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古人如何知道天地在旋轉的?真厲害!

2020-12-23 李秀筆記

易經: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古人如何知道天地在旋轉的?真厲害!

似乎在孩子的世界中,天地都是巍然不動,穩穩噹噹。因此,有些孩子學到哥白尼的「日心說」,發現整個世界都晃動起來;之後就默認為,我國的古人一定和西方的亞里斯多德一樣,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

事實上,稍有國學基礎的人,都知道這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是清華的校訓。

這兩句話,並非清華1911年建校時期才由當時的人們撰寫的。事實上,這兩句話,出自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為《周易》寫的《象傳》。

其中,「天行健」的意思是,宇宙在不停地運轉,或者說,天地在不停地旋轉。也就是說,至少公元2000多年前,我國的先民早已知道天地在轉動。

倘若,學習《周易》,關於先天八卦圖,還會有「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說法。「天道左旋,地道右旋」是學習《易經》的重要基礎理論之一。按照先天八卦來看,從乾一、兌二、離三、震四,謂之左旋,從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謂之右旋。總之,我們的老祖宗早就懂得天在左旋,地在右旋,也許,至少要在5000多年前,人們就知道了。

在先秦古籍《黃帝內經》中,岐伯還有「天自東向西運行,地自西向東運行」,以及「大地在虛空之中,大氣舉之」的說法。【見《黃帝內經》第六十七篇,五運行大論】

那麼,我們的祖先是如何知道天地在旋轉的呢?

在《易經·說卦》中,有如下的說法:古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是以立天道曰陰與陽。意思是說,古人對天地的經驗總結,來自上觀天,下察地

對於天空,我們現代人,仍然有著如古人一般的熱情。白天,我們看到太陽在東升西落,有時候還會有月亮,個別的星星。晚上,我們喜歡仰望璀璨的星空。

也許,上古時代的星空,比現在這個時代更加璀璨耀眼吧。於是,我們的先祖,在茫茫夜空中,北極的附近,發現了一顆穩定不動的星,除此星之外的整個夜空在圍繞這顆星旋轉運行,每天、每年都在呈周期性的旋轉、周而復始。

這顆穩定不動的星,是紫微星,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北極星。更加確切的說,把這顆不動的星,周邊的一片星空,稱作「紫微垣」,或「紫薇宮」。

圍繞紫微星旋轉的星星,尤其以北鬥七星的旋轉,最為明顯。北鬥七星,以一定的規律,圍繞北極星轉動,類似我們現在用的鐘表,與鐘錶不同的是,當我們仰望北星空,北鬥七星和整個星空都在呈逆時針旋轉。而這,就是所說的「天道左旋」。

在《春秋運鬥樞》中記載:

第一天樞,第二天璇,第三天璣,第四天權,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瑤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鬥。

至於「地道右旋」,這就需要站到天空「紫薇宮」的位置,俯瞰大地。這個時候,就會清楚地看到,大地的旋轉方向與天的方向相反。此即,「地道右旋」。

為何會這麼說,因為在我國道家黃老學說中,經常有上天入地的說法。比如,在《莊子》中,有「扶搖而上者九萬裡」的說法,還有「列子御風而行」的說法。

也許,張衡(公元78年—139年)的說法更具說服力些。張衡在「渾天學說」中有如下的記載: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

【版權聲明:本文由李秀筆記原創首發,作者李秀,多平臺原創作者,籤約作家。】

相關焦點

  • 天道左旋,地道右旋!古人如何知道天地旋轉的?易經藏了多少秘密
    還有一本就是《易經》。易經的64卦揭示了世界萬物的變化規律,尤其是旋轉中的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組合運動,不同的順序就代表著不同的含義,不同的旋轉組合也會得出不一樣的卦象。學習易經還有一個重要的說法,那就是「天道左旋,地道右旋」,並且這是學習易經的基礎理論。什麼叫天道左旋地道右旋以天幹為太極點,地支以逆行的路線圍繞著天幹轉(地道右旋)。
  • 易經「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古人是如何知道天地規律的?真厲害
    易經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心中都是神一樣的存在,因為在很久很久之前,古人竟然知天地的運行規律,就比如「天道右旋,地道左旋」,古人那時候就已經知道天地在旋轉了,並且還知道地球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再加上易靜中這一句「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陰順陽逆,易逆數也」,就更百思不得其解了!
  • 植物旋轉的秘密|廣勝寺大雄寶殿前柏樹為何一株左旋一株右旋?
    植物旋轉的秘密|洪洞廣勝寺大雄寶殿前柏樹為何一株左旋一株右旋?這兩株千年古柏,一東一西,生長在上寺大雄寶殿門前,其中東邊古柏逆時針旋轉,西邊古柏順時針旋轉(如圖),就像兩位護法將軍守護著整個大殿,縱觀山上眾多古柏,樹紋都是順時針旋轉,因而甚為奇特。那麼,這兩株古柏為何一個左旋一個右旋呢?再聯繫自然界很多種植物,不少都有旋轉生長的特點,尤其是攀援植物最為明顯,這又是為何呢?
  • 「右旋」的是冰毒,「左旋」的是個啥?
    就是分子的結構能讓光線產生旋轉的特性同樣的分子式、分子結構的物質偏振光通過它會產生旋轉,有可能順時針轉,也有可能逆時針轉順時針旋轉的叫「右旋」,逆時針轉的叫「左旋」「左旋」和「右旋」,雖然分子式相同 名字一樣,但卻是兩種物質,它們就互為
  • 卐 字是左旋還是右旋,及其意義功能和作用
    但這一符號如何翻譯,卻大傷腦筋。鳩摩羅什和玄奘都把它譯為「德」,菩提流支在翻譯《十地經論》時把它譯作「萬」,那是取萬德圓滿之義。到武則天的時代則乾脆把這個符號的音和義分開。她欽定讀音為「萬」,意思是「吉祥萬德之所集」。
  • 天道酬勤,地道厚德,人道是什麼?
    即:三橫一豎,就是一個「王」字,三橫分別代表天道、地道、人道。真正的「王」,能夠同時貫通天道、地道、人道,能夠讓人與天地自然和諧發展。一個人,能夠悟透天道、地道、人道,則可內聖外王!那麼,何為天道?何為地道?何為人道呢?第一:天道酬勤《易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卍和卐,一個左旋一個右旋,二者有何區別?學者:搞錯了容易挨揍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以為「卍」和「卐」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一個左旋,一個右旋罷了。但實際上,二者卻不能混為一談,如果在沒搞清楚的情況下就貿然使用,不但會犯了宗教大忌,也許還會挨上一頓胖揍。
  • 易經:天地玄黃。古人如何確認天空是黑色?神秘卻說透了本質
    我國古代感覺天是玄色:神奇、卻直接說透了本質易經文言:天玄而地黃。千字文:天地玄黃說文: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自然,古人也有形容晴朗天空的藍色,只不過那一個顏色稱為蒼天。而當古人形容天空的藍色盛大、蔚為大觀時,將這種顏色又稱為「蔚藍」。
  • 日本開始試驗左旋波4K衛星放送 明年底正式商業運營
    所謂左旋圓極化波,是指電磁波在傳送過程中以逆時針方向螺旋旋轉;反之,順時針旋轉便稱為右旋圓極化波,另外還有垂直和水平之分。之所以加以區分,是為了避免不同信號之間的串擾,進而提升單顆衛星所能傳輸的信號容量。由於日本國內的常規天線只能接受右旋圓極化波,所以是無法收看到以左旋圓極化波傳送的信號的。因此,還需要開發對應的商品化接收器和設備。
  • 風水師該如何選擇正確的羅盤?
    風水羅盤的淵源風水是老祖宗根據易經規律總結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理論,風水本為相地之術,即臨場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稱堪輿術,它是一種研究環境與宇宙規律的哲學。楊公在堪輿實踐中發現用地盤納水有較大的誤差,根據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原理,創製了天盤雙山用於消砂納水。羅盤中只有天盤是雙山,其他盤是沒有雙山的。古人認為,龍是從天上來的,屬於天系統,為陽。水在地中流,屬於地系統,為陰。
  • 左旋氨氯地平?馬來酸氨氯地平?如何選擇?
    2、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1999年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誕生,簡單說就是去除了氨氯地平中的右旋成分,首次得到了純淨左旋體,並獲得化合物發明專利和智慧財產權。研究發現,左旋體降壓作用是右旋體的1000 倍,是1:1外消旋體的2 倍,右旋體幾乎無降壓作用。
  • 易經:人和人的不同,在頭腦,真正厲害的人,具有這3個共同點
    厲害的人,會根據規律,去推測走勢,不說百分之百全中,起碼八九不離十。在別人看來,這樣的人牛,總是有先見之明,其實是他擅長分析,順應規律而行事。也就是做到了我們古人常說的,順天行事。2、對時機的把握。怎樣才能夠讓機遇眷顧自己?這其中有訣竅,便是對時機的把握。鬼谷子把它稱為「捭闔術」,一開一關,一動一靜。時機來了,開;時機沒來,關。
  •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紀錄片《天地玄黃》
    天玄地黃「天地玄黃」一句出自於《易經》。《易經》裡說「天玄地黃」,這裡為了押韻改作「天地玄黃」這種不改動古人文字的引經,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於《淮南子》與《太玄經》。《淮南子》裡說「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來叫作宙」。作《太玄經》的是西漢的揚雄,他在《太玄經》裡說過「洪荒之世」的話。
  • 先天八卦述「天道」,後天八卦論「人道」
    一、先天八卦講「天道」、後天八卦論「人道」。所謂「天道」,就是不可違逆的「自然規律」。所謂「人道」,就是人倫因以遵循的「法則」。二、「天道」陰中含陽、陽中含陰五、先天講:「陽順陰逆」河圖上可見「天道順時針左旋相生」,由洛書可知「地道逆時針右旋」。我們常聽到「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順天」就是「順時針」,「逆天」就是「逆時針」。俗話說「上天有好生之德」,怎麼才是好生呢?聯繫八卦圖就知道「五行」從東方起順時針循環相生,這也就是易道「生生不息之謂易」。
  • 《易經》經典的5句話,讀懂受益匪淺!
    若說哪部書對中國這幾千年來影響深遠,非《易經》莫屬。《易經》被譽為「大道之源」,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那易經的有些經典句子是教人如何修齊治平的?
  • 從1/4波片的對準技巧到旋轉的101種方法
    -  旋轉偏振片  -反射功率最低時,偏振片輸出P光然後在光路中插入1/4波片,並用反射鏡使光路原路返回。此時光束應是橢圓偏振,旋轉波片,直到PBS反射光的功率達到最高(注意功率計的測量方向變化),此時波片快軸和入射偏振方向成45度角,輸出圓偏振光。因為偏振片和波片都刻有光軸方向,據此可判斷圓偏振的旋轉方向,即左旋和右旋。
  • 如果讀懂了《易經》中的這三句話,你的人生將會與眾不同!
    《易經》是中國古典哲學與文化的源頭,其中蘊藏的古人智慧與哲學思想,幾千年來一直滋潤與啟沃著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而《易經》六十四卦更是博大精深,其中的哲理與文明之光,更是人類前行中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但由於其文字的艱澀難懂,阻礙了人們認識與了解其內涵的動力,但「大道至簡」,你只要讀懂《易經》中的這三句話,你的人生將會與眾不同!
  • 1/4波片的對準技巧&旋轉的方法
    - 旋轉波片 -反射功率最高時,波片輸出圓偏振光調好後撤下PBS和反射鏡因為偏振片和波片都刻有光軸方向,據此可判斷圓偏振的旋轉方向,即左旋和右旋。但要注意的是,左旋和右旋的定義並沒有統一標準,在不同參考書中可能剛好相反。