不去強化刺激自己的情緒,而是把自己的思緒硬性拉開,用積極的情緒來抵消消極的情緒。根據您的具體情況來說,當您感覺到自己被痛苦纏繞時,主動去參加體育、文娛等集體活動。
這些活動由於隨著生理機能和血液循環的加劇,人的心理也會隨之開放,這樣就更有利於您把不良的心緒宣洩出去,當然也可以和諧人際關係之後,讓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您,使自己在融洽、關愛之中淡化或消除痛苦。
當您感覺到痛苦時,不妨在心中不斷地默念:「這是心理垃圾,我必須清除。」「我生活在當下,過去的東西是不會影響我的。」「我不該痛苦」「痛苦是有害的」「我討厭痛苦」等。這樣反覆多次地默念,能克服心中痛苦的不良情緒。
心理學家證明,從心理上厭惡它,在觀念和行動上也就隨心理的變化而放棄它。
很多時候我們一路走來都背負著過去的成長傷口,帶著舊傷面對著自己的內在與未來。這些過去成長的負麵包袱有時真的會將人壓得透不過氣來,心地比較善良、資質與層次高的人懂得寬恕與原諒,寧可認為這是對自己的磨練,甚至是當作忍辱的功課。
但有的人並不能做到這一點,他們的心靈比較脆弱,不能自我開解,當一個人的內外壓力統合遠大於或小於個人自我強度時,他的心態就容易陷入心理不健康的狀態當中,此刻自省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被過去扭曲與詆毀的記憶所捆綁住了,就會導致身陷其中而無法脫身。基於這種認識,心理學家甚至建議人們有時不妨阿Q一下--假裝快樂、假裝幸福。
啊Q精神告訴我們凡事要積極樂觀才能有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