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古橋|斷虹橋:紫禁城內最精美的古橋

2020-12-26 北京印跡inBeijing

北京的古橋

歷史上北京的橋梁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形式多樣,別具風採。可以說,北京的古橋是人類建築和藝術寶庫中的重要寶藏之一。「北京的古橋」欄目將展現北京古橋的歷史與文化,並向公眾介紹北京古橋保護的工作進展與成果,從而喚起更多人對北京古橋文化的熱愛與傳承。

跨於內金水河上

我是故宮現存21座石橋中

最古老的一座

身處皇家

見證了太多的歷史

聽過了太多的傳奇

我是斷虹橋,

我的故事裡不只有我。

說到大名鼎鼎的金水河,您一定不陌生。

「金」,不是形容水的顏色,不是比喻水的貴重,而是告訴您水的源頭。

古時候,人們把金、木、水、火、土五行與五個方位相對應,西方在五行中屬金,「金生麗水」,故名金水河。

內金水河由紫禁城的西北城牆流入,自東南城牆流出。紫禁城內的橋,大部分都橫跨在這條內金水河之上。

內金水河 (圖片來源:花粉俱樂部-sun2000cn)

而我,正處於武英殿東內金水河上,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單孔石拱券橋。

我的橋面是用青白石鋪砌的,兩側石欄板上面雕刻著各種漂亮的圖案,石欄板中心部分是兩條行龍,龍的周圍是十多種不同的花卉組成的圖案。

我用料之考究、歷史之悠久、裝飾之華麗、雕刻之精美,居紫禁城內諸橋之冠。

「先有斷虹橋,後有紫禁城」。除了是紫禁城內最精美的橋,我也是紫禁城內最古老的橋。 (圖片來源:中國國

如今我早已變身故宮裡的「網紅」。

不止因我歷史悠久,雕刻精美,還因我身上有眾多的「小夥伴」,他們亦承載著各種傳說。

1 網紅雕像「望柱獅」

我身上有34隻大名鼎鼎、形態各異的小石獅子,圍繞它們展開的各類傳說不在少數。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青少年網站 攝影/張林

其中,最為矚目的明星是一隻造型奇特的小石獅:它一隻手抓頭撓腮,另一隻手則捂住自己的襠部。不少人稱其為「護襠獅」

圖片來源:中國網

關於它,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

道光皇帝的皇長子奕緯,是道光帝最重視的一個皇子,被寄予厚望,但奕緯不學無術。一次上書房,他又不聽教導,於是教書先生勸道:「你不好好讀書,將來怎麼做皇帝啊!」哪知這奕緯一聽,當場怒道:「我要是做了皇帝,第一個就先殺了你!」此話一出,嚇壞了教書先生,君無戲言。教書先生把事情告訴了道光皇帝,哪知道光一聽火冒三丈,叫來奕緯,憤怒之下一腳就踢中其襠部,沒過幾天奕緯去世了。道光後悔至極。

所以再路過斷虹橋時,看到這隻獅子便會想起自己的兒子,遂命太監用紅布把獅子蓋上。後來,宮裡人紛紛傳言,奕緯其實是石獅子轉世。

但這也僅僅只是民間傳說。這隻造型奇特的小石獅究竟為何如此,專家這樣推測:

第一,獅子是舶來品,這種數量極少的動物貢品,工匠們自然無法見到,只能通過「道聽途說」加上主觀想像,再結合貓、虎等動物的特徵來創作石獅子,形象上難免不那麼「寫實」。第二,斷虹橋元代已有,元朝人來自蒙古,他們的審美不像中原人那樣有各種禮法的限制,於是他們的圖案設計和雕刻就顯得隨意、隨性。

有趣的是,由於元朝人沒有繁雜的禮法和制度,所以建造於元朝的我身上的石雕也是明清皇宮中獨一無二的。

小獅子蹲在橋望柱頭上最高處,而龍位則盤踞橋的欄板上,獅子的位置高過龍,這在封建統治年代裡的皇宮出現是不可想像的。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網

這也是皇帝經過我時,要在石獅上蒙上紅布(也有說是黃色綢緞)的真正原因了。

2 「披頭」的靠山神獸

兩側橋頭「披頭」的靠山神獸同樣引人注目。

圖片來源:網絡

靠山獸在古建橋體中比較常見。靠山獸的含義,即通過神獸作為橋的「靠山」,來保持橋平安長久,免受災難。也就是說,我兩端的靠山獸,其主要作用是「鎮橋」。

在我的石欄杆兩端盡頭處,共雕有四尊靠山獸。它們頸項上的鬢毛飛起,向後與望柱相連結;身體痩勁,肌肉強健;兩隻前爪,用力地支撐,好像使勁全身力氣,將望柱頂住;使它本身的作用與藝術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統一。

儘管有的已經風化,但其昂首傲立的風姿依然清楚可見。而對於它的形象認定,一直沒有定論,有學者傾向其為麒麟

《清宮獸譜》中麒麟的形象,主要區分為其腳部特徵。但據考證,元朝之前的麒麟,其腳部有爪形特徵的。(圖片

麒麟作為斷虹橋的靠山獸(其實古橋的靠山獸還有狻猊、龍、獅子、虎等),有著其特殊的功能:

1、作為龍的後代,麒麟具有龍吞江吐雨、排洩雨水的能力,可避免洪水漫過橋體。2、作為百獸中的老大(《孔子家語·執轡》有:「毛蟲三百有六十,而麟為之長」),麒麟庇佑橋體免被野獸損壞。3、作為吉祥神寵,麒麟主太平、長壽,因而又能象徵橋穩固長久。

我兩側的靠山神獸的使用,顯示出了元代工匠的良苦用心,這也是我國古代建築文化的一種體現。

3 必不可少的鎮水神獸

轉到橋下,便可見在我石拱券的頂券石上雕刻虎頭虎腦的鎮水神獸——趴蝮。

圖片來源:網絡

它們似龍非龍,似獸非獸,闊嘴大頭,面目猙獰,神獸首像。

其雙目圓瞪,張嘴獠牙,注視水面,似乎隨時準備與咆哮而來的洪水和興風作浪的水怪大戰一場。

圖片來源:故宮古建文化漫談

這種神獸的名字叫做趴蝮,為鎮水神獸。

趴蝮又名戲水獸,是龍的一種,頭部有點像龍,似獅又似虎,頭頂還有一對犄角。

趴蝮形象可為獸首,還可表現為趴伏的整體。不只在我身邊,它的造型還可見於紫禁城內外的部分古橋橋側。

什剎海萬寧橋的鎮水獸正是趴蝮

(也有不同觀點認為,橋拱券頂叫「吸水獸」,而橋旁護岸上叫「鎮水獸」,兩獸有同有異,橋裝飾)(圖片來源:編輯自攝)

相傳趴蝮是龍的兒子,喜水,故而總與橋相伴。雕刻它以達到震懾水怪、保橋平安的目的。

除此之外,趴蝮還有顯示水位線的實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還具有代表和觀察水位線枯漲的實用價值。雨季紫禁城內金水河水位上漲,水位線漫道趴蝮位置時,就意味著需要採取洩洪的措施了。

作為紫禁城現存石橋中最古老的一座

我走過滄桑百年

見證過幾多歷史變遷

我的身下清水流淌

時漲時落

我的身上渡有人間百事

悲歡離合

只有我的身軀留存幾百年

依然光彩

我的傳說與歷史

是與我身邊的小夥伴們一同書寫的

當你再來到我身邊時

別忘記看看它們

參考資料:[1] 梁欣立. 北京古橋[M]. 北京圖書出版社,2017.[2] 故宮斷虹橋那隻「護襠獅」萌萌噠[N]. 揚子晚報,2015-4-22.[3] 故宮斷虹橋上的捂襠獅[OL]. 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2017-3-22.[4] 紫禁城斷虹橋的靠山神獸——麒麟[OL]. 故宮古建文化漫談,2018-5-5.[5] 故宮內金水橋上的鎮水神獸——趴蝮[OL]. 故宮古建文化漫談,2018-11-9.

相關焦點

  • 探尋騰衝古橋的「秘密」,聆聽每一個動聽的故事
    騰衝古橋梁尤為眾多,每一座古橋都曾在歷史上發揮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騰衝最具代表性的八座古橋。01# 龍江鐵索橋 #「鐵索千尺鎖龍江,晝夜雷聲響怒瀧」描寫的是龍川江鐵索橋。人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也成了古橋的風景。
  • 定了,二江寺古橋年底開修!
    二江寺古橋一直在說加固後再新修一座,早期說納入"撥改租三期建設計劃,2017年內將動工建設";後來2018年11月底市水務局回復原成都天投集團的《成都市天府新區在既有二江寺古橋旁增設跨錦江橋梁項目行洪論證與河勢穩定評價報告》被打了回來。現在已經2019年5月了,請問目前關於古橋和新橋的進展如何,功能是通車還是通人,是否有計劃通行時間?
  • 雙林古橋-001 雙林三橋
    ,我們會盡力給大家還原一座座古樸,歷經百年甚至千年滄桑的古橋!古橋,古建築,曾經的記憶似乎正在像慢性疾病一樣,你感覺不到它的一直存在,也感覺不到它的漸漸消失,只有當哪天它真正消失在了我們每天都能見到的視野裡,你才會有所察覺,可「古橋」也像「人」一樣,走了就是走了,即使再重修,再重建,那也不是曾經記憶裡的那個樣子了!
  • 上海韓湘水博園,古橋博物館,冷門外拍景點令人驚豔
    在上海,有一座古橋博物館,一片名木古樹保護區,更是上海難得一見的集水、橋、亭、臺、樓、閣、樹、花、草、木的古典園林,這裡就是韓湘水博園。它被稱為「大都市裡的香格裡拉」,位於上海市閔行開發區馬橋鎮。據傳說,古代八仙之一的韓湘子在此有一大片宅院,故得此名。
  • 悠悠清溪水,百年古橋韻
    俞宏建/文悠悠清溪水,百年古橋韻。清溪橋,位於平湖市林埭鎮東北約2公裡處,原農躍村和共和村的交界處。走近仔細端詳,古橋雖歷經漫長歲月的洗禮,依然完好如初,似在無聲地訴說著自己的歷史。拾級而上,頓覺清風拂面,心曠神怡。
  • 關索嶺古道和霸陵古橋
    元明開貴州一線路通雲南以來,地勢最險要的當屬「關索嶺」,關索嶺與雞公背最初為一座山脈,地質運動形成如今的花江大峽谷。 當時的永寧州也有短暫遷至關索嶺設置州府的經歷,明代的安順府下轄各州,因為大多沿襲元代地方建制,又由於驛路主幹線和元代並不重合,所以,很多州的行政中心不在所轄領地內,基於安全起見,多屬於遙領,州衛同城、州所同城的情形比較常見。
  • 千年雲龍 古橋遺夢
    後來看到一部以雲龍橋為主題,獲一等獎的紀錄片《雲龍古橋話今昔》。於是越來越對這些橋梁有了更細的了解。原來沘江流域擁有的,可不止是廊橋。   無論到雲龍遊覽過古橋的人們,還是在宣傳媒體上了解到雲龍古橋的讀者,都是在一陣讚嘆之後,首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雲龍為何有那麼多的古橋? 「隔山容易隔水難」,這句在雲龍留傳了千百年的民言,就是最濃縮的答案。
  • 《中國古橋》在大汶口開機
    6月10日,《中國古橋》系列片在岱嶽區大汶口鎮開機,再次將這座見證時代更迭、歷史滄桑的明石橋推向了世界。《中國古橋》系列片是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旅遊電視專業委員會具體策劃實施的紀錄片項目,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和宣傳中國優秀旅遊資源,促進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以獨特的航拍視角集中展現全國100座古橋的歷史風姿和勞動人民的智慧,讓古橋在旅遊中「醒來」,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 中國最神奇古橋,地處福建卻得名河南,來過這裡嗎
    說起橋的技術,沒有一個國家自稱是我國的第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橋之國」,橋的建設很早就開始了,在國際建設水平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現在,國內還殘留著很多千年的古橋,不僅看到了古人的智慧,還作為特別的風景吸引著各地的遊客。
  • 農村古橋上的「鎮物」為何無人敢盜?這夥人半夜撬走結果後悔不已
    在鄉村長大的人,都有一些刻在記憶裡的老物件,如小時候經常在老宅、橋邊、村頭能看到的精美石雕,它們大多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消失了。而留下來的古橋作為連接鄉間崎嶇小路的通道,不僅方便老鄉出行,還增加了山村的美麗景觀,人們會自覺將其保護起來,絕不容外人破壞。
  • 通城6座古橋,承載歲月滄桑,留寄悠悠鄉愁
    橋是這裡最基本的交通設施,有了橋,阻礙了的山山水水便聯在了一起,或大或小、或曲或折,拱橋、平橋、廊橋、石橋、鐵橋、木橋,可謂千姿百態,遍野飛虹,這些橋得天地之靈氣,和山水融為一體,相映成趣,朝暉夕陽,氣象萬千,給這片土地增添了無限的神韻
  • 上海一江南園林「火了」,擁有五十座古橋,走到哪裡都是美景
    上海一江南園林「火了」,擁有五十座古橋,走到哪裡都是美景!上海作為中國一線的四大城市之一,在我國也被稱為「魔都」的,因此,同時中國金融中心,每年的總生產了中國的第一位,也是一個著名的國際大城市,很多人在這裡是一個充滿現代化的城市,同時,上海也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著名的東方明珠和城隍廟等,我們今天介紹的是,上海的最江南風格的庭院,這裡五座古橋,到處充滿著美景。
  • 「古蹟探真」「讓我們蕩起雙槳」的北海公園裡藏著哪些古橋
    公園內擁有眾多年代久遠的古橋是皇家園林景觀建築的一部分古人橋梁建造的智慧和審美理念今天,文旅君就帶您一起了解北海公園的那些「橋」北海大橋(金鰲玉蝀橋)北海大橋坐落在文津街東頭,橫跨於北海與中海之間。永安橋一座寬闊的石橋連接著矗立著白塔的瓊華島,兩端有古石獅、古牌坊,橋名永安橋,是北海公園內最大的橋梁,也是公園中重要的景點之一。可以說,永安橋和白塔山合在一起就是「北海」的標誌。永安橋前身是元代的一座木橋,明代稱「太液橋」,乾隆八年改建為三曲折、三孔拱券石橋,兩側有望柱48根。1979年時對永安橋進行過全面修葺和加固處理。
  • 番禺龍門古橋:歷經歲月滄桑,無人知它歲幾何
    12月14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來到水門村探訪這座古橋。龍門橋於2002年9月公布為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龍門橋保存較好,結構穩定,如今仍然正常使用。據說,修建它的人曾在江西白鹿洞書院讀過書,官至刺史,至於古橋修建年代,已無確鑿資料來印證。
  • 蘇州一不出名的古鎮,擁有12座古橋,其中8座是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橋
    在這裡,還有很多的古橋,行走在上面,就仿佛穿越回過去一樣,如果不是身邊的人都穿著現代的衣服,還會以為自己就是在古代一樣,那種韻味,說不出的迷人。在這裡一共有12座古橋,其中有8座都是明清時期建設的,並且保留到了今天,讓我們大家能夠看到這優美的風光。這樣的一個古鎮,真的是非常優美。
  • 福州古橋圖鑑:廊橋之上聽風雨,笑看稚童戲溪魚
    「廊橋之上聽風雨,笑看稚童戲溪魚」,百年前的古橋上,依然有人走過。 讓我們走近它們,讀讀曾經的「小橋流水人家」。 巷子裡藏著一座古橋,和一個家族的往事。
  • 江西500年歷史的古橋,遭特大洪水襲擊卻毫髮無損,真是犀利
    端午節以來,全國各地都下了大量的雨,一部分地區發生了洪水災害,很多道路的橋被洪水破壞了,今天介紹有500年歷史的江西古橋,最近遭受了特大洪水的襲擊,但是其中沒有一點損失,真的很鋒利。2019年6月9日至11日,江西贛州遭遇暴雨襲擊,這裡很多地區的降雨量超過了200mm,贛州楊村鎮太平江流域發生了歷史以來最大的洪水,太平江有一座有500年歷史的古橋,這座古橋在洪水襲擊下主體結構沒有任何損傷,外觀也基本完整。
  • 【 圖文記憶 】 千年雲龍 古橋遺夢
    再後來,又參與山東電視臺攝製過一部以雲龍橋為主題,獲一等獎的紀錄片《雲龍古橋話今昔》。於是越來越,對這些橋梁有了更細的了解。原來沘江流域擁有的,可不止是廊橋。經過歲月的淘洗,公路網絡日益通達,許多橋梁已經失去功能棄之不用,如今只剩下各類型的古橋42座。2014年「沘江古橋梁群」被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些藤橋、吊橋、拱橋、廊橋,幾乎可稱是一部古代橋梁的發展史。選個清早,從縣城出發,沿著沘江溯河而上,去尋訪那些橋,和橋背後韻味悠長的故事。
  • 羅顯慶作品:老橋遺風——圖說慈利現存部分古橋
    老橋遺風 ---圖說慈利現存部分古橋 羅顯慶 橋,是慈利的記憶符號。慈利的古橋將歷史的故事和美妙的詩詞、歌賦鑲嵌於一身,只要講起橋的名子就想起它的故事,講起故事即想起它的名子。
  • 去青浦的古橋偶遇浪漫吧~
    青浦的橋為數眾多,單是朱家角、練塘、金澤這三大古鎮,就完好留存了不少年代久遠的古橋。朱家角的放生橋,是上海乃至華東地區最大的五孔石拱橋,也是包括周莊、烏鎮、同裡等在內的「江南十大名鎮」中唯一的大型古橋。放生橋日落,不僅令眾多專業攝影師趨之若鶩,也是「人約黃昏後」最浪漫的一場「橋」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